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5700000008

第8章

威斯特莫兰似乎受到了某种触动,忽然转身问我:“安德森,说下去!”他又向站在墙壁前审视着地图的参谋们招了招手,全都坐在铺着军用地图的长案周围。

“我在西点军校时就潜心研究过中国的历次战争,而后研究了越南对法国远征军的战争。那时,中国向越南派出了一支富有作战经验的军事顾问团,我相信,他们把中国的历次战争经验传授给了越共,而越南人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用了适于自身条件的战略和战斗方法。中国的经验,他们借鉴起来非常容易,由于越南地处亚热带丛林,所以运用起来也就略有不同,但军事指导思想却是一致的!譬如说:中国叫‘人民战争’,而越共则叫‘民众战争’,是一回事。……”

我发现我说远了,急忙把思路收回,我说:

“早年退役的卡尔逊先生,在中日战争期间是数次进入中共游击根据地考察的军事视察员,他向我讲过许多游击队的战法和战例。其中有一个经常使用的战法就是诱敌深入,主动转移,变被动为主动,在总体的劣势中去制造局部优势。他们高度概括成口诀,叫做: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许多战法,在著名的军事著作中是找不到的,所以,我担心在我们扑空之后,他们会袭击我们!……”

大家沉默着,他们已经从威斯特莫兰将军的严肃而又沉郁的态度中看到我的提醒的重要性,他们不敢轻发一语,免得打乱司令官的冥思。

威斯特莫兰独自站起来,猛吸了几口雪茄烟,又到墙壁上的挂图前站了几分钟,转过身来,脸上出现了某种冲动,好像多年的懵懂忽然豁朗,他用坚定而又自信的声调对怀特中校说:

“跟196旅取得联系,要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摧毁敌人的据点中的一切设施,反围剿为搜索,时刻准备敌人的偷袭。……”

我们都在作战室里等待,第二天,传回来的情况报告绝不使人乐观。第一,摧毁敌人的营地目的已经达到,但无法扩大战果;第二,原来想象的u字形兜剿无法实现,因为部队一踏进丛林就很难运转,需要用刀斧开路;第三,许多分散的游击队员在密林里对我们进行袭击,他们道路熟悉,行动灵便,袭扰后立即藏匿在丛林里,无法追击,即使有开阔地,在追击时,往往迎面飞来一排子弹,你看到的只是一派树丛和深草。……所幸的是我们火力强大猛烈。对着丛林盲射,有时歪打正着,把几个游击队员打死在林间;第四,侦察机曾经指示出越共的行动踪迹,还指示了新的藏匿点,可是,部队按照侦察机指示的方向去搜索时,却踏上了爆炸力十分猛烈的地雷,结果两人死亡五人受伤,……在战斗直升机拯救伤员时,结果被一种轻型高射炮击落。……第五,旅参谋长请示,立即就地设营,在夜幕降临前作好防御准备,免受越共游击队的夜间袭击。……

作战室里一片沉静,筹谋好的积极进攻忽然成了消极防御。完全出乎预料,原来认为情报确凿部署周密的行动,眼看就要落空,我们初步尝到了亚热带丛林战争的味道!

威斯特莫兰嘴角上的皱纹显得深了许多,唇边出现了一丝暗含不露的隐忍之情,严肃地对作战处长说:

“告诉他们,同意他们的部署。……”颇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我忽然发现,在这几分钟内,他竟然瘦了许多,显出少有的疲惫之态。

晚九时,前线传来报告:所有进入丛林的部队,已经构筑了野战工事,并作好了防止越共游击队袭击的准备。

结果,这一夜除了零星的袭扰之外,平安无事。这时,司令部的气氛又有了转机,认为越共九师已经远遁。威斯特莫兰似乎后悔昨天的举措过于谨慎,命令196旅在第二天继续深入丛林寻找战机。

这里山势虽然不高,浓密的丛林却是贸然闯入者的陷阱,步兵旅由包剿改为推进,以连为单位,推进到越、柬边境。根据各部报告的情况,小规模的遭遇战有三十多起,部队伤亡很大,而且极度疲劳,由于丛林闷热,挥汗如雨,有些士兵已经脱水昏倒。

