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7400000213

第213章

宇集·古方八阵

寒阵

黄连解毒汤 亦名解毒汤。治火热狂躁烦心,口干舌燥,热之甚者,及吐下后热不解,脉洪喘急等证。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等分)上每服五钱,水二钟,煎服。

(仲景)白虎汤 治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邪,宜用此以解内外之热,及一切中暑烦热,热结斑黄,狂躁大渴等证。

石膏(一斤,碎)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糯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加苍术,即名苍术白虎汤。

(仲景)白虎加人参汤 此即人参白虎汤。亦名化斑汤。仲景法即于前白虎汤内加人参三两,用治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今近代止用人参二钱,石膏五钱,知母二钱,甘草一钱,糯米一撮,以治赤斑口燥烦躁,暑热脉虚等证。又河间名为人参石膏汤,用治膈消烦热,但分两加倍于今方。

《活人》白虎加桂枝汤 治疟但热不寒,及有汗者。

知母 桂枝 甘草(炙) 粳米(各一钱) 石膏(一钱)上咀。水一钟半,煎八分,温服。

(仲景)竹叶石膏汤 治阳明汗多而渴,鼻衄,喜水,水入即吐,及暑热烦躁等证。

石膏(一两) 竹叶(二十片) 半夏 甘草(各二钱) 麦冬 人参(各三钱) 粳米(一撮,此系今方,分两非仲景旧法)水二钟,姜三片,煎服。一方云:石膏二钱,人参一钱,其他以降序之,用者当酌宜也。

六味竹叶石膏汤 治胃火盛而作渴。

石膏( 囗,倍用之) 淡竹叶 桔梗 薄荷叶 木通 甘草(各一钱)水煎服。

竹叶黄 汤 治胃虚火盛作渴。

淡竹叶(二钱) 人参 黄 生地黄 当归 川芎 麦冬 芍药 甘草 石膏( ) 黄芩(炒,各一钱)水煎服。按此方之用,当去川芎为善。外科仍有半夏。

《宣明》桂苓甘露饮 治阳暑发热烦躁,水道不利等证。

滑石(飞,四两) 石膏 寒水石 白术(各二两) 茯苓 泽泻(各一两) 肉桂 猪苓(各五钱)甘草(二两,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汤调下。

(子和)桂苓甘露饮 治证同前,脉虚而渴者当用此。

滑石(一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石膏 寒水石 干葛 泽泻(各一两) 官桂 木香 藿香(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

《千金》甘露饮 治男妇小儿胃中客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烂,时出脓血,及脾胃受湿,瘀热在内,或醉饱多劳,湿热相搏,致生胆病,身面皆黄,或身热而肿,大小便不调。

枇杷叶(拭去毛) 生地黄 熟地黄 天门冬 麦门冬 黄芩 石斛 茵陈 枳壳(各一钱)炙甘草(五分)上作一服,水二钟,煎七分,食后服。《本事方》无麦冬、茵陈,有山豆根、犀角屑,治口齿证大有神效。

三黄石膏汤 治疫疠大热而躁。

石膏(生,三钱) 黄芩 黄柏 黄连(各二钱) 豆豉(半合) 麻黄(八分) 栀子(五枚,打碎)水二盏,煎一盏,连进三、四盏则愈。

羌活升麻汤 治暑月时行瘟热,病宜清热解毒,兼治内外者。

羌活 升麻 葛根 人参 白芍药 黄芩(各一钱) 黄连 石膏 甘草 生地黄 知母(各七分)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东垣)普济消毒饮 治疫疠憎寒壮热,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干舌燥,俗云大头瘟病,诸药不效。元泰和二年,东垣制以济人,所活甚众,时人皆曰天方。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 人参(三钱) 橘红 玄参 生甘草 桔梗 柴胡(各二钱)薄荷叶 连翘 鼠粘子 板蓝根 马屁勃(各一钱) 白僵蚕(炒) 升麻(各七分)上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服之;半用蜜丸噙化,服尽良愈。或加防风、川芎、当归、薄荷、细辛,水二钟,煎一钟,食远稍热服。如大便硬,加酒蒸大黄一、二钱以利之;或热肿甚者,以砭针刺出其血。

芩连消毒饮 治天行时疫,大头病发热恶寒,颈项肿,脉洪痰痹等证。

柴胡 桔梗 羌活 防风 黄芩 黄连 连翘 枳壳 荆芥 白芷 川芎 射干 甘草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有痰者,加竹沥、姜汁调服;如秘结热甚者,先加大黄煎服,利二三行后,根据本方加人参、当归调理。

