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1400000006

第6章

問。第六識間斷之相。

答。五位無心。皆是間斷。

何者五位。

答。一滅盡定。二無想定。三無想報。四極重睡眠。五無心悶絕。

問。八識因中幾通無漏。

答。六七二識因中轉。前五第八果中圓。

問。何故六七因中轉也。

答。地上第六入無漏觀。轉成無漏。

問。第七無觀。何成無漏。

答。第六無漏入雙空觀。礙下第七二執不行。所以第七亦成無漏。

問。第六入觀。何關第七。

答。七為六根。根識相依。安危事同。

問。五八何故唯果中圓。

答。前五第八。一轉永轉。所以因中不通無漏。

問。為甚如此。

答。八是報主。因行未滿。不得無漏。若成無漏。便名為佛。何稱因中。

問。前五非主。何理因中不成無漏。

答。前五色根。是第八相分。內分未轉。相亦有漏。

問。五根有漏。關五識何。

答。前不云乎。根識相依。安危事同。何早忘之。

問。七八一俱依。七成無漏。八何不成。根識相依。安危事同故。

答。七賴六方成無漏。無力自成。何能成八。譬如羸人。仗他人力。自方得起。豈能行他。

難云。安危事同。怎麼生說。

答。具三義故。安危事同。不具三義。不必皆同。且問三義。一不共根。二必俱根。三同境根。前五根識具此三義。所以事同。今七八識根識相望。是共根。不必俱。不同境。所以安危事不必同。

