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7000000008

第8章 有无——没有人会真的一无所有(1)

从“无”中发掘出“有”的价值

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除去“道”以外,最核心的、最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事情的概念就是“有”和“无”。“无中生有”就是老子提出来的,他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本来不是贬义的话,但是后来在流传中被接受的人理解成带有贬义的话了。老子发现世界上每一件具体的事、每一个具体的物、每一个具体的存在都不是永恒的,都是从“无”变成了“有”,从“有”又变成了“无”。

也就是说,所有的“有”都是从“无”中产生的,如果没有“无”,也就没有“有”的价值。

老子曾经举过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毂”就是车轮,古代的车轮有三十根辐条,这些辐条连接着轮轴和轮圈,辐条之间和轮轴都是空心的,如果这些地方是实心的,轮子就没法运转,更没法安在车上了。正是有了轮子中的空心部分,才有了这辆车的实用价值。同样的道理,“埏”也就是陶器陶罐这一类的东西,只有当中空心,才是一个完整的、能装东西的器具。

所以,尽管大家都喜欢“有”,讨厌“一无所有”,但是“有”和“无”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单纯的“无”,正如没有单纯的“有”;“有”的价值,就蕴藏在“无”当中。

因此,面对“无”的时候,不要沮丧,要有一双从无中发掘“有”的眼睛。

《庄子》中有一个“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的故事,说一个宋国人到南方的越国去卖章甫,结果发现越国人都剃发文身,根本不戴帽子,于是,这个宋国人只能无功而返。

当然,越人不戴帽子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条件不适合戴帽子,百越地区地处亚热带,潮湿炎热,连衣服都穿得不多,何况帽子呢?

但是气候不适合戴帽子就真的卖不出帽子了吗?这“无”中就生不出“有”来了吗?

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三个推销员,相约去一座寺庙向和尚推销梳子,其中一个当场就被和尚赶了出来;第二个推销员建议僧人在大殿的佛案上放一把梳子让香客梳头,于是他的梳子卖出去了十多把;第三个推销员却卖出了上千把梳子,原来,他建议僧人们买下梳子,作为给善男信女的回赠礼物。

同样都是没有头发的“无”,有人一无所获,有人却挖掘出大大的价值来。确实,越国人不戴帽子,但是试想一下,如果那位去越国卖帽子的宋国人像第三个推销员或者像第二个推销员那样善于无中生有,稍微改变一下帽子的功能、意义,如把帽子当成来自中原的“奇货”卖给部落首领用来彰显身份,何至于空手而归呢?

在老子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无”,也没有绝对的“有”,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没有一无所有的人,只有不懂得“无中生有”的人。

谁也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老子说“无中生有”,从无中生出有,在空白处找到萌发的希望。试想,一个已经被注满的杯子,怎么可能再注入清冽的甘泉?一块已经被填满的土地,怎么可能长出新的大树?谁也不能从富足走向富足,谁也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所以,不要害怕一无所有,因为无中蕴涵着无限可能,一无所有才能实现从无到有的胜利。

许多情况下“无”对人是有利的,为什么呢?比如说青年人,和成年人相比,他们无地位、无资金、无特别的成就,但是他们的这三个“无”成就了无限的“有”,他们有前途、有明天、有选择的可能性,叫做大有希望。

有一个叫力克·胡哲的澳洲青年,出生的时候就患有“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但他的生命体验令所有人都佩服不已。他是澳洲第一批进入主流学校的残障儿童,是他们中学第一位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残障者,是第一位登上《冲浪客》杂志的菜鸟冲浪客,他既会踢足球,又会打高尔夫,他创立的“没有四肢的人生”在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举办了1500多场演讲,他出版过两套畅销全球的DVD,出演过一部为他量身定做的电影《蝴蝶马戏团》,还出过一本畅销全球的书,这本书的中文版已经上市,叫做《人生不设限》。

一个没手没脚的青年,却诠释出这样精彩绝伦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让力克有如此的生命体验?或许,《人生不设限》中的一句话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没手没脚,没有限制。”

是的,“没手没脚”,一个被命运逼到墙角的人,除了反抗,一无所有,反抗无法让他失去更多的东西。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让他从一无所有的残疾青年成长为“2005澳洲年度青年楷模”。

