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0800000004

第4章 远古那些传说,真假渐欲迷人眼(3)

到了19世纪下半叶,只有极少数学者相信荷马史诗是对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的记录。而相信特洛伊——假如它真的存在过的话——在希沙立克的人则更少。然而,还是有人相信特洛伊的存在,这其中包括业余考古学家弗兰克·卡尔弗特——美国驻这一地区的领事。19世纪60年代中期,卡尔弗特与其合作者德国富翁海因里希·谢里曼对希沙立克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古典时期的神殿和一些高大的建筑物。后来,曾做过谢里曼助手的威廉·德普费尔德继续进行他未完成的事业。德普费尔德发现了更多的大房屋、一座望塔、300码长的城墙。德普费尔德的看法一直流行,直到40年后,一支美国探险队在卡尔·布利根的带领下来到希沙立克。布利根认为,特洛伊的覆灭,绝对不可能是希腊人入侵造成的。因为城墙的一部分地基发生了移动,而其他部分则似乎彻底坍塌了。他认为这种破坏不可能是人为的,可能是一场地震导致如此。

究竟是特洛伊战争成就了荷马史诗,还是荷马史诗成就了特洛伊战争。特洛伊战争究竟是真是假,这一切都只能淹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罗马起源的传说

罗马城邦是古罗马文明的起点,被意大利人骄傲地称之为“永恒之城”,这个已经在大地上出现了两千七百多年之久的城邦,它的起源除了一个动人的传说,却没有可证的信史……

在今天的意大利著名的卡彼托林博物馆中,人们可以看见一尊青铜母狼雕像,狼的身下有一对正在吮吸乳汁的男婴。母狼形象很高大,身材颀长精瘦,四肢健壮有力,脚爪紧叩地面.两耳竖起,嘴唇略张,牙齿微露,双目圆睁,直视前方,带着一股沉着、冷静与警觉。肚腹下的一对男婴仰着头贪婪地吮吸乳汁,对周遭的一切恍若无知无觉。

据说,这座母狼铜像是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弥足珍贵;两个男婴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添加上的,艺术价值不菲。二者珠联璧合,不但是上乘艺术佳品,而且向人们讲述了罗马城市的起源。

传说罗马城是由两个孪生兄弟—罗慕洛和勒莫建立的。他们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英雄之一伊尼亚的后代。在特洛伊城被希腊人攻陷的时候,伊尼亚带领一部分人逃了出来,经过漫长的漂泊,来到意大利半岛。伊尼亚的儿子在这里修筑了亚尔巴龙伽城,并当了国王。传至第15代国王努米托时,其弟阿穆略篡权,杀死努米托的儿子,又强迫努米托的女儿西尔维亚做了贞女塔的女祭司,保证一生不结婚。阿穆留斯以为这样一来就能使哥哥断了“香火”。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战神使被迫当祭司的西尔维亚怀了孕,生了一对孪生兄弟。阿穆利乌斯得知后,又恨又怕。他立即下令处死侄女,并派一个奴隶把孪生兄弟扔到河里去。奴隶提着装着两个婴儿的篮子来到台伯河边,当时台伯河正在泛滥,看到不断上涨的河水不敢靠近。他想,如果把篮子放在河边,不一会就会被水卷走的。于是,奴隶把篮子放在河岸上就回去了。没想到,篮子被河水漂起后,没冲多远就被岸边的一根树枝挂住了。河水退下后,一只母狼恰好来河边喝水,它发现了篮子里嗷嗷待哺的孩子,不但没有把他们当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反而用自己的奶水来喂他们。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后来,一个牧人发现了哥俩于是把他们带回家抚养。牧人还给他们起了名字,一个叫罗慕洛,一个叫勒莫。牧人后经多方打听,知道这两个孩子是老国王的后代,于是一直对他们的身世守口如瓶。这对孪生兄弟在牧人的一手调教下渐渐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牧人看到时机成熟后,告诉了他们自己的身世。于是,兄弟俩开始行动,领导亚尔巴龙伽人民起义推翻了残暴的阿穆留斯。兄弟俩又找到了退居乡间的外公,并让他重新当了国王。

此后,兄弟俩离开亚尔巴龙伽城,打算在昔日遇救的地方另建新城。新城建好后,兄弟之间却因为新城命名、由谁来统治等问题发生争吵。最后双方决定让神来作出选择。至于神意如何,通过占卜测知。勒莫首先在自己的占卜地看到6只秃鹫飞过,便认为神选择了他。当他派人通知罗慕洛时,罗慕洛正看到有12只秃鹫飞过。一方声称先见秃鹫者为王,另一方则坚持以秃鹫的数目多寡定夺。双方爆发了一场舌战,激愤的漫骂导致格斗。罗慕洛杀死了勒莫,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市。古罗马人对此传说坚信不疑,他们还根据传说推算出了罗马城的建立时间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并把这一天作为古罗马的开国纪念日。

