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700000062

第62章

治热病。壮热恶寒。食则呕逆。宜服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一两去心) 前胡(一两去芦头)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生干地黄(一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竹茹半鸡子大。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数日未得汗。遍身壮热。呕逆。不下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两去苗)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 川升麻(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麦门冬(一两分) 鳖甲(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因服凉药过多。致胃冷呕逆。宜服白茅根饮子方。 白茅根(半两锉)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两) 葛根(一两) 高良姜(半两) 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上件药。都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热病烦渴饮水过多。时有呕逆方。 枇杷叶〔二(一)两拭去毛炙微黄〕 茅根(一两锉) 葛根(一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

治热病哕候诸方

夫热病哕者。由伏热在于胃间。令人胸满气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后。胃气虚冷。亦致哕也。

治热病未得汗。燥热。饮水过多。腹胀气急。呕哕不止。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 前胡(半两去芦头) 茅根(一两锉) 葛根(半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毒瓦斯攻胃。呕哕不止。宜服甘草饮子方。 甘草(一两炙微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川升麻(一两) 生姜(一两) 葛根(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药。都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腹胃虚胀。心膈壅滞。呕哕不能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汤浸七遍去滑) 柴胡(一两去苗) 黄芩(半两) 赤芍药(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桂心(半两)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大腹皮(三分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烦热呕哕。不欲饮食。宜服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 柴胡(一两去苗) 芦根(一两半锉) 人参(三分去芦头) 葛根(一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入生地黄汁少半分(合)。更煎一沸。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胃中有热。谷气入。则胃气逆。逆则哕。不下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两去芦头) 黄 (一两锉) 人参(一两去芦头) 麦门冬(半两去心)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生干地黄(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往来寒热。胸胁满闷。哕逆。宜服赤芍药散方。 赤芍药(三分) 前胡(半两去芦头) 人参(三分去芦头) 桂心(半两) 犀角屑〔三分(半两)〕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三分) 芦根(半两) 大腹皮(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邪热已退。胃气未和。哕不能食。宜服白术散方。 白术(三分) 芦根(三分锉) 草豆蔻(三分去皮) 人参(三分去芦头)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枇杷叶(三分拭去毛炙微黄) 浓朴(三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哕逆不下食。宜服白茅根散方。 白茅根(一两锉) 百合(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葛根(一两锉) 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未得汗。呕哕不止方。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芦根(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退诸方

夫热病。其人或未发汗吐下。或经服药以后。而脉洪大实数。腹胃胀满。小便赤黄。大便难。或烦或渴。面色变赤。此为腑脏有结热故也。

治热病得汗后。余热不退。头痛心烦。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焙) 知母(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黄芩(三分) 柴胡(半两去苗) 犀角屑(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葱白两茎。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除。寒热往来。头重体痛。宜服此方。 葛根(一两锉) 黄 (一两锉) 黄芩(三分) 栀子仁(一两) 地骨皮(三分) 柴胡(一两去苗) 石膏(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豉三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头项出汗。身上无汗。瘀热在内。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宜服茵陈(半两) 柴胡(一两去苗) 栀子仁(三分) 猪苓(半两去黑皮)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秦艽(三分去苗) 桑根白皮(半两锉) 木通(半两锉)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服。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往来寒热不定。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三(二)分锉〕 麻黄〔二(一)两去根节〕 柴胡(一两去苗) 大青(半两)葳蕤(半两) 赤芍药(三分) 黄芩(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麦门冬(一两去心)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后。余热不解。身体沉重。宜服黄芩散方。 黄芩(一两) 川升麻(一两) 黄连(三分去须) 石膏(一两) 栀子仁(一分) 麻黄(一两去根节)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退。头痛唇干。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两) 知母(一两) 川升麻(一两) 黄连(三分去须) 麦门冬(一两去心) 黄芩(一两) 葛根(一两锉) 石膏(二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宜服此方。 川升麻(三分) 黄芩(三分) 黄连(一两去须) 恒山(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温服。得吐即止。

未吐再服。

治热病已得汗。余热未退。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两半) 知母(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葳蕤(一两)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除。烦躁。恍惚不安。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 栀子仁(一两) 蓝叶(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大青(一两)白藓皮(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服。

