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2300000021

第21章 孟浩然(2)

本诗另一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情之难抒,在于抽象。诗人常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以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词语往往一字不用。而此诗却一反这种通常的写法。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自然“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遂使壮志衰颓;流落秦中,感凉风、闻蝉鸣而“益悲”。这种写法如画中的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苦愁闷,使人读来并不感到抽象,反而觉得诗人的明朗与率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2]。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3]。

注释:[1]桐庐江:即桐江,今在浙江桐庐。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2]建德:县名,今浙江,居桐江上游。维扬:即扬州。[3]海西头:扬州近海,故称海西头。

鉴赏:此诗是诗人从长安离开后,漫游吴越旅途中夜宿桐庐江,为怀念旧友而作。

诗的前四句写景:“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有声有色,一鼓作气地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的凄清画面:山暝猿啼,江流滔滔,树叶萧萧,孤舟月照,既写景色的寥落凄寂,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后四句:“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借景生情:月夜宿孤舟,独客他乡,心中愁闷,自然对友人深切怀念,因而热泪纵横,想把自己深切的思念之情遥寄给“海西头”的扬州故人。

本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峭或清寂,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全诗语言精妙,写景如画,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1]。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2]。

注释:[1]襄水:也叫襄河,人称汉水,在湖北襄阳西北。[2]迷津:津为渡口,迷津即找不到渡口,比喻找不到出路,迷失方向。

鉴赏:本诗是孟浩然漫游长江下游途中所作,是一首思归的诗。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两句是从鲍照的“木落江渡寒,雁还风吹秋”演变而来,但孟作也如行云流水,更准确地写出了深秋的景象。诗人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达出“寒”,诗人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为以下的思乡之情奠定了基础。

首联应用“起兴”的手法,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联“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透露出思乡的情怀,带有含蓄的意味,未点明。第三联“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写尽天下游子共有的情怀。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诗人身在异乡,迷于津梁,无从觅路,眼前只见傍晚宽平如海的江面,无边无际的波涛。诗的末两句既实写当时情形,又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愤之情。

本诗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迷茫的黄昏江景之中。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1]。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2]。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3]。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4]。

注释:[1]寂寂:求仕没有音信,心中苦闷。[2]寻芳草:喻追求理境界。违:分离。[3]当路:当要权者。假:宽容。[4]还:回乡。扉:门。

鉴赏:本诗是孟浩然离长安之前、赠别王维的诗,诗中抒发的依然是求仕碰壁后怨愤苦闷的感情。

孟浩然曾经在太学赋诗,“一座嗟服,无敢抗。张九龄、王维称道之”,但这次入长安竟然无功而返,诗人心中是很惆怅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是一时牢骚语,他与王维还是甚为相知。前二句“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直写自己失意,无限愁恨和怨恨之情力透纸背。既然长安是这样的难堪,所以三、四句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即那就不如回去了,只好和友人惆怅地告别。五、六句“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进一步说明仕进不达的原因就在于无人援引;“知音世所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珍视与王维的知音之情。既然求仕无望,诗人再留京城就毫无意义,因而决心回归故园隐居山林,孤伶伶地度过一生了。

通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十分深刻。言浅意深,耐人寻味。

与诸子登岘山[1]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2]。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3]。

注释:[1]岘山:山名,在湖北襄阳南九里,一名岘首。[2]鱼梁:江中的鱼梁洲。梦泽:泛指湖泊。[3]羊公碑:西晋名将羊祐曾驻岘山,死后百姓建碑纪念他。《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常造岘山。尝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登望如我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祜卒后,襄阳百姓于岘山立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羊公:指羊祐,晋南城人。晋武帝时,镇襄阳,轻裘缓带,身不披甲,与吴陆逊对抗。

鉴赏:这是一首吊古的诗,意在吊古感今。诗人凭吊岘山的羊公碑,由羊祜联想到自己的身世。

诗人开篇即发议论,所谓凭空落笔,似与题目无关,但一气贯注,自有神合之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寒来暑往,时光流逝,人事不断地交替变化。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第三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写出诗人登高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现出水面。“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诗人此刻眺望远方,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诗人借景抒情,烘托自己无限的伤感。第四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联想到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名垂青史,而自己至今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将湮没无闻,这与“尚在”的“羊公碑”相比,不免“泪沾襟”,异常伤感。

本诗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句末用典,贴切自然,情趣盎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

注释:[1]具:备办。鸡黍:黍是黄米,古人认为是一种最好的粮食。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2]合:围拢。[3]轩:窗户。场:打谷场。圃:菜园。话桑麻:闲谈农作之事。[4]重阳日:即重阳节,古代风俗,重阳节赏菊。就:靠近。

