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0700000017

第17章

尚论篇少阳经证治大意

仲景少阳经之原文,叔和大半编入太阳经中,昌殊不得其解,岂以太阳行身之背,少阳行身之侧,其营卫显然易辨,非如阳明与三阴之属脏腑者,营卫难窥,故将少阳之文,汇入太阳耶,此等处窃不敢仍叔和之旧,盖六经各有专司者,乃引少阳之文,与三阳合病并病经过不解,及坏病诸条,悉入太阳篇中,适足以乱太阳之正也,在太阳一经之病,已倍他经,辨之倍难,而无端蔓引混收,此后人所为多歧亡羊乎,兹将治少阳之法,悉归本篇,其合病、并病,坏病,痰病,另隶于三阳经后,庶太阳之脉清,而少阳之脉亦清耳。

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和解加减一法(一)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成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成欬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括娄实,苦渴者,去半夏,加人参括蒌根,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温覆取微似汗愈,若欬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原文]躯壳之表阳也,躯壳之里阴也,少阳主半表半里之间,其邪入而并于阴则寒,出而并于阳则热,往来寒热,无常期也,风寒之外邪,挟身中有形之痰饮,结聚于少阳之本位,所以胸胁苦满也,胸胁既满,胃中之水榖亦不消,所以默默不欲食,即昏昏之意,非静默也,心烦者,邪在胸胁,逼处心间也,或呕不呕,或渴不渴,诸多见证,各随人之气体,不尽同也,然总以小柴胡之和法为主治,而各随见证以加减之耳。

少阳病有辨证一法(二)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原文] 口苦咽干者,热聚于胆也,目眩者,木盛生风而旋晕也。

少阳病有汗吐下三禁二法(三)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原文] 少阳伤寒禁发汗,少阳中风禁吐下,二义互举,其旨益严,盖伤寒之头痛发热,宜于发汗者,尚不可汗,则伤风之不可汗,更不待言矣。脉弦细者,邪欲入里,其在胃之津液,必为热耗,重复发汗,而驱其津液外出,安得不讝语乎,胃和者,邪散而津回也,不和者,津枯而饮结,所以烦而悸也。(四)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原文] 风热上壅则耳无闻,目赤,无形风热,与有质痰饮搏结,则胸满而烦,此但从和解中行分竭法可也,若误汗下,则胸中正气大伤,而邪得以逼乱神明,此时即为城下之盟,所丧不滋多乎。

辨少阳经病有欲解不解四法(五)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原文] 能食不呕,与胃和则愈之义互发。(六)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原文] 脉不弦大,邪微欲解之先征也。(七)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原文] 受病之经,正气虚衰,每藉力于时令之王,此趋三避五,所繇来乎。(八)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原文] 阳去入阴,则邪势得以留连,转致危困者多矣,有治伤寒之责者,线索在手,于邪在阳经之日,亟从外夺不亦善乎。

少阳证具将欲入里而太阳阳明小有未罢但用小柴胡汤一法(九)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头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原文] 身热恶风,太阳证也,头项强,太阳兼阳明证也,胁下满,少阳证也,本当从三阳合并病之例,而用表法,但其手足温而加渴,外邪辐凑于少阳,而向里之机已着,倘更用辛甘发散之法,是重增其热,而大耗其津也,故从小柴胡之和法,则阳邪自罢,而阴津不伤,一举而两得矣,此用小柴胡汤,当从加减法,不呕而渴者,去半夏加括蒌根为是。

少阳证,脉弦濇加腹痛,先用建中,后用小柴胡一法。(十)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原文] 阳脉濇,阴脉弦,浑似在里之阴寒,所以法当腹中急痛,故以小建中之缓,而和其急,腹痛止,而脉不弦涩矣,若不差,则弦为少阳之本脉,而涩乃汗出不彻,腹痛乃邪欲传太阴也,则用小柴胡汤以和阴阳,为的当无疑矣。

少阳论具已经汗下而太阳未罢胸有微结者宜用柴胡桂枝干姜一法(一一)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原文] 少阳证尚兼太阳,所以误下而胸间微结也,太阳中篇结胸条内,头微汗出,用大陷胸汤,以其热结在里,故从下夺之法也,此头汗出而胸微结,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里证未具,故从和解之法也,小柴胡方中,减半夏人参,而加桂枝以行太阳,加干姜以散气满,括蒌根以滋干,牡砺以耎结,一一皆从本例也。

