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9800000016

第16章

杜少陵九

苕溪渔隐曰:“《戏作花卿歌》云:‘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细考此歌,想花卿当时在蜀中,虽有一时平贼之功,然骄恣不法,人甚苦之。故子美不欲显言之,但云‘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语句含蓄,盖可知矣。山谷云:‘花卿冢(“冢”原作“家”,今据元本、徐钞本、明钞本校改。)在丹棱之东馆镇,至今有英气,血食其乡。’”

陈辅之《诗话》云:“荆公尝言:‘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言语,已被乐天道尽。’然李赞皇云:‘譬之清风明月,四时常有,而光景常新。’又似不乏也。”

《诗眼》云:“山谷常言:‘少时曾诵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孙莘老问云:此何人诗?对曰:老杜。莘老云:杜诗不如此。’后山谷语传师云:‘庭坚因莘老之言,遂晓老杜诗高雅大体。’传师云:‘若薛能诗,正俗所谓叹世耳。’”

山谷云:“子美入蜀下峡年月,则诗中自可见,其曰:‘九钻巴噀火,三蛰楚祠雷’,则往来两川九年,在夔府三年可知矣。”苕溪渔隐曰:“老杜又有‘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之句,《诗谱》以谓公以乾元己亥冬至蜀,不以暑计,起明年庚子,至是为十暑,时已在湖南,独言岷山,永泰乙巳秋至云安,云安、荆湖皆楚地,至是合为五霜,而云三者,独以峡中言之。”

东坡云:“《悲陈陶》云:‘四万义军同日死。’此房琯之败也。《唐书》作陈涛,不知孰是。琯既败,犹欲持重有所伺,(“伺”原作“同”,今据元本、徐钞本、明钞本校改。)而中人邢延恩促战,遂大败。故此次篇《悲青坂》云:‘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北征》诗云:‘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此谓陈元礼也。元礼佐玄宗平内难,又从幸蜀,首建诛杨国忠之策。《洗兵马》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此张镐也。《忆昔》诗云:‘关中小儿坏纲纪’,谓李辅国也。‘张后不乐上为忙’,谓肃宗、张后也。‘为留猛士守未央’,谓郭子仪夺兵柄入宿卫也。明皇虽诛萧至忠,然尝怀之,侯君集云:‘蹭蹬至此。’至忠亦蹭蹬者邪!故子美亦哀之云:‘赫赫萧京兆,今为时所怜。’”

蔡宽夫《诗话》云:“《洗兵马》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会风云际,扶颠始知筹策良’,说者以为张公镐也。镐虽史称有王霸大略,然当为相,收复两京时,不闻别有奇功,但有策史思明欲以范阳归顺为伪,知许叔冀临难必变二事耳。然当时亦不果用也。岂史氏或有遗邪?《唐书房琯传》:‘上皇入蜀,琯建议请诸王分镇天下。其后贺兰进明以此谗之肃宗,琯坐是卒废不用,世多悯之。’予读司空图《房太尉汉中诗》云:‘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注谓‘禄山初见分镇诏书,拊膺叹曰:吾不得天下矣。非琯无能画此计者。’盖以乘舆虽播迁,而诸子各分统天下兵柄,则人心固所系矣,未可以强弱争也。今《唐史》乃不载此语。图博学多闻,尝位朝廷,且修史,其言必有自来。夫身以此废,而功之在时乃若是,于其人之利害,岂不重哉!惜乎,史臣不能为一白之也。”

《漫叟诗话》云:“命轩亭名最难事,近世士大夫,取‘幽事颇相关’命亭曰关幽,取‘半夜水明楼’命楼曰水明,皆失诗人之本意。余尝爱竹间有亭曰听雪,曰细香,面西有轩曰可月,莲池上有亭曰观心,禅房竹间有亭曰通幽,皆取古人诗句,此为得体也。”

唐子西《语录》云:“东坡赴定武,过京师,馆于城外一园子中。余时年十八,谒之,问余观甚书,余云:‘方读《晋书》。’卒问其中有甚好亭子名,余茫然失对。始悟前辈观书,用意盖如此。”

