登陆注册
5333200000003

第3章 多元共生:神秘的藏族起源(1)

高原文明融合了周边文明,也造就了形态各异的起源传说。穿越千年历史,透过重重迷雾,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到底来自何方?神秘的大卵,精灵的猕猴,南下的西羌,北上的佛陀,谁能占据藏民的心房?

一、我自林中来:诞生于本土的“猕猴变人”传说

历经沧海桑田的青藏高原,最初的居民到底情况如何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在遥远的古代,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猕猴变人说、卵生说、羌族说、鲜卑说、印度说……夹杂着种种神话、传说,一时间使他们的族源扑朔迷离。无论他们来自于哪里,都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因为有了人,青藏高原的历史开始蹒跚起步了。

藏民族同其他民族一样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编织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给肃穆的历史增添了生动的色彩。“猴子变人”的传说必然被提到,因为这个故事涉及到藏族的起源,因为藏族的一切都要从这里开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的高原上只有动物出没,人类还没有出现。当时的西藏山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草木葱茏,丛林茂盛。这里的雅隆河谷中有一个叫穷结的地方,山上住着一只猕猴。后来,这只猕猴遇到了罗刹女,并和她结为夫妇,生了六只小猴崽。为了生计,老猴把小猴崽们送到了树林中,因为那里有丰硕的果实。就这样过了三年,当老猕猴再去看望孩子们时,却意外地发现这里已经有了500多只猴子、猴孙。可是它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原来这里的果实已经不够吃。一见老猴过来,饥肠辘辘的儿孙们纷纷围拢过来,问:“给我们吃什么啊?”老猴心中十分不忍,就领着它们找到一处长满野生谷类的山坡,说:“从此你们就吃这个吧!”于是,这些猴子便又有了食物。由于它们一直吃这些不种自收的野谷,身上的毛渐渐地变短了,尾巴也一点一点地变小,直至消失。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它们有了语言,于是高原上的第一批人类诞生了。

这则传说一直影响了藏民族上千年,佛教史家对它尤为喜爱。在他们的精心加工下,传说被披上了佛教的外衣,变成了另一个版本。请看《西藏王统记》的记载:

观音菩萨为一只灵异的猕猴(一说为猕猴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授戒,使其往藏地修行,于是这只神猴便在扎若波山洞中潜心修行。当地居住着一个罗刹女,她对这只神猴一见倾心(在传说中她同猕猴的缘分是早已注定好的)。为了得到神猴的爱情,她绞尽脑汁,先是作出各种媚态相引诱,但猕猴谨记戒律,不为其所动。引诱不成,她又变成一位身着华服的女子请求猕猴和她结为夫妇,这对猕猴仍然不起作用。不得已,罗刹女使出了最后的招数——以死相逼,她对猕猴说:“如果你不和我结合,我就死在你面前。”出人意料的是,神猴仍然无动于衷,“逼婚”计划又惨遭失败。事情至此,似乎没有什么能改变猕猴一心向佛的决心,但是事情在罗刹女一番声泪俱下的哭诉中有了转机。

聪明的罗刹女抓住了猕猴的软肋,她知道知道猕猴心怀众生,于是哭诉道:“如果你不与我结合,我日后必定成为妖魔的妻子,一天就可以杀害成千上万生灵,还会产下无尽的妖魔,到时候雪域高原上就会成为妖魔罗刹的世界。”猕猴听闻此言,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答应她,便会破坏佛门的戒律;如果不答应,将会造成更大的灾难,伤害更多的生灵。难以抉择的时候,猕猴便去请示。观音菩萨并不反对这一早就注定好的姻缘,于是令他们结为夫妇并承担繁衍人类的重任。

猕猴与罗刹女结为伉俪后,产下六只猴崽。这六只猴崽是六道有情投胎转世而来,所以性情各异:由有情地狱趣来投生者,面目黧黑,能耐劳苦;由饿鬼趣来投生者,容貌丑陋,贪啖饮食;由畜生趣来投生者,愚蠢冥顽,形色恶劣;由人趣来投生者,聪俊慧敏,内心慈善;由阿修罗趣投生者,粗犷凶暴,而多妒忌;由天趣投生者,温良和蔼,心向善品。