少阳证小柴胡汤加渴者宜救津液一法(三)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原文] 风寒之邪,从阳明而转少阳,起先不渴,里证未具,及服小柴胡汤已,重加口渴,则邪还阳明,而当调胃以存津液矣,然不曰攻下,而曰以法治之,意味无穷,盖少阳之寒热往来,间有渴证,倘少阳未罢,而恣言攻下,不自犯少阳之禁乎,故见少阳重转阳明之证,但云以法治之,其法维何,即发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烦实,大便难之说也,若未利其小便,则有猪苓五苓之法,若津液热炽,又有人参白虎之法,仲景圆穖活泼,人存政举未易言矣。

少阳证具误下而证尚未变者仍用小柴胡汤二法(一三)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原文](一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原文] 二条互发,前略后详,误下虽谁未变,然正气先虚,故服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始得发热汗出,而邪从表解也,若误下而成结胸与痞,则邪尚在太阳,而柴胡非所宜矣,结胸及痞太阳经令有颛条。

重以汗下为逆不为逆申上文而广其义(一五)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为逆也,若先下之,治不为逆。[原文] 少阳虽有汗下二禁,然而当汗当下,正自不同,本当发汗而反下之,则为逆,若先汗后下,则不为逆,本当下之,而反发汗,则为逆,若先下后汗,则不为逆,全在辨其表里差多差少之间矣。

少阳病有疑似少阴者当细辨脉证用药一法(一六)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原文] 阳微结者,阳邪微结,未尽散也,注作阳气衰微,故邪气结聚,大差,果尔则头汗出为亡阳之证,非半表半里之证矣,果尔则阴结,又是阴气衰微矣,玩本文假令纯阴结等语,谓阳邪若不微结,纯是阴邪内结,则不得复有外证,其义甚明,得屎而解,即取大柴胡为和法之意也。

用汗吐下后有辨脉证而识其必愈一法(一七)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原文] 汗吐下三法,难于恰当,若误用之,则病未去,而胃中之津液已先亡,凡见此者,诊视其脉与证,阴阳自和,则津液复生,必自愈也。

辨妇人伤寒传少阳有热入血室之证四法(一八)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原文](一九)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待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原文](二十)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讝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原文](二一)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原文] 四条皆互文见意也,一云经水适来,一云经水适断,一云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一云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一云胸胁下满,一云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一云如结胸状,一云邪高痛下,一云讝语,一云昼日明了,暮则讝语,如有鬼状,一云如疟状,一云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一云刺期门,一 云用小柴胡汤,一云毋犯胃气及上二焦,皆互文以明大义,而自为脚注也,学者试因此而紬释全书,思过半矣。如结胸状四字,仲景尚恐形容不尽,重以脏腑相连,邪高痛下之语,畅发病情,盖血室者冲脉也,下居腹内,厥阴肝之所主也,而少阳之胆与肝相连,腑邪在上,脏邪在下,胃口逼处二邪之界,所以默默不欲饮食而但喜呕耳,期门者肝之募也,随其实而泻之,泻肝之实也,又刺期门之脚注也,小柴胡汤,治少阳之正法也,毋犯胃气及上二焦,则舍期门,小柴胡更无他法矣,必自愈,见腑邪可用小柴胡汤,而脏邪必俟经水再行,其邪热乃随血去,又非药之所能胜耳。[少阳止此]

重编合病并病坏病痰病附三阳经后,其过经不解,附三阴经后。右证叔和俱编入太阳经中,不知何意,或谓伤寒只分六经,合太阳一经,别无可入诸项也,然则霍乱证,及阴阳易等证,曷不尽入太阳耶,况乎既重六经,则少阳亦六经之一,曷不为重耶,兹一一清出,以六经等六国,以合并诸病等附庸,俾业伤寒者,一展玩而了然于心目耳。

同类推荐
  • 来安县志

    来安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rime Minister

    The Prime Mini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Monk of Fife

    A Monk of F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音义疏记

    观音义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道德真经新注

    道德真经新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王有情之美妃请上座

    帝王有情之美妃请上座

    “告诉你们,曾经那个任由欺凌曲芝瑶已经死了,不信谁再来试试?”曲芝瑶看着吓得不轻众人,不屑的笑道。她对谁都可以狠心,唯独他......,那个为了帝位一而再伤她心的男人。一天,曲芝瑶甩下一张休书扬长而去,不料半路被他劫入怀中“都是我的人了还想跑?没你要这江山又有何用?”江山权利不如你,平凡亦是一种乐。
  • 弥留之际

