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2400000035

第35章 (35)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初二句结前。具足下正明。此有三义故欢喜。一具足无量佛德故。如观音云。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既云不思议。即是无量佛德也。此之妙德。先未曾获。今自具足。故云欢喜。二众生受化故欢喜。十方者。现十界身利众生也。随顺有二。一众生趣类不等。根行有异。菩萨随顺以形以说。此明能化随顺也。二菩萨现种种化。众生随顺一一受化咸皆得益。此明所化随顺也。能所既皆随顺。机应俱生欢喜。故以名焉 二饶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如上随顺众生。即是善能利益。始能欢喜生善。终能破恶入理。故名饶益 三无嗔恨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自觉故。无明不能拒智。觉他故。有情不能违化。障不能拒。物不能违。二利既兼。故无嗔恨 四无尽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随机随感现种类身。尽未来际化复作化。三世下释所以也。以知三世空寂故。得穷未来际。以达十方无碍故。能现种类身。若时若处现化不绝。故云无尽也 五离痴乱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现种类身。即普现色身三昧。说无量法。不离四种辩才。若身若说。皆是智用咸归于理。华严云。此菩萨于一念顷得无数三昧。了知此之三昧同一体性。乃至得一切法真实智慧。是故能合种种法门得无差误。由无差误故离痴乱 六善现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一中现无量。故云于同现异。无量中现一。故云异相见同。身说皆然也。以知一切法同一法性。能作种种异说。而不失一性一相之旨。维摩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故名善现 七无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着谓住着。即留碍也。一尘现十方。是现界。不坏一尘相。是现尘。世界微尘各不相妨。此即大小自在。由此菩萨住不思议解脱。故得此用 八尊重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现尘现界现身现说不相留碍。故云种种现前。皆从圆融三德般若之所发现。故云第一。此之妙行超过一切诸法门。故名为尊重 九善法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如上所现。无碍妙用。故云圆融。一一皆能合佛如来利生轨则。故名善法 十真实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依真起用。用不离体。体即真如无漏清净一真法界。此法界体本具如是无方妙用。故云本然。以即体故。名为真实。此之十行。皆是证真菩萨自利利他无碍自在圆融妙行。一一皆破微细无明。显佛智德。渐渐圆满。有此十番智断功用。念念与萨婆若相应。华严云。此菩萨行与法界虚空等。以用诸佛不思议妙行故。故此十行圆融无碍。即一论十。十不离一。故此最后即云一一皆是清净真如性本然故 第五十回向位十。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结前十行也。依体起用。故云满足神通。自利利他妙行无碍。故云成佛事已。佛以度生利他为事业故。纯洁精真显智德也。远离留患显断德也。此十番智断。皆是非证而证。不断而断。智本真故。惑本亡故

