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8000000052

第52章

庾亮之

亮之,孝建中为太常丞。(案,庾亮之官位时代,与庾蔚之相值,未知是一是二也。)

皇子出後告庙议

案礼,大事则告祖祢,小事则特告祢。今皇子出嗣,宜告祢庙。(《宋书·礼志》四,孝建三年五月,太常丞庾亮之议。)

庾蔚之(一)

蔚之字囗随,颖川人,孝建中为太常丞,历员外郎散骑常侍,有《礼记略解》十卷,《礼论钞》二十卷,《丧服》三十一卷,《丧服世要》一卷,《丧服要记注》十卷。

国子为生母求除太夫人议

“母以子贵”,虽《春秋》明义,古今异制,因革不同。自顷代以来,所生蒙荣,唯有诸王。既是王者之嫔御,故宜见尊於蕃国,若功高勋重,列为公侯,亦有拜太夫人之礼。凡此皆朝恩曲降,非国之所求。子男妾母,未有前比。(《宋书·礼志》二,孝建三年八月,有司奏:“云杜国解称国子檀和之所生亲王求除太夫人,检无国子除太夫人先例,法又无科,下礼官议正,太常丞庾蔚之议,诏可。)

丧遇闰议

礼,正月存亲,故有忌日之感。四时既已变,人情亦已衰,故有二祥之杀。是则祥忌皆以周月为议,而闰亡者,明年必无其月,不可以无其月而不祥忌,故必宜用闰所附之月。闰月附正,《公羊》明义,故班固以闰九月为後九月,月名既不殊,天时亦不异。若用闰之後月,则春夏永革,节候亦殊。设有人以闰腊月亡者,若用闰後月为祥忌,则祥忌应在後年正月。祥涉三载,既失周期之义,冬亡而春忌,又乖致感之本。譬今年末三十日亡,明年末月小,若以去年二十九日亲尚存,则应用後年正朝为忌,此必不然。若其不然,则闰亡者亦可知也,通闰并用,闰附於正,而正不假闰,得周便祥,何待於闰。且祥忌异月,亦非礼意。(《宋书·礼志》二,大明元年二月,太常丞庾蔚之议,又见《通典》一百。)

太子妃丧不举祭议

礼所以有丧废祭,由祭必有乐。皇太子以元嫡之重,故主上服妃,不以尊降。既正服大功,愚谓不应祭,有故,三公行事,是得祭之辰,非今之比。卿卒犹不绎,况於太子妃乎。(《宋书·礼志》四,大明五年十月,有司奏,今月八日祠二庙,公卿行事,有皇太子献妃服,前太常丞庾蔚之议。)

晋陵王无後庙祭议

既葬三日,国臣从权,制除而释,灵筵犹存,朔望及期忌,诸臣宜还临哭,变服衣央,使上卿主祭。王既未有後,又无三年服者,期亲服除之,而国尚存,便宜立庙,为国之始祖。服除之日,神主暂食祖庙,诸王不得祖天子,宜从祖庙,还居新庙之室,未有嗣之前,四时飨荐,当使上卿主之。(《宋书·礼志》四,大明六年十月,太常丞庾蔚之议,又见《通典》五十二。)

四时讲武献牲议

所言是狩不失其时,此礼久废。今时表晏,讲武教人,又虔供乾豆,先荐二庙,礼情俱允。社主土神,司空士官,故祭社使司空行事,太庙宜使上公。参议狩之礼,四时异议,礼有损益,时代不固。今既无复四方之祭,三杀之仪,旷废来久,禽获牲物,面伤翦毛,未成禽不献。太宰令谒者择上杀奉送,先荐庙社二庙,依旧以太尉行事。(《宋书·礼志》四,大明七年二月,兼太常丞庾蔚之议。)

晋陵国庙祭议

缌不祭者,据主为言也,晋陵虽未有嗣,宜依有嗣致服,依阙祭之限,衡阳为族伯缌麻,则应祭三月。(《宋书·礼志》四,大明七年十一月,太常丞庾蔚之议。)

