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1900000005

第5章 绪论缘起与变迁(4)

注音字母通过之后,搁置了五年,于1918年才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192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和“暑期国语讲习所”,推广注音字母,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一律改为白话文课,小学教科书都在汉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注音。从1920~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国使用了近40年的时间。这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1930年,上层官员中有人觉得“注音字母”的名称不好,改称为“注音符号”,以强调这不是一种与汉字并行的文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马上着手研制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设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

1955年10月15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叶籁士在发言中说:“从1952年到1954年这个期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要进行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经过了三年的摸索,曾经拟定几种草案,都放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汉字笔画式)里头”。这次会议上印发给代表们六种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种是汉字笔画式的,一种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种是斯拉夫字母式的,最终确定采用拉丁字母式的。

1955年10月,国务院成立“汉语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经过两年的工作,于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作为新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通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规范化普通话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

简体字的来龙去脉

汉字经历过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形演变,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渐简化。正如钱玄同所说的:“从甲骨、彝器、《说文解字》以来,时时发现笔画多的字,时时有人将它的笔画减省。殷周之古体减为秦篆,秦篆减为汉隶,汉隶减为汉草(章草),汉草减为普唐之草(今草);汉隶的体势变为楷书,楷书减为行书;宋元以来,又减省楷书,参取行书,变成一种简体(即所谓的‘破体’、‘俗体’、‘小写’)。这都是最显著的减省笔画。而篆与篆,隶与隶,草与草,简体与简体,其中尚有繁简之不同,总而言之,汉字的字体,在数千年中是时时被减省的。从殷周之古体变到宋元之简体,时时向着简易的方面进行,可说是没有间断。”

简体字的大量流行是在唐宋以后,这时期,由于民间文学盛行,刻印技术进步,书籍出版大量增多,简体字也就在民间广为流行。出版于1930年的刘复、李家瑞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谱》一书中就收集了1600多个简体俗字,反映了八九百年间的简体字发展的情况,但这期间的简体字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只有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经给简体字以合法地位。

把简体字作为正统文字(正体字)来用的主张,是到了清末才有人提出来。晚清末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皆主张文字拼音化。1906年,教育家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五四运动之后,一批知识分子痛感于汉字的“三多五难”:字数多,笔画多,读音多,因而就难认、难读、难写、难记、难用,不利于启蒙大众,文字改革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都倡导简化字。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

1935年春,上海文化界发起大规模汉字简化运动,称为“手头字运动”,意即一般人怎么写,书就怎么印,使得文字比较容易写、容易认。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钱玄同主编的《简体字谱》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简体字324个,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这套方案后来因遭到戴季陶等人的反对,于第1936年2月通令收回。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的简体字运动停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字改革工作,于1954年12月成立了直属国务院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为负责研究和推行文字改革的专门机构。1958年1月,周恩来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当前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即: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这篇文章其实是为新中国文字改革划定了大框架,他对汉字改革的阐述是比较科学和符合实际的。

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之前,文字改革工作已经在进行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曾于1950年编制了《常用简体字登记表》,经过征求意见后,于1951年拟出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常用简体字555个。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经多次讨论、修改,于1954年底拟定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以后,立即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草案,后又于1955年2月2日在中央一级的报刊上将草案全文发表。随后,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至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这就是今天中国内地的用字标准。此后,汉字简化表经过几次修订。但是,1977年12月《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布及推行没过多久,即被通知停止使用以致被废止,原因在于进一步的简化,引起普遍的非议,并暴露出汉字简化的很多弊病。

1986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作出两个重要决议:一是宣布废除《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二是提出“今后,汉字简化应持极其慎重的态度,使文字在一个时期内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

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20世纪50年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虽然周恩来曾明确表示该方案“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但是后来近30年的汉字改革工作中,汉字必须走拼音化道路的观念占了上风,认为汉字的前途是走向拼音化。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讨论并贯彻了中央提出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关于汉字的前途,方针和任务中没有再重申拼音化的道路。同时又重申了周恩来的话“现在还不能作出结论”。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人类快速进入信息化时代,汉字的前途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1979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西方专家公开对我国科学家钱伟长说:“汉字将影响你们的现代化。因为今后计算机是社会的信息机构,而你们的文字是无法进入计算机的。”并预言:“你们的文字应当改为拼音文字,只有拼音文字才能救你们。”其实,这番话真实地反应了汉字在信息时代前夕的困境,就连国内的一些专家也惊叹:计算机时代来到了!

钱伟长教授回国后,马上四处奔波,成立了“中文信息学会”。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就取得了重大突破。当年预言“你们文字进入计算机要靠我们”的西方人,如今却购买了中国发明的汉字输入编码的专利。

在计算机信息输入上,汉字逐渐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像英文这样的拉丁化文字,是采用全息输入的方法(按字符逐个输入),只能靠熟练程度来提高速度。汉字通过音码、形码、义码几个途径的结合,采用非全息编码输入的方法,计算机的智能化又使中文输入由单个汉字输入进入了词语输入的新阶段。同样内容的英汉对照短文,汉字161个,英文字符(字母)778个。汉字以每分钟2033个的速度输入,输入一个汉字平均击键15~25次,161个汉字击键371次,用了48秒。英文以每分钟500键的速度输入,778个字符击键778次,用了1分30秒,汉字比英文快了近一倍。

