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4300000043

第43章

释氏门

《坡赠辨才》云:“我比陶令愧,公为远公优。”时辨才退居,未尝出入,坡往见之,遂出至风篁岭。又云:“如(聊)使北(此)山人,求(永)记二老游。”用老杜《寄赞上人》“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皆一儒一释也。又《寄参寥问少游失解》云:“底事秋来不得解,(之)定中试与问诸天。”盖刘禹锡《和宣上人贺王侍郎放榜后诗》云:“借问至公谁可印(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不惟兼具儒释,又正属科场事,其不泛如此。(《溪诗话》卷八)

梦得送僧君素云:“去来皆是道,别此(此别)不消魂。”坡云:“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此等语皆通彻无碍。释氏所谓具眼也。(同上,卷七)

端师子始见弄师子者,发明心要,则以彩帛像其皮,时时著之,因以为号。

秦少游闻其高道(道高),请申(升)座。端以手自指曰:“天上无双月,人间只一僧。一堂风冷笑(淡),千古意分明。”少游首肯之。能诵《法华经》,必得钱五百乃开秩(帙),日诵数句,即持钱地坐,去其缺薄者,易之而去。好歌《渔父词》,月夕必歌之达旦。有狂僧回头和尚,以左道鼓动流俗,士大夫亦安其妄。方对丹阳吕公肉食,端径至,指曰:“正当与么时,如何是佛?”回头不能遽对,端捶其头,推倒乃行。又有妖人号不托,掘秀州城外地,有佛像,建塔其上,倾城敬信。端见堪(扌甚)住曰:“如何是佛?”不托拟议,端囗之而去。

章相子厚请升座,使余(俞)秀老撰疏叙其事曰:“推倒回头,囗翻不托。七轴之《莲经》未诵,一声之《渔父》先闻。”端听僧官宣至此,以手揶揄曰:“止。”

乃引声吟曰:“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大众杂然称善。端顾大笑曰:“我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僧宝传》、《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七)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莎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自来(往)。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金华俞秀老作此篇,道人多传之。非道意岑寂,其语不能如是。苕溪渔隐曰:《传灯录》云:玄炒,福州闽县人,姓谢氏。幼好垂钓,泛小艇于南台江,狎诸渔者。年甫三十,忽慕出尘,乃弃钓艇,投芙蓉山训禅师落发。(秀老)用此事也。(山谷,同上)

《冷斋夜话》谓道潜作诗,追法渊明,其诗有逼真处,曰:“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又曰:“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余细味之,句格固佳,但(不)异(类)渊明语,岂得谓之逼真处?若东坡《和陶诗》“前山正可数,后骑且勿驱”,此方是逼真处。德(惠)洪不善评诗,此(其言)

岂足凭哉!(《苕溪渔隐》,同上)

师住天台(山)梅子真旧隐。一僧入山迷路,问曰:“和尚在此山多少时也?”

师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又问:“出山路什么处去?”师曰:“流水可随(四字作“随流”)去。”僧归说似盐官,盐官令僧去请(师)出山。师有偈云:“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曰:“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苕溪渔隐曰:韩子苍《送僧住梅山诗》云:“寺闻(门)岑寂知何许?想到(对)千岩万壑开。待得梅山梅子熟,不辞先寄一枝来。”用前事也。(《传灯录》,同上)

“梵志翻著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尔眼,不可隐我脚。”一切众生颠倒,皆类如此。乃知梵志是大修行人也。昔茅容季伟,田家子尔,杀鸡饭其母,而以草具饭郭林宗。林宗起拜之,因劝使就学,遂为四海名士。此翻着袜法也。今人以珍馔奉客,以草具奉其亲;涉世合义则与己,不合义则称亲:万世同流,皆季伟之罪人也。(山谷《王梵志》,同上前集卷五八)

明州妙音僧法渊,为人阳狂,日饮酒市肆,歌笑自如。丐钱于人,得一钱即欣然以为饮(足),得之多,复与道路废疾穷者。能言人祸福无不验,人疑其精于术数,故号渊三命。发言无常,及问之,掉头不答(顾),惟云去,去。有丧之家,必往哭之,葬则送之,无贫富皆往,莫测其意。人以其狂,又号颠僧。大觉禅师初住育王,开堂,僧倔然出问话,人莫不窃笑。大觉问:“颠僧是颠了僧,僧了颠?”答曰:“大觉是大了觉,觉了大?”大觉默然,众皆惊愕。一日忽于市相别,携酒一壶,至郡守宅前据地而饮,观者千余人。酒尽,怀中出颂一首欲化去,众皆引声大呼云:“不可于此。”遂归妙音,跌坐而化。颂曰:“咄,咄,平生颠蹶。欲问临行,炉中大雪。”真相至今存焉。(《三山老人语录》,同上后集卷三七)

