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9000000001

第1章 总序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人,卓越的历史学家和演义作家。他自幼聪颖好学,儿时即读《资治通鉴》等史书,时人称为“神童”。蔡东藩14岁中秀才。1910年进京朝考以优入选,第二年春赴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后即托病回乡,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辗转避难,长期流离在外,于1945年3月5日(日本投降前夕)逝世。

自1916年起,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和惊人的毅力,写就了《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又名《历朝通俗演义》,包括《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和《民国演义》,共11部,21册,1040回,约600万字。这套书时间跨度自秦朝到民国九年,涵盖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全套书主本信史,旁征野史,观点平实,内容丰富,是通俗史的经典之作。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出现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蔡东藩也因此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蔡东藩主张遵循正史,在这套书中,他严格地做到了“无一事无来历”“以不使观者往往为所惑乱”。该套书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取材谨慎,严格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蔡东藩对中国历史作过深入的研究,他熟悉典籍,为人又十分谨慎,甚至养成了“考据癖”。有这样良好的基础,他写历史演义,才能“语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节均有历史记载作为根据。这套作品还大量穿插了琐录,以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几经搜讨,几经考证,巨政固期核实,琐录亦必求真”。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蔡东藩不屈于强权,在编撰《民国演义》期间,曾收到恐吓信及子弹,书局也因此要他“隐恶扬善”,但蔡东藩仍不改其初衷。而在写到一些秘史逸闻时,蔡东藩则以正史为经,以逸闻为纬,并对逸闻多加考证,以传神之笔,描述了既不失真又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本书的语言浅显易懂。蔡东藩在讲述历史的同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演绎了一段段有声有色的白话故事。此外,作者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点评也随文附出,自写自批自评,使该书具有“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所以这套演义既具有“史”的真实性,又具有“文”的生动性;既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又可以当作入门民族历史的读物来品读。

跟其他的史书相比,蔡著有着不可替代性,它不仅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寻求历代兴亡的“关键”,劝善惩恶,褒是斥非,还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从蔡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活的历史,体验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套书以王朝的兴替为主线,侧重于改朝换代的前因后果,因此,从了解历史沿革的角度上来看,这套书相当不错。但如果想了解其他方面,比如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细节,它就不能满足了。另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作者有一些观念过于陈腐,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1916年,蔡东藩的《清史演义》出版后,便立刻风靡海内外,并多次再版,累计销量超过千万册。据说毛泽东很爱读蔡东藩的历史演义,顾颉刚、二月河等历史学家和作家也非常推崇这套历史读物。

此次出版,编者结合了市面上的各种版本,并根据正史进行考证,务求延续蔡东藩严谨的作风,将繁体改为简体,并消灭其中的字词及标点的错误。而对原书中蔡东藩自批自评的特色,则毫无遗漏地保存下来了。

希望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编者

同类推荐
  • 贩私酒的老回回

    贩私酒的老回回

    伏天的北京城,象个大蒸笼,热得人没处藏没处躲的!只有一清早才凉快会儿,可偏偏有人在这个时候不睡会儿舒服觉。不信您看看安定门外护城河北岸早已人影绰绰了。这里有梨园子弟对着城墙“啊啊啊”、“咿咿咿”喊嗓子的,有一步三晃提笼架鸟的老少爷儿们,有撇哧辣嘴胳膊上架鹰的,有围树转圈儿走八卦的,有两手划圈儿练太极的,也有舞剑耍大刀的……。等老阳儿一冒嘴,这些人就渐渐地散了。可那紧傍护城河边儿上的“雨来散”茶馆该座儿多起来!
  •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问世之后在引起轰动和赞誉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批评。许多左翼的“进步”文学家、评论家纷纷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社会主义的反对,指责他以宗教的精神鸦片毒害人民,宣扬放弃反抗、放弃革命,宣扬忍耐和顺从。他们尤其不能容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无主义、自我矛盾的世界观,和他对于人的毫无信心的悲观立场。他们需要和欣赏的是拉赫美托夫那样的“坚贞不屈和充满毅力的职业革命家”。革命领袖列宁的激烈批评:“对最拙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拙劣的模仿”,更是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立场上清算了作家。
  • 寒土

    寒土

    这是一个叫杨树林的火车站,车站广场上很脏,大包小裹、或坐或蹲着许多带着行李卷的人,三五成群、表情漠然,多数都穿着老式的制服……武警、野战、铁路、税务、工商……,不仔细看,像是一支集会大军。
  •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全集·第二季)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全集·第二季)

    本套丛书是长篇历史小说,共4册,包括《蒙古汉子》、《血性草原》、《爱恨情仇》、《人间正道》。时间自1720年到1952年。清朝2册,辛亥革命1册,内蒙古革命1册。讲述了成吉思汗的后代巴拉格特氏这支族人的故事,描写了内蒙古草原上巴氏家族一代一代英雄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蒙古人以宽广的胸怀与汉人和睦相处,为蒙古草原的繁荣和昌盛做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融合。
  • 死亡概率2/2

    死亡概率2/2

    日本著名棒球运动员的孩子遭到绑架,赎金高达一千万!吉敷竹史绞尽脑汁与绑匪周旋,却被对手从一个电话亭引向到另一个电话亭……绑匪为何迟迟不出现?难道在高额赎金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热门推荐
  • 宝贝家人的健康

    宝贝家人的健康

    如果能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加以科学的健康管理,对我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时时加以审视和检查,并有针对性进行一些家庭膳食调理,注意饮食方面的营养搭配,因人而异地进行预防和补益,则生活中大部分常常困扰我们的疾病,都能获得有效的防治和改善。再者说,不管任何一种病症都有其初期人征兆,只要加以细心看管,做好防护,不仅可以使家人或自己的生的小病很快治愈,即使有什么大的病痛,也不会因“雪上加霜”而铸成大错。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In Defence of Harriet Shelley

    In Defence of Harriet She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薇花事

    紫薇花事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紫薇开花是夏秋之际,桃李虽艳,已无踪影。这一句是用桃李来衬托紫薇的独特之处,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及花期之长,杜牧因写了《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 画我

    画我

    作品没有什么特点,但是看了以后应该也不会造成坏的影响,情节很好,希望能带给大家快乐。
  •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谋杀鉴赏

    谋杀鉴赏

    女制片人艾利·福尔曼人收到一封观众来信而登门拜访,不料从此卷进了一桩惊天大案——纵跨60年,横跨两大洲,人命6条而警方并不立案;她自己被人跟踪、耄耋老父遇袭,与自己交谈过的黑人少年大白天大街上遭枪击……案情之复杂,牵涉面之广,超过了你读过的福尔摩斯、波洛系列的所有案子。《谋杀鉴赏》带着你走进芝加哥的大街小巷,观赏世相百态,不知不觉地进入剧情,与主人公一道感知谋杀案的蛛丝马迹,分析条条线索、推测种种疑点,与她一起经历心跳加快的喜悦、瞬间停跳的震惊、惊心动魄的险境——这就是鉴赏的过程。
  • 万宝阁拍卖商

    万宝阁拍卖商

    强者为尊的世界,修士想要出头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要看修炼的天赋,修士的天赋丰富多彩,但公认的最废修炼天赋便是无属性最下级灵根,很不幸,猪脚便是这样的灵根,只不过他无意间得到了一个万宝阁拍卖商的资格。
  • 我的日子叫胡扯

    我的日子叫胡扯

    一个闲人的闲言碎语,生活中的片刻感悟,迷茫和清醒间的期许和无奈。
  • 警富新书

    警富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