有报道说:联合国5种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一定是汉语。与任何拼音制文字相比,汉字所占空间要小得多。汉字的这一优势,除了能大量节约纸张,提高印刷速度,降低发行成本,简化图书管理和使用外,最可贵的是可以节约亿万读者的大量精力和时间,据统计,同样的内容,英文本比汉文本至少多一倍以上。

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苍老变得年轻,从彷徨走向辉煌,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

同类推荐
  • 欧洲常识

    欧洲常识

    《欧洲常识》共分为12个章节,从地理、风俗物产、历史、旅游、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社会等12个方面,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欧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呈现出一个独具性格的欧洲以及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欧洲。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末世·2012

    末世·2012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对未知世界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殷谦的《末世·2012》不可能全面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但本书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尝试,包括研究和分析,将为我们关注玛雅文明以及地球人类和宇宙未知世界的话题,提供全新的、独特的、有力的参考。公平的知识之树结出智慧的果实,滋养孕育着全人类。知识之树繁茂地生长在一切能生根发芽的地方——这本书中所有的探索与思考、假说和数据、交流和评价,都反映出作者智慧的结晶,于是就有了《末世·2012》。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系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几十年来在台讲授《孙子兵法》的集大成之作。《毓老师说孙子兵法》重在告诉读者要懂得变局,知晓为人处世之道;要有智慧,遇事要以智取;更强调,凡事要留余地,得势时不可以赶尽杀绝。《毓老师说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孙子兵法》最终的目的是使人类和平,天下一家,所有人类都同一尊贵,应同等对待!如能用此一眼光读《孙子》,相信人人皆可用智慧,为自己也为家人谋得一幸福的人生。如果社会因为智者多了,大家遇事能以智取,不作无谓之争,和睦相处,社会、国家也就日趋于安宁。大家共存共荣,互不侵害,最终才能达成天下一家的理想。
热门推荐
  • 波段炒股就这几招

    波段炒股就这几招

    股市是充满智慧和富有挑战性的竞技场。如果你想在股市一显身手,甚至成为股市中的风云人物,通过阅读本书,你将知道:通过股票投资成为百万富翁不是梦。中国股市跌宕起伏,投机性强,只要善于把握中线机会,波段操作,肯定会体会到投资盈利的喜悦。
  • 冷王盛宠:毒妃太霸道

    冷王盛宠:毒妃太霸道

    他一手操控,令她家破人亡,与爱人隔绝千里。可是仍棋差一步,她变成别人的女人。她以为他会是最坚实的依靠,最忠诚的伙伴,直到她发现他的阴谋,他的强取豪夺。风云变幻,流离失所,生死一线,要活下去必须变强,她变得不似从前,统领万军,屠炭百里。曾经任人摆布,如今睥睨浮生。当她喋血归来,他又该如何面对这曾经深爱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转身成宠妃

    转身成宠妃

    阳春三月的傍晚,太阳早早的就在天边藏起了半边脸,远出偶尔传来隆隆的春雷声。在台大医院的侧门,一颗戴着鸭舌帽的小脑袋怯怯的伸出大门口,谨慎的左右瞧了瞧后,迅速钻进一辆taxi,车子立即向前方驶去。小脑袋趴在靠座上看着挡风玻璃外,确定来接她回家的司机真的没追来后,才大大的呼了口气,转身坐回到座位上,脸上露出贼贼的笑容。坐在车上的女孩名叫韩茜儿,是黑帮老大韩冥九的掌上明珠。她……
  • 异世争雄

    异世争雄

    看一个修真者来到异界,携带者众多武器,从而走上争霸的道路……
  • 陈白沙集

    陈白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宠嫡妃

    娇宠嫡妃

    陈妍雪,世人口中的草包傻子。传言其貌不扬,但却身份尊贵是相府唯一的嫡女。却因庶妹嫉妒被害溺水身亡。她现代毒神特工,一手毒术杀人于无形,只是世人却不知她的医术同样出神入化,只是因为职业原因鲜少人知晓。当她和她命运的转盘产生交集,一朝魂归。且看她如何扮猪吃老虎,玩转古代。
  • 特工魔女惊天下

    特工魔女惊天下

    她是一介杀手,却在最巅峰之际被组织背叛。本以为魂归大地,却不料穿越成毫无魔力的废材大小姐。她看似柔弱,实则刚强。她扮猪吃老虎,聪明智慧。他堂堂仙界之子,偏偏看上了她。......丫鬟说:“小姐,你是不是要屈服在这个无所不能的男人身下了?”“哼,我要他跪拜在我脚趾头下。”后来她成功了,仙界皇子追上门,当教主,做女皇震惊天下-----
  • 密藏开禅师遗稿

    密藏开禅师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夏死书(全集)

    西夏死书(全集)

    死书里的活人坟究竟在哪里?“遗失的1964”到底隐藏了什么?西夏皇后的头骨与尸身的年龄为何相差十几年?中蒙边界无人区里,克格勃和中情局特工何以双双败给了一千年前的死人元昊?在经历了沙漠和荒原冒险后,唐风终于找到了瀚海宓城的正确位置。在城中,唐风发现了一些汉文和西夏文字的对照石碑,终于将西夏文这种已经“死去”的文字完全破解。通过破解了的西夏死书,找到了西夏最后的宝藏——活人坟。而一切的谜团,都将终结于死亡大结局!
  • 每天学点健康心理学

    每天学点健康心理学

    本书从38个方面为你开列了克服这些心理危机的有效“处方”,旨在从正、反两方面告诫你必须这样做的道理和方案,让你在短时间里铲除自己的心理危机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驾轻就熟、本领超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