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2300000008

第8章 石嘴山——名胜古迹(4)

17.廉人射杀鲜卑王

江鸟2001.2.28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前后,汉王朝在今平罗县暖泉一带设置廉县。廉县是今石嘴山市境内最早出现的县级行政建制,其辖地包括今永宁县以北的银川、石嘴山地区,是管理屯田移民的行政中心。廉县在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多年,它在西汉时是北地郡十二县之一,在王莽的新朝时期更名为西河亭,在东汉时复城廉县,为北地郡六城之一。《汉书o地理志》载:“廉,卑移山在西北。”说明廉县在贺兰山下,而贺兰山当时名为卑移山。

廉县在东汉末年废弃。其时中原大乱,汉王朝对边远地区已失去控制,宁夏地区亦为鲜卑人占据。历经二千余年后,廉县所留下的除去史书上的一段记载外,还有一些汉墓。在历史记述中有一段故事,叫作廉人善射。

早在东汉桓帝时(公元前147年至公元167年),漠北鲜卑首领檀石槐曾建立一个草原部落军事大联盟。檀石槐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上古(今河北怀来东南)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光和中(公元178年至公元184年)鲜卑王檀石槐死,其子和连继承其位。在檀石槐死去的前四年,即东汉熹平三年(公元174年),鲜卑已进入北地(今宁夏北部)。和连继任首领后,于光和四年(公元前188年)进攻廉县。但他出师不利,被廉人善弩者射中而死。鲜卑人亦越贺兰山而逃。

上述便是廉人善射故事的大略。这故事说明石嘴山地区自古便有尚武之风,其居民以勇武敢斗著称。是故在漫长的历史上当地鲜有文学人才。这当然是因为此地为边陲要地,战乱频仍等诸多历史、地理原因想形成的。

18.乞伏鲜卑曾在这里游牧

江鸟2001.2.7

时间由现在上溯1730余年,鲜卑乞伏部等四个部族,从河套北迁至贺兰山北段居住。这些部族原来居住在漠北,后来南出大阴山,居住于河套北。此番又从河套北迁至贺兰山北段。带领他们迁移的是部落联盟首领佑邻。其时正直晋泰始初年(公元265年)。

“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山中阴凉湿润,草丰水美,是很好的牧场。佑邻带领的部族,在山中游牧,繁衍生息,人众渐盛。后来他们又再度迁移,去了高平川。他们在贺兰山北段游牧过多少岁月,已无从得知。但从此贺兰山北段有了乞伏山之称。

佑邻率部迁居贺兰山北段后的百余年,乞伏国仁创建了西秦。西秦是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在西北建立的政权之一。这个政权存在了46年。史称建立西秦的鲜卑为乞伏鲜卑。佑邻是乞伏国仁的五世祖。

《元和郡县图志》载:贺兰山东北“其抵河处亦名乞伏山”。这段山的位置大体在今石嘴山市境内。乞伏鲜卑在这里游牧,历经千余年后,已没有可供追寻的遗迹。当然散布在山中的岩画中,或许有他们的作品,但也早已融入了历史画廊的长卷,哪些画出自他们之手也已无从认定。时光流逝,山河永在。他们在山河间留下的只是一个地名,就连这个地名也早化作历史,仅见于史籍。

据说佑邻率领其部族迁至贺兰山北段时,其部族有五千户,待到他再迁高平川时部众已达五万户。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在贺兰山林草之丰。否则五千户之众何以生存?又怎能发展到五万户?养育了人们的贺兰山,在漫长的历史上付出了很多很多,于今早已不是当年景象。再早绿水青山,使山川秀美的重任便落在了今人肩上。

19.贺兰山下阵如云

——唐代的崇岗

李洪图2000.12.27

石嘴山市境内的各级行政建制的地名中,最古老的地名当属崇岗。崇岗现为平罗县辖的一个乡。然而,崇岗之名远在唐初就已经出现,距今近1400年矣。

崇岗位于贺兰山下,地当汝箕沟沟口,唐初贺兰山沿线是唐王朝抵御突厥的重要防线,贺兰山下是唐军与突厥搏杀的战场。崇岗是这条防线的组成部分,也是这片战场的主战场之一。当时,唐王朝曾在这里设置崇岗镇。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的军事据点称镇。镇的大小级别历代各有不同。唐初的镇是最低的军事机构,镇将只掌管军事防务,其级别大致与县令相当。据《资治通鉴》载: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九月,“洪州大总管宇文歆邀突厥于崇岗镇,大破之,斩首千余级”。邀者,阻击也。上述那段并不难懂的记载,说得通俗明白些便是:唐武德五年九月,洪州大总管宇文歆在崇岗镇阻击突厥,杀死突厥一千余人,突厥大败而逃。洪州地在今江西南昌一带,距贺兰山远矣。任洪州大总管的宇文歆远赴塞上与突厥作战,当是军事需要,奉召而来,从《资治通鉴》的记载可知,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王朝曾在崇岗一带设置过军事据点,并驻有军队。当时崇岗一带曾有过激烈的战斗。在那以刀矛弓箭为武器的年代,一场战斗竟至杀敌千余人,那战争的规模也就不小,激烈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同时,据此也可以断定,崇岗作为地名至迟在唐武德五年就已出现。

