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7800000002

第2章 国医养生之道与理论精髓(1)

“道”、“医道”、“道以医显”

“道”是什么呢?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一个“道”字,“道”不仅仅是理性、规律或原则,它更是一种体验,一种切身的感受,一种信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一种深入骨髓、自然到让人无法察觉的习惯。中国有个词叫“福至心灵”,这个词用英语是无法翻译的,其实很多中国的词语都无法用西方语言直接翻译,即使译出来,也失去了其原本的意蕴。所以,何谓“道”,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道,这还是要用中国的思维来理解。

古人有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讲得很深刻。其实,道,就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从哲学上来讲,就是很宏观、很全面地看一个事物。就像中医,谈养生治病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把人体看做一个小宇宙,与天地阴阳五行都有关系,人体各部也不是彼此独立的,你头疼就可能是全身的哪个经络出了问题。中医还讲饮食要法地道,居处要法天道,而且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制喜制怒,因为饮食、居住和情志都是可能导致生病的因素。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是站在很高的位置去看事情,很善于从斗转星移、日月变化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能够从毫不相干的事物中总结出相同点,所以中国的语言中有很多比喻、类比。比如用“白驹过隙”来形容时光流逝,这究竟是怎样的迅疾飘忽呢,需要你自己去想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让人读了就有一种惆怅之气;还有《黄帝内经》中“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虽然没直接说出形状、功能,但一个比喻,把心的重要性说得很形象。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所谓“道”,其实就是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已经习以为常的语言、行为和思维习惯,只是我们生活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已经不敏感罢了。

与中国文化相对的就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多关注“器”,也就是形而下的层面。拿西医来说,其发展的过程就是重解剖、重实验,这是由他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他们更相信从解剖和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因此,西医要借助很多仪器和数据来进行诊断,他们认为这就是科学。但是,西医近些年遇到了一个尴尬,就是很多人明明感觉身体不舒服,而医院的检查数据却显示一切正常。不过,正是因为西方文化的这种“器”的本质,它更易于理解,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而学习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就是悟性,是福至心灵的一刹那。

“医道”,是古代对中医学的称谓。在浩瀚的中华文化经典中,“医道”始终独立而鲜活地存在着:一方面,“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阴阳、五行、中庸等观念在医道中无不尽其所极地铺设张扬;另一方面,对习医者而言,从医入道又是一条必经之路。大到天地宇宙,小到个体生命,天与人尽在此中融合,象与数也不再虚无缥缈,而是如我们的每一次呼吸那样真实而令人感动……总之,学习祖国医学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

国医之道就是生活之道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同时也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却被中医解决了,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现在很多人说,中医一讲就是抽象的阴阳五行,太深奥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那么的深不可及。至于中医之道,那就离生活更远了,无从谈起。

其实,中医是非常生活化的医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是大多数人不曾真正认识它而已。比如被蚊子咬了抹点芦荟,压力大、工作累就去做做足疗,这些都是中医应用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例子。

而中医之道,也在几千年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渗入我们的血液,让我们觉察不出来了。大家都知道春天多吃荠菜和香椿芽对身体好,可是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中医的观点,阳气乃生命之本,春季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而荠菜性平温补,能养阳气,又是在春季生长,符合春天的生发之机,所以春天吃荠菜对身体就比较好。另外,按照中医理论,凡是向上的、生发的东西都是阳性的,而香椿芽长在椿树的枝头,又在早春就开始生长,这表明它自身有很强的生长力,代表着蓬勃向上的一种状态,也能激发身体中阳气的生发。可见,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一些生活习惯中都暗含着中医之道。

中医历来强调预防疾病,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只有中医有一套悠久而完善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就是生活之道,也就是国医之道。它强调生活方式要朴素,饮食结构要简单,它不仅让无病的人使用之后,能够保障生存质量和自然寿命,而且让不遵守养生之道而有病的人使用之后,也能够保障生存质量和自然寿命。强调养生,是中医至今不衰败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

另外,中国人都奉行中庸之道,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种随大流的观念,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中庸之道能成为一个国家的共性呢?这里我们只从中医的角度来讲。

《黄帝内经》里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其虫倮。”“倮虫”,就是人,即没有毛的动物。人为倮虫,五行属土,而土生于中央,集合了东西南北土的特点,又把土散向东西南北,处于中间又无处不在,这就是土的本性。而人就是五行属土的一种动物,所以人身上同样有土的特点,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

人体内部运行同样讲究中庸,人体中的气血分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现在,“中庸”这个词有时候带有贬义的色彩,其实这是把中庸之道理解得过于狭隘了。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不是“合事老”,而是谋求一种平衡与和谐,这也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互相制衡,一物降一物,有因必有果,只有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时,人才是健康的,如果哪一方的力量占了上风,不受制约,人就会生病。

以上种种,都体现了中医之道,它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和血液,通过生活的点滴来映照我们的心灵,默默无闻地引导、护佑着我们。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几千年来,中医靠自己独特的诊疗手段,在防病治病和重大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民众的福祉与社会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于中医,古人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一说。在古人看来,治国与治身的道理是相通的,“知治身,则能治国”。上医是指深谙治乱之道的宰相,他能襄赞国君治理天下,使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中医就好比是能治国的宰相,只是行业职责不同,中医是技术高明的医生,他告诉人们各种预防和养生方法,使人们防患于未然而得享天年。而所谓的下医,就是技术一般的医生,他们只能凭借药物来祛邪治病。