難曰。七望第六亦是共。不必俱。不同境。何却事同。

答。六有觀道。可違第七。所以事同。七無觀道。無違八力。不應齊責。

問。無漏第七能斷惑否。

答不斷。

問。何故不斷。

答。雙空第六。斷二執已。方才引起無漏第七。何斷之有。

問。無漏第七還證理否。

答曰證理。有本智故。

問。無漏第七得外緣否。

答曰外緣。無漏融通故。

問。六七緣八。從質所生一分相分。八自緣否。

答曰不緣。

問。為甚不緣。

答。是六七相。

問。八何不緣。設緣何失。

答。心外取法。

問。見是能緣。得自緣否。

答曰不得。譬如指端不能自觸。刀不自割。豈得自緣。

難。指刀是色。有其形質。安得例心無形質物。

答。雖無形色。能所緣分。自有分限。力止如此。

問。說屈頭緣。又作麼生。

答。彼說無漏。有漏不得。

難。若無漏見。得自緣者。刀應自割。不限力能不止如此。

答。有漏生澁。可說分限。誠如刀指。無漏融通。何得責齊。

問。云何融通。能越常情。

答。爾之徵責。其猶蟭螟不信鯤鵬也。

八緣三境

問。三境之中各幾。

答。前五第八。唯一性境。第七末那。唯一帶質。第六通三。

問。五八何唯性境。

答唯任運緣。得境自相。故唯性境。

問。七何唯帶質。

答。以心緣心。真帶質故。

問。六何通三。

答。五俱意識。不作解時。得境自相。是其性境。緣心心所。是帶質塵。緣無體法。是獨影境。

問。無漏八識各具幾境。

答。皆緣三境。

問。何故皆通。

答。皆緣假實。故通三境。

問。無漏六七緣有漏心。是何境也。

答。是獨影境。何以故。相從見生。不從質起故。

問。若爾。何故燈說無漏第七。緣有漏第八。是帶質邪。

答。燈是設解。非正義也。

問。何知是設。

答。從質起者。一分相分。與能緣見無漏無異。何名親相。故知非正。獨影無疑。

難云。假饒相分。教從質起。既是無漏心家相分。何得有漏。

答。相既無漏。知從見生。故是獨影。

問。無漏之心唯是現量。緣漏等時。何非性境。

答。夫性境者。從實種生。有實體用。能緣之心。得彼自相。名為性境。漏相既假。故非性境。

問。若如此說。應是不約能緣證知說三境邪。

答是。

問。何以故。

答。既說三境。何關心事。只約境體。假之與實。配歸三境。

問。有漏五八。緣於無漏定果色時。是何境邪。

答。是性境。

難。漏無漏異。何成性境。

答。有漏第八。托無漏質。為增上緣。從自漏種生自親相。故是性境。

問。相與本質。要極相似。凡聖懸殊。豈得相似。

答。菩薩定果。本欲濟物。變令相麤。故得相似如有彌猴。能知佛心。佛變麤心。令彌猴知。定果亦爾。

問。此漏緣無漏。何故不同無漏緣漏。是獨影境。却是性境邪。

答。有漏五八。是因緣變。不能緣假。故非獨影。不同無漏。能緣假故。

問。無漏之心。既能緣假。莫應却是分別變麼。

答。彼是凡夫不思議境。輪迴之心。能卜度乎。切忌鑽龜打瓦。

問。七緣八真帶質境。中間相分兩頭生。是何性也。

答。從見生者。隨能緣見。是有覆性。從質生者。是無覆性。三性第六緣心心所。倣此說之。仍於兩頭。相各隨性。

三境熏種

問。前五性境熏幾種。

答。善惡前五熏三箇種。能緣見種。所緣相種。所托質種。

問。第六三境。各熏幾種。

答。亦說善惡。性境亦三。獨影唯一。謂見分種。質有二。見質二種。

問。獨影何故唯一見種。

答。相分是假。故無相種。又不托質。復無質種。故唯見種。

問。帶質何故唯無相種。

答。從兩頭生。假不能熏。

問。帶質境為是誰辨。

答。設爾何失。

難曰。若用相辨。無記又假。不能熏種。若以見辨。犯性決定。見通善惡及有覆性。辦無覆種。故犯性決定。

答。能緣見是善惡有覆。見與相力。相自辦種。無記相辦。不犯性決。見與相力。不犯能熏。二難齊說。

問。此義幽奧。喻如何者。

答。如木人鑿穴。合云本質如木。相分如鑿。能緣見分如執鑿人。穴如種子。法合云。木人執鑿而鑿本。穴屬於木。穴在木上。故見助相而辦種。種屬於質。種在第八故。

問。相分是假。與力何益。且如龜毛怎生與力。

答。此之相分。不同無法。從實質起。終有實用。實用辦種。亦復何疑。

問。喻如何者。得有實用。能辦自體。

答。如水之波。波從水起。不無濕用。故能潤物。

問。既有實用。何却名假。

答。所緣之見。見本非相。說相為假。相依見生。不無緣用。合云如水非波。說波為假。波依水起。不無濕用。故雖是假。仍有實用也。應總結云。說波是假。波能潤物。說相是假。相能熏種。正相符順。又解。相名假者。聚集假也。聚集見質。二能緣用。合成一相。所成相分雖假。能成見質是實。是故相分有能熏用。譬如瓶盆。四大所成。所成瓶雖假。能成四大是實。是故瓶盆能有盛貯之用。此正如彼。何消異云。

三境二類

問。何故說有第一類性境。第二類性境也。

答。第一類者。從實種生。有實體用。能緣之心。得彼自相。第二類都無前義。只約相分。從質義邊。說為性境。由假說故。名第二類。

問。何故說真帶質。以帶質也。

答。真帶質者。以心緣心。中間相分從兩頭生。連帶生起。名真帶質。似帶質者。以心緣色。中間相分唯從見分一頭生。變帶生起。名似帶質。亦是假說。

問。此真似二。有如何者。

答。真者如燈照燈。能照所照俱有光明。二燈合成。如能所緣二心中間。二能緣用合成一相。似帶質者。如燈照壁。壁本無光。中間光明唯是能照一燈之光。如所緣色無能緣用。中間相分唯說見分一頭而生。

問。何者是其有質獨影。無質獨影也。

答。無質者。能緣之心緣假法時。以其相分唯是能緣見分之上慮度而生。獨有影像。都無本質。名無質獨影也。有質者。雖有本質。以其相分不從質起。獨由見生。名有質獨影。如無漏心緣有漏法。即其事也。此非假說。

問。帶質相是假。是假能熏種。獨影相是假。是假亦能熏。

答。獨影相無質。所以不能熏。如空中華。唯病眼生。不能結果。帶質相有質。所以能熏種。如泥依土。人力運用。能成其器。

問。性境熏三種。第八是性境。何故不熏種。

答。境義。熏義。殊不相干。何故取為難。

問。不干理。

答。得境自相者。謂之性境。具能熏四義者。謂之能熏。八得境自相。第八是性境。不具能熏義。何得能熏種。

問。八不能熏。自種何來。

答。六七緣八時。質種是八種。前五緣色等。質種是八相。

問。八是所緣。為作具熏。無記第六。不為他所緣。自又無勝用。種從何生。

答。既無新熏。理唯用本有種。若爾。唯本無新。應同護月不正義也。

答。護法正義。合理為正。本無剛說。何得成正。如護法宗。上品無漏。唯本無新。豈非正義。雖有轉齊所齊無新。有憑樞說善染第六。緣自過去無記心時。說為帶質。所熏質種。生無記六。今會彼云。彼說作門也。若實辨體。豈由說作歟。