在漫长的历史上,曾有过无数次的战争,但能载入史籍的为数不多。崇岗之战对于唐王朝战胜突厥,安定西北,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不但载入了《资治通鉴》,而且被当代史学家视为历史大事写入了《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当然史家的记述总是简洁的。要想形象地感知当时的战况,不妨读读诗人们的作品。唐代大诗人王维在《老将行》中有句云:“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橶交驰日久闻。节使三河募少年,诏书五道出将军。”贺兰山下战阵如云,杀气冲天,告急文书日夜不断送往京都。军事长官在河东河西河内各地征集青少年入伍从军,皇帝频频发出诏书催促将军率兵出战。这应当是对贺兰山下战事的宏观描写。唐代诗人卢汝弼的《边庭冬怨》则对唐王朝将士的战斗精神作了具体描写。“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夜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朔风飞雪,寒气刺骨,夜半闻警,人人奋起,唐军之斗志可见矣。

石嘴山市境在古代为边防要地。城障堡镇之设与军事密切相关,多因军事需要而设,亦因军事功能丧失而弃。崇岗镇在历史上存在过多长时间不得而知。于今在当年的古战场上是欣欣向荣的崇岗乡。

20.元昊遗宫长薛梦

——大水沟西夏离宫遗址之行

李洪图2002.1.9

贺兰山大水沟沟口有西夏离宫遗址,知之久矣,无缘登临。直至去岁秋日,市政协组织视察文物保护情况,有幸应邀参加,始得涉足其地。

然而,此行仅是匆匆一过,登临一隅而已。据有关考察资料介绍,这里是贺兰山规模最大的西夏离宫遗址,沟口两岸有依山势用石块垒砌的建筑台地数十处,南北逶迤十余里。沟口北岸有三组建筑台地,沟口南岸有十余处。台地多呈长方形,台面大小不一,最大者长百余米,宽八十米,最小者长二十米,宽十余米。每层台前均以石块砌成直壁,两侧或正中有石砌台阶,以便登临,并有沿山曲径相通。此外,在沟口南北山麓坡地上,还有以双行石块砌成的房基数十处,因其上并无建筑材料遗存,专家们认为应是一座以“土屋”为主的大型兵营。据此可知这个建筑群面积之广,规模之大。画栋雕梁,舞榭歌台,总被雨打风吹去。随着西夏王朝的覆亡,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在历史的风雨中消失殆尽。于今只留得些许残痕。我在遗址上捡得几片绿色琉璃瓦碎块,遥想此地当年之壮观,沧桑之感油然心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戈甲气销山色在,绮罗人去辇痕留”。随着西夏王朝的覆灭,岂止是“绮罗人去”,就连辇痕也早已无痕,千古存留的是巍巍贺兰山峰。关于大水沟西夏离宫遗址,有专家推测,此地很可能是西夏右厢朝顺军司的驻地克夷门之所在。首先,大水沟是贺兰山中段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条山沟,有充足的水量可供驻军饮用;其次大水沟形势险要,口门紧窄,两山壁立,实为兵要之地。再次大水沟形势与《西夏书事》记述的克夷门相符。《西夏书事》说:“克夷门为中兴府外卫,两山对峙,中通一径,悬绝不可登。”大水沟情景正是如此。最后就是现存遗址有大片估计是大型兵营的“土屋”遗存。专家之推测不无道理,倘使这一推测成立的话,那么大水沟遗址便是西夏王朝京城西北大门的军事要地克夷门故址。当年这里是经历过惨烈的战争的。成吉思汗在第三次攻打西夏时,派兵出黑水城(今额济纳旗南),由兀刺海攻入河西,再攻克夷门。其时克夷门驻军七万之众,夏主安全又增兵五万支援,共计十二万兵力,坚守克夷门两个多月,忠告失败。蒙古军队攻占克夷门后,包围西夏都城中兴府,并引水灌城,迫使夏主安全纳女求和。从西夏投入兵力之众可见战争规模之大;从克夷门终告失守,可见成吉思汗的铁骑之猛,战争之惨烈不言而喻矣。“此次屡见血殷红,登临似见鬼影瞳,且喜战争不再逢”。于今此处青山寂静,一片安详。

