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1100000111

第111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三)(1)

第六十五礼拜入孝出弟新义

民国二年六月初十日记

问、论语第五章之意义。请先生详为解释。

答、(白话解)论语第五章。弟子入则孝。人子在家庭。能孝顺父母。异日出外。必能忠君爱国。出则弟。在外讲仁讲义。对外人如对兄弟手足。恐伤感情。谨而信。凡事兢兢业业。言行动静。恐失信於人。泛爱众。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而亲仁。逢真人不说假话。亲近有德。行有馀力。有如此的平和性情。凡言行出之自然。凡事坦荡荡。不伤其神。不伤其力。事事由性分中流露。发而皆中节。则以学文。何必读书。而书自读。何必游学。学问自明。不学而学也。

(官话解其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小则奉养代劳。中则显亲扬名。大则立身行道。俾亲成仁德君子。出则弟。小则敬尊长。中则重齿爵。大则事君主。谨而信。谨小慎微。一诺千金。不失信於人。泛爱众。而亲仁。民吾同胞。物吾同与也。然众人之中。善恶不齐。而亲仁於众人之中。以亲近有德之人也。行有馀力。弟子至此。皆由先天之道。行之纯熟。不觉其难。而自绰有馀力。则以学文。能知何者为先天。何者为后天。然后可从事於根本矣。顾文有经有艺。由六经精而通之。皆后天之事。行乎天地之中。而学优品粹。由六艺精而通之。亦后天之事。行乎国家之内。而财富兵强。则学文始有实用矣。

(官话解其二)入孝出弟。爱众亲仁者。此中有先天之学也。先天之学。寓於后天。不可易闻。至后天之学。文章之事。人人可得而闻也。果其入而能孝。出而能弟。於此已立本矣。谨言所以存诚。爱众所以成人。亲仁所以成己。学文所以广见闻而坚持道心。人心无权。道心有主。微而能显。有不觉入於圣人之域矣。则纯全之谊也。教弟子者其知之。

(文话解)子曰弟子入则孝一章。对兄为弟。对父为子。对师长亦称弟子。曰弟子者。所以责成父兄师表也。然要之为年幼之称。亦不拘於父在斯为子。兄在斯为弟也。孝弟谨信爱亲。皆以养其恭敬之心。而化其暴慢之气。使之日进於诚。但其中自有轻重。行有馀力。诚之基立矣。学文则由诚而明。次第深造。才德自然兼全。有德而才不至有偏。有才而德不至无用。斯儒学所以为贵也。

(附解)亲仁仁字。可为通章主脑。盖圣贤之学。不外为仁。况身为弟子。尤为仁之肇端。夫天地之仁。始於冬而生於春。至夏离明而智出焉。致役而力生焉。是由仁以生智力也。养之长之。秋敛而冬藏之。则仁既熟。而归根复命。又由智力而成其仁也。自始至终。皆一仁为之。循环不已。人之生也。本於天地。由精而气而形。其中生意毕具。而又浑然莫测者。仁之体也。犹树根之含生性也。自离母腹以还。本此之仁。耳目於以聪明。身体於以发达。是由仁而生智力之时。犹树从根而长枝干垂叶也。孝弟谨信亲爱。皆所以涵养其仁。犹培补树木之根也。至智力当任其自然。原不可强。犹枝叶任其开放。不得助长。而反有害也。虽教之数目。或学书计。或舞象勺。或执射御。智力非不略示其端。犹除树之翳。去树之蠹也。而圣人要以行仁为主。力有馀而学文。格物致知。举凡常变经权。莫不曲穷其奥妙。犹树既大。而自当繁茂也。竭其智力以赴之。仁道虽大。不患无成。又由智力以全其仁之理。犹树有枝干花叶。而根得以遂其生性也。此本末兼赅之学也。四教章。先文后行。大学也。此章先行后文。由小学而入大学也。行有馀力者。弟子在家。则父兄教以实行。在塾则师长教以实行。所闻所见者在此。则身之所为者亦在此。用力既久。自不觉其难行也。即所谓有馀力也。以暇日解馀力者非也。学文文字。非浅显之文。浅显之文。入小学时。随读随解。有切於身心者。教以力行。是时重在力行。故略文而概以行。既能力行。学始有基。博文大文。不可缺也。夫文之博大。所以载天地人物之理。往古来今之事。近在日用伦常。远在治平参赞。以用也。学深求其理。始则用力於行。继又用力於文。文行兼尽。斯文非空谈。行能达道。从此入圣神之域不难矣。(问谈录)