(河间)六神通解散 治发热头痛,脉洪身热无汗。《槌法》有川芎、羌活、细辛三味。

麻黄 甘草(各一钱) 黄芩 苍术(各二钱) 石膏 滑石(各钱半) 豆豉(十粒)水二钟,加葱、姜同煮一钟,温服。

(仲景)小陷胸汤 治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半夏(三钱) 黄连(钱半) 栝蒌仁(二钱,此非古数)上先以水二钟,煎栝蒌至一钟半,乃入二药同煎至八分,温服。原方用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栝蒌实一枚,水六升,如法煮二升,分三服。

鸡子清饮 治热病五、六日,壮热之甚,大便秘结,狂言欲走者。

鸡子(二枚,取清) 芒硝(细研) 寒水石(细研,各二、三钱)上以用新汲水一盏调药末,次下鸡子清搅匀,分二服。按:此法似不若以悉尼浆调二药服之更妙。

(仲景)黄连阿胶汤 治少阴伤寒,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上以水五升,先煮前三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栀子仁汤 治发热潮热,狂躁面赤咽痛。

栀子 赤芍 大青 知母(各一钱) 升麻 柴胡 黄芩 石膏 杏仁 甘草(各二钱) 豆豉(百粒)水煎温服。一方无豆豉。又六味栀子仁汤在外科八。

(仲景)栀子豆豉汤 治伤寒烦热懊 。可为吐剂。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上用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再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仲景)栀子浓朴汤 治伤寒下后,余邪未清,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

栀子(十四枚,擘) 浓朴(四两,姜炙) 枳实(四两,炒)以上三味,用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仲景)栀子干姜汤 治伤寒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若病患旧有微溏者不可用。

栀子(十四枚,擘) 干姜(三两)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仲景)栀子柏皮汤 治伤寒身黄发热者。

栀子(十五枚) 甘草(一两) 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解瘟疫热毒瘟疫八、九日后,已经汗下不退,口渴咽干,欲饮水者,以蚯蚓粪名六一泥不拘多少,擂新汲水饮之,或用晚蚕砂亦可。其热甚者,用新青布以冷水浸过,略挤干,置患人胸上,以手按之良久,布热即易之,须臾,当汗出如水,或作战汗而解。夏月极热用此法,他时不可用。

漏芦丹麻汤 方在外科。治时毒头面红肿。

黄连香薷饮 方在和阵。治伤暑中热。

《局方》泻心汤 治心火。

用川黄连去须,为极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或一钱,或汤或散,临卧服。

(仲景)甘草泻心汤 亦名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此方主之。此方辛入脾而散气,半夏、干姜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连、黄芩之苦以泄痞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之也。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干姜 黄芩 甘草(炙) 人参(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仲景)生姜泻心汤 治伤寒汗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生姜(四两,切) 甘草(炙) 人参 黄芩(各三两) 干姜(一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无生姜,即名半夏泻心汤。

(仲景)大黄黄连泻心汤 治太阳伤寒汗下后,色微黄,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上二味,以微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仲景)附子泻心汤 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

大黄(一两) 黄连 黄芩(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别煮取汁)上前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清心莲子饮 治热在气分,口干作渴,小便淋浊,或口舌生疮,咽疼烦躁。

黄芩 麦冬 地骨皮 车前子(炒) 甘草(各钱半) 人参 黄 石莲子 柴胡 茯苓(各一钱)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良方》加味通心饮 治诸疝内热胀痛,及小便不利。

木通 栀子仁 黄芩 瞿麦 连翘 枳壳 川楝子 甘草(等分)上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灯心二十根,车前草五茎,煎七分,温服。

清心汤 治心受热邪,狂言叫骂,动履失常。

黄连 黄芩 栀子 连翘 薄荷 甘草 芒硝 大黄(等分)水一钟半,竹叶二十片,煎八分,温服。

外科清心汤 方在外科。治疮疡肿痛发热。

《局方》人参清肺汤 治肺胃虚热,咳嗽喘急,坐卧不安,年久劳嗽唾痰。

人参 杏仁(去皮尖,炒) 阿胶(各一钱) 粟壳(蜜炒,一钱半) 炙甘草 桑白皮 知母地骨皮 乌梅肉(各五分)水二钟,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人参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金,传为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喉不利。

人参 天冬 黄芩 地骨皮 陈皮 青皮 茯苓(各八分) 知母(一钱) 五味(二十粒) 甘草(炙,五分) 桑白皮(炒,一钱半)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黄芩清肺饮 治肺热小便不利,宜用此清之。