猕猴将他们放到甲错森林中,那里果实充盈。三年后,这只猕猴才去看望他的子孙,得知此时果实已经吃完,也没有其他可食之物,小猴们生活悲惨。猕猴见状心中不安,于是又去求助观世音菩萨。观世音从须弥山缝间,取出青稞、小麦、豆、荞、大麦,并播种于此,此地立即长满不种自生的谷子。由于这些猴子吃了这些谷子,毛和尾巴都渐渐地变短了,也能够开始说话了。

很明显,这个传说就是在第一个传说的基础上演绎而来,只不过情节更为详细,猕猴变成了受戒的神猴,甚至直接演变成观音菩萨的化身,神猴和罗刹女的姻缘则被演绎成宿世的姻缘,上天的旨意。而故事也在佛教的光环下得到了延伸,猕猴和罗刹女所生的六只猴崽便是六道有情,代表了人世中各色各样的性情,聪慧、善良、勤奋、暴戾、贪婪、嫉妒……也代表了善和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其中,善良、慈悲、勤奋等完美的人格属于虔诚修行的猕猴的种姓,而贪婪、狭隘等有缺陷的人格则来属于罗刹女的种姓。不种自生的野谷也是观音菩萨的赐予。总之,高原上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佛的慈悲,佛的怜悯。但是被佛教化了的故事显然更加助长了这个传说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以至于藏族史书、布达拉宫及罗布林卡的壁画都对此情有独钟,活灵活现地展示着猕猴变人的过程。

藏民们对猕猴变人的传说津津乐道,那么藏族的先民,在伟大的吐蕃时代,他们也认为自己的民族来自一只猕猴吗?翻阅史料,我们很少能看得到这则传说在吐蕃时代的影响,于是研究者们开始质疑传说的古老,推测它出现的年代可能在11—12世纪之间。而持反对意见的研究者则认为这一传说非常古老,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因为在唐朝的时候,吐蕃就用羊、狗和猕猴从事祭祀活动,有一本叫《巴协》的早期藏文史书,也说吐蕃是猕猴的子孙。1990年在拉萨曲贡村发掘的陶器上的猴面贴饰,也见证着猕猴传说历史的久远。那么,如何解释在吐蕃文献里丝毫不提这一说法的问题呢?其实,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在吐蕃的字典里他们的祖先是天神下凡而来,他们的王位和权力是神的旨意,他们是优秀的民族。在政治面前,“君权神授”显然比“猕猴”有用得多。历史的上空因此回荡着的全是对第一位天神赞普的颂歌。

传说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在它神秘外衣下隐藏的是一个民族的族源记忆,包含了某一真实的历史事件。经过学者们的剖析,传说被还原了:猕猴是在高原上以农耕为主的部落的象征,可能出自高原东部横断山区,而罗刹女则是相对落后的藏腹心地带的代表,两者的结合是部落之间联姻的结果。猴子地位优于罗刹女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表现,至于用猴子作为祖先则是因为这个部族对猕猴的崇拜。

借助学者的推测,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个场景:在很久很久年以前,高原上有一块地方,气候湿润,森林茂密,草木葱茏,一支以农耕为主的氏族也许是出于天灾或是人祸的原因,离开了这片沃土,到达了高原腹心地带,这个地区相对落后,于是两个氏族相遇并结合了。先进的技术也被带到了那里,他们在这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

其实,传说中是否包含或包含了多少“真实”我们并不能确定,即使学者们的推论是完全正确的,藏族人民对传说是如何形成的,或是其中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并不会在意。猕猴传说之所以会在藏族民间如此广泛地流传,大概是因为他们愿意相信,在远古的时候,人类的足迹就踏上了西藏高原,他们并不只是由外族迁徙而来。雪域高原孕育了藏民族,他们一开始便属于这片地方,而“猕猴变人”的传说恰恰包含了这样的信息。