第三天已经很难找到夜晚宿营的林间空地,凡是没有密林的地方都是沼泽泥潭。

但是,许多游击队的出没,却促成威斯特莫兰将军继续进剿的决心,并且命令第25步兵师配合196旅的军事行动,保证它侧后的安全。

第五天,战斗越来越频繁。都是零打碎敲,三五人的游击小组,突然袭击,打了就跑。这使我想到了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的故事,那老人捕到了一条大鱼,在回归途中被鲨鱼一口口吃掉,最后剩下一堆鱼骨和一条损坏的空船。……

威斯特莫兰知道再拖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便命令196旅全部撤回西宁基地休整,并宣称此次行动目的已经达到,越共第九师已经溃散退入柬埔寨境内。

可是,在撤退途中,却真正遇上了“战机”,我军的两个连被越共273团的两个营包围,越共展开了反击。我军此时已经无力突围,只是靠空中的强大火力支援才杀开了一条血路,……其他各营虽然没有遭到包围,但在撤退途中不断受到攻击……

这次大规模的扫荡行动付出了将近一千人的伤亡,而且伤病员还不在其内,196旅元气大伤,而我们的战果是击毙越共一千一百余人,……天晓得是怎么统计的。

这次行动,我军总投入高达两万多人,代价大而战果小,实在令人沮丧。仔细想想战斗进程,越共的所作所为,正是那个“十六字口诀”的巧妙运用。

(三)威斯特莫兰官邸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五

“亚勒波罗行动”的失败,对威斯特莫兰司令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战略性的失败,因为这些行动的成败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决策。

这次行动结束之后的第三天的夜晚,他召我到他的私人官邸,我晚七时三十分按时到达,他带我走进他的宽大的书房,让我在藤条沙发上坐下,他好像刚刚作过淋浴,红润的脸在乳白色的灯光下显得神采奕奕,他的下巴棱角分明,鼻梁又高又直,两道浓眉下是一双微陷的褐色的眼睛,他气度轩昂,却无傲慢之度,但是,他投向我的目光里却带着深沉的悲哀。他的随从副官史坦利少尉给我们每人一杯咖啡就退了出去。

“安德森,我被一连串的军事会议搞得厌烦透了,……”威斯特莫兰的声调有点沉重,“我想找你来随便谈谈,完全是朋友式的,可以无话不说,你知道,在你没有来司令部之前,我们对越共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从‘掠夺者行动’到‘压制行动’,从‘猛犬行动’到‘大锤行动’,直到这次‘亚勒波罗行动’。……严格说来,我们给予越共以很大打击,但是,局势并没有改观,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本想最近这次行动消灭越共第九师,以绝西贡地区的后患,结果,这颗钉子仍然没有拔掉,过些日子这个第九师又会卷土重来,……仍然会给我们制造麻烦。……”

“司令官,”我从茶几上摸起了一支雪茄,却没有点燃,我认为这是表现军事才华和卓越见解的绝好机会,必须持谨慎而又积极的态度,“这的确是个难题。……”我应了一句,一时不知从什么地方人手。

“你在作战室里提到的卡尔逊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成功经验和失败行动并存的事例,在我们美国的军事学术中未能很好研究,这是一种遗憾,……所以我们不能知己知彼。”

“你是说我们并不了解我们的对手?”

“是的,……”

“你是说我们的侦察手段还不够?”

“不!就侦察手段来说,我们已经绰绰有余,我说的是战争观念。我们一系列军事行动效果都不理想,不是我们的火力不强,不是我们的技术落后,也不是我们的士兵不勇敢,而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特殊的战争,在军校里,我写的《论特种战争》里恰恰忽略了这一点,退役的上校卡尔逊先生曾经谈到这一点。——我打个比方,坦克可以摧毁一个碉堡,却很难碾死一只兔子。我们和越共,不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战争。”

“好!好!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你可以仔细说,……”威斯特莫兰身体前倾,一副不耻下问的谦恭之态,“随便谈,就像拉家常,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卡尔逊在二战期间,以美国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在中国战场做了好多年的观察,曾两次考察过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他跟共产党的中下级指挥员作过多次交谈,边区司令员聂荣臻也多次接见了他,有时谈到深夜,卡尔逊所提的诸多问题都得到了详尽的回答。……”

“都是些什么问题?你是亲自听他说的吗?”

