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6100000003

第3章 学说辩正(1)

第一回 温病解释之正误

后汉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自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则其为广义《伤寒论》明矣。广义伤寒云者,即《难经》所谓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是也。盖伤寒乃外感之总名,《伤寒论》统论外感之书也。惜其书经三国兵燹残缺失次,江南诸师复秘其要方不传。迨晋王叔和撰次其遗论仅得十卷,即今存之《伤寒论》也。又宋·王洙于馆阁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亦叔和所撰次。或曰古之《杂病论》即此书也。

然则仲景之书,赖叔和以传,而温病为伤寒之一,本无疑义也。

洎夫有明·方中行出,着《伤寒论条辨》,削去伤寒序例,反谓叔和为仲景之罪人,于是仲景之广义《伤寒论》,一变而为狭义《伤寒论》矣。其所以削去伤寒序例者,无非欲于温病另辟蹊径耳。继方氏而起者,则有吴又可《温疫论》之伤寒例正误,清·喻嘉言《尚论篇》之驳正王叔和序例,钱天来之《伤寒溯源集》、程应旄《伤寒后条辨》之王叔和伤寒序例贬伪,黄元御《伤寒悬解》之王叔和伤寒例;此外,张宛邻之《素问释义》,于《生气通天论》、《热论》、《水热穴论》,皆对于叔和攻击谩骂不遗余力,反目为千古之罪人。张隐庵、柯韵伯、魏荔彤、张令韶、陈修园等,皆伤寒大家也,亦从而和之。于是《伤寒》一书,注释不下百余家,各以己意附会。或割章分句,或前后易置,或擅加删改,后之读者遂如堕五里雾中矣。

及叶天士之《温热论》、与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出,遂别温病于伤寒而立异,谓温邪专从口鼻而入,而创温病治三焦之说,以与仲景《伤寒论》六经见证分道扬镳。不识六气伤人(古之所谓寒暑燥湿风,名为五气,天气也;水火金木土,名为五行,地气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是谓六元,亦曰六气。六气过甚,谓之六淫,故伤人也)皆袭皮毛,或从口鼻,无分乎寒与温也。惟寒性凝敛,宜温宜表;热性蒸发,宜清宜降,治法各异耳。

温热之病虽不若伤寒六经之传经,然亦可凭六经而见证。《难经》有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之文。盖六经乃百病之提纲,何得以温邪专从口鼻而入,强定伤寒先分六经、温病须究三焦乎?至邪专从口鼻而入者,乃瘟疫也。《素问·刺法论》曰∶五疫之至,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瓦斯,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所谓天牝者,即《老子》所谓玄牝之门。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见《老子》河上公注,及《内经》马元台注)此言人之正气内存,则邪不干犯。若避毒之法,以毒瓦斯既从口鼻而入,当复循其口鼻而出,世之取嚏法,乃其遗意之一也。

《内经》论瘟疫之邪从口鼻而入,既明且详,岂待杨士瀛、吴又可出,而后知之乎?盖瘟疫之邪,乃天地之厉气,亦即浊气也,垢秽也,细菌也,为有形质粘滞之物,故不能入皮毛之细孔,而专从口鼻之大道也。至于鼠疫,亦有由皮肤刺伤,或死鼠之蚤咬伤而传染者,则皮肤既伤,乃疫毒与伤处血液相接之故,仍非疫邪之能由皮肤入也。

乃听者不察,群相附和,混温病于瘟疫,别温病于伤寒。殊不知瘟疫病以化疫为主,温热病以清火为急,《伤寒论》之清降法,即所以治温病也。后人立法,岂能出其范围?何得不以《伤寒论》为广义,反与其分庭抗礼哉?然而叔和所辑《伤寒论》之所以不废者,赖有张路玉、徐灵胎、王朴庄、陆九芝之排除众议,备致推崇也。张路玉之《伤寒绪论》云∶余尝考晋王叔和集仲景《伤寒》书,未尝不废书而三叹也。嗟夫!犹赖叔和为仲景之功臣。使无叔和之集,则《伤寒》书同于《卒病论》(按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有问曰∶伤寒何以谓之卒病?雍曰∶无是说也。仲景叙论曰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林其目者误书为卒病,后学因之,乃谓六七日生死,人故谓之卒病,此说非也。