当然,这只是传说中故事。这个传说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多少历史真实性,罗马城市建立的真实情况到底怎样呢?史学家已经争论了百年之久,人们还是各执一端。

一般认为,大约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关于罗马起源的传说已经定型并被大家公认。直到16世纪,西欧的人文主义者才起来否定伊尼亚和罗慕洛的故事。于是,有不少学者开始对上古传说的真实性表示怀疑。17、18世纪,疑古之风已经走向极端,一切古代传说统统被斥为“胡编乱造”、“纯粹神话”。

但是也一直有人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这个传说是比较可信的。事实上,关于罗马建城的故事,肯定有许多情节是后人胡乱附会上去的。但也不能否认,传说多少会“折射”历史的真实。因为,世界上古老民族的历史几乎都是从夹杂着神话的传说开始的。

斯芬克斯之谜

现在的“斯芬克司”已经成了狮身人面像的代名词。

埃及最令人神往的地方在哪里?不用说,当然是金字塔了。而和金字塔齐名的斯芬克斯(sphinx)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的开罗市西侧的吉萨区,在哈夫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约350米。斯芬克斯本是希腊神话中的带翼狮身女怪,在欧洲很多国家的古代雕塑中都有类似的形式。吉萨的这尊斯芬克斯应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而且像是由一整块巨型岩石雕制而成。斯芬克斯身长约73米,高21米,脸宽5米,仅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

相传,金字塔前本来并没有狮身人面像,但是,大约在公元前2611年的一天,法老哈夫拉在巡视自己未来的陵墓时,看到墓前有一块光秃秃的大岩石,阻拦了金字塔的雄伟和法老的威严。便下令将这块岩石处理掉。这时,一名工匠向法老建议,可以把这块巨石雕成一头雄狮,头部则换成法老的头像,象征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哈夫拉法老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下令马上动工。从此,在哈夫拉金字塔旁就多了一个终日面朝东方,默默守护着法老金字塔的狮身人面像。

经过多年的风化,现在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是后人从沙土中再次挖掘出来的。它凝视前方,表情肃穆,雄伟壮观。据称,马穆鲁克中世纪埃及的一个军事统治阶层的成员攻打埃及时,士兵以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和胡须作为练习大炮射击的靶子,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须现存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岁月的流逝已经抹去了狮身人面像的真名实姓。从埃及末期到希腊罗马时代,人们称狮身人面像为“霍尔·艾姆·艾赫特”,也就是“地平线上的哈鲁斯”;现在“斯芬克司”则成了狮身人面像的代名词。斯芬克司最初源于古埃及的神话,它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通常为雄性,是“仁慈”和“高贵”的象征,当时的传说中有三种斯芬克司——人面狮身的Androsphinx,羊头狮身的Criosphinx(阿曼的圣物),鹰头狮身的Hierocosphonx。亚述人和波斯人则把斯芬克司描述为一只长有翅膀的公牛,长着人面、络腮胡子,戴有皇冠。到了希腊神话里,斯芬克司却变成了一个雌性的邪恶之物,代表着神的惩罚。“Sphinx”源自希腊语“Sphiggein”,意思是“拉紧”,因为希腊人把斯芬克司想象成一个会扼人致死的怪物。

据阿波罗多洛斯记载,斯芬克司是厄喀德那同她的儿子双头犬奥特休斯所生。斯芬克司的人面象征着智慧和知识。

天后赫拉派斯芬克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拦住过往的路人,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问他们,猜不中者就会被它吃掉,这个谜语是:“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

后来,希腊青年俄狄浦斯经过这里,猜出谜底就是人。自以为聪明的斯芬克斯受不住打击,跳崖自尽(一说为被俄狄浦斯所杀)。为了记住这个恶魔,人们在它经常出没的地方,用巨石刻了它的形象。

许多学者认为,埃及金字塔身边的狮身人面像,就是源于古希腊的斯芬克斯的传说。

普雷斯特·约翰是否真有其人

为什么一封没头没脑的信件,会引得人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苦苦寻找、不断争论、刨根问底。

神秘人物“普雷斯特·约翰”的传说从12世纪起就在欧洲开始流传了。这是由一封信引起的。

同类推荐
  • 大明日落(中国故事)

    大明日落(中国故事)

    万历甚至大明王朝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既复杂又单一,既辉煌又黑暗,他在位长达四十八年,首辅大臣张居正为他掀起的一场史上著名的改革却被逐步废掉,于是说好的“中兴”变成了明亡的回光返照;他领导下胜利的“万历三大征”战果耀亮青史,过程爽爆却让大明内部亏得几乎吐血;商业开放GDP飘红却因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
  • 一品国公

