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6000000002

第2章 原病篇(1)

一、《六元正纪大论》曰∶辰戌之岁,初之气,民厉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己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

叙气运,原温病之始也。每岁之温,有早暮微盛不等,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相加临而然也。细考《素问》注自知,兹不多赘。按吴又可谓温病非伤寒,温病多而伤寒少,甚通。谓非其时而有其气,未免有顾此失彼之诮。盖时和岁稔,天气以宁,民气以和,虽当盛之岁亦微;至于凶荒兵火之后,虽应微之岁亦盛,理数自然之道,无足怪者。

二、《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上节统言司天之病,此下专言人受病之故。

细考宋元以来诸名家,皆不知温病伤寒之辨。

如庞安常之《卒病论》,朱肱之《活人书》,韩 和之《微旨》,王氏之《证治》,刘守真之《伤寒医鉴》、《伤寒直格》,张子和之《伤寒心镜》等书,非以治伤寒之法治温病,即将温暑认作伤寒,而疑麻桂之法不可用,遂别立防风通圣、双解通圣、九味羌活等汤,甚至于辛温药中加苦寒,王安道《溯洄集》中辨之最详,兹不再辩。论温病之最详者,莫过张景岳、吴又可、喻嘉言三家。时医所宗者,三家为多,请略陈之∶按张景岳、喻嘉言皆着讲寒字,并未理会本文上有“故曰”二字,上文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二句,张氏立论出方,悉与伤寒混,谓温病即伤寒,袭前人之旧,全无实得,固无足论。喻氏立论,虽有分析,中篇亦混入伤寒少阴、厥阴证,出方亦不能外辛温发表、辛热温里,为害实甚。以苦心力学之士,尚不免智者千虑之失,尚何怪后人之无从取法,随手杀人哉!甚矣学问之难也!吴又可实能识得寒温二字,所见之证,实无取乎辛温辛热甘温,又不明伏气为病之理,以为何者为即病之伤寒,何者为不即病待春而发之温病,遂直断温热之原非风寒所中,不责己之不明,反责经言之谬。瑭推原三子之偏,各自有说∶张氏混引经文,将论伤寒之文,引证温热,以伤寒化热之后,经亦称热病故也,张氏不能分析,遂将温病认作伤寒。喻氏立论,开口言春温,当初春之际,所见之病,多有寒证,遂将伤寒认作温病。吴氏当崇祯凶荒兵火之际,满眼温疫,遂直辟经文“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文。盖皆各执己见,不能融会贯通也。瑭按伏气为病,如春温、冬咳、温疟,《内经》已明言之矣。亦有不因伏气,乃司天时令现行之气,如前列《六元正纪》所云是也。此二者,皆理数之常者也。更有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又可所云戾气,间亦有之,乃其变也。惟在司命者善查其常变而补救之。

三、《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易》曰∶履霜坚冰至,圣人恒示戒于早,必谨于微。记曰∶凡事豫则立。经曰∶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一节当与月令参看,与上条冬伤于寒互看,盖谓冬伤寒则春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故《素问》首章《上古天真论》,即言男女阴精之所以生,所以长,所以枯之理;次章紧接《四气调神大论》,示人春养生以为夏奉长之地,夏养长以为秋奉收之地,秋养收以为冬奉藏之地,冬养藏以为春奉生之地。盖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却,岂独温病为然哉!《金匮》谓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是也。何喻氏不明此理,将冬伤于寒作一大扇文本,将不藏精又作一大扇文本,将不藏精而伤于寒,又总作一大扇文本,勉强割裂《伤寒论》原文以实之,未免有过虑则凿之弊。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

四、《热论篇》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出,勿止。

温者,暑之渐也。先夏至,春候也。春气温,阳气发越,阴精不足以承之,故为病温。后夏至,温盛为热,热盛则湿动,热与湿搏而为暑也。勿者,禁止之词。勿止暑之汗,即治暑之法也。

五、《刺志论》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此伤寒暑之辨也。经语分明如此,奈何世人悉以治寒法治温暑哉!六、《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暑中有火,性急而疏泄,故令人自汗。火与心同气相求,故善烦(烦从火从页,谓心气不宁,而面若火烁也)。烦则喘喝者,火克金故喘,郁遏胸中清廓之气,故欲喝而呻之。其或邪不外张而内藏于心,则静;心主言,暑邪在心,虽静亦欲自言不休也。

七、《论疾诊尺篇》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此节以下,诊温病之法。

经之辨温病分明如是,何世人悉谓伤寒,而悉以伤寒足三阴经温法治之哉!张景岳作《类经》,割裂经文,蒙混成章,由未细心 绎也。尺肤热脉,火烁精也;脉盛躁,精被火煎沸也;脉盛而滑,邪机向外也。

八、《热病篇》曰∶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热病七日八日动喘而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骨髓,死不可治。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阳脉之极,虽云死征,较前阴阳俱静有差,此证犹可大剂急急救阴,亦有活者。盖已得汗而阳脉躁甚,邪强正弱,正尚能与邪争,若留得一分正气,便有一分生理,只在留之得法耳。至阴阳俱静,邪气深入下焦阴分,正无捍邪之意,直听邪之所为,不死何待)。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大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螈 、齿噤 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此节历叙热病之死征,以禁人之刺,盖刺则必死也。然刺固不可,亦间有可药而愈者。盖刺法能泄能通,开热邪之闭结最速,至于益阴以留阳,实刺法之所短,而汤药之所长也。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邪机尚浅,在上焦,故取之诸阳以泄其阳邪,阳气通则汗随之;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阳盛则阴衰,泻阳则阴得安其位,故曰实其阴,泻阳之有余,即所以补阴之不足,故曰补其不足也(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此一句,实治温热之吃紧大纲。盖热病未有不耗阴者,其耗之未尽则生,尽则阳无留恋,必脱而死也。真能体味此理,思过半矣。此论中治法,实从此处入手)。