鉴赏:这首有名的田园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做客所写。

前两句诗简朴,耐人寻味。为互敞心扉铺设了一个合适的气氛。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至交之间不用客套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能够为对方打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清淡幽静的山村,充满了浓烈的田园生活气息。诗人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近处是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远处郭外青山依依相伴,使得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故人庄”坐落在这样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更显得畅快,令人心旷神怡,宾主之间忘情在农事上。诗人被农庄生活深深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还来一同赏菊。

诗篇把宁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语言平淡,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丝毫无雕琢痕迹,于“淡抹”中显示其极大的魅力。

岁暮归南山[1]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2]。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3]。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1]南山:指孟浩然的故乡襄阳城南。[2]北阙:坐落在皇家宫殿北面的望楼,等待朝见或上书的地方。敝庐:指自己的破落家园。[3]青阳:指春天。岁除:即岁暮。

鉴赏:这是一首诗人入京求仕不遇,岁暮返回老家时抒发愤慨的诗。

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进长安应进士举落第,心情很苦闷,当时的孟浩然满腹文章,已颇有诗名,并得到王维、张九龄的赞誉。因而这次应试失利,令孟浩然大为懊丧,现实无情地粉碎了孟浩然在政治上曾抱有的幻想,怨恨之情、绝望之意油然而生。本诗诗人以自怨自艾的形式发泄一种无奈之情。

诗人开篇就直抒自己决心不再上书朝廷,要回到故乡的敝庐中去。接着以自怨的口吻说:我是没有才能的,因而得不到圣主的任用;年纪又渐渐老了,身体多病,致使老朋友也疏远了我;头上白发渐渐多了,似在催我老去;春天太阳朗照,如在逼旧年离去;我愁苦得彻夜不能成眠;月亮从松间透进窗来,自己更感寂寞。

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蓄丰富。层层辗转表达,句句语涉数意,构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春晓[1]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2]不觉晓:不知不觉已天亮了。啼鸟:啼叫的鸟。[3]“夜来”二句: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

鉴赏:春天,是欣欣向荣的。春天的早晨,更是生意盎然:鸟雀到处鸣唱,经过夜来的风雨,地上到处是落花。从落花可以使人联想到花丛草木。诗人把住了这一特点,只用淡淡几笔,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春晓图。

本诗意在惜春。诗人选取了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而从听觉的角度着笔写春之声,用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只淡淡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后两句由喜春翻为伤春、惜春,而这伤和惜却是因为对春的爱,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这份闲淡中多少流露出个人的不幸际遇。诗里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兴味。

本诗语言浅近而自然天成。诗中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澄澈,如天籁之声,读之使人如饮醇醪,自然而然地陶醉在美景里。

宿建德江[1]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2]。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3]。

注释:[1]建德江:浙江上游的一段,因在建德境内,故称建德江。[2]烟渚:暮烟中的洲渚。[3]“野旷”句:原野空旷,天边地平线比树还低。月:指江中月影。

鉴赏:这是一首写羁旅之思的诗。诗人晚上在江边停泊,即景生情而作。

首句点题,“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是诗的中心句,日落黄昏,江面上水烟蒙蒙。因为“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蓦然而生。接下来作者并未循此继续抒愁,而是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中去。写出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到了慰藉,诗也就到此停止了。

孟浩然的这首小诗,自然之中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1]。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2]。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3]。

注释:[1]暝:昏暗的样子。[2]烟鸟:暮烟中的归鸟。[3]萝径:萝是蔓延的藤。径,就是小路。

鉴赏:此诗的诗眼是一个“期”字。诗人夜宿僧舍等待友人,只看到时间一刻刻地过去,而所期待的人,终不见来。与人相约,久等不至,不免有些心生惆怅,然而诗人等待友人不至,并不心焦,并不抱怨,还自抱琴耐心静候,这是多么的闲适呵诗人开篇就写傍晚,是顾到题目的“宿”字。“松月”、“风泉”是写在将晚时所见所闻的风景。再用“归樵”、“栖鸟”,时间又进一层,并以此陪衬丁大。用一“欲”字,犹有未尽归意,还是希望他能如期而来,结果还是相信他“期宿来”,所以仍旧抱琴去等。不明言不来,而不来的意思已写得非常清晰了。

