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0000023

第23章 城下

杨猛吓得站立不稳,看到旁边说话的二小姐,猛然醒悟,迅速把刀架在彭静薇的脖子上,“别过来,不然我杀了她!”刚刚还在劫持别人当人质的彭静薇现在反过来作了人质,冷冰冰的刀锋架在脖子上的感觉真的不妙,尤其那刀锋还颤悠悠的,真怕一不留神割下去就再也没机会说话了。二小姐吓得不敢言语,眼巴巴的看着刘子光。

刘子光仰天长笑:“你选人质也选个对的啊,这样吧,我让你先杀她,杀完了我再杀你,你们主仆在黄泉路上也做个伴,你说好不好?”

杨猛气的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要挟持也该去挟持大小姐啊,光顾着近了,绑了个没用的人质。

刘子光并不希望二小姐死在杨猛的手里,虽然和彭静薇没有刻骨的仇恨,可是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这个丫头欺压过自己很多次,这个帐也要慢慢算的。他捕捉着杨猛迟疑的眼神。

杨猛也在计算着距离,再去挟持大小姐,时间上应该还够,就这样办!佩刀稍微挪动了一下,想继续挟持二小姐做盾牌靠近大小姐,换个人质。

刘子光不会给他任何的机会,突然钢刀出手,脱手如闪电,一道白光闪过眼前,杨猛就觉得右臂空荡荡的,原来整条胳膊都被飞刀砍下,掉落地上。鲜血狂喷,痛得几乎昏厥。杨猛摇晃了一下,摔倒在地。

其他的卫士扑通通全都跪倒,大喊:“我等都是被蒙骗的,英雄饶命啊。”刘子光已经飞身到了近前,一脚把地上的刀踢起来接在手中,刷刷几刀就割断了二小姐身上的绳子,对于被点穴的大小姐却无计可施了。

咚咚的鼓声响起,北面的清国大军已经整顿完了队形,随着鼓点,一队连环马开始冲锋了。

刘子光看着地上的杨猛,说:“我还给你个机会,现在不杀你,你能爬出去逃命全看你的造化了。”说完,两刀下去,挑断了杨猛的脚筋。

杨猛眼前一黑,脚筋都断了,胳膊也掉了一只,让我用一只手在乱马军中怎么爬出去逃命?这也算机会?

清国的连环马越跑越快,第一波上千名的骑兵的目标是扫清城下的奴隶大军,刘子光他们,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顺便踩死就可以了。

刘子光也不去管那些跪地求饶的卫士了,战马只有三匹,让二小姐和于晓龙各乘一匹,自己跳上大小姐那匹马。在三匹马屁股上用刀背狠狠地一击,朝着奴隶大军的方向奔去。留下几个卫士眼睁睁看着潮水般的清国连环马迅速的接近。

路高志昏倒在地,被一阵轰鸣惊醒。睁眼一看,是数不清的马腿在朝自己逼近,雪花泥水四溅,大地都跟着颤抖,连忙爬起来往返方向逃,一条腿已经被刘子光拧断了,怎么也跑不快了,前面几步远还有个断臂的人在用一只手挪动着,留下一段血路,是杨猛!再往前,是几个卫士在仓皇的逃命。

马蹄的轰鸣在接近,已经到了耳边,突然,后腰一凉,是连环马上的枪尖刺进了身体,路高志被疾驰的战马撞飞了,然后仰面落在地上,他最后看见的画面是一只硕大的马蹄朝着自己的脸踩过来……

杨猛的残破身躯也迅速被马群吞没,千匹战马踩过,路高志,杨猛,还有宋青峰的尸体都化成了烂泥,和血水泥水融合在一起,消失在大地上。

刘子光一只手揽住彭静蓉的小蛮腰,一手握住马缰,一马当先冲向奴隶大军,女孩家娇小的身子被他温暖宽广的臂膀包围着,虽然北风呼啸,还是有一股暖意从心底涌起。

彭静薇和于晓龙的马紧随其后,三骑逃到奴隶军战阵前,众人分开一条道路把他们让了进去,然后迅速合拢。

奴隶们缺少弓弩,长矛和大刀也不多,手里拿的大部分还是开矿的工具,身上更是没有片甲,这样的血肉之躯抵挡清国精锐连环马,根本就是送死。后面的城楼上,于化龙和高守备已经登上了城楼,看着漫山遍野的军队已然傻眼,清国居然选择了大年初一南征,令人防不胜防,转念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选择这个日子叛厂,城里的事态已经基本平息,只剩下炼锋号没有攻克了,北门的防御武器还都没怎么动用,徐州府的步兵也从南门进城了,凭借坚城和大批援军,还是能守上一阵的。