治热病心腹胀满诸方

夫热病服冷药。及饮冷水过多。结在心下。故心腹胀痛。此为脏虚。先有旧 故也。或吐下以后。病不解。内外有热。亦心腹胀满。此为有实也。

治热病。心腹胀满。四肢烦闷。不欲饮食。宜服槟榔散方。 槟榔(一两) 白术(一两)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人参(一两去芦头)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麦 (一两麸炒微黄)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心腹胀满。或时疼痛。饮食全微。宜服赤芍药散方。 赤芍药(半两) 柴胡(半两去苗) 桔梗(半两去芦头) 木通(三分锉) 赤茯苓(半两)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 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心腹胀满。不能饮食。四肢羸乏。宜服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三分去核生用) 赤茯苓(一两半) 陈橘皮(一两微浸去白瓤炒) 人参(一两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白术(一两) 槟榔(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出汗后。心腹胀满。呕逆少气。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半两去芦头) 木香(半两) 白术(三分) 半夏(半两汤浸七遍去滑)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伤冷太过。腹胀呕逆。不内饮食。宜服浓朴散方。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藿香(三分) 人参(一两去芦头)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诃黎勒皮(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得汗后。热不解。心腹胀满。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两去苗) 白术(半两)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黄芩(三分) 赤芍药(一两)诃黎勒皮(三分) 槟榔(半两) 桔梗(半两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得汗后。心腹胀满。疼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两) 桂心(半两) 槟榔(一两) 诃黎勒皮(一两) 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研入)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姜汤下二十丸。

同类推荐
  •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YELLOW FAIRY BOOK

    THE YELLOW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顺中论

    顺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序听迷诗所经

    序听迷诗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矩里迦龙王像法

    说矩里迦龙王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剑傲苍穹

    剑傲苍穹

    创星之神“蓝印”,穷其数十万年心血创造出“龙极星”,然而~邪餍之魔“暗华”却趁其创造生命、催化万物后力量衰减之际意图夺取龙极星,并在星球上创造出只为血腥破坏的“魔”。两个纵横寰宇的顶级强者,一为心血与创造、一为贪婪与占有,两者间展开了一场大战。最终,蓝印为了保护费尽心血所创造的生命,硬是拼出最后神力将“龙极星”一分为六,各自成了独立的存在。“天寰星”,龙极六分后由蓝印所创造的各族人类发展出来的星球,也是除“天元星”外唯一能正常发展的星球。天元星,那在隔壁,是残留蓝印最多神能之星,亦是“天闪御空”的崛起之星,在此不加多提,详情请见“流氓圣皇”。天寰星,虽然它残留神能的量大不如天元星,在成形时亦是保住了大部份生物,并且也有极适合人生存的环境。
  •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尽可能全地收入了允和老师关于昆曲的散文、论文、讲话稿和书信,及一小部分《昆曲日记》。全书分三部分,各部分基本按写作年月编排,以求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允和老师与昆曲的渊源、情感,曲事活动及理论贡献。
  • 玄沙师备禅师广录

    玄沙师备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一种爱情叫学霸2

    有一种爱情叫学霸2

    那年,落英缤纷下,小青梅王青青贪恋颜值,一眼喜欢上了那个穿粉色衣服的男孩韩言鑫。她黏着他,缠着他,帮他倒追女孩子。他嫌弃她,讨厌她。N年后,大学校园重遇,他仍旧是美得霸占了“校花”艳名的校草,他是戏剧社无人可替的社长,她对他唯恐避之不及,他却突然莫名的就亲近了。见面第一次“被迫”帮忙刷卡买零食,第二次鞍前马后地扶她去医院,第三次为了套到她的手机号码忍着腐女的调戏,卖与第一男神的亲密照片求取信息……他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她还对他视而不见?为什么转身和其他男神卿卿我我了?!为什么她还觉得他……性向不明!当高颜值男生动心的时候,即使他是个小忠犬,但是他只做阿菁的小忠犬……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情感寄语

    情感寄语

    日记寻一生,哪天我要是忘记了至少它还记得,
  • 武逆天穹

    武逆天穹

    九霄界四方大陆,浩瀚无垠,种族林立。少年秦冰,身世成谜,四大院中鏖战群雄,禁地之争武破九霄。天域千年再现,邪魅一族复仇而出,沉睡的远古战魂燃烧最后的辉煌当万灵之剑划过最后邪魔的躯体,是结束还是开始,宿命中的巅峰之战何时到来。诸君请随我一起谱写这血与火,情与恨的九霄苍穹。书友交流群264254843,希望大家一起撑起属于我们的九霄苍穹,征战血与火,情与爱的逆天之路
  • 爱如尘埃情如殇

    爱如尘埃情如殇

    她是他的“童养媳”,从小在他的豪宅里面长大,就为了成年之后做他的新娘,没曾想新婚夜竟成了她噩梦的开始!她视他为天,却被他逼着观看他和另一个女人的“好戏”。他当她是蝼蚁,轻轻一捏就能够让她粉身碎骨!“养你就当做养了一条狗而已,我雷焱还不缺这点狗粮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被云覆盖着的蔷薇

    被云覆盖着的蔷薇

    污污的乐薇遇上帅气总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咚”乐薇一脸惶恐的看着眼前的“禽兽”“还跑吗”男人一脸坏笑地看着她。“不跑了不跑了!”她,是俏皮可爱自称御姐的呆萌妹子他,是整个梦城为之恐慌的冷血总裁谁能想到他们竟被缘分缠在了一起。
  • 追风随笔

    追风随笔

    随想随记,记录生活中点滴小事,期待执仗之年,有些许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