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7000000015

第15章 王之涣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并州(山西太原)人。常常击剑悲歌,为人豪放不羁,尤其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常与高适、王昌龄吟诗唱和。当时,王之涣的诗多被制曲而歌,轰动一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已经成为千古绝唱以及后世人追求更高理想的座右铭。《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颧雀楼原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因时有鹳雀栖息,故名为鹳雀楼,又作鹳鹊楼。因在鹳雀楼上能够看到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观,故鹳雀楼曾是一个众相登临的胜地,唐代许多诗人都曾于此登临望远,即兴赋诗。现在颧雀楼早已经无迹可寻,更多的人都是从王之涣的《登颧雀楼》一诗想象其胜景,颧雀楼也因此诗闻名于世。

诗的开头是一对偶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此为一正对,对仗工整,语言纯朴、流畅。这两句描绘的是登楼远眺看到的实景:站在楼前向西望去,一轮落日向着巍峨起伏的群山沉沉而下,渐渐消失在视野的尽头;向东望去,由南而北的黄河水巨浪滚滚,奔腾着层叠着卷向暮色渐近的天边。

诗人甫一开篇就把登楼所见远近、上下、东西的景色,悉数融入诗笔,描绘了一幅色彩凝重、金辉相映的雄伟画面。“尽”字捕捉到了大自然精彩的时刻;“流”字写出黄河奔腾不息地向天际流去,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落日黄昏,大河如带充满了勃勃生机。一二句画面灵动,视野辽远,意境开阔,显示出诗人宽广的胸怀、不凡的气度。

后两句诗人一笔调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即景之下,用简练的语言,道出了生活常见的哲理:如果要想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了。由此引申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想得更周到。这两句,既与上面写景相接,又写的出其不意,自然紧密;同时也紧紧扣住登楼的主题。同时,后两句又属于流水对,工整却不着痕迹,可见诗人笔法娴熟。

全诗以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广大的胸襟,与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写景为议论渲染了气势,埋下伏笔;议论使写景更加富有深意,前后自然融洽,和谐统一。

【大师导读】

河中府颧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状其景。

——沈括《梦溪笔谈》

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二十个字,诗意不过如此,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著名?因为他把登楼望远这一件平常的生活经验,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表达了一个真理。

——施蛰存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意境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按照从下到上,由近到远的顺序描绘一幅动人的画面:向远处望去,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气势澎湃。它像一条绮丽的缎带轻盈地飞向白云之间。诗人选取与黄河河流相反的方向为参照,用“上”字渲染了黄河高低错落、源远流长的壮阔之美,同时也展现了凉州的边塞广袤无垠的壮丽之美。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点出了本诗的主要意象——塞上的孤城,塞北边关的戍守堡垒。在辽阔的画卷中,“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远景、大背景,“孤城”是近景,它是整个画卷的中心。“万仞山”在黄河白云的映衬下,静静地守护者一座孤城。“孤城”意象的引入,为接下来刻画征夫的心理做好了准备。

第三句,由视觉转为听觉,羌笛之声忽然而至,且吹奏的是《折杨柳》,这令征夫们顿生思乡之感。因“柳”与“留”同音,因此古人用折柳相赠表劝君暂留之意,唐诗中的“杨柳”意象也多与离愁别绪相关。苍凉遒劲的羌笛之声,带着象征惜别情义的《折杨柳》曲传来,对于离家万里的征夫们来说,这样的曲子自然会触动心中离恨。这一句造语巧妙,诗人不直接说“羌笛何须闻折柳”而是说“怨杨柳”,怨字,深化了诗意也点名了征夫们的心态。“何须怨”三字运用得委婉含蓄,写出了戍边者的矛盾心理:他们既思念故乡又不想辜负戍边卫国的重大责任,只能在无奈中聊以宽慰。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过了玉门关以外,即使春天来了,杨柳树也不会变绿。边地气候寒冷异常,春天来得很晚,分别时刻想要折柳相赠都难以实现。本句思乡之情更为强烈,使上一句的诗意到此喷薄而出,水到渠成。

本诗写戍边征夫思乡不得还的离愁别恨,诗情起伏有致,格调苍凉而慷慨,意境悲壮而不颓废,写出了盛唐气象中诗人广阔的胸襟,可谓是“唐音”的典型代表。

【大师导读】

此关凉州之险恶也。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

——吴煊《唐贤三昧集笺注》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说玉门关外如此荒芜寒冷,身居其地,怀乡恨别之情,极其深刻。“何须怨”不是真的劝他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无用,这是更深刻的反话。

——施蛰存

同类推荐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内经知要白话解

    内经知要白话解

    本书原文以扫叶山房刻本为兰本,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部分进行编辑校注。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热门推荐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 Thankful Blossom

    Thankful Bloss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颈项门

    颈项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也许你没有钱,没有地位,也没有富爸爸;也许你正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都没关系,你还有追求幸福未来的权利,有奋斗不息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你有与生俱来的气场,也有后天的进取心。掌握了气场定律,不怕找不到你的气场。
  • 精灵宝可梦kl

    精灵宝可梦kl

    在这里,你会继续看到小智与宝可梦的羁绊,当然了,值得一提的是,小智已经是青年了,他会与女朋友莎丽娜一起冒险哦!
  • 制药大亨

    制药大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你有病吗?我有药!我真的是药神!重生1984,且看昔日小混混,如何一步步改变世界生物制药产业格局,带领泱泱大国成为生物强国!从今后,成就科技第一,列国纷纷来贺,朝天阙!制药大亨书友群:418205749,欢迎大家加入!
  • 花之锁

    花之锁

    从记事起,梨花家每年都能收到神秘人K送的鲜花,家人却说是中了大奖送的。后来,梨花的父母意外身亡,外祖母重病在身,却拿出所有积蓄拜托她购买一幅画。重压之下,梨花决定向K求助。持续不断送了二十几年的鲜花的K,一定就是现实生活里的“长腿叔叔”吧?跟随丈夫和弥搬到乡下小镇生活的美雪平静又幸福,与此同时,和弥也找到了为之奋斗的新目标,他准备参加美术馆的设计大赛。然而,这个决定给他们带来了命运的巨变……纱月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在花卉水彩教室当老师,某天突然收到了K的来信,请求她救一个人,而这个人正是她的前男友。隐藏在三个女人身后的K到底是谁?
  • 神罚者

    神罚者

    五千年前大陆到底发生了什么?神、魔是怎样的存在?神魔大战究竟是为了什么?一切的一切都存在着太多的疑问,翼·烈焰一个命运而生的人,将用自己的力量去找寻答案,揭开一个又一个的迷团。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