婚礼不贺议

按《礼》文及郑《注》,是亲友闻主人有吉事,故遣人送酒肉以贺之。但婚有嗣亲之感,故不斥主人以贺婚。唯云为有客而已。今上礼既所为者婚,亦不得都无庆辞,彪之议为允。(《通典》五十九,庾蔚之议。)

晋惠怀庙次

尔时愍帝尚在关中,元帝为晋王立庙,犹以愍帝为主,故上至颍川为六代。怀景二帝,虽非昭穆之正数,而庙不合毁,是以见位馀八也。(《通典》五十一)

兄弟昭穆

大夫、士尊不相绝,故必宗嫡而立宗,承别子之嫡,谓之宗子,收族合食,纠正一宗者也。故特加齐三月之服。至四小宗则服无所加,唯昆弟之为人後,姊妹虽出,一降而已。《曾子问》:“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以上牲祭於宗子之家。”郑云:“贵禄重宗也。”《小记》:“庶子不祭祢者,明其宗也。”至诸侯尊绝大夫,不得以太牢祭卿大夫之家。是以经无诸侯为宗服文,则知诸侯夺宗各自祭,不复就宗祭也。又诸侯别子封为国君,亦得各祭四代。何以知其然?诸侯既不就祭,人子不可终身不得享其祖考,居然别祭四代。或疑神不雨享,举鲁郑祭文祖厉足塞矣。徐以弟禄卑於兄,不得两祭。虞以为可两祭,由於父非诸侯,又未善也。(《通典》五十一。)

缌不祭

殷、庾释文句甚允,但未统立言大意。《记》所明重其已与神交而不终,外丧尸殡不在此,可得少申其事。故大夫之祭,鼎俎既陈,笾豆既设,内丧小功缌麻,外丧齐以下,行。特为已与神交,故随轻重,各有所行。又云:“士之所以异缌不祭”者,加大夫,有小功缌麻皆废。故郑云“然则士不得成礼者十一”也又云“所於死者无服则祭”者,言所异於未与神交时有此,则内外之丧通废,士卑故也。言有始末,义统有本。寻礼者多断取义,不辨已与神交之异,故申之云。(《通典》五十二。)

公除祭

公除是公家除其丧服以从公家之吉事。若公家无斋禁,则其受吊临灵,及私常著丧服,岂得辄释凶服,以执吉祭乎?徐藻乃云外丧公除,虽停殡,可吉祭,恐此非祖祢之所享也。兄弟别居,便为外丧,未葬公除,而可以尝,未之闻也。(《通典》五十二。)

周丧迎妇拜时

俗既流弊,故以拜时代三日,推其始意,当是贪得从省以赴吉。岁若周,大功之丧既葬,不可迎已拜之妇,则与始婚不异,非其旨也。(《通典》五十九。)

周服降小功嫁娶

《礼》云:“下殇之小功则不可。”而不云再降之小功,则知再降之小功可以娶。(《通典》六十。)

降服嫁女

昔为《礼记略解》,已通此议。大功重而嫁轻,小功轻而娶重,故大功之末可以嫁,小功之末可以娶也。所以然者,下殇小功,本周亲者,以其殇折之痛,既人情所哀,不可以娶。长殇大功,邻於成人大功,接於齐,犹亲服之内,於情差申;冠嫁之事,可同於成人之大功,故不言长殇大功之不嫁也。(《通典》六十。)

四孤

四孤之父母,是事亥不得存养其子,岂不欲子之活?推父母之情,岂不欲与人为後,而苟使其子不存邪?如此,则与父命後人亦何异?既为人後,何必戴其姓?“神不歆非类”,盖舍己族,而取他人之族为後。若己族无所取而养他子者,生得养己之老,死得奉其先祀,神有灵化,岂不嘉其功乎?唯所养之父自有後,而本宗绝嗣者,便当还其本宗,奉其宗祀,服所养父母,依继父齐衰周。若二家俱无後,则宜停所养家,依为人後服其本亲例,降一等,有子以後,其父未有後之间,别立室以祭祀之是也。(《通典》六十九。)