“是的,卡尔逊是我父亲的好友,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曾住在父亲的田庄里,在1965年,暑假里,我们曾经广泛地谈论过战争,并且有过相当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毛泽东是不是世界史上独树一帜的战略家,甚至是空前绝后的伟大的军事家。……他的军事理论是不是无产阶级军队的制胜科学!……”

“卡尔逊提的是什么问题?”威斯特莫兰提醒我不要离题太远。

他首先提出八路军在晋察冀边区的兵力很小,能不能在敌后坚持得住?那时候几十万上百万的国民党部队都纷纷后撤,他们却在太行山、五台山站住了脚,并且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怎么样对付日军的疯狂扫荡?他们的粮食弹药怎么解决?游击战争怎么开展?……卡尔逊对这种战略几乎是闻所未闻,……所以他怀疑这种特殊的战法是否有效。……这是1937年冬和1938年春天的事情,那时八路军的条件比越共困难得多,现在的越共有越南北方和中国、苏联的支援,那时晋察冀的八路军却全靠自力更生。卡尔逊不相信他们会胜利。……

直到1939年11月,日军名将阿部规秀的第二旅团在莱源黄土岭被歼九百余人,而且阿部中将也被打死的消息,使卡尔逊大吃一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但坚持住了,而且迅猛地发展壮大起来。……卡尔逊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又第二次考察访问了晋察冀。他对共产党的游击战争和建立根据地的方法佩服之至,越想越有道理。他回国后。立即上书罗斯福总统,请求派一支部队给他,由他带领到菲律宾战场去打游击,罗斯福总统认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卡尔逊却信心百倍,认为,按照八路军游击队的办法,定能取得成功。……

“罗斯福总统在卡尔逊一再坚请之下,派给他一个中队,用潜艇送到菲律宾海岸,而后进入丛林,打起日军的游击来,虽然也利用各种方法袭击日军。可是,这个中队却是有损无补,终于被日军打垮了,卡尔逊只身逃了出来,……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所以在国内也就没有引起舆论的反响。……”

“这不就是我们‘别动队’的翻版吗?”威斯特莫兰略带回忆似的说。“我们的特种作战部队不就是执行游击战、秘密行动和执行特殊任务的突击部队吗?所以卡尔逊的菲律宾之行,是没有价值的!”

“但是,卡尔逊是失败的,而共产党的游击队却是成功的!”

“原因何在?”

“这一点,卡尔逊曾经谈起过,他说共产党的主席毛泽东曾经说过,他们的战略战术是建立在人民战争这个基础上的,任何反人民的军队都不能利用这个战术。……我仔细想过,这是有道理的。……北越能向南方渗透,南越的政府军却不能向北越渗透。越共游击队能在南越生存发展,南越政府军到北越就会寸步难行。……”

“你是不是说这是共产党的可怕之处?”

“卡尔逊自己总结过这个问题,他说晋察冀游击队有一个很普遍的口号,就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所以他们的人越打越多。卡尔逊在菲律宾的密林里却无群众可以组织,只能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所以他是没有水的鱼,存活不了多久!……”

“照你这样说,只有共产党才能进行游击战争了?”

“这事我也想过,也不尽然,当年拿破仑进攻俄国占领了莫斯科的时候,库图佐夫就是用游击战争配合打败拿破仑的!当时俄国还没有共产党。……”

“这是南越政府的悲哀!”威斯特莫兰苦笑了一下,声调突然变得凄凉起来,“我们只是想拯救越南,使它不能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倒向共产主义,我们并不想卷入越南战争,……可是,我们别无选择!……即使打个朝鲜战争的结局,保住南越政权,我们也可以勉强完成我们的战略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通向光荣胜利的道路,坚守住东南亚的这个桥头堡!”