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此正明也。约用就体。能所俱亡。众生相空本涅槃故。能化缘生本无性故。故云灭除度相。般若经中亦同此说。亡缘之智名无为心。无作妙理名涅槃路。摄用归体名为回向。涅槃果也。路即理也。履以成地到究竟故。名涅槃路。结名可知。问十行位中岂有度相耶。答前即依体起用。且论神通化物。未言灭除度相。今此摄用归体。顺寂灭义。故除度相。约义虽异。为行颇同。若不然者。岂有证真大士犹怀度生之相耶 二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故云坏其可坏。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故云远离诸离。得无所离。即合涅槃。故云不坏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本性觉体未尝起灭。故云湛然。此湛觉体。三世诸佛无二圆满。故云觉齐佛觉。此则得平等觉与诸佛同。故云等一切佛 四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智显也。地如佛地理现也。智冥理体无二无别。智遍理遍名至一切处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此菩萨得如来身及国土身互相涉入无碍自在。此是如来藏中诸功德法受用无尽也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同佛地如来藏也。即前地如佛地。本来具足无漏性德。此德能为万行所依。故云清净因。依于此因能起趣果之行。故云依因发挥取涅槃道。道即因也。此则万德为万行因。万行为涅槃因。合理之行行从理起。故云随顺平等。能生妙果名曰善根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初句蹑前也。十方下正显一切众生皆我心性。心性无外摄无不周。我之本性既圆满成就。众生皆尔。故云不失。此得同体大悲。是故然也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如故即一切法。真故离一切相。此真如体亦不可得。故云二无所著亦即三谛。对文可见。此菩萨了一切法即真法界无相可离。名为如相 九无缚解脱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初句摄前。十方无碍者。既能即法离相。则不为心境诸法所系。故云无缚。以无缚故自在无碍。故云解脱。此解脱相本性亦离。故皆无也 十法界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圣法因义。故云法界。然有四种。谓事。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今皆浑为一真法界。故云量灭。此唯性德圆成。于一真界无量可量。故云法界无量。又证性德一一圆满成就不可算数边涯故也。然此十位所有回向不离三种。谓菩提实际众生也。今此且约向实际说。余二含摄。此则依真起用。皆为趣向大涅槃界。随顺法界。体用相称。圆融自在。故华严云。此菩萨所修愿行。等法界。如虚空量。尽回与一切众生。同向一究竟菩提。故名回向。前后诸位非无此义。以约增胜立此名耳。然此诸位。皆于一无生忍中。随所发行。义立别名。皆能圆证圣性。不别而别。故分诸位。异而不异。唯是一心。故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也。地前既尔。后位可知。前文云。此人即证无生法忍。从此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既言圣位。岂非证耶 次加行位。大小二乘经论。明言五位。谓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位也。然有开有合。不定明现。诸小乘论及大乘法相。即显说四位。名四善根。是顺决择分。若缨络仁王华严等经。即合而不论。摄在第十回向。唯此经文具显四位。盖以圆融之教一多无碍。只于一忍圆开诸位。不开则已。开则具明。故于十回向后。备论四种妙圆加行。又此经文。前则圆融。后则历别。以圆融中不碍行布也。即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一多无碍。华严亦同 文二。一结前生后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余处所说。加行属内凡。未证圣性故。今经从干慧地来便名圣位。何但加行。故此特云妙圆加行 二正辨加行四。一暖位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佛觉果智也。如前文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精真发明地如佛地。此即用佛果智为己因心也。然犹未能离因显果。故云若出未出近于登地将发此智。故云若出。犹拘因相尚未能离。故云未出。喻如钻火热相先现火出不久。火喻佛觉。钻喻加行。木喻因相。火出则木尽。觉现则因亡。亡因在即。故喻如暖。此约发智以显也 二顶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前以佛觉用为己心。即果辨因也。今以己心成佛所履。即因合果也。虽因果相合。未亡二相。故云若依。如在山顶足有所履。将显法界无所分别。故云非依。如身处虚空也。下有微碍喻若依也。存二相故。二相即是障入初地无明也。此约离障以显 三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初则未亡因相。次则未亡果相。今因果二相融为一体。故云心佛二同。因果既亡。二边不立。故云善得中道。此中道体将证不久。故云非怀。然犹未亡中道之相。故云非出。此约显理以明也 四世第一位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迷觉是二。即因果也。中道是一。所证理也。此名数量。中边不存。故云二无所目。无所目故名为销灭。数量正属世间。今虽销灭。若望初地证真。犹名为似。以有所得故。初地见道名出世间。今是世间最后边际。故名第一。此上四位唯识中说。前之二位。依明得明增二定。发寻伺观。观名等四法能所俱空。后之二位。依印顺无间二定。发四如实观。即前二空等。然皆有所得。未证法身。故唯识云。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此皆历别之谈也。今经圆融不碍行布。故得以圆拟别而说。由是此地名为世间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一)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七明十地分十

一欢喜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菩提佛觉也。前则若出未出。如火前相。名之为暖。今如火出木尽灰飞烟灭。故云善得通达。故此初地名通达位。尽佛境界理显也。以得无分别智善达法界一真平等离能所相。故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又云。善达法界得一真平等。乃至得遍行真如。离异生性障。修檀波罗蜜增上。言遍行者。以此真如遍在一切诸行法中。而今证得。自利利他得自在故。名欢喜地。华严仁王广明其相。今不具录。下皆仿此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前地于大菩提善得通达。离世间相。得正性离生。破异生性障。证一真法界。故云异性入同。此地对异之同亦不可得。故云同性亦灭。以若见于同即名为垢。既离对待。故名离垢。又此地证得最胜真如离邪行障。持戒波罗蜜增胜。性戒所显名为最胜。以四无量心。行广大十善。得性戒成就。于性重讥嫌平等无异。亦名异性入同。断性亦无。方离微细破戒之垢。名同性亦灭。称离垢地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成就胜定。大法总持。破戒烦恼毕竟不生。故名净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故云明生。此地证得胜流真如。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中最为胜故。断暗钝障。行忍辱波罗蜜增胜 四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由定发慧。慧光明泰。故云明极。能破微细烦恼障尽。故名觉满。觉焰既增。故名焰慧。此地证得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由第六识二身见等于此永断。不为我执所摄取故。能断微细烦恼现行障。修习精进波罗蜜增胜 五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真智唯一。故曰同。俗智差别。故曰异。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非同非异。故云所不能至。极为殊胜。更无胜者。故云难胜。此地证得类无差别真如。谓此真如。非如眼等是有别类故。断下乘涅槃障。修习禅波罗蜜增胜 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谓住因缘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得现前。智现理现。故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此地证得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断粗相现行障。修习般若波罗蜜增胜 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以第八地得一真如心。名无相无功用。故此第七地。从初发心。二无数劫加功用行今至有相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至此真如无相边际。故云尽真如际。多劫修行。故云远行。证得法无差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断细相现行障。修习方便善巧行增胜 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非染非净。故名为一。离诸虚妄。故名为真常住不变。故名为如。约此义边名为不动。又此地中。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名不动地。此地证得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染净有增减故。断无相中作加行障。修愿波罗蜜增胜 九善慧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依真如理体。起无碍智用。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名善慧地。此地证得智自在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四无碍解得自在故。谓法义词乐说也。谓此四种以智为体。名智自在。断利他门中不欲行障。修习力波罗蜜增上 十法云地二。一标指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此指二地已来至第十地。云诸菩萨。以是五位之中第四位故。或可总指从前至此五十五位。此第十地即是修习最后边际。亦名此地名修习位 二正显