问、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欤。孟子曰、有放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求其放者。操则存也。仁与人合一也。性命合一也。允执厥中也。

答、故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

问、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天道至公也。惜乎人之未足与有为也。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孔子曰、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譬如为山。功亏一篑。止、吾止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皆在我也。非人之所能为也。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答、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搁下屠刀。可以成佛。大道无私。三教然也。

问、道由德取。苟不至德。至道不凝。既曰志道据德。又曰依仁游艺者。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故曰当依仁。仁当礼之未复也。不能久而不违。与其违也。宁游於艺。故曰游於艺也与。

答、儒门为完全科学。于此可见矣。君子之博学。将以为仁也。

问、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夫人之少壮老也。一而已矣。君子之少壮老也。多而已矣。多者何、周天之数也。戒者何、依仁之学也。持其志。无暴其气。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君子诚意正心。尤在慎独。性命兼修。重在功善。慎独者、戒之于始也。功善者、戒之于先也。君子依仁而行。恐仁不能守之。为己所乘。虽得之。必失之。故依于仁。必先据于德。苟不至德。至道不凝。是故尧传舜曰。允执其中。舜传禹曰。允执厥中。

答、知此则可与言仁矣。

问、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又闻诸曰。以友古人为徒为未足。穷则独善其身。隐居以求志。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人不知而不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不得志与天为徒。达则兼善天下。徵诸庶民。行义以达其道。是得志则与人为徒。君子人也。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君子人也。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吾闻诸夫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中也。中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分定故也。何忧何惑何惧。

答、所以行之者智也。

问、生今之世。为今之人。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以大德而受命。立大德而还命。天下归仁矣。万世归仁矣。(刍谈录)

第六十六礼拜贤贤易色新义

民国二年六月十七日记

问、先生所讲的论语。分白话、官话、文话。白话一闻便知。官话略思而知之。惟有这文话。三思而不得其解何也。我们由小学而高等而中学。每日科学又多。不能专心於经学。先生费心。以文话解释。我们看来总是沉闷。不如直讲白话。使我们易於明白。或将先生游历所见所闻。讲来有益於世道人心。使我们知道善恶。未识先生以为可否。

答、(白话解)今闻各位之言。皆是好学之士。其论语一书。皆是性与天道。深者见深。浅者见浅。我今已作三种解释。当履前言。至我游历之见闻。作为闲谈可也。子夏这章书。贤贤易色。贤贤者、即是明明德之人也。真贤贤之人。他能知人之色貌。人亦知他之色貌。何也。有诸内必形诸外。事父母能竭其力。并不勉强。出之自然。不说他孝。不说他顺。是人子分内之事。事君能致其身。他爱国爱民。纵是杀身。他也要保国保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不认他为朋友则已。既认他为朋友。一言以定。终身不二。虽曰未学。言就不入学堂。亦胜於入学堂矣。吾必谓之学矣。这等君子。皆是诚实之心。毫无假情。故云、我亦谓之学也。(对学生语附载)吾上年在荣县程家场。遇一位游方道士。他谈接引佛前身。是个金狮麒麟。其毛有金光。其声如巨雷。在喜马拉亚山中。貌恶心慈。凡见有凶恶的强人。震声如雷。因此数千里之中。不出抢劫。后有一个凶恶之人。见他的毛祥光灿烂。就要谋杀他。心中暗想。此兽凶恶之人。不敢近他身。我如何能进前杀他。因生个巧计。假装慈善。暗藏药刀。待他亲近我时。我将刀刺死他。岂不得他之皮。其心已定。就庄严起来。三步低头。两步一拜。金狮麒麟。一见其人。忙忙下山欢迎。其人假意慈悲。摸着麒麟的咽喉。一刀刺去。麟当下恶向胆边生。暗想我来亲近你。你反刺我。不如将他一口吞了。转念一想。不可。我倒是真亲近他。他假慈悲对我。若我将他吃了。他固死。我亦死。后民不知者。还骂我是假慈悲。爱人而吃人。又转念想到。皆我错之於前。未察其心。观其貌。我就交他。信他。若吃了他。人岂不说我无信了。我虽不能言。亦如人间之朋友。交而有信。已经交了他。亦如事他。即舍身成他之美。遂他之愿。我亦达其善信之目的。其心一正。闭气而死。其人将他之皮。拿去进贡。得一个进宝状元。每日暗想。非我假情假意。焉能得今日之富贵。自以为洋洋得意。那日国王见此麟之皮。毫光射於斗牛。心中自思。此麟非圣人出世。他不出现。我小小一个国君。如何能得此麟皮。才呼进宝状元入宫。究其得皮之来历。状元曰、臣不敢说此事。要皇上赦我无罪。方敢详细说明。王曰、赦你无罪。状元一一说明。国王曰、你胆大妄为。兽都有仁义。你乃假情假意。不如兽之有信也。将他绑去。活祭麒麟。寡人不敢受其皮。乃一同到山。见该兽虽无皮。而身凛凛然有生气。慈容满面。当将状元斩首。将皮搭在麟背上。麟披皮飞升后投生修道。为接引佛。从此看来。真心与假心。到头之结果。真心之兽。转为活佛。不生不灭。馨香万世。欺心恶人。臭名千载。此案姓名虽记不清楚。而情理甚是可以感化真心与假心。交友者当自思之。交友无信。岂如兽乎。