暴动的奴隶们被清国大军逼回来了,放他们进城是绝不可能的,用这几千人消耗一下清国的力量也是好的,于化龙下令放箭,一箭之地内不许奴隶们靠近。

清国这回玩真的了,看着三面围过来黑压压的刀林枪海,还有后面若隐若现的高大的投石车,高守备的冷汗下来了,这起码有十万人吧,铁厂经过一番内耗,剩下的铁卫不足万人,加上自己一千骑兵,两千步兵,根本守不住城啊,铁厂破了,下一关就是徐州府了,官兵倾巢而出,前线的禁军可能已经被包了饺子了,完了,怎么自己这么倒霉,从富庶的江南跑来当一个小小的守备,好容易建了一功,还没封赏就要归西了。

一旁的五品龙禁尉黄振更是吓的已经尿了裤子,打小也没见过这么多兵啊,北门外除了奴隶们占据的一块空地,剩下一望无尽全是清国的旌旗,骑兵的马蹄声如同惊雷,重装步兵的整清步伐踏的地动山摇。

不玩了,我要回海州,黄振悄悄的带着几个同样面无人色的手下,悄悄的下楼了。

“下官要回去防守徐州府,这里还请于大人多担待了。”高守备虽然军旅出身,也没见过如此恐怖的阵仗,经过了十秒钟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决定逃回徐州府再说。铁厂是个关隘,能撑一时他就多了一份活命的希望。

于化龙气的七窍生烟,手都按到了刀柄上,你跑了我怎么办,我的家业都着这里,好不容易夺了大权转眼就要让给清国人,太不甘心了!

刷的一声佩刀出鞘,指着高守备:“高泰,大敌当前,你还有半分军中男儿的气魄么?利国城破了,徐州府也是危如累卵,你不在这里阻击敌军,反跑到无险可守的徐州府,是何道理。”一阵拔刀声,双方的人马在城头上对峙起来,官兵人不少,丝毫不落下风,高守备知道理亏,也不强辨:“敌军势大,下官回去帮你们求援军去,于大人了,告辞了。”说完,在大队亮出佩刀的官兵保护下匆忙的下城去了。

于化龙暴跳如雷,大敌当前,如果内杠起来,根本不用敌人攻城就要先落了,所以不好公然阻拦高守备,他拖过一个心腹,低声交待了几句,心腹应了一声,下城去了。

城下,刘子光问彭静蓉:“他刚才点你何处穴道?”他当然不会解穴这样高深的武功,不过武侠电视剧看过不少,大侠们在同一个穴位一点就可以点穴和解穴,危急关头,老带着一个木头人不是办法,他决定蒙一把。

彭静蓉涨红了脸,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占据了小姑娘的心头,不过心底里另一个小小的长着箭头尾巴和犄角的彭静蓉(心魔)跳出来对她说:“怕什么,被摸了就摸了呗,大不了嫁给他。”再说了,这样不能动弹拖累了他家也不好,于是心一横,呢喃着说:“是锁骨这里……”

刘子光仗着耳力超人才听到这句话,马上不客气的施展咸猪手在女孩锁骨附近乱点一气,彭静蓉还以为神奇的刘子光什么都会呢,没想到也是瞎蒙乱点,当着千军万马的面连点加摸,恐怕不嫁给他还真不行了,再加上刘子光指力很重,戳的发疼,大小姐的一张俏脸红的象个熟透的大苹果,眼泪都快下来了。旁边的二小姐看不下去了:“你到底会不会解穴啊?”被刘子光狠狠一眼瞪了回去,吓得不敢说话。

正在这时,彭静蓉忽然在刘子光瞎蒙乱撞的一指下解开了穴道,忽然恢复了行动,刘子光听见连环马正在迅速的接近,没时间废话了,顺手把佩刀塞在大小姐手里:“躲在后面,等我!”转身流星一般冲往阵前。

大小姐捏着还带着刘子光体温的刀柄,默念着:“等你,我一定会等你。”彭静薇在一边说话了:“姐姐,连环马不用半刻就能冲破军阵,咱们还是挟持于晓龙进城躲避兵锋吧。”

于晓龙闻言一哆嗦,我今天成人质专业户了,被挟持了好几回了都。不过为了二小姐,值!