八具三量

問。八識於三量中各具幾。

答。五八唯現。第七唯非。六三。

問。何故五八唯一現量。

答。不作分別。冥證境故。

問。六通三。

答。五俱意識不作解時。是其現量。若獨散意度境無謬。謂之比量。比度不著。謂之非量。

問。七何唯非。

答。恒執八見為自內我。見本非我。故唯非量。

八具三性

問。八識之中三性各幾。

答。八唯無覆。前六通三。七唯有覆。

問。唯無覆之理。

答。是所熏故。

問。何故所熏。要唯無覆。

答。如熏義說。

問。唯有覆。

答。有四惑覆。故是有覆。說有覆義。如三性門。

問。既四惑俱。何不成惡。

答。四惑非是唯不善性。第七又無強思計度。所以不成不善性也。

問。前六識通三性義。

答。若以信等善所俱起。是其善性。若以嗔等惡所俱起。是不善性也。與遍計等無記所俱。是無記性。

問。前五與六皆通三性。五六何別。

答。五無計度。與六不同。

問。既無計度。何不同七。

答。五六相須。有隨念分別。又與唯惡嗔等俱起。故成不善。

問。其五六相須之理。

答。五由六而方生。六由五而明了。前五與六為明了門。六與五為分別依。是相須理。

八具九緣

問。八識各具幾緣而生。

答。頌曰。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一。

問。九緣者何。

答。空。明。根。境。作意。分別。染淨。根本。種子。此是九緣。

問。何者是空。

答。謂根境相離中間無礙空隙之空也。

問。明緣。

答。乃燈日等照燭之明也。

問根。

答。乃發識之根也。

問境。

答。乃八識所緣之境也。

問作意。

答。乃遍行五中警覺令心生者也。

問分別。

答乃第六識也。

問。何故第六。得名分別。

答。六是分別依故。

問染淨。

答。即第七是染淨依故。

問根本。

答。即八是前七之根本故。

問。第八何故與七為根本。

答。謂根本者。生之由也。如水生波。水是生波之由始也。所謂根本者也。

此說憑何。

答。憑海波喻。

問種子。

答。乃生現識之習氣也。

問。眼九為定爾否。

答。肉眼定九。天眼或有不藉空明。

問。耳八。九除何一。

答。唯除明緣。

問。何故除明。

答。暗中聞聲。何假明緣。

問。何不除空。

答。眼耳二識。離中取境。若境與根中間不空。相逼附者。不能見聞。所以不除空緣。

問。鼻舌身三七。於九緣中。除去何二。

答除空明二。

問。其何所以。

答。鼻舌身三。合中知境。暗中亦能。香味觸境。不假明緣。若根與境。中間空隙不相合者。即身不覺觸。舌不知味。鼻不聞香。故須除空。

問。何理得知眼耳二識。是離中取。鼻舌身三。合中知。

答。知處不知處異。壞根不壞根別。

問。知處等義。

答。眼知色境在何方處。或東西等。耳識知聲。從何方來。鼻舌身三不知境從何方所來。是故知來處者。表為離知。不知處者。表是合取也。

問。壞根之義。

答。若麤色入眼中。即壞其目。大聲附耳即使人聾。此是壞根。

問。不壞者。

答。香臭入鼻。酸醎上舌。寒暑著身。三根宛然。分明照境。即知不壞。是故以知不知。及壞不壞。表知離取合知之理。

問。後三五三四。

答。六五。七三。八四。

問。第六何五。

答。謂根。境。作意。根本。種子。

問。何無分別。

答。是六自體。

何無染淨。

答。根緣便是。

何不除根。

答。取染淨也。二和生識。故取根境。不取染淨。

問。第七何三。

答。謂根。作意。種子。

問。何無根本及與境緣。

答。依彼轉緣。彼根本與境即是根緣。

問。第八何四。

答。比七加境。

問。誰為八根。

答。是第七。

問。為甚。

答。七八一俱依故。

問。加等無間者。

答。乃各識前念已滅之識。即開闢處所引後令生。中間無隔者也。

問。八識生時何須此緣。

答。自己一識前念不去。後念不生。故識生時須用此緣。

問。何故前念不滅後念不生邪。

答。前念自體占自路故。自何得生。

問。教他二識。並生何失。

答。且如一人同念。並生二第八識。成二有情。豈有此理。故須前念滅已。後念方生。況有為法無二念住。實約此義。說不並生。

八識界地

問。八識界地分別云何。

答。鼻舌二識。一界一地。眼耳身三。二界二地。六七八通三界九地。

問。何故鼻舌唯一界一地。

答。初禪鼻舌境無緣。故唯一界地也。

問。眼耳身三二界二地。

答。上界眼耳身三識。應用當時借下天。故二界地也。

問。何故鼻舌二識一界一地。

答。為上界無段食故。

問其所以。

答。段食以香味觸三塵為體。既無段食。無香味境。鼻舌不生。

問。何以故。

答。根境二和識方得生。既闕境緣。識焉得生。是故鼻舌二識唯一界地。古云。鼻舌二識境無緣也。

問。何故段食唯欲界有。

答。有三欲處。名為欲界。謂飲食。睡眠。婬慾。上界俱無三欲。是故段食唯欲界有。

問。何故眼耳身三通二界地。

答。初禪離生喜樂地。有尋有伺通初禪有。二禪唯伺無尋。闕一不生。三禪無尋無伺。雙闕不起。

問。何故無尋伺。二識不生也。