(官话解)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贤贤、贤而又贤。乃圣人也。有明明之德。先天之大道也。易色、并非外色。内明天性。外明天道。言善言。行善行。主意立定。百折不改。千磨不退。平易近人。无论任何美色。毫不动其心。举至难之事。以概其馀。一切富贵。视如浮云。而心常在伦常之中。事父母能竭其力。竭力者、顺亲孝亲。父母苟不仁。则几谏之。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必事亲成仁德之亲而后已。事君能致其身。君仁义。辅君为圣明。君无仁义。陈善闭邪。鞠躬尽瘁。必事君为尧舜之君而后已。非然者则退隐不仕而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原在五伦之中。有信则交接往来。方能永久。虽曰未学。未学者、未尝博文。吾必谓之学矣。谓其得先天之道。伦常中无愧色。即大学之学也。

(文话解其一)贤贤、上贤字指好。下贤字指德。易、反也。色、美色也。以好美色之心。反以好德也。以如好色之心好德。人人可成圣贤。凡天下之德行。莫大於事亲、事君、交友、好德之人。知报父母之深恩。凡事皆分所当为。故能竭力。知食君禄。当报君恩。纵断杀身。而代君治国安民。亦致身而不悔。凡同等者。皆朋友也。交者、同心同德。故言而有信。此三者、克尽人伦。而美德在其中矣。虽曰未学。吾必谓学之矣。抑扬之以见人之当学也。(文话解其二)贤贤、上贤字。知后天之学者也。下贤字。知先天之学者也。能知先天者。明明德真性也。知后天者。明明德真命也。色者、非女色也。亦非外色也。心性中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色。易便也。先后天合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色便易见也。事父母能竭其力。复还我之真性命也。事君能致其身。君为天子。万民之主。藉其权势。立天下之大本。行天下之大道。与民共由之。其身、凡身也。人心死。道心生。故能致其身。朋同类。友同志。交、是共明此先天后天。尽性立命。一言不虚。故曰言而有信也。有此实德。了然於先后天之实学。言行皆大道也。虽曰未学。俗儒不知。故子夏曰。吾必谓之学矣。赞美之辞。徘徊不已也。(问谈录)

