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4500000008

第8章

觀行品下

爾時,元始天尊在元陽世界寶騫林樹間,將欲遁世時,見國王名曰善種,悶絕璧地,即告大眾:我今當為是王住世,至無數劫,不入真道。於是元陽第三真人名曰隨業,稽首上白天尊言:當為一切眾生不入真道,何故獨為善種國王?天尊言:善男子,是大眾中無有一人,謂我必定入於真道,善種國王定謂我當畢竟永滅,是故簧躄踊自投於地。善男子,如我所言,為善種國王不入真道,如是深奧之義,汝未能解,何以故?我言為者,一切凡夫造五逆者,又復為者,即是一切有為眾生,我終不為無為眾生而住於世。何以故?夫無為者,非眾生故。善種國王即是具足煩惱。又復為者,即是不見道性,若見道性,我終不為久住於世。何以故?見道性者,則非凡夫。善種國王即是未發無上正真大道之心。又復為者,名為道性,善種國王者,名為不生,故不見道性。以不生煩惱故,則見道性,以見道性,則安住正真之道,是名不生。善男子,天尊密語,不可思議;道法玄妙,不可思議;真人清浄,不可思議;元陽經典,不可思議。爾時元始天尊放身威光,八十種好,七十二相,光明徧照,國土清凉。元陽真人與諸大眾神仙眷屬自相謂言:我今鄙陋,諸穢未盡,以何因緣,逢玆瑞相?天尊所放光明,其光本無,云何忽有?非色非無色,非相非無相,非無非不無,非有非不有,非白非黑,非青非黃,非欲度眾生,故發斯瑞,故使可見有相,可說有熱有冷,有青有黃,有赤有白。是光雖爾,實不可說,以何因緣,放此光明?時眾之中,有一第四真人名曰拘正林答言:今此瑞相,將為善種國王身有重疾,言世無良醫治療身心,故放光明,先治王身,然後及心。王言:真人天尊,亦見念邪。真人答言: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生偏愛。大王,天尊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生偏愛,於遊逸者,則生慈念,不遊逸者,心則放捨。何者名為不遊逸者?所謂天尊、真人、神仙眷屬。於諸眾生,不觀種性下殘,僮僕卑陋之人,唯觀眾生有善心者,若有善心,則便慈念。大王當知如是瑞相,即是天尊威德所被,能令眾生除煩惱熱。大王當知甘露法味,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之所愛樂真道,名為甘露法味。灌洗身心,得悟真道,是謂良醫。善種大王問元陽第四真人言:我聞天尊不與惡人同止坐起,語笑談論,猶如大海不宿死屍,如青鸞赤鳳不棲雜木。我觀天尊,亦復如是。我等云何而得往見,設令見者,我身將無陷入地耶?我觀天尊,寧近虎狼、師子猛獸、大火可畏之處,終不親近四種五逆之人,是故我今若為思念,當發何心,往見天尊?第四真人拘正林答言:大王,譬如有人饑渴欲求飲食,疾病之人求於良醫,苦惱之人求於救護。大王思求道果,亦應如是。大王,天尊尚為邪疑眾生說元陽祕藏,何況大王非是邪疑,而不慈悲救濟?大王言:真人,我昔曾聞,有一邪疑,不信不聞,不能觀察,不得義理,何故天尊而為說法?真人答言:大王,猶如有人身遇重病,是人夜夢齒髮墮落,裸形露體卧糞穢中,復與亡者行住坐起,携手食噉,毒蛇滿路而從中過。是人夢覺,心生煩惱,以煩惱故,身病轉增,以病增故,家人遣使迎醫。貧乏無可遣使,形體短缺,六根不具,語其良醫,速隨我去。爾時良醫即自思惟,今見是使,相貌不吉,當知病者難可療治。復行是念:使雖不吉,當復占之,為可醫不?於是占日候星,皆非吉祥,如是病人亦難可治。復作是念:占日候星,雖復不吉,應當觀時,秋時、冬時、日入、夜半時,又不吉,當知是病,亦難可治。復作念已,眾相不吉,雖復眾相不吉,或定不定,當觀病人,若有福德,皆可療治,若無福德,雖吉則不可治。思惟事已,尋與使俱在路。復念:若彼病者有長壽相,則可療之,如無長壽相,則不可治。作是念已,即於路中逢二童兒鬬爭罵詈,頭面流血,或見人持大炬火,忽然自滅,或見有人斫伐樹木,或見虎狼惡獸。見如事已,復作是念:所見諸相,皆非吉祥,當知病者,難可救濟。