苕溪渔隐曰:“‘功业多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李公彦、刘贡甫皆云:‘汉功曹曹参,非萧何也。’余读《高祖纪》:‘萧何为主吏。’孟康曰:‘主吏,功曹也。’然则子美岂误用事也。”

蔡宽夫《诗话》云:“子美《题道林岳麓寺》诗云:‘宋公放逐登临后,物色分留与老夫。’宋公,之问也。此语句法清新,故为杰出。其后唐扶《题诗》复云:‘两祠物色采拾尽,壁间杜甫真少恩。’意虽相反,而语亦秀拔。乃知文章变态,初无穷尽,惟能者得之。扶即沈传师所谓唐侍御者也。其诗他语亦称此,如‘泉清或戏蛟龙窟,殿豁数尽高帆掀,即今异鸟声不断,闻道看花春更烦’之类,与子美‘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之句,几不相上下。”

潘子真《诗话》云:“《楚国先贤传》:‘孙隽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叔玄女,时人谓桓叔玄两女乘龙,言得婿如龙也。’杜诗云:‘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宋景文亦云:‘承家男得凤,择婿女乘龙。’事虽不如宋之切当,(“虽”原作“而”,今据徐钞本、明钞本校改。)至造语则杜浑厚而有工,是知文章当以韵为胜也。”

《后山诗话》云:“杜牧云:‘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最为警绝。而子美才用一句,语益工,云:‘千崖秋气高。’”

《钟山语录》云:“杜甫固奇,就其分择之,好句亦自有数。李白虽无深意,大体俊逸,无疏缪处。刘禹锡操行极下,内结宦官,外结柳子厚,作赋甚佳,诗但才短思苦耳。”

王直方《诗话》云:“潘惇尝以诗呈山谷,云:‘凡作诗,须要开广,如老杜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之类。’惇云:‘那便到此。’山谷云:‘无此,只是初学诗一门户耳。’”

蔡宽夫《诗话》云:“文章变态,固亡穷尽;然高下工拙,亦各系其人才。子美以‘盘涡鹭浴底心性,(“涡”原作“涸”,今据徐钞本、明钞本校改。)独树花发自分明’为吴体,以‘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为俳谐体,以‘江上谁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为新句,虽若为戏,然不害其格力。李义山‘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雏鸾’,谓之当句有对,固已少贬矣。而唐末有章碣者,乃以八句诗平侧各有一韵,如‘东南路尽吴江伴,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雨岸,波涛欺得送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停”原作“僧”,今据徐钞本、明钞本校改。)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自号变体,此尤可怪者也。”