栀子(二钱) 黄芩(一钱)水煎服,如不利,加盐豉二十粒。

清肺汤 方在痘疹。治麻疹咳嗽甚者。

(东垣)清肺饮子 方在和阵。治邪热在气分,渴而小便不利。

(万氏)清肺饮 方在痘疹。治痘疹肺热喘嗽。

泻白散 治肺火,大肠火,喘急等证。

甘草(一钱) 桑白皮 地骨皮(各二钱)上为末。水调服。

五味泻白散 方在因阵。治眼目风热,翳膜外障。

《正传》麦门冬汤 治病后火热乘肺,咳嗽有血,胸胁胀满,上气喘急,五心烦热而渴。

天冬 麦冬 桑白皮(各七分) 紫菀茸 贝母(各六分)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淡竹叶 生地(各一钱) 五味(九粒)水一钟半,枣一枚,煎服。

《类方》麦门冬汤 治肺热气衰血焦,发落好怒,唇口亦甚。

麦门冬 远志(甘草煮,去心) 人参 黄芩 生地黄 茯神 石膏(囗,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上 咀。每服一两,水煎服。

(万氏)麦门冬汤 方在痘疹。治表邪麻疹,火热嗽甚。

《家抄》麦门冬饮 治虚劳咳嗽,午后嗽多者是也。

川芎 当归 生地黄 白芍药 麦门冬 黄柏 知母(各一钱) 桑白皮(八分) 五味子(十五粒)水二钟,姜一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宣明》麦门冬饮子 治膈消胸满心烦,气多血少,津液不足,为消渴。

麦门冬 生地黄 人参 五味子 甘草(炙) 茯神 天花粉 知母 干葛(等分)上咀。每服一两,竹叶十四片,水煎服。

二母散 治肺热咳嗽,及疹后嗽甚者。

贝母(去心,童便洗) 知母(等分) 干生姜(一片)上水煎服。或为末,每服五分,或一钱,沸汤下。

(陈氏)二母散 方在妇人。治产后热血上攻,咳嗽喘促。

《家抄》黄芩知母汤 治夏月火嗽有痰,面赤烦热。

黄芩 知母 桑白皮 杏仁 山栀 天花粉 贝母 桔梗 甘草(等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医林》桑白皮汤 治肺气有余,火炎痰盛作喘。

桑白皮 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山栀 黄芩 黄连(各八分)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温服。

(海藏)紫菀散 治嗽中有血,虚劳久嗽肺痿。

紫菀 阿胶 知母 贝母(各钱半) 人参 甘草 茯苓 桔梗(各一钱) 五味子(十二粒)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东垣)清胃散 治醇酒浓味,或补胃热药太过,以致牙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或齿龈溃烂,喜冷恶热,此阳明之火也,宜用此方。

生地(钱半)升麻 当归 丹皮(各一钱) 黄连(钱半,夏月倍之)水煎服。

加味清胃散即前方加犀角、连翘、甘草。

《秘验》清胃饮 治一切风热湿痰牙痛床肿,血出动摇。

石膏 栀子 黄连 黄芩 当归 生地 白芍 苍术(各一钱) 青皮(八分) 细辛 藿香荆芥穗(各六分) 升麻(五分) 丹皮 甘草(各四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后缓缓含饮之,效。

(钱氏)泻黄散 治脾火。

山栀(一两) 石膏(五钱) 藿香(七钱) 防风(四钱) 甘草(三钱)上 咀,蜜、酒拌,略炒香,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钟,煎清汁饮。

和中汤 治虚火嘈杂。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各一钱) 甘草(五分) 黄连(姜炒,钱半) 大枣(二枚)水一钟半,加粳米一撮,煎八分,温服。

(薛氏)柴胡清肝散 治肝胆三焦风热疮疡,或怒火憎寒发热,或疮毒结于两耳、两胁前后,或胸乳小腹下及股足等证。

柴胡 黄芩(炒,各钱半) 山栀(炒) 川芎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连翘 桔梗(各八分)水一钟半,煎服。

栀子清肝散 治肝胆三焦风热,耳内作痒,或生疮出水,或胁肋胸乳作痛,寒热往来。

栀子 柴胡 丹皮(各一钱) 当归 川芎 芍药 牛蒡子(炒) 茯苓(各七分) 白术 甘草(各五分)上水煎服。一方无白术。

《原机》芍药清肝散 治眵多 ,紧涩羞明,赤脉贯晴,脏腑秘结。

白术 川芎 防风 羌活 桔梗 滑石 石膏 芒硝(各三分) 黄芩 薄荷 荆芥 前胡炙甘草 芍药(各二分半) 柴胡 山栀 知母(各二分) 大黄(四分)水煎,食远热服。