復作是念:我若不往,則非良師,如其往者,不可救治。復更念言:如是眾相雖復不祥,我今既為良醫,當往救濟。思惟事已,復於前路聞有哭聲,號天叩地,復聞犬鳴鳥噪,惡獸之聲,種種音響,喧動土境。聞是事已,復作是念:當知病者,難可療治。既至病家,即觀是病,或寒或熱,頭面洪腫,形容臭穢,大小便利閉塞不通,言聲喘急,眠寢不安。醫見是已,問瞻病人:病者昨來氣息是何?答言:大師,其人本來敬信三寶,恒無怠慢,今者變異,敬信心息;本好布施,今來怪吝;本性少食,今則過多;本性和善,今則弊惡;本性慈孝,愛念父母,今於父母,無恭敬心。醫聞是已,種種諸相,悉皆不吉,定知病者必死不疑。語瞻病人言:吾今且還,明日復來,隨病人所須,恣意勿禁。至明日,復遣使往,因即延引。言:我事未訖了,兼未合藥。智者當知如是病者,必死不疑。大王,天尊亦爾,於一邪疑,善知根性而為說法,何以故?若不為說,一切凡夫當言天尊無大慈悲。有慈悲者,名為智慧。若言無慈悲,云何說言一切智人,何以故?天尊為一邪疑而說妙法,大王當知,天尊見諸病者,常施妙藥,病者不服,非天尊無恩愛心。大王當知,邪疑之人,分別有二:一者得見在善根,二者得後世善根。天尊知有一邪疑,能於見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後世得者,亦為說法,今雖無益,作未來因。是故天尊為一邪疑演說元陽妙經者,復有二種:一者利根,二者中根。利根之人,於見在世能得善根。中根之人,後世則得見法。大王,譬如有人墮墜圖厠糞穢之處,在此厠中,云何得出?有善男子見而愍之,尋前捉髮,拔之令出,因善男子而能清浄。天尊恩濟,亦復如是,諸眾生墮三惡道,方便救濟,令出三惡道。是故天尊為一邪疑演說元陽寶藏,亦復如是。爾時善種大王問第四真人拘正林:若天尊審如是者,明當選擇良時吉日,然後乃往。真人白王言:道法之中,無有選擇良時吉日。大王當知,譬如重病之人,不擇良日時節吉凶,唯求良醫,大王今病重求天尊良醫,不應選擇良時好日。大王當知,如木中之火,竹中之火,二俱相燒,無有異也,吉日凶日,亦復如是。若能念道思真,俱能消滅一切眾罪,唯願大王今日速往。爾時大王即命一臣名曰吉禎,而告之言:大臣當知吾今欲往元陽世界天尊之所,速辦供養所須之具,皆令備足。臣言:大王欲往元陽世界諮問真道,善哉善哉!所須供養之具,一切悉有。於是善種大王與其眷屬、公卿宰相、諸大臣等,各各莊嚴,淨潔衣服及諸供養,駿馬金鞍,種種車乘,齎持幡蓋、香花、伎樂,種種珍玩,無不備足,導從馬騎,有數千萬眾來詣元陽世界天尊之所,諮請真道,良醫妙藥。爾時天尊告諸大眾言:一切凡夫為無上正真大道者,無有因緣,無先善友。何以故?善種大王若不隨順真人教化者,來月中間,必定命終,墮於三惡道。是故欲除身心之病者,莫若善友,良醫妙藥,能除重病煩惱之業。大王當知,元陽上品妙經即是一切眾生良醫妙術,當須恭敬禮拜,晨夕誦習,積年不退,必獲自然之果。爾時元始天尊告諸大眾言:善種大王猶有疑意,我今當為作决定心。時眾之中,有元腸第六真人名浄德白天尊:如先說一切諸法,皆無定相,所謂色無定相,所謂空無定相,所謂法無定相,所謂真無定相,乃至無極大道亦無定相,云何天尊今者而言為善種大王作庾定心?天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今定為善種大王作央定心,何以故?若王疑心可破壞者,當知一切諸法皆無定相,是故我為善種大王作决定心,當知是心為定。善男子,若彼王心是决定者,王之逆罪云何可壞?以無定相,其罪可壞,是故我為善種大王作定心。爾時善種大王即往香林騫樹間,至天尊所瞻視威光,相好微妙。於是口吐八種音聲告言大王。時善種顧視左右,此時眾中,誰是大王?我既罪逆,又無福德,天尊不應,稱為大王?爾時天尊即復喚言善種大王,時王聞乙,心大歡悅,即作是言:天尊今日故以慈愍於諸眾生,大慈大悲,等無差別。善種即上白天尊言:昔日疑心,今得悟解,定知天尊真是眾生無上大師。爾時元陽第六真人淨德語諸眾言:天尊已為善種大王作决定心,得於自然果報,深疑醒悟,宿滯便開。即以所持幡蓋、香華、伎樂、供養之具,稽首禮拜,左繞三雨,卻退一面。