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7000000024

第24章 王维(2)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山光水色,作为画的远景。汉江奔腾而去,好像涌流到了天地之外。两岸青山重重,水雾迷蒙,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上句中,诗人将广阔无垠的楚地作为画面背景,而这句中,他又以遥不可及的远景构图,将人带入迷离恍惚的山色水光中。江水的流长邈远,山色的苍茫迷蒙相呼应,烘托出汉江水势的浩渺空旷。“天地外”、“有无中”二词,为诗歌平添了一种玄远恒久、无可穷尽的意境。

颈联“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写眼前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浮动,天空也仿佛随着水波动荡摇晃。实际上,城邑不可能移动,只是诗人乘坐的小船在向城郭靠近;而天空也不可能波动,诗人看到的是汹涌的波涛中,天空随水激荡的倒影罢了。这里诗人选取独特的视角和参照物,化动为静,化静为动,将普通的景象写的绝尘超群,渲染洞庭湖水的气势磅礴,笔法飘逸灵动,下笔有神。“浮”与“动”二字画龙点睛,使整个画面变得活泼生动。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当时的襄阳也是隐居名地,诗人孟浩然就隐居襄阳地区,未曾入仕。“山翁”,指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山涛之子——山简。据《晋书·山简传》载,山简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时,常去当地一处景致优雅的园林饮酒游玩,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归去。山简醉卧山林的雅致风范使诗人心驰向往,故言尽襄阳美好风光,欲留与山翁共醉方休。

全诗以形写意,融情于景,词采秀丽,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大师导读】

中两联皆言景,而前联尤壮,足以敌孟、杜《岳阳》之作。

——方回《瀛奎律髓》

三句雄没关系,四句缥缈,此换笔之妙。

——胡本渊《唐诗近体》

前六雄俊阔大,甚难收拾,却以“好风日”三字结之,笔力千钧。三、四气格雄浑,盛唐本色。

——屈复《唐诗成法》

每逢阔大的题目,口气也要随着阔大,总要在大处落墨,不可在小处回旋。此诗词句,就非常壮丽,也就是这个意思。

——喻守真

第一联就用对句概括了汉水的形势。“接”与“通”两个动词用倒装法。本该是“楚塞接三湘,荆门通九派”。 “九派”两个字在诗词中往往泛指长江,是长江的代用词,无须研究长江有哪九个支派。

——施蛰存

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真像一幅水墨画。这里一切都是粗线条的,都是把握总的印象,毫无琐细之感。

——袁行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独在异乡①为异客,每逢佳节倍③思亲。

遥知④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④少一人。

【注释】

①九月九日: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的蒲州,今山西永济,是王维的故乡,并非是指现在的山东省。

②异乡:他乡。

③倍:更加,加倍。

④遥知:远远地想到。

⑤登高:民间在九九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⑥茱萸:一种落叶乔木,香气浓烈,又名越椒。古人有在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思乡之情的诗,是王维在十七岁时(公元718年)所作。少年时期的王维,与他的胞弟王缙,结伴离开了家乡蒲州,到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客游。这年重阳佳节,胞弟王缙返乡,留王维一人在长安谋取功名。节日的热闹一时间成了孤独无亲的参照。一种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情在年少的诗人心中瞬间爆发,遂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当时王维共作了三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本诗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诗人浓烈思乡情感,简洁而有力。

游子和故乡向来是文学作品中一对经典的意象。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受恐怕所有漂泊在外的人都深有体会。若赶上欢腾的节日,乡情就更成了不能触碰的痛处。王维成功地用朴素却不失纯美的语言,替所有的游子说出了病情的症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开门见山,不经任何曲折迂回,写身在异乡的诗人到了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在故乡的亲人兄弟。

“独”和“异”是诗里的浓墨重彩。两个“独”字,如当头一棒,造境突兀,传达出乡愁带来的一种强烈的刺痛感。两个“异”字,则反复强化了游子孤寂无亲的心灵触觉,诉说中强忍着一丝酸楚。

第二句是全诗的核心与高潮。“每逢”二字打破了九月初九的特定时间格局,使人体会到诗中思乡之情已经积聚了许久。感情在这一刻不可遏制地喷发,只不过是重阳佳节这根导火索对乡情的再一次触动。“倍”字一箭双雕,既道出了平日里思念亲人的频繁,又表明了此时思念亲人的程度。