事实证明,藏族起源于本土并非异想天开。西起阿里,东至昌都,北起那曲,南达定日、墨脱等广大地区都发现了人类遗留的痕迹。据考古发现,大概在3万年前,青藏高原就已经有人类出现,而在8000至5000年前的尼洋河流域人类的活动已经十分广泛。那时候的林芝是个森林密布、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巧合的是传说中的猕猴洞就位于林芝地区,至今,猕猴仍在林芝的丛林里栖息繁衍。猕猴变人的传说在这里出现不会让人觉得稀奇,高原的人类从这里发源也充满了可能性。

在为数不多的关于藏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中,没有任何传说可以代替猴祖传说。猴祖传说并不是藏族特有的,据说藏缅语系的18个民族都有相似的传说,但这个传说在其他民族并不像在藏族一样具有如此的群众基础。也许没有人相信藏族会是猕猴和人结合繁衍而来,但藏民们也许不这么认为,时至今日,他们还能够毫不费力地指出,在泽当的拉日山上猴子修行的山洞、采食野谷的山坡和他们变成人后播种的第一块田、盖的第一间屋,一切看起来都那么若有其事。

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口耳相传,神话传说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消失了,无关科学,无关学术。在藏民的心中,那只从森林深处走来或是虔诚修行的猕猴就是他们的祖先,他们深信不疑。

二、神秘之卵:苯教信仰背后的“土著”传奇

除了“猕猴变人”的传说,藏族“卵生说”也是高原上具有一定影响的起源传说。在苯教文献《什巴卓浦》中对这一神话是这样记载的: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位国王叫南喀东丹,他有木、火、土、铁、水五种物质。法师赤杰曲巴(藏族的创世神)将五种物质放入自己的体内,然后轻轻地发出“哈”的声音,由此出现了风。当风像光轮一样飞速旋转的时候产生了火。风越来越强,而火也越来越旺,这时候热气和冷气相遇产生了露珠。在露珠上产生了微粒,风吹着微粒到处翻转,最后堆积成山。赤杰曲巴就这样创造了世界。后来五种物质的精华凝成两枚卵,一枚发亮,一枚乌黑,发亮的卵呈方形,卵大如牦牛,而发黑的卵形状则像一个锥子,大如公牛。当赤杰曲巴用光轮敲打发亮的卵时产生了光,于是从散布在天空的光中产生了托塞神,而从下射的光线中产生了达塞神。卵的中心则生成了一个白人——斯巴桑波奔赤,他是现实世界之王,有一头青绿色的头发,在苯教文献中他还有一个名字叫“斯巴坚波”,意思是“宇宙之父”。而黑卵被格巴梅木那波放在了黑色王国,黑卵爆炸,黑色的光上升产生了黑暗,黑色的光下沉产生了迟钝。接着从黑卵中跳出了一个满身泛着黑光的人,他的名字叫门巴敦那波,他是虚幻世界之王,他们分别是神和恶魔的法师。雨也从这五种物质中生出,于是大地上有了海洋。风吹过海面,一个蓬状的气泡跳到蓝色光卵的表面,破碎之后,从中生出了一个有着青蓝肤色的女人。桑波奔赤给她取名为曲杰坚谟,意为“宇宙之母”。接着他们结婚了,先是生下了野兽、畜类和鸟类,之后又生下了人类,代代繁衍,形成了高原的先民。

这一神话传说主要保存在苯教文献中,故事情节大同小异。除了《什巴卓浦》这一版本外,还有另一个版本,载于《朗氏家族史》中:

高原的最初也是由五种物质组成,这五种物质的精华形成了一枚大卵而非两枚。之后,这枚大卵的蛋壳变成了天界的白色石崖,蛋清变成了白螺海,从卵液中产生了六道有情。卵液又凝结成18枚卵,其中品者系色如海螺的白卵,从中一跃而出一个有希求之心的圆肉团,它虽无五识(眼、耳、鼻、舌、身),却有思维之心,(他)认为应有能观察之眼,遂出现慧眼;思虑到应有能识别香臭之鼻,遂鼓起嗅香味之鼻;想到应具备能闻声之耳,遂耸起听受声音之耳;思忖到应具有牙齿,遂出现断除五毒之齿;认为应具备尝味之舌,遂生出品味之舌;他希望有手,遂长出安定大地之手;他希求有脚,遂出现神变行路之脚。总之,一有希求遂立即实现。后其娶妻生子,“遂为庶民众生之始祖”。

当人类意识刚刚觉醒,他们就对自身产生了兴趣,天地万物是如何来的?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至今都说不清楚的问题也困扰着他们。但是那时候,他们没有什么工具和手段可以借助,只有从自己周边的食物中寻找灵感,当他们看到土地能生长出植物,可能就萌发了土地也能生出人类来的想法,于是就有了泥土造人的神话。同样的道理,当高原人民看到鸟的破壳而出,也可能具有了卵可以生出万物的想法。

不过卵生神话并不是藏族所特有的,藏族的卵生神话很有可能是外族同本民族神话结合的结果。这个被借鉴的对象便是印度。因为在印度,有相似的卵生万物神话。

在印度的神话里,历史的最初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当然也没有土地,有的只是无边无际的水,因为在鸿蒙初开时,最先创造了水,之后从水中生出了火,从炙热的火中形成一个金黄色的蛋。这个蛋开始并没有任何的动静,它一直在水上漂浮了很久很久。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从中生出了大梵天,他是万物的始祖,印度的创世神。接着,大梵天便开始了他的创世工作。他首先将蛋壳一分为二,上半部分是天,下半部分是地。为使天地分开,梵天又在中间充满了大气。其次,他又使水中浮出大陆,确定了东、南、西、北的方向,奠定了年、月、日的概念,宇宙就这么形成了。

同类推荐
  •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时期,中华大地再次迎来大一统。这一次,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万邦,不如说是文明宣威各族。唐帝国以恢宏、自信的气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盛世:诗歌的繁兴、歌舞的风行、书画的臻盛、文明的多样……然而,盛极而衰,唐帝国被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之祸推入覆灭的深渊,一个充满反叛、杀戮、饥荒、瘟疫、欺骗、背叛的五代季世来临。在这三个多世纪里,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交错, “英雄”的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偶然性”交融,成就了这一繁华而复杂的时代。隋文帝文治武功,统一南北;唐太宗励精图治,君临万邦;唐玄宗英武明决,开创盛世;周世宗神武雄略,奠定大宋基础。在统一与分裂的两极之间,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开国元勋,李光弼、郭子仪等中兴大将,安禄山、史思明、黄巢、朱温等乱世之雄,他们在雄心霸业、机变权谋的挟裹下,演绎出一段段有血有肉、令人神往的故事,讲述着千年梦萦、神韵悠扬的英雄历史。
  • 孤家

    孤家

    一个成熟的灵魂,一睁眼,看见了两轮明月,周围古香古色,他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稚嫩的孩童身体。自己成了一国公子,可悲的是,他正作为质子,被质往敌国。周围的人皆不怀好意,他隐忍八年,终于等到了一个回国的机会。这一天,他的父君领军在外,突然驾薨。这一天,他得知他能回国继承君位,但一路上危机重重。这一天,他年方舞象。(纯历史架空文,世界背景有类似附魔的武器打造技术,但没有修炼,只有普通人,有点强壮的普通人,以及非常强壮的普通人)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创新性地在历史上首次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仪式,此举开创了如何举办群众性纪念抗战期间遇难同胞活动的先河,在全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后的20年时间,江苏省暨南京市先后用佛教、文艺、烛光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还曾经把纪念活动办到美国旧金山,并且多次邀请国际友好人士来宁参加和平集会,在海内外产生一定的正效应和积极影响。从2014年开始,连续20次的12月13日地方性纪念活动,将演变为国家公祭。本书详细介绍这一活动个中经历,揭示由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披露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萌爹驾到