大水沟西夏离宫遗址作为古遗址自有其价值,不但需要保护,而且应当开发利用。市政协组织的视察有此一行,其目的大约也在于此。

21.元代宁夏河西地区民俗风情的写照

李洁2006.8.11

元代地方行政为省、路、府、州、县制。今宁夏南部属陕西行中书省。今宁夏北部则属甘肃行中书省宁夏路。宁夏路黄河以西地区称河西。今石嘴山市市境亦在河西地区。当时,宁夏河西地区民俗风情如何?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河西歌效长吉林》一诗对此有生动的描写,堪称为元代宁夏河西地区的风情画。这首诗全诗如下:

贺兰山下河西地,

女郎十八梳高髻。

茜根染衣光如霞,

却召瞿昙作夫婿。

紫驼载锦凉州西,

换得黄金铸马蹄。

沙羊冰脂蜜脾白,

箇中饮酒声渐渐。

这首有关河西的诗是模仿中唐诗人李贺的诗体写的,所以题为《河西歌效长吉林》。诗并不难懂,若将其中不太常见的词语略加解释,就更好懂了。诗中的“茜根”,即茜草的根,可作红色染料。“瞿县”,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的俗姓,用以代指佛教徒。“凉州”,系唐代行政设置,故址在今甘肃武陵一带。“凉州西”指西域,即今新疆及其以西地区。“箇中”意为座中,指座中之人。全诗大意是,在贺兰山下,黄河以西的地方,女郎十八岁时梳起高高的发髻,穿着用茜草根染成的鲜艳如霞的红色衣裳,她们喜欢召佛教徒为夫婿。这里的商人用骆驼载着丝绸锦缎去西域经商,获利甚丰成为巨富,拥有大量马蹄金。酒楼中的沙羊肥肉如冰一样鲜亮,像蜂蜜一样白。人们吃着羊肉,喝着美酒,口中发出嘶嘶响声。在短短的八句诗中,涉及了少女的发型、服饰、婚嫁,以及对佛教的崇尚;夸张地描写了经商西域的商人的富有及生活的奢华;有声有色地描绘了羊肉之肥美,食肉饮酒之惬意。历经600余年的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风俗已不复存在,但是,食肉饮酒的场景至今仍不难得见,甚至许多人自己就是“箇中人”。

马祖常,字伯庸,近居延海雍古部人,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一举及第,官至翰林文字,后升监察御史。未任之前,他曾游历名山大川,“问俗西夏国,驿过流沙地”,是曾涉足过宁夏的。其诗中所写,当为亲历所见。也正因为是其亲见,所以写得生动传神,有声有色,如一幅动人的风情画,使人读其诗如见其景。

22.旌阁战绩话前朝

李洁2006.9.22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发生在宁夏的哱拜兵变,是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哱拜是归顺明王朝的鞑靼贵族。他因英勇善战,在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由宁夏标兵参将被提升为宁夏副总兵,这年他已60岁。然而,宁夏巡抚党馨对哱拜心存偏见,处处刁难。作战时不给哱拜所部提供军马,寒冬腊月不发冬衣,还扣发军饷。于是,哱拜心生怨恨。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二月二十八日晨,在哱拜的支持下,军锋刘东旸领兵攻入师府,杀死党馨等人,焚烧公署,释放囚犯,并迅速占领宁夏黄河以西各地。获悉消息后,明王朝调集甘肃、延绥、榆林、辽东、山西等地数万军队前往宁夏镇压,并且调来浙江军队和苗兵增援。明军多次攻打宁夏城(今银川)未果,最后,利用宁夏城低洼,城周围多渠的地形,筑堤引水灌城,于九月十六日破城。兵变历时半年余,终告失败。哱拜于城破之日自焚而死。其部属被杀者达2000余人。明代卓越的戏剧家汤显祖听到哱拜兵变的消息后,写了《夏州记》一诗,诗中表达了对战乱中边地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其诗云:

夏州叛军如五堡,迫挟藩王磔开府。

贺兰山前高射天,花马池南暗穿虏。

前年通渭血成壕,天上太白愁烽高。

不信秦人阮翁仲,铸金终得镇临洮。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世界常识(套装共九册)

    每天读点世界常识(套装共九册)

    本套书共九册,《美国常识》解读了留学美国名校的申请智慧,全面介绍了在美国不能不吃的各种美食。《日本常识》用简单的语言让你了解你最想知道的日本常识。《俄罗斯常识》客观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的成就。《韩国常识》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在韩生活攻略。《印度常识》盘点了去印度最不能错过的热门旅游景点和人气美食。《东南亚常识》带你走进陌生而神秘的东南亚世界。《欧洲常识》切合实际解读赴欧生活的实用技巧,全面普及每个人都必须知道的欧洲知识。《非洲常识》带你发现神秘而野性的土地,探索狂野又柔情的文明,领略古老与现代的融合。《巴西常识》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在巴西生活的攻略。
  • 星闻联播