天子为庶祖母服

《公羊》明母以子贵者,明妾贵贱,若无嫡子,则妾之子为先立。又子既得立,则母随贵,岂谓可得与嫡同邪?成风称夫人,非礼之正。《谷梁》己自为通。《小记》云:“大夫降其庶子,其孙不降其父”。此谓凡庶子,故郑玄云:“祖不厌孙”耳。非谓承祖之重,而可得申其私服也。庶子为後,不得服其母,以废祭故也。则己卒,己子亦不得服庶祖母可知矣。《小记》言“妾子不代祭”,《谷梁传》言“於子祭,於孙止。”此所明凡妾,非谓有加崇之礼者也。古今异礼,三代殊制。汉魏以来,既加庶以尊号徽旗章服,为天下小君,与嫡不异,故可得重服而庙祭,传祀六代耳,非古有其议也。(《通典》八十一。)

天子立庶子为太子死服

王堪以为拜为太子,则全同嫡正。王接据庶子为後,为其母缌,庶名不去,故虽为太子,犹应与众子同,天子不为服。可谓两失其衷,尝试言之。按《丧服传》通经,长子三年,言以正体乎上,又将所传重。明二义兼足,乃得加至三年。今拜为太子,虽将所传重,而非正体,安得便同嫡正而为之斩衰乎?既拜为太子,则是将所传重,宁得犹与众庶子同其无服乎?天子诸侯绝)傍周。今拜庶子为太子,不容得以尊降之。既非正嫡,但无加崇耳。自宜伸其本服一周。庶子为後,不得全与嫡同。庶名何由得去?己服祖曾,与嫡不异,是与嫡同者也。祖曾为己服无加崇,是与嫡异者也。天子诸侯大夫不以尊降,又与众子不同矣。(《通典》八十一。)

天子为母党服

礼:父所不服,子不敢服,嫡子为妻之父母服,则天子诸侯亦服妻之父母可知也。妻之父母犹服,况母之父母乎?(《通典》八十一。)

公主为其母服

公主为其母,应周。何以言之?在室有馀尊之厌,服不得过大功,故服母及兄弟,不得有异。既出则无厌,故为母得周,所以知既出则无厌者。《礼》,尊降、出降,亲疏不异,尊降唯不及其嫡耳。至於厌降,唯子而已。在室,父在为母周;既出,服母与父同。是故知既出则无厌也。又。正尊不报,礼之大例。而女子适人,父报以周,使其移重於夫族,推旁亲也。以此推之,出则无厌,理据益明。(《通典》八十一。)

诸王子所生母嫁为慈母服

母出,无相鞠养,便为无母,不必限其母亡。谯王所命,不为乖礼。此子自宜依慈母如母之服。按晋朝诸王用士礼,则应附父在为母之条。凡慈母以功勤致服,本无天属之爱,宁有心丧之文乎?(《通典》八十一,晋谯王恬问范甯:“妾有二子而出嫁,君命他妾兼子为其母,所命妾今亡,子当有服不?”故云。)

童子行服

马融以童子为未成人,郑玄以为未成人之称,并不明下至几岁。戴德以童子当室,十五至十九。谯周云“十四已下,不堪麻,则不?”《记》云:“十五成童舞《象》耳,岂是《经》所云童子当室者邪?按《礼》称童子,参差不一,以事推之,则大小可知矣。愚谓当室与族人为礼,若是八岁已上及礼之人,以其当室,故令与成人同。昔射慈以为未八岁者,服其近属布深衣,或合礼意。(《通典》八十一。)

皇后亲为皇后服

与天子有服,既为之斩,与王后有服,则宜齐周也。虽妇亦宜以有服为断,应如孔恢议。(《通典》八十一,晋孝后崩,庾家访服,孔恢云:“庾家男女宜齐,庾家诸妇今服周。)