古之传书怠惰者,因于字画多,省偏旁,书字或合二字为一,故书“囗”为“囗”,或再省为卒。今书卒病,则杂病字也。汉·刘向校中秘书,有以赵为肖,以齐为立之说,皆从省文而至于此,与杂病之书卒病无以异。今存《伤寒论》十卷,《杂病论》亡矣)之不传矣,何能知有六经证治乎?即《条辨》、《尚论》,亦无从而下手也。徐灵胎之《医学源流·伤寒论论》云∶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今人必改叔和之次序,或以此条在前,或以此条在后,或以此症因彼症而生,或以此经因彼经而变,互相诟厉,孰知病变万端,传经无定,古人因病而施方,无编方以待病,其原本次序既已散亡,庶几叔和所定为可信。何则?叔和序例云∶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是则此书乃叔和所搜集,而世人辄加辨驳,以为原本不如此。抑思苟无叔和,安有此书?且诸人所编,果能合仲景原文否耶?此皆阅历有得,持平之论也。至王朴庄之《伤寒例新注》及《回澜说》等,与陆九芝之《世补斋》文,均宗叔和,辟方喻,挽狂澜,尊圣经,其功尤伟。

迩来仲景之《伤寒杂病论》,有二原稿出。一为罗哲初之所传,(长安黄竹斋因见浙江流通图书馆国医图书专号中,载有张仲景疗妇人方,及五脏营卫论,均注存天一阁钞本字样,乃往宁波该阁访之,实无其事。复便道鄞县周岐隐处,邂逅该邑广济施医局主任桂林罗哲初,出示其家藏古本《伤寒杂病论》钞本全书十六卷,谓受之桂林左盛德,左受之张绍祖。绍祖即仲景四十六世孙。左氏之序,称其师绍祖所言,相传《伤寒》一书,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藏者,为第十二稿,叔和所得,为第七次稿云)一为刘 湘之所得。(刘自称在十年前,以母丧求葬地,漫游江西,于山谷中遇张姓老人,授以古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云云。嗣 湘以授其族人仲迈,仲迈为之校雠疏释以公诸世。湘主席何芸樵又有手抄原文影印本)罗所传者尚未刊行,属性如何虽不可知。而刘所得者,首《平脉法》,次《伤寒例》,又次温暑热湿燥各篇,又次演六经本病坏病,及霍乱、痉、阴阳易、瘥后劳复,终之以诸可与不可与等,较之叔和所编加多,且增温热燥诸篇。惟《伤寒例》中无“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之二十八字。夫此二十八字为叔和言,余为仲景语,唐王焘《外台秘要》,及陆氏九芝早已言及。今无此二十八字,则《伤寒例》非叔和所增益,为仲景之原文益信。而《伤寒论》为论广义伤寒之书,亦不待辨而自明矣。

或曰∶叔和与仲景相去五六十年,仲景至今则一千七百余年矣,五六十年犹不能得其全,千余年后尚能见庐山真面目乎?遗稿果有存者,胡为不出于方中行等攻击叔和之时,而出于今日乎?曰∶吾国古者绝学,往往秘而不宣,古本流传,容或有之,即令后人作伪,而人能宏道,安见后人不可昌明圣学乎?时人恽铁樵之《温病明理》,虽知有广义伤寒矣,而其尽废诸家温病之说,则又未免抹杀一切。要之,学人立说,苟无悖于经旨,则相得益彰,亦即仲圣之功臣也。