关于“上医医国”,还有人解释说上等的中医可以看清一个国家的未来,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有缘由的。秦国有一个医生叫和,有一次在给一个国王看病的时候,和说:“大王你这个病治不好了,因为你过于贪恋与女色。不仅你的病治不好了,你死之前还会把责任都推卸给大臣,并杀掉这个大臣,等国家灭亡以后,这个大臣就成了罪人。”后来,这个国家的发展真像和说的一样。

再说“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医把人看做是一个活跃的、运作良好的、系统的有机体,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人自身打破了自身的运作规律。比如,吃一碗饭就饱了,因为好吃就吃三大碗;人困了不睡觉,熬夜熬到天亮,等等。对于这种情况,好的医生,也就是“中医”会告诉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让身体进行自我修复,他们是不主张开方下药的。而“下医”怎么办呢?他只会见病就开药,病人说头疼,他开治头疼的药,还有咳嗽,再加上治咳嗽的,还发热,那发热的药也加进去,总之就是有一种症状加一种药,完全不管什么辨证论治,他根本不明白什么是“证”。吃各种药把病症压下去,表面上好像是好了,实际上是落下病根了,循环往复,最后病入膏肓。

由此可见,见病治病只是一种消极的措施,能见微知著,使人民臻于幸福康乐、健康长寿之境者方能成为“上医”和“中医”。

未雨绸缪,不治已病治未病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在生病了再想着去治疗,而是未雨绸缪,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这在祖国医学中叫做“治未病”。

据记载,扁鹊弟兄三人均为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接着说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没有传开。而我是治疗于病情发作和严重之后,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人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

最高明的医术是治未病,扁鹊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将身体遭受疾病侵蚀的危险降到最小,这才称得上是“上医”。

同类推荐
  •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本书倡导了“细节决定健康”这一理念,提出了人一生当中必须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这些健康细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接触最多、同时也最容易忽略的,而正是这些小细节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甚至影响到一生的幸福。本书带领读者认识忽略健康细节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永葆青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医学界通过多年的科学实践,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能够使人不早衰,少得病,并且可以达到养颜美体、延年益寿的效果。这条路就是清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
  • 补益中药服食宜忌

    补益中药服食宜忌

    本书收载了目前常用的补益中药108种,并将其分为补气篇、补阳篇、补血篇、补阴篇及综合篇。这些药物大部分为传统中药的名贵品种。一些近年来经现代药理、临床研究证明确有补益疗效的中药也收录其中。书中对药物的适宜范围、服食方法、配方妙用、禁忌事项及鉴别贮藏等做了详尽介绍,并记载了相关的民间传说。大多数药物均配以图示,以便于读者辨认。全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普及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增加对各类补益药物的全面了解,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之目的。
  • 生活知识百科4

    生活知识百科4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冠心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冠心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的快速以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以冠心病为首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接踵而来,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热门推荐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 女武神养成计划

    女武神养成计划

    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崩坏3rd,半同人科幻,即便不了解崩坏3rd的童鞋,也看得懂,放心收藏,完本保障】读者群(星空下的女武神):638406277
  • 西湖女王

    西湖女王

    一个研究光学的科学家,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来到了迷人的杭州,在得知妻子怀孕的同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光线,鬼使神差的,光线透过了妻子的肚皮。不久,一个长着翅膀的女孩诞生了,她的名字叫做楚楚。
  • 纸婴

    纸婴

    黄织临产。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生下的婴儿轻薄如纸……更诡异的事情接二连三,女儿周纤纤等陆续蒸发,直至纸婴之母黄织驾鹤西去。警方立即介入。尽管最终捉拿归案的嫌犯对罪行供认不讳,可其作案动机无法自圆其说。审判当天,凶手居然在严密的守卫之下人间蒸发……一切的一切都诡秘至极。韩国惊现冰冻婴!法医何夕经过检测,发现冰冻婴四肢肌肉组织异常发达。而黄织的尸体检测则证明,冰冻婴与黄织一样,有着一种举世罕见的血型……
  • 朝野佥载

    朝野佥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妖锋

    最强妖锋

    踢踢球,赢得别人赞赏,就能强化自身能力。如果你有这样的金手指,你会如何?……高中生楚歌为自己定下一个小小的目标,他想成为最伟大的球星,结果,他不小心超过了。书友群:831483258
  • 孤独的两面

    孤独的两面

    一个平凡微胖女孩因事事不顺在生活和学习中挣扎,患得抑郁症和双重人格等精神疾病。学校来了一个外地转学生无意中看见她第二人格的样子心生好奇,总围在她身边想和她交朋友。另一个学校外面奶茶店的店主被女孩以为的新店员因实习到店工作,女孩喜欢喝奶茶常光顾店里,他也就时常关注着女孩。微胖女孩的生活从下半个高中开始改变,她同时也拼命努力改造自己。只有自己变得优秀,才配得上更优秀的人。
  • 快乐打工记

    快乐打工记

    葛书瑜和箫宏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两人都靠着祖产混日子。整天关心的就是吃喝玩飙车,交女朋友。偶尔有生意砸在头上,让懒散的两人活动活动。情节人物纯属虚构,若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 逆转苍穹

    逆转苍穹

    一代家奴,他原本只活在最肮脏阴暗的角落里,可是因为她而站了起来!毁灭她,还是拥有她?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宁做小人不为奴!邪恶开始为他颤抖,正义开始为他而颠覆,信仰因他而崩溃!浩浩乾坤,风起云涌!
  • 幻境花

    幻境花

    幻境花,可破一切诅咒。前期的苦,是为了后期的甜。你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愿意还给你。哪怕是哪些微小的幸福,也值得我去守候。不过,辱她之人,去死。欺她之人,去死。骗她之人,去死。玻璃渣里找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