后两句由自己思念亲人,转而想到亲人们在重阳佳节登高远眺之际,也定然会想念自己。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这天有登高,佩茱萸、饮菊酒习俗。诗人借着重阳节的经典旧俗把抽象的思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使诗歌的意象更加丰富。诗人从亲人的角度入手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用自己的想象幻化出一幅兄弟登高的图景。扣紧了诗题,进一步说明了文中“佳节”所指的重阳。诗人确定,亲人们团聚在一起“遍插茱萸”时,是会记起他这客居他乡的游子的。亲人们的心思,是他自己细心体贴出来的。之前的感情强烈真挚,到这两句转变为深沉细腻。感情有放有收,颇具韵律感。

【大师导读】

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叶羲昂《唐诗直解》

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张谦宜《絸斋诗谈》

真意所发,切实故难。

——顾璘《批点唐音》

首句用两“异”字,倍觉凄苦。

——喻守真

第二句由于用字之精确,就使意思转深,感情加厚。它以流畅的语调,传出了深挚的感情,写出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人人心中所有,想说出来,但又未能恰当地加以表达的话,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沈祖棻

·鹿柴①

空山②不见人,但闻③人语响。

返影④入深林,复⑤照青苔上。

【注释】

①鹿柴(zhài):一作鹿砦。柴,指栅栏。鹿柴:意为鹿居住的地方,是王维晚年隐居之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是辋川的一个景区,风景优美。

②空山:空旷的山林。

③但闻:只听见。但,仅、只。

④返影:指日落时分,夕阳返射到东方的光线。景,古时同“影”,太阳的光影。

⑤复:又。

【赏析】

本诗是王维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作为山水诗的代表作,《鹿柴》描绘了鹿柴在黄昏时分山林中的清幽景色。

“空山不见人”句,正面点出空旷山林的杳无人迹。本句重点在于体现山林的清幽冷寂。“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人迹罕至的空旷山林,在诗人的笔下显得空廓虚无,犹如远离红尘之胜境。

诗歌起句较平,然紧接“但闻人语响”境界全出。空山尽管寂静“不见人”,但仍有风语细细、水声潺潺、鸟啼啾啾、虫鸣唧唧,并非没有半点声息。但是这些常规的声响都寂然无声,传来的却是人语声,出人意料。“人语”似乎是打破“空山”之“寂”的,但却更衬托出山谷的幽。诗人以暂时的声响去反衬长久的寂静,而愈见空山之空。

前两句描写了空山传语,语言虽直白,却让人如身临其境。后两句进而勾勒了深林晚照,对山林的描写从调动听觉到引出视觉。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时夕阳的光线照射入林木深处,又有一部分斑斑驳驳的光影落到林间的青苔之上。

山中的树林,茂密深邃,造成了林间的昏暗。树下的青苔,也暗示出林中的光线不足。偏偏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夕阳的余晖穿过层层树林,洒向青苔之上。就是这一抹斜阳,给幽暗中的山林提亮了一个色度、带来了一阵温暖,在寂然中展现出一点生机。

本诗有两个透视点,其中一个便是深林。树林深处,人无法用感官测知,因此便产生了想象中不可知的幽深与神秘之感。这种感觉在盛夏就要过去、初秋即将来临的时节最为明显。诗的另一个透视点是青苔。苔色青青,尽在眼底。青苔所生之处往往在茂密的林间,阴暗潮湿,而此刻却沐于斜阳晚照中。投在地面上的葱郁的树影在落日余晖中渐渐拉长。深林与青苔两个透视点融合在一起,互相照映,使得诗文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清新自然,毫不做作。全文没有一个晦涩的字眼,却必须经过反复咀嚼,才能品出它的味道。诗人没有着力强调和直述山林的幽静和昏暗,却达到了这种效果。他独辟蹊径,以人语来打破山的寂静,以夕阳来照射林的幽暗,以声烘托静,以亮反衬暗,反而使山林的寂静和幽暗给人更加突出的印象。