第六十七礼拜君子不重新义

民国二年二十四日记

问、人以圣经作文章。猎功名。今所讲为实行实用。请先生再讲君子不重章之精意。又是何如。

同类推荐
  • 许颠君石函记

    许颠君石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童子三昧经

    四童子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彻庸和尚谷响集

    彻庸和尚谷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ucker

    The Muc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神奇的故事(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神奇的故事(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霍桑在一八五一年六月至七月间根据古希腊神话所写的少儿读物《神奇的故事》 也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不仅为少年读者所钟爱,对成人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霍桑的作品素以关注人的心灵状态而著称,他在写作《神奇的故事》时,时刻不忘有益于少年读者心灵的健康成长这一神圣目标。古老的希腊神话原来就为想像力的驰骋,为诸如勇敢、善良、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爱与同情等等人类美好品质的展现提供了理想的广阔的舞台。经霍桑的生花妙笔加以改写之后,希腊神话中关于弥达斯、赫拉克勒斯、潘多拉、柏勒洛丰等人的故事闪耀出新的异彩,具有了更引人入胜的文学魅力。相信霍桑的《神奇的故事》也必定会使中国的少年读者感到神奇和喜欢。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伦敦,香港,我们

    伦敦,香港,我们

    十年英国,十年香港,她们一个是性格坚强独立的职业经济分析师,一个是热情泼辣的首饰品牌创始人,一个是细腻敏感的全球十大金融业律师。三个女生花季离开家求学,在异国他乡相互扶持长大。“如果有一天我发达了就来养你!”大学毕业前夏雪曾对自己的两个闺蜜承诺。谁曾想毕业后十年三个女生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做出的选择把她们分开得那么远,又拉回那么近。八十年代出生的留学生,我们能往哪里去?
  • 玄天剑尊

    玄天剑尊

    数万年前,一场惊世大战,玄天剑碎,散落凡尘。少年秦昊,爷爷亡故,遭人谋害,幸得小姐姐出手,拜入雪山派,开始修仙之旅。秦昊偶得断剑,获得无名传承,报仇,杀敌,一路高歌猛进,闯出一片天地。事关身世、九州、隐秘,掀起一场恩怨情仇纠葛。玄天剑出,谁与争锋。且看秦昊凭剑杀出一个至尊未来。(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 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

    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

    面对新时期我国宗教状况的新形势、新变化和宗教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提高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本书从学习党的宗教理论政策知识和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宗教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处理复杂宗教问题的有效途径。本书还强调要做好农村宗教工作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宣传教育,依法打击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作为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早在1946年就被蒋介石下令用专机秘密押往台湾,从此在台湾度过45年的幽禁岁月。作为“山西王”的阎锡山,曾经独霸山西38年,败退到台湾之后却在阳明山极其偏僻的一角建造窑洞式石屋,惨淡度过生命的*后10年。从此他处于蒋介石特务的严密监视下,终死于非命……本书也关注台湾文化名人的命运:被大陆斥为“反动文人”的著名学者胡适、“自由主义者”国画大师张大千、“三大反动文人之一”钱穆、“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等等。他们在台湾又经历着怎样的动荡与酸楚?本书是这些名人的集体后传,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多次远赴海峡,为你叩问史实。
  • 闲庐文钞

    闲庐文钞

    本书所选29篇文章,分赋、记、序三种,作者试用古文写时代之事,抒今人襟抱。
  • 绝品仙医

    绝品仙医

    医可杀人,亦可救人。兵者为王,锄强扶弱。军队中走出来的妖孽吴晨,身兼兵王神医两大名头,你是二代?你老子都得跪!你说你权势滔天?请问你认识天庭御医嘛?跟我比财富,一颗丹药倾天下之财老子也未必卖。跟我比人缘,绝世美女组成军团任我挑。行走在都市之间的妖孽吴晨,缔造兵者为医,泡妞无敌的传奇!
  • 贾茹

    贾茹

    王茹变成了贾茹,这不是魔术师的杰作。生于1968年的王茹在1987年高考时总分只得了250分,竟拿到了省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生于1969年,和王茹是同级同学的贾茹,高考得了480分,却入了打工者一族。被王茹代替了的贾茹比王茹小一岁,是农村的姑娘,被替代后竟浑然不觉。考了二百五十分被录去了,考了四百八十分却落榜了,全是因为王茹的父亲王天冲和贾茹的父亲贾继贤的身份和地位不同造成的。王天冲是青山县教育局的一名管财务的干部,是周局长很喜欢的一个人。周局长常常夸他殷勤、谦和。不过其他人,包括分管基层的副局长都不这么认为。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