同类推荐
  • 寄陕州王司马

    寄陕州王司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狱中上母书

    狱中上母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涅槃论

    涅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罗摩伽经卷上

    佛说罗摩伽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戒德香经

    佛说戒德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逆天传奇

    逆天传奇

    东方,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大陆,隐藏着无数神秘的修真者,尤其是中原地带山灵水秀,地域辽阔,为各大门派必争之地。自修真门派出现以后,更涌现了无数的派系,以道家为主,魔释儒紧跟其后。数万年以来,仅有几人可冲破自身束缚,达到羽化登仙之境,但有一少年,虽资质平凡,遇事不顺,却获无数奇遇,悟得天地玄妙,拥有无上法力,为东方大陆广为流传。
  • 大宋江山(第六卷):激荡熙宁

    大宋江山(第六卷):激荡熙宁

    嘉佑元年,京城水灾,王安石在京任官,不满忝居虚位,无所作为,四度上书辞官。熙宁元年,神宗变法,王安石回京,权贵大肆排挤构陷,昔日好友司马光与其反目成仇。王安石力排众议推行变法,改革派一度崛起,然司马光不念旧情,苏轼等人亦接连对其弹劾,终使保守派重新得势。本卷以新旧党争为主线,叙述了一个改革派宰相数度起落的人生沉浮,也呈现了大宋王朝兴衰胜败的秘密影像。
  • 昨日星辰,恰似你

    昨日星辰,恰似你

    一段暗潮涌动的复仇,一次未知世界的探寻,一段千年之前的爱恋,一番时间的轮回,究竟是对,还是错?当一代黑客女王遇上杀手之王,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当真相揭开,他搂着她的腰,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宝贝,你不能始乱终弃。”她疑惑抬眸:“什么始乱终弃?”他咬着她的耳垂说道:“把婚姻做实。”
  • 财神小甜妻

    财神小甜妻

    财神妹子初入凡尘竟爬上了陌生男子的床,好巧不巧还是自己红杏出墙!滴汗成金,逢赌必胜,看尽财经走向,玩转股市商圈,却偏偏削尖脑袋想挤进娱乐圈……最终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被潜了^_^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限时逼婚:老公不准跑

    限时逼婚:老公不准跑

    她是温家落魄小姐,他是回归复仇总裁,她错认新郎与他步入殿堂,他却借此开场。她陷入难关,他说他能帮她,却是用两年婚约换来的交易。相处,让他们慢慢的了解,甚至爱上彼此,可是没有什么一番风顺。他们之间布满了难关,他有太多无可奈何。他的身世之谜,她的离开,他想要寻回她,可是却找了好久,也没能寻到。再见,她带着两个孩子,而他风采依旧。
  • 南衍喜欢

    南衍喜欢

    HE|校园+都市“英雄救美”这词拎出来正义又暧昧,只不过苏衍之没料到自己成了后者。那天晚上那条小破巷,那个从天而降一人捶翻一众小混混的美少女,都成了苏衍之对琼市的第一印象。穷、破、乱,哦,人还挺美。
  • 邪少的暗夜天使

    邪少的暗夜天使

    她们是穿梭在黑暗中的精灵,神秘莫测,为了一个月牙之印,一道神秘任务辗转到宇桥贵族学院。他们是高高在上,众人追捧的“宇桥四王子”,他们冷酷,神秘,温柔……原本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在一次偶然的际遇中撞出了交点……他们的相遇,相知频频掀起大波,怪事连连……
  • 养肝食谱

    养肝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重生之帝女谋略

    重生之帝女谋略

    “吾愿以吾身换得与她的一世情缘!”————※———————※——————※——————※———她,贵为帝女,却遭到了枕边人的背叛从而山河易主,魂归离恨天!谁知却一朝重生于十年前,父亲潜龙在野,母亲仍然活于世上,大哥未曾身首分家,庶妹仍未能暗害于她……重生于昔,是上天赐给她的金色华年!父王不争气?她争气就好。母妃心太善?她心狠就好。庶妹暗破坏?她力挽狂澜。皇祖母强势??她步步为营。前世的枕边人还要故技重施?她会让他尝到失败的滋味,并且讨回前世所欠的债!前世野心勃勃的继母心机算尽?她会让她知道这个天下姓什么,谁才有资格立于九重天上傲视群伦!要这天再也遮不住双眼,要这地再也不能将心埋没,要诸天神佛、牛鬼蛇神统统消散,她,要开创一个属于她的盛世纪元!斗是过程,狠是本心,必能立于高山之巅!在她以为只有狠心、硬心之时,却遇到了他,是前世未能圆满的情缘再续?抑惑者又是一世的情障?他带着绝代风华走向她,带着永无止境的关心走向她,在她一回首时,总能发现他的身影……这样一个他能不能让那一颗遍布伤痕的心恢复原样……――—※——————※———————※—————※——重活一世,报仇不是根本,要的是一世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