诸侯公卿妻为皇后服

《服问》云:“君为天子三年,夫人如外宗之为君。”按郑玄注云:“外宗,君外亲之妇也。其夫与诸侯为兄弟,服斩,妻从服周。诸侯为天子服斩,夫人亦从服周。”按王肃注云:“外宗,外女之嫁於卿大夫者也为君服周。”今郑、王虽小异,而同谓夫服君斩,故妻从服周耳。未闻王妃服后与不?《杂记》云:“外宗为君夫人,犹内宗也。”郑注:“皆谓嫁於国中者也。为君服斩,夫人齐,不敢以其亲服服至尊。外宗谓姑姊之女,舅之女及从母,皆是也。内宗五属之亲也。其无服而嫁於诸臣者,从为夫之君。”按先儒皆以有亲服之故,成以君臣之服。琅琊王妃者,是司马道子妻,於孝武定后,本绨姒小功之服。王者绝旁亲,故宜成以臣妾齐琅之周。(《通典》八十一,晋泰元中,琅琊王纳妃,裁登车,而定后凶祸至,即依在途遭丧,改服即位哭。)

藩国臣为皇后服

《经》但云诸侯大夫为天子,而不及后,则知后无服也。若有服,则当连言。且《传》云“时接见乎天子”,益知后不在其例矣。”弘据引大夫之祭不成礼者,凡后之丧在其数,以明后必有服。蔚之按:《记》云:“士之所以异,缌不祭。”郑氏云:“然则士不得成礼。”诸侯之士,亦不服天子及后,而亦不成礼。”明不成礼,不必为服,止以君有天王及后之丧,以宜随例哀致,故亦同废祭耳。(《通典》八十一,晋恭皇后崩,东海国臣弘据刺问礼官,故云。)

皇太子降服

今唯太子从君所,皇子公子则无厌降。(《通典》八十二。)

诸王持重为所生母服

“庶子为後,为所生服缌”,此《礼》之正文。近遂为三年,失之甚也。按晋乐安王所生母丧,议者谓小功,孝武诏令大功,乃合馀尊之义。但馀尊之厌,不言为後者也,即今犹皆三年。(《通典》八十二。)

诸王出後降所生母服

晋简文爱其膝下之慕,不寻为後移天之重。(《通典》八十二。)

为诸王殇服

嗣子之体,不以成人为义,故经有诸侯嫡子之殇服。臣子不殇君父,宫臣得服斩耳。自馀亲自依其本服。《记》云:“能执干戈以死社稷,则以成人服之。”先儒又推年未二十而冠婚及为大夫者,皆不为殇。至若诸侯继体象贤,君临一国,事过大夫远矣,而可反殇之乎。(《通典》八十二。)

王侯庶子殇服

臣以义服,故所从极於三年。《经》举重服必从,则轻不从可知也。若从服世子之殇,亦可从服嫡妇,岂其然乎?唯小君非从,故与君同。(《通典》八十二。)

五服

昔贺循以为,夫服缘情而制,故情降则服轻。既虞,哀心有杀,是故以细代粗,以齐代斩耳。若犹斩之,则非所谓杀也。若谓以斩命章,便谓受犹斩者,则疏之受,复可得犹用疏布乎?是知斩疏之名,本生於始死之服,以名其丧耳,不谓终其日月,皆不变也。(《通典》八十七。)

重服

按《礼》郑注曰:“用恩则父重。”用义则祖重,父之与祖,各有一重之义,故圣人制礼,服祖以至亲之服,而《传》同谓之至尊也。”已承二重之後,而长子正体於上,将传宗庙之重,然後可报之以斩,故《传》《记》皆据祖而言也。若继祢便得为长子斩,则不应云不继祖。《丧服传》及《大传》皆云不继祖,以明庶子虽继祢,而不继祖,则不服长子斩也。贺氏《要记》云:庶子父虽殁,犹不为长子三年,以己不继祖也。”是亦明己身继祖,乃得为长子斩也。既义由於继祖,则不必须云及祢。或者疑祖之言是道庶子之长,故此《记》特言不继祖与祢,以明据庶子言之也。(《通典》八十八。)