这首诗可与《寻西山隐者不遇》相对照,寻而不遇,仍然得尽其兴;期而不至,也是自得其乐。《寻西山隐者不遇》诗中“何必待之子”,是不遇之后自慰的话;本诗中“之子期宿来”,是不来之前自信的话。两者都脱尽火气,一点不露抱怨声,可见诗人宁静的风度所在。

同类推荐
  • 漂亮朋友(上)

    漂亮朋友(上)

    农民出身的杜洛华胆大妄为,冷酷残忍,凭借漂亮外表独闯巴黎,厮混于巴黎贵夫人的圈内,如鱼得水,演出了一幕幕荒淫的闹剧。而那些戴着绿帽子的丈夫们却争相举荐、提挈他,使他很快步入上流社会,成了一个政治暴发户。小说揭示了上流社会的空虚、荒淫、堕落,展现了资产阶级政客的厚颜无耻,揭露了政治界、新闻界黑暗的内幕,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力地批判。这部小说在世界上有着十分深广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大唐悬疑录2:璇玑图密码

    大唐悬疑录2:璇玑图密码

    前秦才女苏蕙为挽回丈夫心意,用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出由840字排成的“文字方阵”,上下、左右、里外,各种角度,均能成诗,奇巧绝伦,名为《璇玑图》。到了唐代,女帝武则天亲自作序《织锦回文记》,令《璇玑图》风行天下,大放异彩。但就是这样一件代表着美好爱情的闺阁刺绣,却让大唐后宫陷入重重危机。
  • 血色舞台

    血色舞台

    下午两点整。有人打开了走廊尽头的那扇小门,看了看里面在七八个獐头鼠目中显得异常的男子,随便招招手,告诉他可以出去了。男子似乎并不高兴,怏怏地跟着走出去。办公区内,签了字印下指纹,身边负责的警察打量他一眼,好像打从内心觉得这么人五人六的爷们实在很可惜,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可别再犯事了,挺好个小伙子,干点啥不好。”时骏狠狠地剜了眼对方,把笔一扔转头便走。来赎人的霍刚跟朋友说上几句客套话,不紧不慢地跟了出去。
  • 曹大牙的杰作

    曹大牙的杰作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今古奇谈:荒郊老店

    今古奇谈:荒郊老店

    这是一部悬疑、惊悚、涉案经典集成,共收录了十五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每一篇都惊奇不断,令人心跳不已。《荒郊老店》气氛恐怖,人物怪异,似人似鬼,似魔似妖,但最终皆为人在作祟;《巨麝谜案》中的一群中药贩子为了利益不杀人越货,铤而走险;《和谐卫士》中的刑警机智勇敢、破获了高铁爆炸案;《血热江冰》谱写了缉毒警察与大毒袅殊死决战的悲壮诗篇……惊悚的场面,出奇的悬念,惊心的案情,真挚的情感,令人击节慨叹。
热门推荐
  • 洞的消失

    洞的消失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南部新书

    南部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牌设计师:萌妃霓裳天下

    王牌设计师:萌妃霓裳天下

    莫名的穿越,是前世未了情,亦或是今生不解缘?幽幽宫庭,风花雪月的背后是阳谋阴谋,亦或是爱恨离仇。是谁运筹帷幄,掌他人生死大权;又是谁笑颜如初,堪比这万里山河?情丝三千,与君相守。冥冥之中,他与她又该何去何从?且看时尚萌妃,如何玩转大唐天下,如何演绎旷世奇缘。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读一读关于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正史 ”很重要,但也不妨多了解一点常常在细微处见出历史真精神的“史屑” ,知道一些掌故轶闻,这样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 的兴趣。本书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精选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 ,并根据内容对每个故事都进行了深刻、精当的经验要诀分析,以期对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
  • 妖精的尾巴之不平凡的人生

    妖精的尾巴之不平凡的人生

    这是一个绅士在妖尾世界争取和平生活的故事。(此文不是后宫文,更不是种马文,争取写出自己心中的妖尾世界)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ed Seal

    The Red Se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尾不开花呆萌皇后要出嫁

    凤尾不开花呆萌皇后要出嫁

    他说:“天下人的生死与我何干,我只想你永远陪在我身边。”他说:“我成了幽冥界的尊主,拥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可是为什么我一点都不开心呢?”她说:“辛燃已经死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辛燃,我是凤鸾,我不爱你。”火神祝和之女转世为人,面对新欢旧爱又该如何选择?江山地位与挚爱之间又该如何选择?
  • 群星闪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群星闪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它向我们展现了多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第一次发现太平洋;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从此欧洲历史打开新的篇章;著名音乐家韩德尔奇迹般的精神复活,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弥赛亚》;老年歌德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