蓬州道士贾善翔字鸿举,能剧谈,善琴嗜酒,士大夫喜与之游。东坡尝过之,献(戏)书问曰:“身如芭蕉,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窍玲珑。来时一,去时八万四千。”末云:“鸿举下语。”贾答曰:“老道士这里没许多般数。”张天觉跋其后云:“去时八万四千,不知落在那边。若不斩头觅活,谁知措大参禅。”

(《东皋杂录》,同上)

太白《夜怀》有句云:“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潘佑《独坐》有句云:“凝神入混茫,万万(象)成虚空。”予爱二才子吐辞精敏之力等,入道深密之状同。合而书之,聊资己用。(《法藏碎金》,同上)

近时僧洪觉范颇能诗,其《题李画象》云:“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止吞项羽!公得李囗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此诗当与黔安并驱也。顷年仆在长沙,相从弥年,其他诗亦甚佳,如云:“含风广殿闻棋响,度日长廊转柳阴。”

颇似文章巨公所作,殊不类衲子。又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秦少游,至如仲殊参寥,虽名世,皆不能及。(《许彦周诗话》,同上)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己且为土馒头,尚谁食之!今改“预先着酒浇,使教有滋味”。(仙谷《王梵志》,同上前集卷五六)

余在(住)临川景德寺,与谢无逸辈升阁,得禅月所画十八应真象甚奇,而失第五轴。予口占嘲之曰:“十八声闻解唾(垂)根,少丛林汉乱山门。不知何处罗斋去,不见云堂第五尊。”明日,有女子来拜,叙曰:“儿,南营兵妻也,寡而食素。夜梦一僧来言曰:“我本景德僧,囚行失队,烦相引归寺可乎?”既觉而邻家邀饭,入其门,见壁间有画异僧,形象(状)了然梦中所见也。”时朱世陡守临川,异之,使迎还阁藏之。(《冷斋夜话》,同上)

元丰间尝久旱,裕陵禁中斋祷甚力。一夕梦有僧乘马驰空中,口吐云雾,既觉,而雨大作。翌日,中贵人道梦中所见,物色于相国寺山(三)门五百罗汉中,至第十三尊略仿佛,即迎入内观之,正所梦也。王丞相禹玉作《喜雨诗》云:“良弼为霖辜所(宿)望,神僧吐雾应精求。”元参厚之云:“仙骥云穿仗下,佛花吹雨布(匝)天流。”盖记此事。相国寺罗汉,本江南李氏时物,在庐山东林寺。”曹翰下江州,尽取其城中金帛宝货,连百余舟,私盗以归。无以为名,乃取罗汉每舟载十许尊献之。诏因赐相国寺,当时谓之“押纲罗汉”。(《石林诗话》,同上)

鲁直使予对句云“呵镜云遮月”,对曰:“啼妆露看(着)花。”鲁直罪予于诗深刻见骨,不务含蓄。予竟不晓此论。(《冷斋夜话》,同上)

《僧宝传》,觉范所撰也。但欲驰骋其文,往往多失事实。至于作赞,又杂以诗句,此岂史法示褒贬之意也哉?其诗云:“行尽湘西十里松,到门却立数诸峰。崇公事迹无寻处,庭下春泥见虎踪。”又云:“庐山殿阁如生成,食堂处处禅床折。我自三门如冷灰,尽日长廊卷风叶。”又为奇语云:“如月照众水,波波顿见而月不分,如春行万国,处处同时而春无迹。”但其才性竞爽见于言语文字间,若于禅门本分事则无之也。(《苕溪渔隐》,同上后集卷三七)

前辈好称僧悟清(诗)“鸟归花影动,鱼没浪痕圆”,以为句意皆新。然余读后梁沈君攸《临水诗》云“花落圆纹出,风急细流翻。”乃知“鱼(没)浪痕圆”之句出于此也。(《复斋漫录》,同上)

泉州僧庆老有诗云:“交情老去淡如水,病骨秋来瘦作(似)松。”真方外语也。(《诗说》,同上)