孙为庶祖持重

祖庶父嫡,已承父统,而不谓之继祖,则祖谁当祭之。所谓继,是承其後为之祭,故云传重而服之斩;若杜琬所言“祖父俱嫡”,乃是继曾祖耳。祖虽非嫡,而是己之所承,执祭传统,岂得不以重服服之乎?已服祖以斩,故祖亦服已以周。长子之服,义则不同,要须己身承祖祢之正,乃得为长子斩。按《小记》云:“庶子不得为长了斩”不继祖与祢”,是明庶子不继祖祢,故不得为长子斩,非据子之身。若据长子身,不得云不继祢也,必须身承祖祢之正,乃得服长子斩者,以尊加卑异於卑加尊也。刘智分此不继祖与祢之言,以为庶子不继祢,故其长子不继祖。书记未有此连言之比。且庶子不继祢,其子居然不继祖矣。(《通典》八十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错成婚:前夫惹不得

    一错成婚:前夫惹不得

    “离婚就离婚,谁不离谁就孙子”一对男女站在犹如废墟一般的家里,愤怒的对峙。然而不知道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姻缘未了,五年后再次遇到。这才发现原来离婚并不是结束,而且缘分的另一种开始。再次接触,他一次次的破坏她各种桃花,各种嫌弃,各种鄙视,并且霸道的宣布:“即使离婚了,你也是我的女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该死的男人,你只是前夫,请你注意你的身份。”
  • 祸乱修真界

    祸乱修真界

    Z国神秘部门负责人沈妙云舍生取义,竟意外重生异界。未知的力量,神秘的图纹,一切的未知数让她的修真之路朝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向发展。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未来,她要走向修真界的巅峰!本文很爽很腹黑,很……亲懂的!
  • 电话销售18堂必修课(新手入门)

    电话销售18堂必修课(新手入门)

    《电话销售18堂必修课》内容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加强,全球经济激烈震荡,各种销售渠道的效率陆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企业纷纷追求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业绩。同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改变了销售渠道的形态,这就决定了企业只有更好地依靠高科技手段,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电话营销”应运而生,由于它依靠科技优势,而且符合现代人追求快速、方便的消费模式,再加上成本低、效益高的特性,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全球销售渠道的新宠,在某些行业或企业中甚至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销售方式。
  • 网游之最强神豪系统

    网游之最强神豪系统

    (每日五更!)全息网游《夜灵大陆》开启,神豪系统降临,唐秋一路嚣张,登临世界巅峰!
  • 交友金言

    交友金言

    《徽商的智慧:交友金言》主要讲述了,朋友的高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今天,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需要打开心灵的窗户,让缕缕清新的空气徐徐而来。在最困难的时候,如果能略微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一切烦恼也许就能迎刃而解,内心的坚忍不拔胜过人世间的任何物质财富。《徽商的智慧:交友金言》试图汲取徽商人生交往过程中睿智语句,加以释读,并以作者孔蕙心对所能感悟到的某一层面加以延伸,以期为读者提供感悟人生的线索。
  • 大元王朝1

    大元王朝1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2013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报告

    2013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报告

    本书从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个角度定量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通过综合评价、年度比较、省际比较、实证检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1993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并提出了推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对策建议。本报告分为八章,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综合评价、影响因素、发展对策等内容。
  • Hot Gates and Other Occasional Pieces

    Hot Gates and Other Occasional Pieces

    This is a dazzling collection of occasional writings by the Nobel Prize-winning novelist on subjects ranging from Thermopylae to the English Channel, and from Coral Island to Jules Verne. "e;A book of occasional essays which afford us many fascinating insights into Golding the man…It is highly individual yet profoundly modest; it has an unusual, slightly angular candour, full of painful knowledge and a beautiful humanity …event the slightest piece bears the mark of his rare, austere mind, his remarkable imagination…Even these occasional essays are enough to remind us that …there is not, at the moment, a writer to touch him"e;. (New Society).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遥望那些年

    遥望那些年

    当现实和爱情发生冲突的时候,是突围?还是沉默,还是无奈?也许还有更好的选择......一段让人心酸的爱情故事,这里没有YY,只有最平淡的语言,是否能引起你们内心珍藏的最纯真的、质朴的那段记忆......面对自己最爱的人,最爱自己的人,究竟该如何抉择?三个怀揣不同目的的女人,究竟该如何应对?善良的软弱,是不是真的就是一种伤害?面对抉择,你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