爾時元始天尊告善種大王:今當為汝說元陽上品觀行妙法,微密之義,汝當歛意專心聽我宣說。一切凡夫,常當觀身檢行有二十種事:一者,我此身心,空虛無滿。二者,無諸善根,堪有開發。三者,我此生死,未獲和順。四者,墮墜深坑,無處不畏。五者,以何方便,得見真道。六者,云何修定,得見天尊。七者,生死常苦,無常我浄。八者,八難之難,難得遠離。九者,恒為冤家之所隨逐。十者,無有一善,能遮諸惡。十一者,於三惡中未解脫。十二者,具足種種諸惡邪見。十三者,亦未造立,度五逆津。十四者,生死無際,未得真趣。十五者,不作諸業,不得果報。十六者,無有我作,他人受果。十七者,不作善因,終無善果。十八者,若有造業,果終不失。十九者,因無明生,亦因而死。二十者,去來見在,常行放逸。大王雖為人中長者,當於此身常作如是二十種觀度,作是觀已,身心清浄,無有穢惡,則得正觀。次第觀行,生相、住相、滅相。次第觀心,生住滅相。心定慧進戒,亦復如是。觀生住滅已,知心相乃至戒相,終不作諸惡,無有死畏、三惡道畏。若不用心觀察如二十種事者,心生放逸,無種不作。善種大王言:如我解天尊所說義者,我從昔來未曾觀是二十種事,故多造眾惡,造惡故,則有死畏、三惡道畏,設觀必定當墮三塗地獄。天尊告善種大王:一切諸法,性相無常,無有央定,王云何言必定墮三塗地獄。善種大王稽首上白天尊言:若一切法無定相者,我之殺罪,亦應不定,若殺定者,一切諸法,則非不定。天尊言大王:善哉善哉!諸真人說一切諸法悉無定相,王復能知殺亦不定,是故當知殺無定相。大王,如彼所言,父王無辜枉加逆害者,何者是父?但假名眾生五陰,妄生父想於十二法、十八界中。何者是父?若色是父,四陰應非,若四是父,色亦應是。若色非色合為父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色與非色,性無合故。大王,凡夫眾生於是色陰,妄生父想,如是色陰,亦不可害,何以故?色有十種,是十種中,唯色一種可見可持,亦可稱量,可牽可縛。雖可見縛,其性不住,以不住故,不可得見,不可得捉,不可稱量,不可牽縛。色相如是,云何可殺?若色是色,可殺可害,獲罪報者,餘九應非,若九非者,則應無罪。大王當知,色有三種,過去、未來、見在。過去未來,則不可害,何以故?念念滅故,如是一色,或有可殺,或不可殺,有殺有不殺,其色不定。色若不定,殺亦不定,殺不定故,報亦不定。云何說言定入地獄?大王當知,一切眾生所作罪業凡有二種:一者輕,二者重-。若心口作,則名為輕,身心口作者,則名為重。大王心念口說,身不作者,所得報輕。大王昔日口不教殺,唯言削足而無實想,況王不勅,云何得罪一切?諸真人亦應得罪,何以故?大王受生尊貴,良由昔日種於善根,稟道氣而生,是故今日得居王位。若王不稟善業而生,當知受報則不為王,若不為王,汝則不能為國興害。若汝殺父王當有罪者,如是真人亦應得罪。若真人無有罪者,汝獨云何而得罪耶?大王往有惡心,於山遊行射獵,周徧曠野,竟無所得,唯見一仙人,五通具足,見已即生慎恚惡心,我今遊獵,所以不得,正坐此人,驅逐令去,大王即動左右而令殺之。其人臨終生嗔惡心,退失神通而作誓言:我實無辜,汝以心口橫加屠戮,我於來世亦當如是還以心口,而害汝命。時王聞已,即生悔心,供養死屍。大主如是,尚得輕受,不墮地獄,況王不爾,而當地獄受果報耶?王先自作,還自受之,云何令王而得殺罪。如王所言,父王無辜者,云何言無失?有罪者則有罪報,無惡業者則無罪報。汝父先王,若無有罪,云何有報?大王於見在中,亦得善果及以惡果,是故先王亦復不定。以不定故,殺亦不定,殺不定故云何而言定入地獄?大王當知,眾生狂惑凡有四種:一者,心生貪狂一切財物。二者,樂狂欲求潤體。三者,呪狂厭有嫌疑。四者,本業緣狂貪求財物。大王應知,我弟子中有是四種狂,雖多作惡,我終不記。是人犯戒,是人所作,不至三趣,若還得心,亦不言犯。王本貪國,興此逆害,貪狂心作云何得罪?大王,如人醉酒而害其母,既醒悟已心生悔恨,當知是業亦不得報。王今貪醉,非本心作,若非本心,云何得罪?譬如幻化之師於四衢道,幻作種種服玩,男女、車馬、瓔珞、衣被,愚癡之人謂為真實,達解之人知非真有。