大小姐还在沉吟,听到城头上有人喊话。

于化龙惦记儿子,趴到垛口上张望,正好看到远处的两个小姐和自己的儿子。

清国连环马在迅速接近,距离奴隶战阵不到千步了,到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将在连环马的铁蹄下化为齑粉

于化龙拿起一个大喇叭筒喊道:“晓龙,你过来,我用吊篮把你吊上城来。两位小姐,愿意归降的话可以一并前来。”

于晓龙急道:“咱们回称吧,我一定保证两位小姐的安全。”

听到于化龙的喊话,彭静蓉反而拨马向北行,“小薇,你和小龙进城吧,我要在这里等人。”

彭静薇急道:“万马军中你等的人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问题,好!既然你等,那我就陪你等,反正回城也没有好果子吃,不如我们姐妹一起死在城下。”

于晓龙也急了:“你们不进城我也不进城,我要陪着你们。”

于化龙看见三人不理自己,一肚子火没处发,大军兵临城下,虽然北门的守城器械都在,可是缺少援军,存粮也不多,破城是迟早的事情。一旦破城,基业毁于一旦,自己的钱财都来不及带走,别说去京城当什么工部侍郎,连个普通富家翁都做不成。刚才命人回去收拾细软了,万一守不住,也好提前逃跑。儿子不听自己的,总不能开城门去抓回来吧,万一被奴隶溃兵和连环马抢进城里,那连逃跑的机会都没了。

清国连环马已经和奴隶战阵撞击到一起了,惨烈的杀声连城头上的铁卫们都受到震撼,握枪的手在轻轻的抖动。

同类推荐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阴阳诀

    阴阳诀

    爷爷传给孟凡一套叫做阴阳诀的古书。孟凡把此书卖给了一个神秘的美女朱琳琳。没想到自此之后,怪事频发,不仅好友韩胖莫名失踪,自己也收到了一些诡异莫名的照片。为了搞清楚怪事的缘由,孟凡与好友潘潇进入了阴森可怖的医科大学校医院。校医院处于至阴至煞之地,暗藏杀机,凶险异常。在校医院中,孟凡解开了一些谜团,却查到了更多匪夷所思的线索。孟凡逐渐发现,这些事情,竟然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他隐约感到,一个毛骨悚然的巨大阴谋,正在把他拉向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废弃多年的校医院,为什么会有闹鬼传闻?恢弘的千年古墓,埋葬着什么秘密?神秘壁画中的鬼脸墓主,究竟又是何人?
  • 失子恨

    失子恨

    那场雨下在冬季的一个深夜。寒气逼人。长江洪湖段的江面上,有一条拖轮泊在荒野的码头边。李汝会把拖轮的窗户拉开一条细细的缝,窗外的寒风就钻进来,他打了一个寒颤。他的神色很紧张。他不知道这个饥饿的夜晚对自己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船员纷纷离开了拖轮。拖轮上就剩下李汝会。忽然,有人在这时一声猛一声轻地敲拖轮的门,李汝会隔着门,问是谁。门外的人没有回答他,又开始敲。李汝会把门打开一条缝,那个人和着一股强劲的冷风闪进去。那个人竖着衣领,把一张脸藏在里面。李汝会依稀看到衣领上露出来的棉花絮发黄,可能曾被水淋湿过。
  • 复仇

