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0000000004

第4章

白山听着钻心的歌声,心头一阵酸楚,不由得泪水流了下来。这两个女青年,在薄暮中的柳树下,对着湖水站着,从背面的轮廓上看,唱歌的清瘦细高,穿着天蓝色“阴丹士林”布的旗袍,两条大黑辫子特别使人注目;学唱的中等身材,穿着玉白色的短褂,深绿色的长裙子,头发黑黑的,体型丰满。从那微带颤抖的歌声中可以听出,她们的内心是非常激动的。

白山为这思念东北故乡的歌声所吸引,再一细听,忽然觉得这歌声有些熟悉,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见过似的,究竟在什么地方听见过呢?他用力地思索着。这时,那个学唱的女青年说:“燕姐,再多教我几遍吧,我唱得还不熟!”

“燕姐”,一个多么耳熟的名字呀!白山的心弦被拨动了一下。这时,被称为燕姐的女青年天真活泼地晃一晃她那两条大黑辫子,同意地说:“好,再唱几遍!”

两个女青年的歌声又响了起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白山听着这熟悉亲切的歌声,凝眸细看那教唱的女青年,差一点儿要惊叫起来了。她竟是“九一八”事变前他在松花县乡村师范学校教书时的学生洪燕!

“九一八”事变前,白山在松花江畔的松花县,以乡村师范学校语文教师为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这个学校有一名女生名叫洪燕,她不但品学兼优,而且颇有艺术天才,尤其喜欢唱歌。她唱《东北地方好》这首民歌顶是拿手。学校开游艺会时,拉拉队总要一遍又一遍地啦啦她:“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白山发现她有这个特长,就叫她联络同学,成立歌咏队。洪燕很快就组织了个歌咏队,一个星期天,他们到松花江的沙滩上练歌唱。忽然间,阴云密布,白山看着松花江上的飞燕迎着暴风雨翱翔,情不自禁地朗诵起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来。白山朗诵完了,洪燕那富于表情的大眼睛一亮,兴奋地问同学们道:“咱们的歌咏队起名叫‘海燕歌咏队’好不好啊?”

同学们都热烈地赞成道:“好!好!”

于是这个以洪燕为首的歌咏队,就正式命名为海燕歌咏队,并且逐渐扩大到全校各班。白山见她接受革命思想快,又有组织能力,经过了几次斗争锻炼,便介绍她参加了共产党。

松花县乡师在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下工作开展得很快,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有一天,白山在校园跟一个教师谈话,洪燕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军队警察包围了学校,来头不对,白老师赶快躲一躲吧!”

白山一愣,洪燕接着说道:“你跟我来,从女宿舍翻墙过去,先到我家避一避,看看是咋回事,晚上我回家时再把情况告诉你。”

白山转身跟着洪燕从女生宿舍翻墙出校,穿着小胡同到了洪燕家。洪燕的父亲一听国民党军队警察包围乡师的情况,赶快把白山掩藏了起来。

晚上洪燕回到家,告诉白山说:“军警包围了学校,县党部的人就公开点自老师的名字向校方要人。校长领着他们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就把全体教职员和学生都召集起来,叫一个鬼头蛤蟆眼的人挨个认。这个人好像认识你。”

白山听了这个人的长相,立刻义愤填膺地骂道:“啊,这小子叛变了!”

洪燕赶快叫父亲筹备一些盘川,连夜护送着白山从城墙的一个豁口溜出县城。白山逃到沈阳找到满洲局报告,正赶上“九一八”事变。

事变后不久,满洲局便派他到辽西山区发动群众拉抗日游击队。为了发动群众,他把洪燕唱得最拿手的《东北地方好》的小调旧谱填上抗日新词,教群众唱。词虽然变了,旋律没有变。

白山一听到这个小调,就禁不住联想起洪燕来。

此刻,白山抑制着自己的感情,没有马上上前跟洪燕打招呼,他想:“一晃,分别四、五年了,又是东北沦亡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大动乱的年月,鬼子烧杀、抢掠、讨伐、清乡,有些同志英勇地牺牲了,可也有的人当了无耻的汉奸。她已经多年没有消息,还不知道谁究竟怎么样呢?!”但他又想:“她既然喜欢唱这样一首怀念东北故乡的歌子,又唱得那么动感情,又想起洪燕过去的种种表现,他相信她决不会有坏的变化。”他的脚又向前挪动起来。

面向湖水唱歌的两个女青年仿佛觉得有人在背后偷听,警惕地转过了身,一看是个穿着中式裤褂、胡子拉碴、面容憔悴、个子高高的男子,又不约而同地都转回去。洪燕忽然心里一怔,连忙转回头瞪大眼朝着白山张望起来。

白山正凝眸定睛地望着她,两个人的目光一接触,都恨不得一下子冲过去。但他们谁都没有动。相对望了好一阵,洪燕冲口喊道:“啊,白老师!”