【大师导读】

不言处反胜有,言复不佳。

——桂天祥《批点唐音正声》

摩诘“返景”二语,皆淡而浓,近而远。

——李宾之《唐诗广选·引》

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

——李锳《诗法易简录》

首二句见辋川中花木幽深,静中寓动。后二句有一派天机,动中寓静。诗意深隽,非静观不能自得。

——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

本诗好处,就在自然,亳不做作。上二句静中有动;下二句动中有静,乃是点景诗,总不外动静二字。本诗看似两截,上下不相连贯,但细为推敲,上半写不见,下半写见;不见的是人,见的是影,同是写见,意义自属一串。——喻守真

善于捕捉有特征性的音响、色彩,动态表现寂静、幽深的境界,是王维田园山水诗的艺术魅力所在。不是死一般的寂静,而是静中有动,寂中有喧,甚至色彩绚丽,光辉熠耀,故能给人以发表而不枯寂的美感。

——霍松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大约成于诗人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之时。全诗主要描绘了深秋傍晚时分,雨后山中的旖旎风光。意境清幽雅静、淡然闲适,反映了诗人安逸淡泊的生活态度,寄托了他渴望超脱尘世,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纯粹的风景描写,写薄暮之时,山雨初霁之景。诗人用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清新宜人、宁静幽深的雨后山村的水墨画,意境深远,空灵淡然。这里的“空山”二字有四层意思:一是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二是暗示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三是形容山雨初霁之时山中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四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意趣万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仍然是一幅自然画卷。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空气清新,枝叶青翠欲滴;皎洁的月光投射进松林,地上一片洁白的月光,干净而透彻。山中的石头被雨水冲刷得一尘不染,晶莹圆润;山雨汇成的潺潺清泉流淌于错落有致的山石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恰似宛转的夜曲。上句中的“照”与下句中的“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动结合,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从对景物的静态描写过渡到对人物的动态描绘。句中对“浣女”与“渔舟”的刻画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上句里写听到一片欢声笑语,嬉戏打闹,笑声打破了竹林的宁静,原来是一群农家少女正浣衣归来。下句写几艘打渔的小船满载而归,渔舟所到之处,莲叶随之而动,掀起阵阵浪花。虽然只有短短十个字,但将乡村生活的欢快,乐趣巧妙自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乡村的平凡生活在诗人的眼里却成为了淳朴率真、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再次烘托出作者的心性高洁以及无欲无求的心态。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巧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原句意为招王孙出山入仕,示意山中不可久留,而王维在此处则表达了相反的含义。春芳凋谢乃是四季轮回,秋色自有秋色的美处,“王孙”可以留下不必离去。这句诗貌似在劝“王孙”,实则是道与诗人自己。“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出仕朝堂实则不如留在山中。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迷恋与向往,是其高尚情操的完美体现。

这首诗以自然美来象征诗人的人格美和诗人理想中的社会美。乍看是用“赋”的手法描绘山水美景,对景物做细腻深邃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中秋景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远离世俗凡尘的渴望,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执著追求。

全诗运笔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无论在韵律上,还是意境上都是山水诗中的上品。

【大师导读】

色韵清绝。

——郭浚《增定评注唐诗正声》

自然妙境。

——宋徵璧《抱真堂诗话》

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非复食烟火人能道者。

——黄生《唐诗矩》

起法高洁,带得通篇俱好。

——张谦宜《絸斋诗谈》

山居风景,在在可爱,即无芳草留人,而王孙亦不肯云,言外见不屑仕宦之意。

——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

此诗首眼在“秋暝”二字,除明点秋字外,又用“春芳”陪衬。其余如“晚来”、“明月”、“归”、“下”诸字,都是写“暝”字的。

——喻守真

同类推荐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本册从科学发明、数学成就、天文历法、农业科技、中医科学、纺织科技、教育科举、古代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科教知识,多角度地展示了科教的精华,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入门级的科普读物。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热门推荐
  • 我是夸雷斯马