“有”有有的局限,“无”有无的优势。一个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才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爆发出巨大的潜能。如果你一无所有,那就意味着你将一无所失,没有人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因为“有”是从“无”中走来的。

相反,当拥有了一切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失去了一样东西——对拥有的渴望。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拥有对失去的恐惧,这就是为什么武侠小说中“天下第一”总是最空虚的,因为他已经失去奋斗的目标,只能面对着一群实力悬殊的挑战者。

在金庸的小说里,有一个从未登场,人生却很高的人物:独孤求败。

小说《神雕侠侣》中,杨过误入独孤求败的剑冢,看到他留在石壁上的一段话:“余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唯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在败尽英雄,天下无敌后,独孤求败感到了“无可奈何”的寂寥,因为他已经走到顶峰,再也无路可走。

这虽然是小说中的情节,却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没有人能够拥有一切,因为当人登上巅峰的时候,至少他失去了继续攀登的机会。

同样的道理,没有人真的一无所有,因为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时,他就有了无穷的可能性。没有人能从胜利走向胜利,所以胜利永远只是一瞬间,最值得享受的,是胜利之前的路程。

“无”是一切浪漫与美好的前提

“无”是美的源泉,只有“空白”才能让人浮想联翩。比如晚唐诗人李商隐有许多《无题》诗,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像“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以诗中头两个字命名的其实也是无题诗,比如《锦瑟》。不拟标题的意思什么呢?那就是由着读者去想象,它表达的是情感,是内心,它有一个纯粹性和自由感悟的空间。这些无题诗一方面大家说不清楚诗中具体表达了什么,但另外一方面又家喻户晓、人人喜爱。

舒伯特有一部《未完成交响曲》,这个“未完成交响曲”标题本身就对人有极大的吸引力。

相反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登上了月球,这可谓是人类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填补人类一项科技空白的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月球上没有桂树,也没有吴刚、玉兔,更没有嫦娥,一瞬间,所有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全部没了。

日本作家清冈卓行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米洛斯的维纳斯》,很好地阐述了“无”与“美”的关系。

同类推荐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文化自觉为基础,从文化存在的多维理论视野出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研究上的创新,梳理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依据历史脉络的层层揭示,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点和价值诉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发展线索,并在比较学视野中凸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特殊价值。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热门推荐
  • 末世女尊:家有老公太嚣张

    末世女尊:家有老公太嚣张

    重生末世,云惊澜意外的发现这里居然是女尊世界,更让她不敢置信的是男人生子!而且自己也已经有了老公和儿子。只是这老公不疼,儿子不爱怎么办?!当然是宠!使劲宠!宠到让他们不能自理![小剧场]某一天,云惊澜醉酒一吐不快后:“别人家都是老婆最大,怎么到我这就反了?”“云惊澜!你给我再说一遍!”云惊澜看着虎视眈眈的老公,立马怂了:“我,我说……不宠老公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平时也只有宠宠老公,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老公~”ps:[女尊]慎入
  • 墓宗

    墓宗

    吴家祖上本是北京城非常有名的风水先生,为了避难全家不得不搬到乡下去过普通人的生活。世事的变迁,家道的败落,吴家到了吴斗这辈因缘巧合从一位道长手中得到了一本破书,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跟随他的同伴一起踏上了盗墓的旅途。坟地里钻出太平军的阴灵,棺材中的千年宝藏来自何方,远古失落的文明如何追寻,一切答案尽在此书中。
  • 论忍战爆发的必然性

    论忍战爆发的必然性

    她是卯之女神,曾经是。她也是四代目火影的长女,那个半边脸长得挺奇怪的人是这样告诉她的。所以为什么听完儿子们的报告去睡觉的她,突然就变成了一个小婴儿?又为什么,大儿子会被称为六道仙人,小儿子却不知所踪?好吧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既来之则安之,安心陪着自己按照现在这个身体的辈分应该叫哥哥的人,有事没事去木叶村stk一位蒙面小哥。不过自家弟弟在木叶过的是什么鬼日子,突然觉醒了祖传弟控属性的波风水奈表示,这决不允许。
  • 哈勃逆向定律