    一品国公

    大魏皇朝纷争不断,帝党、太子党、亲王党犬牙交错;法家、儒家分庭抗礼。身处局中,如何不争?争,就争下个偌大的功名,光耀千古!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套装共5册)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套装共5册)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集》以小说的形式触及到晚清所谓“庇护制网络结构”与王朝衰败之间的关系。正如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清代中国政治行为的特殊型式即庇护制网络结构的形成”,是导致清末官场招权纳贿、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盛行和政治腐化的根源。《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通过记述一系列重要政治人物的逸闻轶事,揭露并谴责了晚清官员的丑态和官场黑幕,同时也从历史的角度反思了庇护制网络结构不断超出可控范围使政治体制沦为“私利”工具的这一历史现象。这也使得《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超出一般谴责小说的范畴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 在古代开网店

    在古代开网店

    欢迎光临李家小店,我是店长,为您服务,来看看需要点什么?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热门推荐
  • 非类

    非类

    牧雨门札记:乌托邦之所以美好,正在于它的不能;因为不能,人类就发明了故事……这岛本来无名,很小,与西岛有一水之隔,产权属于西岛农校。因为无名而又被围在大片的芦荻之中,农校的人就为它竖了一块牌子,取了一个似乎典雅的名字,写着“蒹葭岛”三字。可惜得很,因为乡音,竟被叫成了尴尬岛。把布布布送上尴尬岛是我的主意。尴尬岛上只有农校的一个老农和几间平房,只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天,这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布布布生活的地方了。但我却没有想到,尴尬岛说变就变——度假村造到了水中央:芦苇被大片伐去,游艇开了进来,灯红酒绿,男人女人抱在一起……
  • 图解中华健身术(全集):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

    图解中华健身术(全集):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

    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都是传统养生功法。本书作者从强身健体的宗旨出发,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对健身养生功法的指导,根据多年的教学、习练经验,总结出“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新的健身功法,动作设计简单、形态优美、养生效果明显,非常适宜健身爱好者学习。
  • 寒刀画扇

    寒刀画扇

    李师师名动京城四十年,却未曾变老。事实上,是由两位名妓相继使用了李师师的名号。李师师成了一个符号,谁是天下第一名妓,谁就是李师师。大师师的儿子公孙韬对第二代李师师一见倾心,与之难舍难分,而同时,宋徽宗对小师师也恩宠有加。面临重重阻碍与诱惑,小师师使计跳出京城这个大笼牢,与身为庶民的公孙韬结为夫妇,然而好景不长,汴京告破后,公孙韬、大师师、小师师在战火中失散,每个人都面临着异常艰难的抉择,他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 我有很多心事要告诉你

    我有很多心事要告诉你

    青春期里迷茫与孤独的我们像是漂浮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像是进入了一座出不去的森林,我们不知道将漂向何方,走向哪里。《我有很多心事要告诉你》收录了16篇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故事。青春是迷茫的,所以要靠不断寻找出口来诠释它存在的意义。现实是残酷的,所以要勇敢追求与现实不能好好妥协的梦想,寻找到内心真实的渴望。16个故事,16次寻找。每一个故事都是成长的序曲,每一次寻找都是渴望的呼声。
  • 做人靠德 做事凭智

    做人靠德 做事凭智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商场职场如战场,但只要你是个会用品德和智慧的人,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你就不会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雷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做人靠德 做事凭智》借鉴历史,立足现实,把古往今来关于靠德做人、凭智做事的案例和道理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明白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 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

    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

    《图说世界名人: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介绍了,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称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 公主嫁到,王爷非诚勿扰

    公主嫁到,王爷非诚勿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可若是当年不曾相见,如今又是何种模样?一生缘起,半生缘灭,情深缘浅中,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痴心仍不改,故国山河碎。浮华梦后,身心已残。“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洗尽铅华,耳畔的誓言早已消散。执着的人生里,是否还有一席之地,于那灯火阑珊处,常开解语花?人生若只如初见……她叫未央,这一切故事由此开始。
  • 兵皇

    兵皇

    在灵兵的世界天才少年却无法凝聚灵兵,这是何等的悲催啊!不过别担心,吉人自有天相,偶遇神秘人,他炼体十锻成就金刚石体,百炼凡兵,灵凡双修成兵皇之名。
  • 我这剑仙有歪挂

    我这剑仙有歪挂

    “叮,刺杀经验满100点,刀斧经验满100点,弓手经验满100点,打穴经验满100点,您已满足升级条件,请问是否升级为一级剑仙?”叶升默默的点了个是,然后泪流满面,谁能说一下,明明修行的是剑仙,为毛要练刺杀,要练刀斧,要练射箭,要练打穴才能升级?自己这个算是外挂,还是歪挂?
  • 本草便读

    本草便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