汪彦章《龙溪集》有《霜余溪上四绝》,癞可《东溪集》亦有《霜余溪上五绝》,内四绝即《龙溪集》中诗,但一绝不是,所谓“故人江北江南岸”者,余皆同之,不知竟谁作邪?四绝中,其一云:“水似秋蛇巧作蟠,山如浓翠拥高鬟。清风明月原无主,乞我烟萝茅数间。”味(殊)清囗可爱。(《苕溪渔隐》同上)

同类推荐
  • 醉古堂剑扫卷

    醉古堂剑扫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ousin Maude

    Cousin Mau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od The Invisible King

    God The Invisibl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孝子经

    孝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高尚师德,感动中国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高尚师德,感动中国

    本书探访了舍己救学生而失去双腿的“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学校、家庭、朋友,深入了解了一个平凡的教师,在临危义举的背后,蕴藏着怎样强大的善良和爱心。通过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每一点滴的闪光,还原一名受人尊敬的好教师在教育战线上不平凡的感人事迹。爱生如子的她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老师那里都能体会到父母般的关爱;不惧风险地尽责,在危险时刻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一以贯之地奉献,刻苦钻研业务,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她为教师立范、为社会立标、为世人立信、为人性立尊。
  • 若非相见

    若非相见

    他的眼睛能看见所有人的磁场,于是再复杂的人心他也能揣测明白。可这世上偏偏只有一个她,那样简单的人,却让他看不见,猜不透更放不下。为了爱情,胆小的女孩也变得勇敢,可因为爱情再自信的人也有了怯懦的理由。于是差一点错过。还好只是差一点。既然我遇见了这世上最特别的你,那我就再不可能放手。
  • 沙城年少

    沙城年少

    年少时光总是令人怀念,纯真无知而又快乐的年代总是让人回味。成长了,那些童真,那些欢乐也远离了。我所要讲述的是在一所乡镇中学历发生的故事,小镇少年的故事。90年代出生的我们,没有出生在城市里,而是在乡村出生,或许幸运亦或不幸,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童年的精彩。一直以来的文学大都是都市文学,讲述的是都市里的读书、恋爱时光,鲜少读到关于农村学子奋斗、恋爱的故事。其实,中国的农村真的有很多很好的题材,很多故事值得书写,值得发掘。我的这篇小说就是想反映一下中国90年代出生的农村学子的生活、恋爱故事,不同年代人的思想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我想把很多人所不知道的农村学生的初中时光表现出来,谨以此致我们逝去的年少时光......
  • 英雄联盟之枭烟

    英雄联盟之枭烟

    你以为这是一场游戏,对我,对他,对这篇古老大地的万千生灵而言却是我们的一曲战歌。德玛西亚的荣光将驱散角落里黑暗迷雾,诺克萨斯的真理在铁血之中,艾欧尼亚的文明熠熠生辉......
  • 东谷赘言

    东谷赘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王孙(四)

    梦王孙(四)

    上一期中,画家王一澍的儿子王新宇失踪了。一年后,终于等来了青年农民老幺送来的消息:拐卖自己儿子和王一澍儿子的人贩子抓住了!王一澍满怀希望地和老幺一起赶赴福建寻找孩子。幸运的老幺顺利地找到孩子,他却失望而归。在得到新线索后,清高的他不得不受钱老板的威胁利诱,用画换得了打通关节的戒毒药和经费,在正直善良的青年刑警陈隆的陪同下,再次赶赴福建寻子。他们装成茶叶商到收留被拐儿童的家中打探,装作医生到被拐儿童集中的小学看手相问病,冒险潜入民风剽悍的山村寻找疑似被拐孩子,深夜潜伏在桂圆林抓捕拐卖儿童的中介人……然而,那些千辛万苦找到的被拐孩子,都不是他的儿子王新宇。他在绝望中呼喊:新宇,你在哪里?!
  • 中国好小说:当旧爱来敲门

    中国好小说:当旧爱来敲门

    夏云正准备结婚,前男友却给她送来一个5岁的小男孩!这孩子是谁的?爸爸去哪儿了?四年前,她像逃跑似的离开这个城市,断了与这个城市的一切联系,开始新的生活。当旧爱来敲门,在风中凌乱的会是你吗?
  •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 Demon殿下是校花

    Demon殿下是校花

    “拿开你的爪子!我对男人没兴趣!”“可我对女人有兴趣~”“流氓!你居然敢非礼我!”“你最好乖乖的,等流氓我回来接着调戏你。”她被人当了替身新娘,害得落荒而逃进了贼窝。本是为了回收五个人的灵魂,却闯入了一群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痞子世界!好戏连番上场!
  • 岁寒居词话

    岁寒居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