    哈勃逆向定律

    哈勃定律,是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对宇宙中的任何两个星系来说,它们都在彼此互相远离,而且星系间的距离越远,相互远离的速度也越大,通常被用来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而哈勃逆向定律,则是适用于爱情的歪理,只要是气场契合的两个人,他们会彼此靠近,距离越近,感情的碰撞越激烈,而爱情更迭也越快,从而构成一个循环。就像司玉衡从来没想过他会喜欢上贺然,卢安也没想过自己会喜欢江童,可江童喜欢的是姜冉。他们在循环更替中彼此慰藉,想寻找一个停留点,不再更替。所以司玉衡甘愿看贺然和他人相识相知相爱,甘愿陪贺然活在臆想中。就如同沈弋出国前虽然让乔木照顾好卢安和贺然,却背地里让卢安离乔木远一点。
  • 秦岭四大国宝

    秦岭四大国宝

    本书全面介绍了栖息生活在秦岭南麓洋县境内的四大珍稀动物,即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它们的历史变迁、生态习性、发现之旅、保护现状、轶闻趣事等等知识,是了解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不可多得的一本资料。这是目前第一本全面介绍秦岭四宝的一本书,填写了图书资料的空白。
  • 稚川真人校证术

    稚川真人校证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即非禅师全录

    即非禅师全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 最毒宠妾:盛宠妾宝王爷大人

    最毒宠妾:盛宠妾宝王爷大人

    爱上书里被女主虐死的男二,结果真的穿越到书里,见到自己的男神老公是什么体验?叶蓝草表示,女主不识货,男二王爷我来宠。身份太低配不上他怎么办,没关系,做妾也成了。某个傻王爷立马把一个檀香木盒子奉上“我把家里的房产地契,铺面文书,以及我自己都打包来送给你”……家产在手,某男连娶正妻的本钱都没有,以后这个家,还不都我说了算。只要你不娶正妻,妾就妾吧!……从此,堇林城中人人都知燕北王府中有一悍妾,我大璃战神、名声凶到能止小儿夜啼的燕北王在她面前小鸟依人,真真是堇林城中的一景啊新书《神凰归尊:夫妻双双把天捅》已开始连载,脑洞清奇,欢迎跳坑
  • 极品盗妃驭夫术

    极品盗妃驭夫术

    【本文男女主均为成长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生一世一双人!】人前,她为世人唾骂,因她无才无德又好色,豢养三千美男,日日笙歌夜夜迷乱。人后,她为世人愤恨,全因她是天下第一盗,翻墙高门大院,搜尽钱财盗尽宝物。其实,暗自韬光养晦,只因她身背家仇国恨,哪怕认贼作父,势必刃血仇取天下。他是战神,被世人敬仰;他喋血无情,被世人畏惧;他是天下第一美人,亦有周身一丈为女性死伤区的怪癖,但仍有无数女子不顾安危前赴后继自荐枕席。他一张皇榜告天下:兹有天下第一盗蝶恋盗取宸王王印,悬赏万两黄金缉拿。世人皆议:此次蝶恋惹到宸王,定然不死也要脱几层皮。可那个对她死缠烂打唯命是从宠溺无度的人是谁?她说:偷一次是偷,盗一米是盗,何不多偷大盗?她还说:毁我家园,分我山河者,盗他天下又何妨?他只说:但凭卿卿王妃高兴,本王自相伴左右,鞍前马后!★片段一★某女看着某男无怨无悔地处理着本该自己圈点的大山似的奏折,心里寻思着这么下去可不行,忽然灵光一闪,留书一封:爷稍等,老子去偷个人来帮忙处理国事!某男看到洋洋洒洒地信,额头青筋直冒,风一般窜了出去,徒留总管看着大山奏折风中凌乱:不带你们这么不负责任的啊!★片段二★某男看着一手抱着一只尾羽拔掉的小孔雀一手拖着条只剩臼齿的小狼的宝贝女儿,有些不明所以,“宝贝儿,你这是要做什么呢?”“小姨天天都说娘亲只会偷鸡摸狗,女儿想着女承母业,所以女儿把就小姨家的鸡偷来了,狗就带在身边时时刻刻摸着!”小宝贝儿说着就摆上了哀怨的表情,“唉,也不知道能混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特别说明】欲知详情,请欣赏正文!坑品有保证,欢迎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