“也许只有三个办法:一,继续增兵;二,卡断胡志明小道;三,像朝鲜战争仁川登陆一样,来个海防登陆或是鸿基登陆,进军北越。……当然,这将冒着与红色中国对抗的风险。……”

“第三种可能性,可以不作考虑,风险太大,我们不只考虑到中国,还要考虑到苏联。卡断胡志明小道是比较现实的想法,可是,三年前,我们就对这条运输线进行过多次军事行动和地毯式轰炸,却仍然切不断它,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和智慧,找到切断越共这条大动脉的有效之法。所以,我想给你一个任务。你可以到去过胡志明小道的部队做些调查,研究一下共产党的战略战术,解开‘胡志明小道,’这个战场之谜。……”

我表示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史坦利少尉给我们送来了香蕉、菠萝和冰淇淋。

这时电话铃响了,在威斯特莫兰接电话时,我这才得以站起来,舒展一下筋骨和过分紧张的神经。

同类推荐
  • 刀尖1:阳面

    刀尖1:阳面

    《刀尖》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耗时八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忠实还原了中共王牌特工尘封七十年的传奇故事。抗战时期,日军“变态”医学专家腾村正秘制一种大规模用于中国儿童的特殊药物,服用者将大脑萎缩,破坏神经组织,心甘情愿被奴役。延安、重庆均获知了这一险恶计划,分别派出高级特工林婴婴和金深水,以粉碎日寇的阴谋。一段残酷的冒险就此展开,从那刻起,一道不合时宜的喷嚏都可能让他们人头落地。“左手刀尖,右手女人;左手鲜花,右手鲜血”是主角金深水最真实的写照。他一方面要在工作上周旋于日本反间谍小组、汪伪政府、国统和共产党之间;另一方面,在感情上更要平衡于远山静子、刘小颖、革灵、林婴婴等各色女人。所有理想和情感纠葛,被抑制的爱情、被扭曲的人性、被蒙蔽的阴谋,构成那个特殊年代最危险的工作:刀尖上行走。曲终人散之后,爱情何去何从?阴谋终向何方?金深水——在阳面;林婴婴——在阴面,共同演绎一场史无前例的谍战史诗。他们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情愿生死一线,只为心中不变信念。
  • 盲弈

    盲弈

    袁会东神情专注地和我对弈的时候,橘黄色的阳光漫进了屋里。猛然间,一只呆头呆脑的小麻雀,扑棱棱地飞进来,发出啾啾的心无城府的欢叫。
  • 花蕊之死

    花蕊之死

    唐末五代乱世,藩镇割据,互相攻伐。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在混乱中经历五个朝代,还有十多个小国与之并存,史称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大分裂、大混战、大破坏,田园荒芜,生灵涂炭,人们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祈祷上苍早日降下真龙天子,让百姓安居乐业。后周将领赵匡胤于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在胞弟赵匡义和心腹幕僚赵普的策划指挥下,发动陈桥兵变,代周而立,国号宋,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拉开了统一中国的序幕。
  • 青衣

    青衣

    本书是毕飞宇的小说作品集,包括青衣;哥俩好;家里乱了;楚水; 好的故事;飞翔像自由落体;雨天的棉花糖七篇。青衣和女人,戏剧与人生,孕育与流产,无法谢幕的舞台上演着一场没有结果的悲剧,在戏剧中找到角色,在生活中失去自我,在现实与幻想中,圆一个破碎的凄美之梦。《青衣》,一个具有预言和哲学意义的当代佳作。 著名青衣演员筱燕秋,把持《奔月》中的A角而丧失理智,二十年前把滚烫的开水泼在师辈演员李雪芬的脸上,二十年后《奔月》复出,她继续霸占舞台,不容于亲传弟子春来上戏。自私与孤傲,导致神形疲惫,走向崩溃。
  • 有声默片

    有声默片

    老袁是个下岗的中年男人,靠在车站门前摆摊擦皮鞋谋生,过着再平常不过的小日子。某日老袁偶遇一个和尚,受其点化,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可未曾想,从下决心要成为“作家”后,老袁的生活开始变得比小说更戏剧。家人、朋友接连出事,事端和灾难接踵而至,最后竟连父辈们尘封的秘密也牵扯了进来,并让居住在这座小城市中的一个普通家庭陷入末日的危机……
热门推荐
  • 曼荼罗(华音系列)

    曼荼罗(华音系列)