第二回 温病真理之探源

黄帝之《内经》,仲景之《伤寒论》,吾国医学典籍中之圣经也。然其立言词简而旨深,非细绎全文,潜心体会,举一而反三,鲜能窥其堂奥。若断章取义,或以词害意,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矣。

《素问·热论》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此病热者,证候也,非病名也,谓伤寒实时发热者也。

盖寒邪薄于肌肤,阳气不得发越,乃反怫郁,而为病热。标热而本寒,阴精未伤,阳气尚强,是以不死。

至若热重于温之热病,则《灵枢·热病》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舌本烂,热不已者死;髓热者死;热而痉者死。

盖目以热而不明,热又不已,肝气衰也;舌本已烂,热犹不已,心邪盛也;热甚则髓枯,肾气竭也;热而痉者,风动筋急也。所以然者,热甚则火势燎原而风生,风火相乘,精血枯竭,焉得不死?《水热穴论》曰∶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盖言表寒既化为热,热则入里,里热菀结,乃成热病也。

《刺热论》曰∶病甚者为五十九刺,或泻诸阳之热,或泻胸中之热,或泻胃中之热,或泻四肢之热,或泻五脏之热。

亦言传变之热病也。

《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论疾诊尺》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玉版论要》曰∶病温虚甚死。此则温病之命名,及其诊候之法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伤寒例》曰∶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此言伏气之为病也。

夫中而即病之伤寒,其发热之因固寒也;伤寒不即病而传变为温病、为暑病,其因亦寒也。故《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刺志论》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又曰∶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盖气虚则阳气不足,阳气不足当身寒,反身热者,脉气当盛,脉不盛而身热,证不相符,故谓反也。寒伤形,热伤气,暑即热,故伤暑则气虚身热也。

《伤寒论》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然则温病之异于伤寒,乃以发热而渴又不恶寒者为辨也。

《伤寒论》曰∶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此言风温误治变为坏病之证状也。

《伤寒论》曰∶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又曰∶太阳中 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又曰∶太阳中 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此言中热中 者,乃中暑之异名而同病者也。惟其证候各别,故治法不一耳。

凡上所举,皆温病学之宜探赜索隐,以穷其本原者也。世人往往于伤寒温病混淆不分,治热病而以伤寒发热论治,且误认热虽甚不死,肆用辛温麻桂之方、治而不应,乃不自责其医学之未精,反咎古人立法之不善,使先圣悲天悯人之怀,竟变为操刃杀人之术,不亦诬乎!夫惟赜隐难明,故探索不易而误会者滋多。误会者既多,于是似是而非之说纷然以起,益令人混淆莫辨,后之学人将从何而探索之乎?是用于众说混淆之中,择其可为探索之阶梯者分论于下,俾学人知所取舍焉。

宋·郭白云之《伤寒补亡论》,取《千金》、《活人》及庞氏、常氏之说,合乎仲景者补之,故曰补亡。朱熹跋语,谓其分别部居易见,且使古昔圣贤医道之原委,不病其难。见者皆惊喜为奇书,其阐奥发微,可谓至矣。

金·刘河间之《伤寒直格论方》,及《伤寒林本心法类萃》,于治温热独抒心得,发前人所未发,故后世谓主火之说,始自河间。

李东垣之学说,虽以重脾胃见称,然其弟子王好古所辑之《此事难知集》,上合轩岐之经,中契越人之典,下符叔和之文,乃发仲景不传之秘,而为人所难知,故以难知为名。

明·戈存橘之《伤寒补天石》,统论外感诸病,所包甚广,理例详明,亦能发仲景言外之意,而立娲皇补天之功。

清·俞根初之《通俗伤寒论》,乃近时何廉臣所刊行,其属性丰富,条分缕晰,凡辨证论治处方,俱切实用。苟非三折肱之谙练,积毕生之心血,曷克臻此?外感总名伤寒,古之俗称,故其书曰《通俗伤寒论》。