答。尋伺乃發識之作具。是增上緣。既闕一緣。故識不起。古云。為無尋伺識不起。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影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影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后阴门

    后阴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Epic of Kings

    The Epic of K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经纶贯

    华严经纶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云锦暗扇

    云锦暗扇

    苏溪儒本是金陵城富贾公子,却因一次意外,而无意卷入江湖人士为“天玄宝剑”争夺的纷乱中,从而惹的父母双亲被杀。可是在一场场意外中,在一场场的历炼中,他却是有幸得到了由“天玄宝剑”打造的“云锦扇”,并开启了人生的新历程,和收获了一份最为真挚的爱情。正如故人所言:“祸兮福所倚”,也许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重生的我很迷茫

    重生的我很迷茫

    我重生变成了萌娘。但是,我却经历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我逐渐开始变得迷茫起来......
  • 17岁定格的你

    17岁定格的你

    纸张满天飞的时候,我们走过了最耀眼的阶段。彻底的解放了,洪亮的雀跃声穿过教室、宿舍,在校园里回荡了很久,然后飘去了我们梦想的大学,大家拎着三年的积蓄,坐上了爸爸妈妈的专车,离开了压迫死人的高中,或者我们去胡吃海喝,好像要把所有的ABCD给彻底忘记干净,我们约好一起去旅行,我们约好一起去打暑假工,我们约好一起填志愿,我们约好每年聚一次。
  • 万疆神帝

    万疆神帝

    少年白泽无意中获得一块神秘的黑土,从此修炼之路上不在寂寞,网罗世间各类美女,种在黑土里,秋天收获一大波美女!有红的,有粉的……咳不对,要翻车了,应该是网罗世间各类灵草、灵药!
  • 豪门错嫁惊婚

    豪门错嫁惊婚

    为了挽救公司,她嫁入了A市最权富的豪门,嫁给了与她仇恨滔天的杜氏继承人。青梅竹马十余载,他默默恋着她,尴尬身份令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与别人步入婚堂。新婚三月巧躲房事,直到那一天,离婚大战打响,复仇天使归来,他拾起骄傲,为她翻天覆地,颠倒A市。
  • 佛说咒魅经

    佛说咒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何和老板谈加薪(财蜜eMook)

    如何和老板谈加薪(财蜜eMook)

    人在职场飘,钱多少是道绕不开的槛。跟老板谈加薪,往正规了说叫个人价值诉求,往随意了说就是需要个认可,本质上就是“谈判”。既然是谈判,就由你和对方手中的筹码来决定结果。所以呢,别担心,想加薪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加薪也不必甩脸走人。温馨提示:所有的跳槽都是源于更好的机会而不是赌气。本期会有“工资班”的资深财蜜帮你弄明白自己的工资单构成;也会有妹纸指路如何摸清薪酬水平好谈判;更有多位加薪狂人分享她们正常的、疯狂的和歪打正着的加薪经验。 你和老板都在相互试探,寻找雇佣关系的最佳模式。所以,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你身后有着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百态千姿的职场女斗士走过的路……
  • 末世女皇有点燃

    末世女皇有点燃

    沐景,女,末世扛把子,拳打丧尸,脚踹碧池,顺便养个眉清目秀的小天使,没事揩揩油,日子美滋滋。殷泽,男,戏精帝中帝,人前猛如虎,沐前小白兔,没事就喜欢被沐景调戏揩油,日子爽翻天。双强,一对一,扮猪被沐景次,爱我请收藏评论关注点赞靴靴!
  • 俏仙佳人

    俏仙佳人

    她是沉迷于世俗的仙子,他是一个天王,却有着数不清道不尽的温柔。他倾尽天下,只为一人。愿共白头。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美术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美术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