《良方》龙胆泻肝汤 亦名龙胆汤。治肝经湿热,小便赤涩,或胁胀口苦寒热,凡肝经有余之证宜服之。

龙胆草(酒拌炒) 人参 天冬 麦冬 生甘草 黄连(炒) 山栀 知母(各五分) 黄芩(七分) 柴胡(一钱) 五味(三分)水一钟半,煎服。

七味龙胆泻肝汤 治肝火内炎,如前诸证。

柴胡梢 泽泻 车前子 木通 龙胆草 归梢 生地(各等分)上 咀。水二钟,煎一钟。空心稍热服。

(薛氏)加味龙胆泻肝汤 治肝经湿热,或囊痈下疳便毒,小便涩滞,或阴囊作痛,小便短少。

同类推荐
  • 修丹妙用至理论

    修丹妙用至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教仪集解

    四教仪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钱塘先贤传赞

    钱塘先贤传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动植类之四

    广动植类之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脉络中,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各有不同。无论是我国所致力建构的和谐社会,还是西方孜孜以求的公民社会,健康的大众媒介都是重要的基石。
  • 从维熙文集(全14卷)

    从维熙文集(全14卷)

    本文集所收十四卷,收录从维熙自文学创作以来,纵贯文坛60余年的整个创作生涯最有价值最有力度最有思维含量的作品作品。包括小说卷10卷,纪实文学、散文4卷,是从维熙先生一生创作的集大成。在20世纪50年代的文坛,从维熙与王蒙、刘绍棠、邓友梅并称为“四只小天鹅”。
  • 我的诗意生活

    我的诗意生活

    感谢生活赐予的一切,我会用真心记住每一个瞬间……
  • 跟孩子聊音乐:给家长的古典乐谈资指南

    跟孩子聊音乐:给家长的古典乐谈资指南

    《跟孩子聊音乐》这本书是作者为家长、教师和音乐爱好者写的漫谈音乐修养的优秀读物。作者以讲座的方式,用款款深情的语言,漫谈了音乐修养的基本知识,综合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等优点,且要点简明。本书共有二十五章,作者从不同方面阐述学习音乐的真谛,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乐趣。这部作品虽然是写给孩子们的,但需要通过成人的引导来学习。这本书的目的是让音乐进入孩子们的内心。我们之所以不能将音乐介绍给孩子们,使他们产生并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完全是因为音乐对孩子们来说太困难,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天性。
  • 好名好运:最新起名宝典(修订本)

    好名好运:最新起名宝典(修订本)

    姓名是由一笔一画构成的方块汉字所组成,既有象,又有数,还有音,也有义。这些象、数、音、义都具有阴阳五行的内容,每个汉字跟周易八卦的符号来源有相通之处。科学证明,任何一种学术都是有其规律可寻的。姓名学也不例外,它就像一幅人生轨迹图。一个人名字的好坏,关系到人一生的荣枯成败,那其他各行各业的命名、运作是否也是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很有意思吧?那么,您对自己的名字满意吗?是否也想为自己的宝宝或企业起个顺风顺水的好名字呢?还等什么,赶快翻开《好名好运:起名宝典》这本有讲究、有方法、有搭配、有特色的专业起名宝典吧!
  • 城市经济与经济改革:罗生智文集

    城市经济与经济改革:罗生智文集

    全书由城市经济篇、宏观经济及其改革篇、生产领域经济及其改革篇、流通领域经济及其改革篇、经济理论探索及问题讨论综述篇和咨询服务与建议篇6大篇组成,收录文章70篇。通过这些文章,读者能够感觉到30多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两小无猜:娇俏青梅逗竹马

    两小无猜:娇俏青梅逗竹马

    顾禹墨,身家不明,背景成谜,却声名在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成为众多名媛,一心向往的对象。卿悠撇撇嘴,那就是只披着绅士皮囊的大尾巴狼,奸诈,狡猾,冷漠……一应俱全,不过,小羊也有自己的梦想:扑倒老狼,占地为王!且看,腹黑竹马捕青梅,娇俏青梅逗竹马!
  • 唐铭传

    唐铭传

    遗孤少年唐煜阴差阳错误入唐门,认祖归宗,赐予其“唐家二十少”的称号,在与其众多兄弟姐妹的相处中收获了友情亲情爱情,正当唐煜在唐门地位逐渐巩固后,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入唐门,江湖即将为此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虎将楚大明与儒将吴效闵

    虎将楚大明与儒将吴效闵

    在抗日战争的山西战场上,有两支并肩战斗、屡挫日寇的人民武装,一支是由名将之鹰陈赓将军指挥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一支是由统战行家薄一波同志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这两支英雄的人民抗日武装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三八六旅是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改编而成,曾经鏖战大别山,转战川陕边,参加万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