    是命运的放逐,还是自我的贬谪?遭天之妒,寂寞于一隅。她枉拥匹敌神明的力量,倾国倾城的容颜,却主宰不了沉浮不定的命运,和自己那颗追求无限力量而不得安宁的心灵。于是,她离开了。在永世轮转的曼荼罗阵中,她那颗抗拒天地的心平息下来,犹如一株在荒原上寂寞绽放的牡丹……云裳如花,风华绝代。这是牡丹的繁华,也是牡丹的寂寞。
  •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沸腾的鱼锅

    沸腾的鱼锅

    阳光从薄薄的透视窗泄入,照在桌子上侍者刚刚端上来的鱼锅上。鱼锅里的鱼汤翻滚着,各种作料散发着浓浓的香气,让人不住加速唾液的分泌。他夹起一小块鱼肉,放在嘴里细细地嚼着,然后,冲她一笑,我最爱吃鱼了,百吃不厌,这鱼锅做得真地道。是吗?她也夹起一块,放进嘴里,看了看他,我也爱吃鱼,特别是这儿的鱼锅,卫生,味好,价钱还公道。她指了指大堂屏幕上的厨房现场做餐的视频。上次,咱们在楼下,吃的也是这个鱼。不同的是,你请的我,而这次,却是我请你。她说。他笑了,这次,那就让你破费了。
  • 贺老大的忏悔

    贺老大的忏悔

    作为一名两次收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头顶“全国优秀军队转业干部”,“五一劳动金质奖章”,部省级“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优秀企业家”等无数光环的著名英雄模范人物,贺大凯的一生,经历了痛苦与磨难,光荣与梦想,成功与辉煌,同时,也经历了人间的大悲大喜和大起大落。在改革开放以后,最终从一名光荣的党员和解放军战士,逐步走向堕落深渊。
  • 完体

    完体

    他在无尽的岁月中跃迁于每个宇宙之间。创造生命,演化文明,平衡宇宙。每一个宇宙诞生到湮灭,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一道浅浅的印记而已。“这是哪里?”泞溪问道。“宇宙之眼!”完体的光芒依旧。“能看到什么?”“能看到真实的你!”“那能看到你自己吗?”当某天,完体似乎也开始思考我从哪里来?留给所有文明将是一声无尽孤独的叹息声!
  • 长寿的钥匙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长寿的钥匙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亘古永恒的宇宙时空,时时在演绎着如歌如梦的天地玄妙,处处伏掩着似真似幻的远古谜团,是谁创造了如此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是谁赐予了人类宝贵的生命?人类又怎样才能找到长寿的钥匙?本书将为您提示长寿的奥秘。
  • 智慧的悖论

    智慧的悖论

    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对于残障人尤其重要。我和很多残障人一样,仅仅是肢体的病患,大脑却是正常的,智力的幼苗需要知识的浇灌。我独自在家,可以看看书,来排遣寂寞,有了打动心灵的感悟,还可以写下来。
  • 天价前妻

    天价前妻

    嫁入豪门?母凭子贵?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男人,身为自己孩子父亲的他,竟然如此的狠绝冷酷,一切不过是一个无情的骗局而已,他需要的是她孩子的脐带血,然后去救自己深爱的女人,而她竟然那么傻的走入了他温柔的婚约陷阱里,被伤的体无完肤,鲜血淋漓。手术室里,他冷酷的让医生取走了脐带血,不理会手术台上,生死线上徘徊的母子,只留下冰冷的背影。七年之后。机场,一个清瘦的身影和一个酷酷面容的小男孩同时走出了机场,阔别七年的城市,终于归来了…
  • 死人的来信

    死人的来信

    这封寄到B报社“读者来信部”的怪信,是四月份的事。“读者来信部”是总编室下属的一个部门,专管选登读者来稿和答复查询事宜。这个部门较之社会部和经济部要冷清得多了。部里年长的居多。日常的工作,就是阅读桌上堆积如山的来稿,分门别类转给有关科室,再就是起草文件一类的文案工作。来信少的时候或是公务处理完后的闲暇,也可以到咖啡馆或弹子房里消磨片刻,也决没有别的部门的人会说什么闲话。但是作为一名记者,却也得不到机会发表独家新闻,出头露面。
  • 拾荒者纪元

    拾荒者纪元

    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过生活;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你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