上数家言,皆属独出心裁,别开生面,各自成家,然窠臼虽离,经旨仍合,且能阐发《伤寒杂病论》广义之实际,其有功仲景,良非浅鲜。欲探求温病学之原委者,不能不加之意也。

此外,元·王安道之《医经溯洄集》,虽误以仲景《伤寒论》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病暑病设,然能辨别温病与伤寒,井井有条,亦可资研究之书也。

第三回 温病瘟疫之辨析

第一节·通论

热为火之用,火为热之体,故言火则不言热,言热则不言火,一而二,二而一也。温者,热之不甚者也。六气言火不言温,举一以概二也。曰温热者,乃温病热病之总称。邪之轻者为温,邪之重者为热。近世概以温病括之,而温病乃赅热暑湿燥而言。温病暑病之冬伤于寒而春夏发者,及春夏感邪而秋冬发者,皆谓之伏气;随时感受而即发者,谓之新感。新感其邪轻,治之尚易;伏气其邪重,治之较难。故治温病之法不独异于伤寒,伏气与新感亦不可同日而论也。

同类推荐
  • The Cost

    The Co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俗通义

    风俗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梁京寺记

    梁京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彭祖摄生养性论

    彭祖摄生养性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雅堂文集

    雅堂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呆萌小助理,总裁不奉陪

    呆萌小助理,总裁不奉陪

    一场邂逅,她偏偏得罪了蛮横无理的顶头boss。“道歉!”“休想!”从此,沈唯一就过上了被腹黑boss各种算计各种奴役的日子。“我饿了。”他眸中赫然闪过几分戏谑,半是认真半是调侃的命令道。“我做!”受制于人,她不得不低头认命。爱情的种子在无意中被埋进心中,生根发芽,情根深种的某boss洗心革面开始自己的艰辛追妻路。“给你三秒,嫁给我,或者我娶你。”“我拒绝!”路漫漫其修远兮,boss追妻需努力。
  • 做个有钱仙

    做个有钱仙

    少年孔方穿越修真世界,意外误食混元金灵果,得赵公明传承,从此踏上有钱修仙路,灵丹论斤称!仙剑十把起!开商铺、做商行、仙家第一储蓄银行,修真版某宝。“上仙,天生废材怎么办?走火入魔怎么办?渡劫失败怎么办?”孔方微微一笑:你这个问题,充钱就能解决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无尽沉沦

    无尽沉沦

    地球的表面出现了九个巨坑,有人从其中挖出了一口石棺,里面躺着九具衣冠整洁的干尸。一棺九尸,开启了人类最黑暗的末日纪元。红颜薄命,英雄气短。荒唐年代,无尽沉沦。
  • 海贼之绝望的复仇

    海贼之绝望的复仇

    主角是一个在海贼王世界里土生土长的人,没有穿越,没有重生,也没有别的什么奇怪的能力,只有海贼世界里的能力,因为他所在的小岛,被白胡子海贼团给摧毁了,亲人全死,所以主角就励志杀尽所有的白胡子海贼团的成员,(作者的话,海贼王的原著我没有改变任何的,白胡子还是一样的性格,但是我的设定是露西杀了一个白胡子的儿子,所以才有后面的事情,还有我本书的设定是每一个人都是尊从他自己的底线)
  • 重生之妖孽归来