殺亦如是,凡夫謂實,天尊慧眼,知其非真。大王當知,譬如山谷響聲,愚癡之人謂之實聲,達解之人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天尊真人知其非真。大王,如人有怨詐來親附,愚癡之人謂為真實,智者了達,知其虛詐。殺亦如是,凡夫謂實,天尊真人知其非實。大王,如人執鏡自見面像,愚癡之人謂為真面,智者了達,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天尊真人知其非實。大王,如熱時炎,愚癡之人謂之是水,智者曉達,知其非水。殺亦如是,凡夫謂實,天尊真人知其非實。大王,如寶聚城從地涌出,愚癡之人謂為真實,智者曉達,知其非實。殺亦如是,凡夫謂實,天尊真人知其非實。大王,如人夢中受五欲樂,愚癡之人謂之為實,智者曉達,知其非實。殺亦如是。大王應知殺法、殺業、殺果及以解脫,我皆了之,則無有罪。王雖知殺,云何有罪?大王,譬如有主知典酒,知而不飲,則亦不醉,雖復知火,亦不燒。然王亦如是,雖復知殺,云何有罪?大王,有諸眾生於日出時作種種罪,於月出時復行劫盜,日月不出,則不作罪。雖因日月,令其作罪,而此日月,實不得罪。殺亦如是,雖復因王,王實無罪。大王應知,如王宮中常勅屠羊,心初無懼,云何於彼獨生懼心?雖復人獸尊卑差別,保命畏死二俱無異,何故於羊心輕無懼,於父先王生重憂苦?大王,世間之人,是愛僮僕,不得自在,為愛所使,而行殺害。設有果報,乃是愛罪,王不自在,當有何咎?大王,譬如元陽妙經,非有非無而亦是有,殺亦如是,雖非有非無而亦是有。慙愧之人,則是非有,無慚愧者,則為非無。受果報者,名之為有。空見之人,則為非有,有見之人,則為非無。有有見者,亦名為有,何以故?有有見者,得感果故,無有見者,則無感果。常見之人,則為非有,無常見者,則為非無。常常見者,不得為無,何以故?常常見者,有惡果報故,是故常常見者,不得為無。以是義故,雖非有非無而亦是有。大王應知,一切眾生者,名出息入息,斷出入息,故名為殺。聖人隨俗,亦說為殺。大王,色是無常,色之因緣亦是無常,從無常因生色。云何常乃至識無常?識之因緣,亦是無常,從無常因生識。云何常以無常,故苦、故空、故以空、故無我?若是無常、苦、空、無我,為何所殺?無常者得常,聖人殺苦得樂,殺空得實,殺於無相而得真相。大王應知,若殺無常、苦、空、無相者,則與相同,相亦如殺,是無常、苦、空、無相,不入地獄。汝云何入?爾時善種大王言:如天尊所說,觀色乃至觀識。作是觀已,即白天尊言:我今始知色是無常,乃至識是無常。我本若能如是觀者,則不作罪。即稽顙恭敬上白天尊:我昔曾聞,聖人常為眾生而作父母,雖聞是語,猶未能審,今乃定知,天尊真為一切眾生父母。我亦曾聞王#京山王#四寶所成,所謂金、銀、瑠璃、瑪瑙,若有眾馬,隨所集處,則同其色。雖聞是說,亦不審定。我今來至玉京山,則與同色者,則知識法無常,苦空無相,作是觀已,皆悉無常。一切諸法,悉無根本,無根本者,我初不知。思念聖人,不信真道,是名無根。我今有幸得見天尊,開闡玄妙,剖析真經,所得功德,悉能毀壞眾生煩惱,諸惡之心。天尊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消滅眾生惡心,破壞眾生煩惱之結。大王又白天尊:若我審能明了破壞眾生諸惡心者,使我在太山二十四獄之中,無量劫中,為諸眾生受大苦惱,不以為苦。爾時復有無量世間眾生,不信真道,常有邪疑。愚癡之人,聞是語已,悉發無上正真大道之心。以如是等無量人民發大慈故,善種大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王及夫人後宮綵女,見王明了法相,身心清淨,悉皆同發無上自然道意。爾時善種大王白天尊言:我今未死,已得深了真宗,捨於短命而得長壽,捨無常身而得真常之身。令諸眾生發無上正真道意,即得長命真常之身,即是天尊真常弟子。說是語已,即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花、伎樂、種種微妙珍奇、服玩,供養天尊。復以偈頌而讚歎言:

天尊體玄妙,道德冠太清,逍遙步金闕,容與遊玉京。時演元陽義,至理甚威靈,是名甘露藥,復號大乘經。若信及不信,受持罪自冥。慈悲救苦惱,恩愛及眾生。若能曉深義,即會玄都庭。無相寄有相,無形寄有形。一切善知識,當須盡至誠。存想一句偈,斂念除緣情,既離煩惱結,道性自然明。神仙當擁護,無憂體自輕。

爾時,善種大王既蒙天尊訓誨曉示慇懃,與諸眷屬皆得曉悟元陽祕典,深知因果,作偈讚歎,奉謝天尊,禮拜都畢,左繞三帀,辭退各還本國。

#王:當作「玉」。

#王:當係衍字。

同类推荐
  • 道德经古本篇

    道德经古本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

    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istories

    Hi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申日儿本经

    佛说申日儿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陵纪略

    金陵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宫斗之失意红墙

    宫斗之失意红墙

    当苦命贫家女在某个时刻能够左右天下的时候,她会怎么选择?是顾念天下苍生,还是追求一己私利?当他爱上她的时候,天下对于他,是否还像他以前以为的那么重要?是她重要还是天下重要?红墙之中,多少爱恨情仇,道是有情日,却是失意时。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冷王独宠:双面公主绝色妃