苕溪渔隐曰:“余纂集《丛话》,盖以子美之诗为宗,凡诸公之说,悉以采摭,仍存标目,各志所出。今更拾遗,类次为一,以便观览焉。《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齐鲁大臣二人,而史失其名,黄四娘者独何人哉?因托此诗,以得不朽,世间幸不幸类如此。《论画》云:‘正觉良工心独苦’,用意之妙,有举世人莫知之者,此其所以独苦也。《何十一觅桤木栽》云:‘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桤木惟蜀中有之,散林而美荫,易长而可薪。又‘老翁须地坐,细细酌流霞’,今本地坐改作地主,可谓狗尾续也。《天育骠骑歌》云:‘遂令大奴守天育’,东坡题此歌于《天育骠骑图》后,写作‘大奴字天育’,则天育为大奴字也。‘矫矫龙性合变化’,合字亦写作含字,定武有此石刻。《棕拂子》云:‘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山谷言:‘事见《新唐书》适从何处来者是也,注乃引营营青蝇,其义安在哉?’余谓此说误矣。此乃元稹事,在子美后,子美以对白羽,皆前代事,信乎‘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看老杜诗’,盖谓此也。《社日》云:‘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东方朔传》割肉事,乃伏日,非社日也。《史记六国表》:‘秦德公二年(“公”原作“云”,今据元本、明钞本校改。)初作伏社祠,磔狗邑四门。’自秦、汉以来,伏腊祠社,疑子美借用此事耳。《忆昔行》云:‘落日初霞闪余映,倏忽东西无不可’,王屋山中日西落而人影或在西,日东出而人影或在东,不可致诘。《南邻诗》云:‘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旧本栗字今作粟,子美以其园犹有芋栗可收,所以为不全贫,若园更以收粟,是岂得为贫也。《兵车行》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唐十道有河北无山东,唐都长安,自太行以东皆山东也。《哀王孙》云:‘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头字当作颈字,盖乌无头白者。《李潮八分小篆歌》云:‘书贵瘦硬方通神’,唐初字书得晋宋之风,故以劲健相尚,至褚、薛则尤极瘦硬矣。开元、天宝以后,变为肥厚,至苏灵芝辈,几于重浊。虽其言为篆字而发,亦似有激于当时也。《送贾阁老出守汝州》云:‘云山紫逻深’,注云:‘逻,塞也,取巡逻之义。’非是。《九域图》云:‘汝州有紫逻山。’《醉歌行》云:‘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此最着意深远。《赠李八秘书》云:‘往时中补右,扈跸上元初’,然少陵罢拾遗时,是至德初,上元乃至德后,以年谱考之,信然,盖其为扈跸上之初元耳。《前出塞九首》为戍兵作,(“戍”原作“成”,今据元本、徐钞本、明钞本校改。)《后出塞五首》为赴募者作,余尝细考其词,诚为不妄。《解闷》云:‘孟子论文更不疑,李陵苏武是吾师。’旧本‘李陵苏武是吾师’一句在上,兼子美自注云:‘校书郎孟云卿,则所谓孟子也。’此但论诗,俗人意谓孟轲,乃移‘孟子论文更不疑’一句在上,非也。《江南逢李龟年》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诗非子美作,岐王开元十四年薨,崔涤亦卒于开元中,是时子美方十五岁,天宝后子美未尝至江南。学诗须先理会次序,便见工夫。如《北风诗》:‘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文章之妙,最在状物处,如‘罐酱落提携’之类最佳。”

《隐居诗话》云:“元稹作李杜优劣论,先杜而后李,韩愈不以为然,作诗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何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为微之发也。元稹自谓知老杜矣,其论曰:‘上该曹、刘,下薄沈、宋。’至退之则曰:‘引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夫高至于酌天浆,幽至于拔鲸牙,其思赜深远宜如何,(“赜深”原作“颐弥”,今据元本、明钞本校改。)而讵止于曹、刘、沈、宋之间邪?”

《西清诗话》云:“唐人《吊子美》:‘赋出《三都》上,诗须二《雅》求。’盖少陵远继周诗法度。余尝以经旨笺其诗云:‘与奴白饭马青刍,虽不言主人,而待奴马如此,则主人可知,与《诗》所谓言刈其楚,言秣其马,言刈其蒌,言秣其驹同意。’又:‘小城万丈余,大城铁不如,则小城难为高,大城难为坚固故也。正得古人著书互相备意。’”

《学林新编》云:“《旧唐史杜甫传》曰:‘甫永泰二年卒。’某考子美诗《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诗》、《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诗》、《大历五年正月追酬高适人日诗》,《甫志》与《传》皆云年五十九卒。案甫生于睿宗先天元年癸丑岁,卒于大历五年辛亥岁,为年五十九,则史云永泰二年卒者误也。元祐中胡资政知成都,作《草堂先生碑序》曰:‘蜀乱,先生下荆渚,泝沅、湘,上衡山,卒于耒阳。’王内翰注子美诗曰:‘大历三年,甫下峡,入湖南,游衡山,寓居耒阳,五年,一夕醉饱卒。’元祐中吕丞相作《子美诗年谱》曰:‘大历五年夏,甫还襄汉,卒于岳阳。’某尝考究杜陵及襄汉岳阳,皆无子美墓,惟耒阳县有子美墓,前贤多留题,则子美当卒于耒阳也。近世有小说《丽情集》者,首叙子美因食牛肉白酒而卒,此无据妄说不足信。今注子美诗者,亦假王原叔内翰之名,谓甫一夕醉饱卒者,无乃用小说《丽情》之语邪。”