    星闻联播

    《星闻联播》是QQ阅读旗下一档明星访谈节目,曾邀请到秦海璐、雷佳音、翟天临、马克、乔振宇等知名演员。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讲述了定格正在消失的京味儿生活,留住一座记忆中的城,图文版老北京风物志,百余幅珍贵图片,完美展现老北京风韵,再现京城市民生活图景,描摹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画。
热门推荐
  • 绝色医妃:妖孽王爷宠妻无度

    绝色医妃:妖孽王爷宠妻无度

    她,是从现代莫名穿越的杀手兼神偷;他,是霸道短命的天才王爷。一朝穿越成废材,被诬陷又被退婚。你们当她是以前的叶冰灵吗?不,她修炼逆天,空间在手,能和植物交流,奇珍异宝投怀,丹药阵法随手炼。她与他携手闯天下,却渐渐揭开穿越之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秋天里

    秋天里

    项晖推开范一明,坐在范一明旁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那时她并没想到范一明会被自己一刀捅死,直到她喘息了片刻,看着范一明抽搐了一阵后突然不动了,而那把刀像座山峰稳稳地嵌进范一明血液漫流的后背上时,她才感到了恐惧。项晖浑身哆嗦着,一切都完了!完了!她想。她腿抖得很厉害,她已经站不起来了,她几乎是一下一下地挪到了电话机旁,她颤抖着按通了宁姐的手机后,就对着电话无法抑制地失声大哭起来。
  •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平淡的我们

    平淡的我们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轻言做不到
  • 囧羊羊VS黑暗狼

    囧羊羊VS黑暗狼

    她说:上天造女人,就是为了要给男人数钱的,女人和男人的关系,就是一只美羊羊和无数青青嫩草的关系……他说: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傻子,这是狼的幸福——尤其是,富有的傻子,在他眼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代号:肥羊!那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姑娘,她一身白色睡衣,吊在卧室的门上,身形单薄纤弱,长长的黑漆发丝遮住她的面目,裸着脚,脚踝细弱白皙,像朵凋零的白玉兰花。那具男尸的脸好像被人用斧头之类的利器剁过,耳朵和鼻子都不知去向,干瘪的眼球一只挂在脸上,一只不翼而飞,只剩了一个黑洞洞的骷髅,供蛆虫钻进钻出,红的白的肌肉组织稀烂如泥,下颚骨也碎裂了,几颗牙齿散落得到处都是——两具尸体,一段破碎的情事,幕后凶手是谁?暗处一闪而逝的鬼脸是真是幻?看亦敌亦友的黑暗狼与美羊羊在精彩对手戏中,为你抽丝剥茧,一层一层揭开真相的面纱!
  • DEATH OF THE LION

    DEATH OF THE L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尘书·雁归辞

    绝尘书·雁归辞

    情爱是可耻的。这是绛国人的信念。在绛国,不论男女,皆以孤独为正道。有情心爱意者,一旦被发现,即被视为下等人,是邪道。不知从何时起,九国大陆有了这样一个传说。传说,这世间有一部奇书,不同的人捡到它,会从里面看见不同的故事。若那人一旦为故事着了迷,就会被一种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带进书里的世界,成为书中的某一个人。那本书的名字,叫作“绝尘”。永绝红尘。然而,在九国大陆,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叫绛国。绛国是她在书里看到的。书是她昨日黄昏回家时,在柴门前捡到的。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傲视嫡女:皇上的霸道妻

    傲视嫡女:皇上的霸道妻

    从21世纪特种兵队长穿越重生成不受宠的宁家嫡女,姨娘手段狠辣,庶妹心机叵测,娘亲懦弱无能,而自己的爹爹更是想要致她于死地——宁陌笙知道,既然自己来了,便再也不能像原主一样任人宰割!平家事,让那些欺凌过自己的人痛不欲生;卖军火,宁陌笙手握现代图纸富可敌国……从软弱无能的宁府嫡女变成人人想要拉拢的军火大亨,宁陌笙坚信,为情所困远不如发家致富。然而——这强取豪夺的四皇子是从哪儿蹦出来的?这个情深似海的太子又是怎么回事,这念叨着前世今生的敌国将军又要做什么啊!快放开我,我只想暴富啊!——她只想富可敌国,他却山河尽收,只为她欢。——从今天起,天下是我的,而我是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