    弥留之际

    几乎长城市和所属六县的近八百万人都知道长城市天成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天成被不明身份的人追杀了两个多月。终于,他在2004年9月18日晚上9时1刻开车回家途中,被一个12米长的货运车突然从路口拦截。因他来不及刹车,一头撞在了货车的腰部,造成车毁人亡。五分钟后,110接到路人的报警电话,火速派来交巡警处理事故现场。交巡警发现肇事司机早已逃之夭夭,躺在黑色别克小轿车司机位置上的孙天成满脸是血,头部歪倒在后背上,双眼紧闭,像是已经死亡。
  • 1984

    1984

    《1984》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寓言。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瓜分,三个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并用高科技手段监视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 宁当宠妃不为后

    宁当宠妃不为后

    此文不是1V1,是后宫文,男主是皇帝,不可能只有女主一个女人。介意的慎入!她本是一个平凡女子,一朝穿越,成为新选彩女。初入宫闱,她只是位分低微的小小才人。上有关系大户,太后侄女;名门世家,皇帝的青梅竹马。下有天真可人、讨巧卖乖,却在背后屡屡算计她的白莲花。她本想与世无争的在后宫当个小透明,奈何皇帝却对她青睐有加。独宠说不上,盛宠可不断。但树大招风,更何况还是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之中。她小心谨慎却步步惊心;她温柔贤淑却屡遭质疑。最终她心力交瘁、含恨而终、魂断异世。他这才幡然醒悟、痛彻心扉。但他还能召回她吗?而她还愿原谅他吗?他们还能否携手一生?
  • 佞相毒女

    佞相毒女

    “妖女,小小年纪就心狠手辣,总有一天会早报应,天打五雷轰。”歇斯底里的诅咒穿透云霄,直入天际。“本小姐一年有半年住在佛堂,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见道血腥就会晕,弱到没有缚鸡之力,又怎会有心狠手辣一说?怪哉!”百无聊赖的雍容女子状似不解的自问,双眸中却清明一片。住佛堂,那是因为佛堂清静,干扰不多,便于小姐处理事务;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那是因为堂堂的相府千金,又怎会做这等力气活;一生不见血,那是因为她要求做事要干净利落,不能留下痕迹,所以她的周围都被处理的干干净净,即便刚才那地还是一个屠场,可是不出半个时辰,就会被清理成一个闺阁聚会的最佳场所。当然这些话,也只有隐身在暗处的侍卫们敢在心中腹诽,却无人敢于出口。完结经典文:《大良凰后》《笑面罗刹》《随心皇妃》《玉面狐狸》
  • 望闻录

    望闻录

    望者看也,闻者听也。就是我们把用看到的听到的那些诡异的事情记录下来。您可以当成故事来听,也可以当成真事来看,其实我想告诉你们的就是——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简单……本故事纯属娱乐,如有雷同,绝对是巧合!
  •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由蓝狮子编著,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一个流浪者和漂泊者。80年代,作者前往美国留学,并试图融入美国,在这个异国他乡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然而,美国并不是他想象的天堂,无法满足他对身份的认同、对爱和自由的追寻。自此,他开始自己的“漂泊”生活,“流浪”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作者试图“与故土一拍两散”,在本书中,他通过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比较中外价值的差异,大到社会现象,小到具体的人及事物,客观而犀利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法。《与故土一拍两散》讨论了诸如精神家园、精英阶层、转型、身份等世人普遍会感到困惑的话题,看似题目很大,却落到细节处,真实而令人信服。
  • 秋尚末知

    秋尚末知

    懵懂未经世俗礼,历尽沧桑怨凡尘。心智不同当年少,只为坚守苦中德。——【题记】一个渺小的心愿,乘风破浪。坚守了这么多年,会不会,觉得自己累了?我们的初衷,是当一个很平凡很平凡的人,不希望当小说电视剧里的大英雄,伟人,受人瞩目。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中,多么希望能永远不被重视,这样的平凡,是我唯一的请求。即使一生贫穷,就算不努力向上,但能比心灵的安逸来的好吗?不是我原本就想这样,而是我,本来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我知道有很多人比我更痛苦,甚至觉得我很幸福了,但人各有志,贪婪是原有的,我的贪念,只有【平凡】。【一个小小的心愿,致敬每个人,只要能开心,便永远是最幸福的人,愿我们在这复杂多变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方法,不再迷茫。】一个平凡普通的故事,一个人心底的追求。【这里月夏,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本书,给予宝贵的建议,有什么不好希望大家能提出来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