    萌爹驾到

    大唐年间,因为粮食不足,山贼王方旭下山了。这一年,方旭在山下误打误撞的捡到了一个“女儿”。从此方旭开启了萌爹之路!动我可以!不许动我女儿!“女儿,你想要个弟弟妹妹呢?你看看这位姐姐好生养!”“女儿,你想要几个后妈吗?你看看这几位姐姐多温柔!”“女儿,你想吃高丽的人生吗?爹这就给你弄几吨来!”“女儿………………”
热门推荐
  •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宠:凰妃在上

    帝宠:凰妃在上

    八皇子惑青藤,天生骨弱病虚,太妃一心为他张罗相亲,给他挑选有后台的皇子妃,偏他见谁咬谁,一个也看不上。白璃招混作秀女入宫,夜里闯宫误入惑青藤的地盘,一个是千面狐,一个是猎兽族,经过一翻较量之后,他驳太妃,求陛下,娉她为皇子妃;她抓凶手,诛奸佞,助他登高称帝。她为他披上厚重华贵宫服!他赐她家破人亡血染青砖!冷宫中,他亲手喂她毒酒,她欣然喝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作者为了撰写这本书,曾经读过所有作者能找到的、有关此题意的资料。包括迪克斯报纸信箱回答、离婚法庭的记录、双亲杂志,以及多种著名的著述。同时,作者还雇用一位受过训练的人去研究、探索。他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各图书馆中阅读作者所遗漏了的资料,探究各种心理学的专集,阅读多种杂志文章,探索无数的伟人传记,要找出各时代大人物是如何应对人生的。可以说。作者是世界上听过“克服忧虑”的演讲最多的人。除此之外,作者还接触过成百上千的“克服忧虑”的经验。有些是他人寄给作者的,还有一些是在班上得过奖的。总之,这本书绝非来自象牙之塔,也不是如何克服忧虑的学院派研究报告,而是一本记录成百上千位成年人克服忧虑的报告。
  • 风阡静陌之绝泪殇

    风阡静陌之绝泪殇

    是情缘,是孽缘,还是注定的擦肩而过,让我们跨越万年相遇?你总是一脸清心寡欲、满不在乎的样子,却处处留心观察。你比我更了解我,知道我的习惯;知道我的脾气;知道我的心思;你总是能在我伤心的时候,知道如何陪我,你那么的了解我。而我对你的了解,只有你的名字。你为了我,伤的体无完肤。却只让我对你有哥哥一样的仰慕,只因为你太过了解我。不愿以伤害我作为条件,来坚持我们名正言顺的在一起。我不怪谁,只怪情深缘浅
  • 名人传记丛书:林德伯格

    名人传记丛书:林德伯格

    名人传记丛书——林德伯格——飞越大西洋的第一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方洲杂言

    方洲杂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豪门逆袭:最强女配

    豪门逆袭:最强女配

    穿越狗血豪门剧成为炮灰女配,顾汐然表示压力很大。不过……不管什么阴谋诡计,不管小白花眼泪多么婆娑,豪门逆袭之路已经开启。自此,顾汐然踏上了最强女配的征途。可是身边这一个个优秀的男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剧本不是这样写的啊!……………………新书发布了,《重生之幸福蜜恋》。简介:重生的目标是什么?发家致富当学霸,搞定高冷男神当毕婚族。可是……男神小时候能不能不要那么萌,我们来提前早恋吧!
  • 那人无邪

    那人无邪

    林珊作为一个21世纪的高材生,一朝偷坠楼竟然穿越到了墨族废柴嫡女墨玉影的身上,父亲不疼,兄长不爱,阿姊处处刁难,学个阵法炸死老师?没关系,依照本小姐看废柴流小说的经验本小姐绝对会有很流弊的金手指。什么?金手指也没有?没关系,本小姐可以凭借高超的智商碾压他们!什么?你说本小姐智商仅仅大于弱智?信不信本小姐打死你?没错,本小姐打不过你,不过……不过腹诽你总没问题吧。
  • Peace Like a 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