“洪燕!”

“哎呀,真没想到能在这疙瘩见到你!……”她眼里已经饱含泪水。

“是啊,我也万想不到……”

两个人却又沉默,相对无言了。

洪燕忽然发现女伴拧着身子看白山,就赶忙拉过女伴来介绍道:“玉琴,这就是我常跟你说的白山老师,真没想到,会在这疙瘩碰见!”

洪燕说到这里,忽然又想起也应当向白山介绍自己的女伴,于是又转身一指说:“白老师,她是我往关里逃难时在火车上认识的难友韩玉琴,她现在在东北大学读书。”

白山仔细看了看韩玉琴,点了点头。韩玉琴的丰满敦实的体形,不仅跟洪燕的细高身材形成对照,而且那圆圆的大脸也跟洪燕的瓜子脸盘形成对照,只是脸色都一样白,眼睛都很明亮,闪闪发光。

韩玉琴平日常听见洪燕念叨白山,今天真的见到了,也很高兴。白山光着头,两腮塌陷,胡子拉碴的不修边幅;但是气宇轩昂,风度翩翩,一表非凡。她禁不住亲切地说道:“白先生,洪燕姐总是提到你,还夸奖你,真是久仰了!”

白山嘴里重复着:“岂敢!岂敢!……”下面却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他从来没有这般窘过。这时洪燕又热情地问道:“住在哪疙瘩啦?不常来北海吗?咋今天才在这疙瘩碰见?”

韩玉琴觉得洪燕是那样高兴、那样激动。虽然称“老师”,可是她早从洪燕嘴里知道他们之间不是一般师生的感情。于是她神秘地向洪燕挤挤眼,说道:“你们分别多年,今天好容易碰到一起,在这疙瘩多唠唠吧,我先回学校啦。”

洪燕不好意思地拉住她说:“忙啥?一块堆谈谈吧!”

韩玉琴机灵地一挣扎,笑笑说:“不啦!”扭身就跑了。

洪燕一边追一边说:“你看你!你看你!”追不上才挥手跟她告别。

洪燕回到白山身边。两个人都觉得这次奇遇像是做梦。

夜色笼罩着大地,湖面映着几盏路灯闪闪放光。洪燕那沉郁的眼睛像湖水一般的望着白山,白山强制着卜卜的心跳,拉起洪燕的手说道:“来,椅子上坐坐!”

洪燕同白山并肩坐在水边椅子上,两颗心怦怦跳动,默默无语。几年来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多少离情别绪,一下从何说起?他们坐了好久,洪燕像当年向老师汇报似的,倾诉起分别这几年的遭遇和相思之情。

原来自山离开学校后,洪燕还在家乡参加了抗日武装。后来日寇占领了松花县城,他们的队伍被打散了,洪燕不甘心当亡国奴,化装难民逃离家乡到北平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查封后,她由一个同乡介绍到鼓楼东净土寺小学当教员。因为她在学校里教学生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被校长叫去谈话,要她“识时务”,不仅不准再教学生唱那种“挑拨”中日“恶感”的歌曲,还要她宣传《睦邻令》。洪燕辞职不干,从此失了业。许多东北流亡青年同情她,又喜欢听她唱这首怀念故乡的歌曲,就围绕着她形成了个小圈子,刚才一起唱歌的韩玉琴,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这个小圈子的核心人物。

白山听了洪燕的倾诉,也把自己这几年的战斗经历和遭遇告诉了她。他对失去战友的痛苦和对时局的忧愤,强烈地感染了洪燕。洪燕抬起头,忧郁地看着白山那消瘦的面颊,说道:“你可瘦多啦!”这话里带着一种少女所特有的关切和怜爱。白山问道:“是不是显得很老苍?”

洪燕欣赏似的看着他,却忍不住嘤嘤笑了起来。

“你看你那胡子!”

“胡子怎么啦?”

洪燕笑而不答。

自山摸了一下自己的下巴,这才明白过来:自从来北平以后,事事不如意,哪还有心思刮胡子!如今长得这么长。他尴尬地笑了一下。

洪燕却收起笑容,无限感慨地说道:“你过去可不是这个样子,你在乡师的时候,多么潇洒、诙谐,说说笑笑,好像天下的事情不在话下似的。如今,我看你完全像行吟泽畔的诗人屈原了。‘九一八’啊,把我们东北人的青春和欢乐都夺去啦!”