    冷王独宠:双面公主绝色妃

    灵水河畔,两人对望;妖冶红衣,沉稳黑袍;红眼相对,刀剑相向;雷声穿耳,雨大如箭;黑袍遮天,暗剑涌上;红衣款款,雨洗殇颜;她这一生,已无遗憾;前世今生,九星珠连;晃看今朝,命以体迁;人生几许,恩爱情仇;密探公主,身份迷离;王爷主上,情路坎坷离舍之间,红装妖颜;苍天作弄,陌路相见;昔日情爱,琴瑟和鸣;皎皎月光,一曲思念;衣带缓缓,一舞痴狂;他是她,最后的奢望!她是他,难弃的温暖!忠告:有点虐
  • 元神记6:千古尘灰

    元神记6:千古尘灰

    伐纣的封神榜时代过后,那些灿烂辉煌的神人,可曾在大地消失了踪迹?在烽火连天的东周列国时代,平野间突然出现了能力强大的「元神之族」,这些人的背后有着黑色猛兽、蓝色飞鸟、深红毒蕈、澄黄厨人、鲜绿奇树的怪异「元神」。与「元神」相牵扯的大神、能人的数量极多,他们和东周时代的许多军国大事息息相关。这些奇异的人们,会在古代中国的大地上,谱出什么样的动人传说呢?
  • 家有笨妻

    家有笨妻

    闪婚,改变了俩人的生活。他对她说,“你全身上下,就只有鼻子长得像样!”可他又说,“因为是你,所以我爱!”他说,“眼泪与尿的成分十分相似,你别想我会像其他男人那样,在你哭的时候为你舔尿!”可在她生日的那天,他以忘带纸巾为由,舔干了她脸上的泪水。“他说,“你长得那么丑,我很放心!你出去,绝对不会引起其他男人的注意!“可他又说,“不许盯着别的男人看,你只能看我,你胆敢再盯着别的男人看,我就把你的眼珠子给挖了!“他说,“不许哭,你本来就丑,哭起来的时候,就更丑,不要吓坏了小朋友!”可他又说,“虽然你长得丑,可哭起来的时候,还是挺能撩拨男人的心的,以后不许在外人面前哭,特别是在别的男人面前哭,要哭就回家哭,到我怀里哭!“他说,“你别给我离家出走,你不见了,我是绝对不会去找你的!”可吵架后,她走掉了,他连夜冒雨找了她一个晚上,第二天就高烧不止。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穿越之新高阳公主

    穿越之新高阳公主

    呜呜,都怪自己手贱啦,给老爸送饭就送饭吧,还乱按机器,这不,按出祸来的吧,“恭喜你搭上时光机,目的地,唐朝,”机器指令响起,梦涵就这么在梦博士面前消失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十七女涵冰雪聪慧,深得朕心,自即日起,赐号高阳,封为高阳公主,钦此,谢恩。”天啊,她居然是高阳公主?梦涵吃惊地抬起头,顿时感觉天旋地转,前途一片黑暗。呜呜,如来佛主,玉皇大帝,观音菩萨,诸天神佛,谁来救救她呀,她不要当那个凄惨的女人啦!不行!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谓人定胜天,各位且看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如何玩转大唐皇宫,演绎一个全新的高阳公主,拐个老公回现代。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其他作品《情回北宋》、《妖莲》,谢谢!
  •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共10册)》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系列之一。《你在高原(共10册)》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整个汴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景致尽收眼底,气韵宏阔;而就局部细节上,哪怕是一个人物的眉眼表情,又都纤毫毕现。这特点在这部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宏大的故事背景和众多的人物,展现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某一地域的面貌,而在具体的细节刻画和人物摹写上,又细致入微、生动感人。
  •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全微营销

    全微营销

    围绕“互联网商业”关键词,本书通过深入剖析移动互联时代的特征,揭示出社交大背景下的新营销思路,并详细介绍了微博、微信、二维码等营销方法,挖掘出社交中潜在的巨大市场与商机,从而为企业与创业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淘金”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