身热甚而脉之阴阳皆静,脉证不应,阳证阴脉,故曰勿刺。

热病七、八日动喘而弦,喘为肺气实,弦为风火鼓荡,故浅刺手大指间,以泄肺气,肺之热痹开则汗出。大指间,肺之少商穴也。

热证七、八日脉微小者,邪气深入下焦血分,逼血从小便出,故溲血,肾精告竭,阴液不得上潮,故口中干;脉至微小,不惟阴精竭,阳气亦从而竭矣,死象自明。倘脉实者可治,法详于后。

热病已得汗,脉尚躁而喘,故知其复热也;热不为汗衰,火热克金故喘,金受火克,肺之化源欲绝,故死。间有可治,法详于后。

同类推荐
  • 须摩提女经

    须摩提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六书

    伤寒六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益部谈资

    益部谈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度三昧经

    净度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末世降临之异能系统

    末世降临之异能系统

    叶研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但是有一天,天上下起了血红色的雨,凡是碰到的人,生物,动物,都产生了变异,生物,变的嗜血凶残,人变成了丧尸,叶研因为翘课躲过一劫,但是叶研也获得了系统。
  • 神奇的倒霉蛋

    神奇的倒霉蛋

    本书讲了一个狠心的爸爸,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生的哑巴,狠心的把自己的孩子扔到深山老林里,孩子意外地被狼收养了十年,十年以来,小狼和老狼对男孩儿特别好,男孩儿与狼为友。于是,这个“狼孩儿”既有人性的善良,又有了“狼性”的坚韧。后来,他无意间遇到的外星人,并且借助外星人的魔法重返人间,从而发生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 何曾相忆烽火路(全集)

    何曾相忆烽火路(全集)

    叶棠眼中的苏锦瑞:叶棠眼中的苏锦瑞就如大多数的闺阁小姐一样,有着精致琉璃般的姣好面貌,仗着富足的家世娇蛮无状,明明肤浅无知,骨子里还透着自以为是的傲慢,眼睛里看人先分三六九等。然而,偏生就是这个女子,思维敏捷、伶牙俐齿,能在做错事的时候勇于弥补过错,能在受屈辱时豁出去反击,更能在受难时斗智斗勇,救下自己的性命。他忽然就佩服欣赏起她来,这个苏家头一个抛头露面,标新立异的奇女子。苏锦瑞眼中的叶棠:剥除偏见与针锋相对,苏锦瑞渐渐发现了叶棠的另外一面。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中二商女发家日常

    中二商女发家日常

    中二少女泠风刚看完一本女主为风水师的小说,中二病一犯,提笔欲画招财符招来珠宝,巧合之下,画下的乱七八糟线条竟然意外生成穿越符,泠风被传送至不知名的朝代。问人生目标为何?答曰:金子,银子和房子!问金子银子从何来?答曰: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 背后有牛x师傅,护短师兄,还有个风华绝代的宠妻狂魔一路互送,离人生巅峰会远吗?
  • 悬世策

    悬世策

    崇山派大弟子张乔的独子张若鸿在幼年经历了父母双亡后,带着有关武林传世秘籍的秘密被师门藏了十年,在身份暴露后遭到了魔教玄天宗的刺杀。而与他幼时相遇,情芽初萌的百晓门继承人百晓玉却遭到了魔教挟持,不得不参与对他的追杀……此文1V1,有江湖热血,也有儿女情长。有那样一个时代,江湖荡乱,红尘纷扰:有那样一群儿女,至情至义,自守初心。即便这世上人心难辨,正邪难分,爱恨难择,但天地间,仍有仁义侠情,大爱大勇;仍有善念留存,坚守相伴。这是一个乱世浮尘的江湖故事,也是一群侠义儿女荡气回肠的豪歌。
  • 穿越女尊之最美丞相

    穿越女尊之最美丞相

    她是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国家一级密务,任务中不幸"牺牲"来到僧多粥少(男多女少)的女尊大陆。他是无人敢娶的丑男娘娘腔,最平凡不过的人生因遇见她而变得有色彩、有味道。欣然接受她的"调教",任由她"欺负"。祁元国没有哪个男子不羡慕他,只因他们最美的丞相“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他是她的掌中宝,是她快乐的源泉,更是她贴心的小棉袄,无人可以取代!她是所有男子的梦中情人,更是他的信仰。(呃呃……说一下,文文写得太烂[作者本人也看不下去的那种????],所以要进行篇幅性修改,进度会很慢,章节标题改不了,只能在文章开头重设,大家多多支持哦~)
  • 俱舍论实义疏

    俱舍论实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津往事:藏在旧时光里的秘密地图

    天津往事:藏在旧时光里的秘密地图

    《天津往事 : 藏在旧时光里的秘密地图》 以一个个地标建筑为入口,娓娓讲述了天津不同寻常的近现代历史。政治上的刀光剑影,经济上的兴衰进退,才子名伶的风流婉转,市井巷弄的繁华喧闹依稀如梦的往事中,建筑留给人们跨时代的记忆,散发着令人迷醉的气息。
  • 在路上

    在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