白山点点头,看着洪燕说道:“这四、五年来,你也显得深沉老练得多啦!”

洪燕沉默很久,感叹道:“这种年月,能不叫人忧郁吗?”

白山向她靠近一些,用哀怜的眼神安慰着她。洪燕感到亲切,一股暖流充满全身,久别重逢的情感,像潮水一般涌上心头。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在松花县发动抗日救国运动时,多么渴望有你这样一个领导人呀!斗争中遇到困难,我时时都想:有你在一起多好呀!特别是有一回,我因为发高烧,没能跟着队伍上山,留在家里,日寇汉奸清乡查户口,叛徒领着抓人,整个松花县城变成了血腥世界。在那个时候,我一想到你常说的:‘要当暴风雨前的海燕,不要像企鹅畏缩在崖石底下!’立刻精神抖擞,有了信心和勇气。进关以后,虽然不那么紧张恐怖了,却又成天木痴痴的,光觉得空虚、寂寞,心想在北平能碰见你才好呢!”

白山抓住洪燕的手拍拍,安慰说:“这不碰见了吗!”

洪燕更靠近白山,说道:“是啊,忽然杳无音信,忽然又像童话似的碰到一起,真像做梦一样!”

两个人幸福地沉浸在回忆里了。

洪燕打破静默,接着说:“这些年来,虽然远隔千里,谁也不知道谁的下落,可是我总觉得我们的心始终跳在一起!”

白山把她的手攥得更紧,慢慢说道:“是啊,我只要一听到《东北地方好》小调的旋律,立刻就会想起你,就在关外那种紧张的战斗生活里,我也好多次梦见过你……”

“你真的梦见过我,真的?”洪燕天真地追问。

“真的呀!”白山看着她那沉郁而深情的眼睛,又用力攥了攥她的手,慢慢说道:“在那紧张的战斗生活里,有时几天才能闭上眼睛睡一小会儿,但你却常来到我的梦中。

有一次月色朦胧,跟日寇打上了白刃战。刀光剑影,双方厮杀在一起,一个女游击队员负伤倒了。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抱起她来突围。忽然听见她叫我‘白老师!’我仔细看时,原来是你,我又惊又喜,醒了,敢情是场梦!……”

洪燕没等白山说完就陶醉在白山的怀里了。她紧紧地拥抱着他,温柔地说道:“这就不用再做梦了吧?”

白山也用力搂着洪燕,仍旧担心地答道:“我怕我们还是在做梦!……”

穿过柳枝透下来的月色,照在他们的脸上,使他们的脸更闪耀出青春的光芒。北海公园的深夜,万籁无声。湖水荡漾,被微风吹起的涟漪轻轻地拍击着堤岸。

一盘水银似的明月悄悄地从东转到南,又从南转到西边天空了。盛夏的夜晚,黎明前有点儿微凉,空气清新得沁人心脾。

同类推荐
  • 一路狂奔

    一路狂奔

    本书是一部现代都市报业大战的“战地日记”,作者以亲历者的视觉和切肤之痛,用细敏的笔触为读者勾勒出了现代都市报业大战波澜壮阔却无比惨烈的真实场景,以及发行员在现实生活泥潭里的血泪挣扎和他们曲折坎坷的命运悲歌。
  • 疯狂的“六合彩”

    疯狂的“六合彩”

    殷家湾是个拥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寨。这个小山寨位于簇簇群峰的围拱中。一条小溪流曲曲弯弯地绕寨而过,山寨隐在溪流的回环曲抱中。早先,万氏先人之所以择此山寨而居,就是因为看中了此地溪水似玉带缠腰、群峰如九龙拱顶的地势和良田有种、沃土有耕的“殷家”条件。所以,万氏自择居此地,便勤耕苦做,让山上的竹木、田里的禾苗、地里的蔬菜一齐,让屋瓦上的炊烟不慌不忙地、又肥又壮地殷实着流水一般静静而逝的日子。外村人一听到“殷家湾”的名字就说:“殷家湾,湾殷家,名不虚传哩。”今年暑假,也就是阳历七月份,一桩新鲜事自外村传到了殷家湾。
  • 骇档案:绝命整形师

    骇档案:绝命整形师

    一把整容手术刀,削骨如泥。12张生肖脸,12桩人命悬案,杀人恶魔神出鬼没……三年猎凶,谁才是真正的受害人?杀人犯与被害者究竟谁是谁非?恐怖变脸悬案由谁来破解?
  • 小城春秋