同类推荐
  • 闲居录

    闲居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雨中看牡丹

    雨中看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郴行录

    郴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转金丹秘诀

    九转金丹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她来时有星光
  • 呆女逆袭,鬼王的宠后

    呆女逆袭,鬼王的宠后

    她五岁受封为青城郡主,指婚与九岁的燕云石--未来的燕国国君。十七岁,她重生在湖中。因为庶出的妹妹,眼红她即将成为燕国皇后,设计她溺死湖中。##########尉迟鹤,一名现代女特种兵的教官,莫名地穿越到青城郡主的身上。斗庶母,重振郡主的威严。他爱上腹黑如深潭,美丽如蛇精的亡国公主难以自拔。奉母命,她不得不去履行那一纸婚约。迎宾会馆的屋顶上,她对他说:“你看着我,我们试婚三个月。三个月后,如若,有一方没有爱上另一方的话,我们必须取消婚约。”然而,他俊美的脸上露出狡猾的深沉:“来日方长,彼此都会如意的!”侯府大院,她疼爱又忍让了十多年的庶出妹妹,设计推她入湖水溺死。还妄图她的皇后位,试图‘李代桃僵’,她见招拆招。在我现代女兵中的精英面前,趁早收了你们那些个垃圾手段吧!暗夜里,他和假装白莲花的腹黑女,缠绵悱恻就在她的寝宫。为了母亲的密令,和保护他的使命,她粉拳紧握委屈自己片刻。他逾越了她的原则,她愤然离家漂泊也不愿再低头忍让。他跨上铁骑找遍了长城内外,在他已经决定放弃江山只要她的时候,她竟然就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对他说:“我流浪够了,要回家!”=====
  • 时空旅行三则

    时空旅行三则

    这是三篇相互独立的小故事,各有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主人公,尤其是,各篇中关于时空旅行准则的构想也不尽相同。预先申明,希望读者不要把它们揉在一起再去寻找逻辑上的破绽。
  • 血煞天魔

    血煞天魔

    十年筑基,百年炼丹,千年飞升为何?是为了打破命运的桎梏,还是只为长生不死!这是一个现代穿越者,在修真界被视为邪派的天魔门中一路成长的故事,修真到底为何或许只有在他飞升进入九玄天界后才能得到答案。
  • 向上的阶梯

    向上的阶梯

    人生如同爬阶梯,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脸。被恶梦吓明白的贾栋材还算幸运,他虽要笑对很多屁股,但他能用屁股对着更多的笑脸。
  • 小琉球漫志

    小琉球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卿本绝色:腹黑王爷太会撩

    卿本绝色:腹黑王爷太会撩

    她,二十一世纪宅女一枚,一朝穿越,变为空有容貌的大草包,无才无德,还遭太子退婚,娘死爹不爱他,曾是京月王朝的战神,一朝重伤残疾加毁容她本想做个傻白甜混日子,他的出现却将她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不是她不想离开,只是,王爷太会撩
  • 极品全能医仙

    极品全能医仙

    起死人,肉白骨,驻颜回春小能手。帝术医人百病除,仙药治疗没烦恼。踩神医,灭古修,帝叹一曲声悠悠。纵横都市逍遥游,执掌一切登苍穹。药帝穿越,全能医仙,玩转都市。新书【都市至尊少帝】已发表,请大家多多支持。
  • 我要做贤臣

    我要做贤臣

    “国主,臣带着一整套风云系统、十八年的专业知识而来,为的是造福天下黎民百姓。”“爱卿,想要当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可还得有些别的品质。”“国主,臣忠心不二、心系百姓、廉洁奉公,不拿百姓一根针、一根线,但凡是为人臣子的要有的高洁之德,臣都奉为毕生追求——”“除此之外呢?”“请国主示下。”“爱卿,为人臣子该讨喜些的。”“还请国主明示。”“且只说两句:可萌可贱可风骚、可攻可受会撒娇……”……“国主,臣想当贤臣——”
  •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一书对中国自古以来有关智谋韬略的经典历史案例和著名故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甄选了数百个最具典型性的智谋故事,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多个角度清晰、完整地呈现了中华谋略文化的全貌,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人们在治国理政、行军打仗、外交谈判、应对危难及处世交往等方面的智慧与谋略。希望本书不仅能成为读者增长智谋的参考书,更能成为读者在实践中运用智谋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