    重生之妖孽归来

    本文高干,冰冷的肆意之作,随心所欲。这篇文丝毫无善意,没有道德底线。简而言之,就是一群富家子无耻无聊的那些事儿。实属抽风之作,内容雷声轰鸣,扛不住的冰冷道歉!!如果您能接受这个故事,请陪着我经历完它,如果您不能接受它,请您安静的走开,拒绝拍砖,谢谢!!人们都说殊曼是个如风般淡雅从容的女子,永是那么淡淡的,波澜不起,宠辱不惊,唇角眼底却永带着令人舒服的笑。可又有谁知道,她心底蛰伏着一只疯狂的孽,埋藏着一只魔艳的鬼。艳丽,妖冶,阴霾,冷漠,薄凉,疯狂,才是她的本性。殊曼算是一个命苦的女子,先天发育不全,生来身有残疾,两岁后又发现口不能言,被家人嫌而丢弃在庵堂门口,被老尼抚养成人。从小,殊曼便看尽了人世的无情与薄凉,体会了人情的冷暖无常,本以为她将会一直这样压抑的活一辈子,谁知---------二十七岁那年,命运多舛的殊曼,死于一场小小的意外,也许老天也感愧然,殊曼重生---------此后,狂孽出柙,艳鬼出笼------------重生后,她碰触了前世从未想象过的那一层,那个本是骄纵的人儿,换了殊曼的灵魂后,将演绎怎样的于世不容?此后,她开始了与他们之间的纠缠暧昧,或艳丽,或浪荡,或疯狂--------周岩海:我是她的亲哥哥,可却对自己失忆后的妹妹,产生了不论的禁忌之爱,他爱她不经意间的瑰丽,妖娆,慧黠--------白城:老子就他妈爱她骨子里真实的轻荡,眼中的邪气---------赋修:那一瞬间,那一眼,我痴迷她无视世俗的欲望,所以老子势必要把她抢到手------却没想到-------南暂:那个女人,那颗世间最剔透,薄凉的心,让我无法自制的疯魔,此后,是等待,是守候,是心疼,是心碎!!李卿:那次在医院,我见到了不一样的她,之后她给了我更多的惊奇,惊喜,尤其她唇角那抹永远上翘的弧线,让我看不透,所以有了探索的欲望,越是靠近她,接触她,我越是沉迷,渐渐的无法自拔,自己那颗高傲的心在不知不觉中沦陷了。刘斐然:我和她属于同类,用温和雅然的外表,掩饰着内心躁动的妖孽,用如风的笑颜埋葬着灵魂中魔艳的鬼,不是不想释放,是还没有遇见让自己感兴趣的--……人……事……物!!可我遇见了她,殊曼,那个和我有着相同本质的女子,所以我定要痴缠着她,绝对不放手,亦不能放手!即使她没有给我承诺!但我知道能靠近她心的只有我自己。
  • 首席女中医

    首席女中医

    病人突发心绞痛,腕踝针法化险为夷。恶毒女配下媚药,三棱针放血保清白。脑外专家设计陷害,东窗事发反被驱逐。建药田、开药馆,望闻问切信手拈来,脉诊方剂出神入化。在首席女中医林语菲的努力下,中医重新成为国人信仰。
  • 长门纪事

    长门纪事

    李絮和大多数打工挣月薪的女人一样,生平最大的伟愿就是能当条米虫,过上懒猪一样的幸福生活。有一天梦想竟然成真了!她变得无比富有,不用工作,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有几十个人一起伺候她,山珍海味随便吃……只是稍有一点美中不足之处:这个梦想是在遥远的西汉长安,那个历史上最著名的冷宫——长门宫里才实现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笫七日

    笫七日

    高考后的我,如迷世的游魂,自以为终于逃离了那叫作高中的极度规律的困狱,但真相是,刚刚开始……不用回首,少年的我,只有上前……
  • 撒旦追婚9999次:宝贝,求翻牌

    撒旦追婚9999次:宝贝,求翻牌

    “老婆,需要暖床吗?”“老婆,今晚我们身体力行的探讨一下生猴子的事情吧?”“老婆,据说一个好男人要做到身轻、体柔、易推倒,虽然你老公我做不到前面两个,但是后面那个完全没问题。“当高冷男神化身磨人小妖精,某女直呼受不了,说好的高冷、邪魅、禁欲系男神了?某女欲哭无泪:“顾大少爷,你最重要的男神包袱了?”顾少爷不放过丝毫可以表白的机会,笑的谄媚而邪肆:“我最重要的包袱从头到尾不都只是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