    小城春秋

    小说以1930年5月共产党领导的厦门大劫狱事件为背景,反映了1927年到1936年间中国革命斗争的一个侧面,塑造了李悦、何剑平、丁秀苇、吴七等一群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斗争取得了非凡的胜利,成功地营救了四十多位同志。
  • 麻衣神算子

    麻衣神算子

    爷爷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却在我帮人算了三次命后,离开了我。从此之后,我不光给活人看命,还要给死人看,更要给……
热门推荐
  • 樱花盛开的季节

    樱花盛开的季节

    花开花落会有时,看樱花普出的三段恋曲:樱花序,樱花烙,樱花辿
  • 麦收

    麦收

    全村群众大会一宣布结束,会场上马上就乱哄哄的。这是上世纪70年代,在全民参加劳动的热潮中,我们这些初中生,今年也全部放假回村参加夏收。我被分到一队的第二小组,组长是刘福禄。刘福禄是队长兼组长,所以一散会,我就赶紧去找刘福禄。刘福禄50多岁,个子不高,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找到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好在他嗓门奇大,还未见人,就听见他喊叫:“第二组的人,到枣树底下集合;第二组的人,到枣树底下集合。”几个人已经等在树下。刘福禄端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里捧着一份《人民日报》,不时把白眼珠一翻,看看来人。
  • 不能猜测

    不能猜测

    深黑色的夜晚,鲜红色的世界。谁也看不到谁,一个与另一个。“你在哪里呢?”
  • 荞麦花开

    荞麦花开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我被鞭炮声吵闹得无法写作,就到阳台上去看,发现我们小区旁边的那块荒地上停了好多车,还有推土机……我赶紧跑下楼,一口气跑到父亲的那块荞麦花地旁,阳光下有蜜蜂和蝴蝶在那些烂漫的小白花上飞舞着,我伸了双手,想要阻挡向着荞麦花开过来的推土机,我看着那些飘扬在阳光下的白头芦苇纷纷倒下,我听见机器的轰鸣声离我越来越近……我终于被劝到了一边,因为这块地早被卖了,要开发成住宅小区的……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本书分为图特摩斯三世、管仲、居鲁士大帝等部分。
  • 王妃太难缠

    王妃太难缠

    (完结)极尽奢华的宫殿内,无比绮丽的床榻上,他俯身,狂肆一笑,极其轻佻抬起她下巴:“记住,不论死活,你注定是朕的女人,别再妄想逃离朕的身边,你再敢动歪心思,再敢思慕别的男人,朕一定教你后悔自己这辈子身为女人!”灯火摇曳,望着他俊俦无双的面容,将恶魔与天使的特质完美结合在一起,他的声音很轻很轻,飘渺如烟,却让她暗暗心惊!
  • 工作在于配合

    工作在于配合

    当你去买鞋时,你需要配合店员进行试穿,才能知道鞋合不合脚;而店员也需要顾客的配合,才能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当你去理发店理发时,也需要配合理发师,他才能做出你喜欢的发型;而理发师也需要你的配合,才能完成他的作品。当你在医院里看病时,需要你配合医生,医生才能了解你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在一个企业里,工作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配合别人,如果没有他人的配合,那么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出现问题。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国家,都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配合才能使人得到更多,真诚地与他人配合的人也才能得到更多。
  • 我的最后一本日语语法书,看这本真的够了

    我的最后一本日语语法书,看这本真的够了

    翻开这本基础日语书。这里也许没有大受吹捧的“抛开语法学日语”,但这里有循序渐进的语法讲解和会话分析;这里也许没有“2000句让你走遍日本”的噱头,但这里有深入浅出的单词详解和表达方式;这里也许没有“15天包你精通日语”的虚假诱惑,但这里有举一反三的地道敬语表达。在琳琅满目的日语学习书前徘徊,你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是色彩缤纷、引人入胜的图画书;也并非东拼西凑、生搬硬套的词典;更不是让你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科书;而是基础扎实、内容丰富、表达地道的这本——《我的最后一本日语语法书,看这本真的够了》。
  • 末世女皇有点燃

    末世女皇有点燃

    沐景,女,末世扛把子,拳打丧尸,脚踹碧池,顺便养个眉清目秀的小天使,没事揩揩油,日子美滋滋。殷泽,男,戏精帝中帝,人前猛如虎,沐前小白兔,没事就喜欢被沐景调戏揩油,日子爽翻天。双强,一对一,扮猪被沐景次,爱我请收藏评论关注点赞靴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