    我是夸雷斯马

    新书《我在足坛疯狂刷钱》已经发布,请多支持!......记者:请问斯科拉里先生,如果夸雷斯马和C罗这对葡萄牙的黄金兄弟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斯科拉里:当然是先救夸雷斯马,因为C罗会紧紧抱住夸雷斯马的大腿,也就跟着上来了,虽然我觉得夸雷斯马可能会一脚再把他踹下去......夸雷斯马表示,他真的只想安安静静的踢球,安安静静的拿冠军,安安静静的成为世界足坛第一人,可身边总有一群逗逼不让自己好好踢球。我也很无奈的!继《我是瓦尔迪》后大布打造《我是》三部曲的第二部,欢迎入坑!王大布竞技二群:912454135,还没有几个人,进来的都是元老。VIP群:629072568,2000粉丝值以上进。
  • 上清太玄集

    上清太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扮男装:复仇娇娘14岁

    女扮男装:复仇娇娘14岁

    (养成系)九岁那年,她成了他的伴读,与他结拜成兄弟,同吃同睡同学艺;十岁那年,同窗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她是他圈养的兔儿爷;十三岁那年,她与他一起南征北战;十四岁那年,她成了他的女人……她接近他的目的:杀他,杀他,杀他,哪怕爱也必须要杀他靠近他的理由:宠她,宠她,宠她,不管她是男还是女
  • 都市极品仙帝

    都市极品仙帝

    人族仙帝赵君宇,遭受背叛,百族之战中壮烈牺牲。魂魄来到地球,重生在一个天生不举,众人嘲笑的废材大少身上。身具神奇术法,惊天医术,赵君宇从此强势崛起,杀伐决断,纵横都市。PS:本书男主荷尔蒙爆棚,杀伐决断,欢迎追读。(新书《我体内有仙府洞天》已签约,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了!)
  • 锦绣田园

    锦绣田园

    她是即将毕业的高材生,以为自己即将迎来人生巅峰——赚大钱,迎娶高富帅……可谁知,一睁眼,穿越到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没钱?没饭?极品亲戚?好吧,重点是没男人!成吧,成吧,她都认了……出神入化的医术在手,她不屑表示以上都不是事儿!就在她即将就要实现人生理想的时候……喂喂,你是谁?某人:你夫君
  •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这个世界有时像个漩涡,稍不留意就被卷入其中。你看着大家都在做的事,听着大家都在说的话,不知不觉,你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大家”一员。突然有一天有人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就像被远射灯照射的迷途小鹿,一脸茫然与惶恐。你似乎什么都想做一点,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一时间,专注成了一件难事。有人相伴固然很好,但别让太多嘈杂迷失了自己;有时候你需要关上一些窗户,独留一扇自在呼吸。专注你想做的事,心无旁鹜且乐在其中。
  • 九零后农民工

    九零后农民工

    本书主要描述高小旺和他的同学们的事,描述他们这群落榜的学生,走向社会的坎坎坷坷!和出门务工的风风雨雨,以及在繁华都市里被冲昏了头脑而走向深渊的事例,婚姻的变/迁,事业的失败,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一道道阻止他们顺利成长的障碍物!回过头来看看,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爱的泡沫

    爱的泡沫

    步雪,嫁给了易家大公子易天鸣,只是她心里念得是曾经的青梅竹马,当她看到易家二公子易天羽时只恨天意弄人,虽相见但却依旧只能保持着大嫂与弟弟的关系,易天羽在外留学回来之后很快与顾家小姐顾颜相识,并且很快与她成亲,而步雪这个时候只能痛苦,眼睁睁的看着从小与自己许下誓言的男人与其他女人成婚,步雪嫁给之后易天鸣之后喝了一年的避孕汤,只因不想有他的孩子,心里惦记着易天羽,而易天鸣喜欢的人也不是她……
  • 巫师简史

    巫师简史

    巫师,土匪,曾经是湘西这个神奇舞台上的主要演员。本书以湘西巫师赵天国和土匪首领龙大榜的命运纠葛为主线,以民间视角展开宏大叙事,讲述了湘西清末以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悲壮地表现了个人在时代洪流裹挟中的命运沉浮,堪称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宏著。小说的结局是,巫师与匪首会合在解放军的牢狱里,过去一直势不两立的两人如今也和解了,他们发现,其实他们是相反相成、互为因果,就像生活的两面,离了谁都不行,否则日子便会暗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