    复仇

    复仇是隐秘的。在书中,作者对这两个字惜墨如金。然而,可怕的复仇在字里行间暗潮涌动。在《监狱》中,隐藏多年的仇恨在血淋淋的命案后慢慢浮出水面。姐姐对妹妹开枪后,真相扑面而来。在《不速之客》中,陌生人悄然来到美国北部的一个小镇,一位酒吧老板在莫名好奇心的驱使下展开调查,揭开陌生人是杀人凶手的真实身份,并把他交付给仇家。就这样,没有警察,没有审判,小镇又悄悄地恢复往日的宁静。西默农钟爱的麦格雷在面对外国人时也会慌了阵脚。异乡人的行为,似乎有着麦格雷琢磨不透的独特逻辑。在《麦格雷与纳乌赫事件》中,麦格雷起初无法理解异乡男子的作案动机。真相大白之后,他才发现,血案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屈辱……
  • 无妄之灾

    无妄之灾

    这是个无人生还的故事,缘起于一桩埋在地下十二载的陈年旧事。郑媛捧着瓶矿泉水,站在最不易被察觉的角上,她身处一个同学会现场,正竭力压抑自己逐渐膨胀的焦躁情绪——包间里的人越聚越多,郑媛等的人还一个未到。郑媛匿名在校友BBS上召集了这次中学同学会,可她很明白,如果自己想见的人不来,这个兴师动众的同学会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热门推荐
  • 论如何杀掉快老死的作者

    论如何杀掉快老死的作者

    我们都是井中的青蛙,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便自以为看见了世界。而那些真正看到世界的人,他们在神经病院里呢,我们称呼他们为疯子。因为他们不愿和我们一样呆在井里,他们要出去。他们,不合群。【PS:如果发现这本书设定前后出现矛盾甚至颠倒,这很正常,因为这一面,才是深渊啊。】
  • 重生之将门贵妻

    重生之将门贵妻

    前一世,她是将军嫡妻,却在死后,尸身被扔乱葬岗,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这一世,老天怜她可怜,重新活了过来,她要活出自我来。她发誓,有仇报仇,有恨解恨。前一世她爱他如狂,唯他之命而活。结果被他和一个穿越女设计而死,死无葬生之地。这一世,她不再爱,步步算计,装痴卖傻,只为逃离牢笼。一杯苦酒,一柱清香。她说:种什么花,结什么果。她也说:我命由己,不由天,夫为天,妻为地。重活一次,我定要改了这天和地,尊和卑。当一切繁华过尽,洗净铅尘,她已高高在上,聛睨一切,她会将爱给谁……
  • 约战之鸢一羽落

    约战之鸢一羽落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糟糕的小说。“但你得告诉他们你写了什么啊!”“自己去书里看啊!”……“看不懂”“所以都说了这是一本非常糟糕的小说啊啊啊!!!”
  • 水灵

    水灵

    江宇文提着旅行袋,肩扛着一大捆的书籍,来到渔村里的小木屋,他不知自己会不会厌倦这里的单纯与孤寂,但至少可暂时拋却城市里复杂的感情纠缠,和那炙心的折磨……。云霏华厦、风铃、心香数朵、水灵……多篇精彩绝伦、感人至深的故事,值得您一一品赏……
  • 紫眸神帝

    紫眸神帝

    血紫作为魔族四王子,拥有一双独一无二的紫色眼眸的他从小就被兄长们排挤。因为一些原因离开魔族之后的血紫开始了他真正的一生。他的未来担负了许多的责任,面对着许多的分分合合,朋友的背叛亲人的死亡。总之,他的未来不是随便可以猜测揣摩的,结局总是出人意料……
  • 异界之科技为王

    异界之科技为王

    这个世界没有科技,我就创造科技。这个世界,没有废物,只有甘于安逸的堕落。——秦云飞顿首
  • 我的爱情考验了谁

    我的爱情考验了谁

    真正的爱情,值得考验吗?!
  • 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

    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酋长快跑

    酋长快跑

    穿到野兽时代,为了保护自己的村子,她毅然走上强者的道路。兽的地位,分为:卒兽、兵兽、士兽、相兽、将兽、王兽、帝王兽!
  • 西藏风情

    西藏风情

    1995年,作者在孔繁森事迹的感召下,踊跃报名进藏工作,到聂拉木县委办任主任。本书记录了作者在3年援藏生涯中的所见所感,这是一场精神和感观的盛宴,也也是一次西藏风光和风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