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2300000027

第27章 论药味所忌

肺属金,轻清上浮,切忌辛热香燥。盖人参补肺,防其肺热还伤肺;黄 补中,防其助痰而气喘。当归辛热助火,反欲党邪而为恶;生地补肾,肾为肺子。经曰∶实则泄其子,是肾宜泻不宜补,防风无汗干燥,须当表虚之堪忧。他如干姜、附子、白术、丁香、砂仁、肉桂、细辛、藿香、蔻仁、乌药、草蔻、良姜、茱萸、荜茇、香附、麝香等药,皆以辛香,切宜禁用。又忌食物如椒姜糖醋鱼鳖虾蟹猪犬牛羊马肉,并一切炙 之物,非特助邪为恶,恐天行时气必然重出,要忌四十九日外,有鸡子不可食,恐其坏目,食糖恐犯牙疳。独有归、芎,可于血虚色白者权宜酌用。又有忌用大黄而用栝蒌何也,盖疹发于肺,肺主气,经曰∶气有余便是火,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移热于大肠故秘结,用栝蒌仁以润肺,佐枳壳以宽肠,则秘自通矣。若大黄号曰将军,有斩将搴旗之功,恐其太过,致使心血两虚,则脾燥肺气嚣张,风火益猛矣。

一疹当出之时,被风寒所折,以致色白如肌肤,毛窍耸起如粟子者,宜疏散。用干葛(二钱) 木通(二钱) 川芎(八分) 红花(四钱) 陈皮(一钱) 羌活(一钱) 防风(二钱) 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 荆芥(一钱) 薄荷(一钱) 大力(四钱) 蝉衣(八分)倘色白如肤,但见粒头高肿者,此表虚所致,用生地(二钱) 川芎(五分) 红花(三钱) 归身(二钱) 大力(四钱) 葛根(一钱) 山栀(一钱) 桔梗(二钱) 木通(一钱) 麦冬(三钱)一疹因风寒所折,皮肤干燥,毛窍不通,身热喷嚏,以致不能透发者,宜疏托,用羌活(一钱) 防风(二钱) 葛根(二钱) 苏叶(二钱) 大力(四钱) 蝉衣(一钱) 前胡(一钱)荆芥(一钱) 橘红(一钱) 桔梗(二钱) 木通(一钱) 升麻(二钱)加大黄、葱白。

一疹因风寒所折,见暖则和活,不暖则枯燥者,宜凉解。

干葛(二钱) 薄荷(八分) 荆芥(二钱) 桔梗(二钱) 前胡(二钱) 通草(八分)防风(二钱) 枳壳(二钱) 橘红(八分)一疹因毒瓦斯抑郁于内,热极不能透出,根窠浑成一片,以致色带红紫者,急以清解为主,佐以升发,用干葛(二钱) 荆芥(一钱) 薄荷(一钱) 蝉蜕(八分) 大力(五分) 石膏(一两) 桔梗(二钱)升麻(一钱) 山栀(四钱) 前胡(二钱) 黄连(六分) 橘红(二分)加麻黄四分。

─疹有浑身麻疹,隐于肌肤之间,欲出不透者,宜大升发。

羌活(五分) 防风(一钱) 葛根(二钱) 通草(八分) 薄荷(八分) 大力(五分) 蝉蜕(一钱) 麻黄(八分) 升麻(一钱) 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热甚加石膏、大黄一疹有胸腹腰背暖处,见粒即红,手足头面暂无者,宜清解。

升麻(一钱) 干葛(二钱) 荆芥(一钱) 薄荷(一钱) 大力(五钱) 石膏(三钱) 蝉蜕(八分) 桔梗(二钱) 花粉(六钱) 山栀(四钱) 黄芩(三钱) 前胡(二钱) 橘红(八分) 福花(二钱)加麻黄一疹有色紫赤暗,粒头尖耸者,急用寒凉解毒,佐以消痰。

石膏(一两) 黄连(一钱) 桔梗(二钱) 荆芥(五分) 山栀(三钱) 干葛(一钱) 陈皮(一钱) 枳壳(一钱) 薄荷(五钱) 前胡(二钱) 大力(五钱) 花粉(一两) 通草(八分) 紫草(八分)加大黄。

一疹色鲜红,点子低陷不高者,其毒重甚,急宜清肺泻火。

干葛(二钱) 前胡(二钱) 石膏(一两) 蝉蜕(一钱) 大力(五钱) 薄荷(二钱) 桔梗(二钱) 木通(一钱) 山栀(一钱) 升麻(一钱) 陈皮(一钱) 枳壳(四钱) 荆芥(二钱)加大黄。

一疹色淡红,为风寒所折,点子低而色燥不润,宜疏散。

荆芥(二钱) 防风(二钱) 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 大力(四钱) 川芎(八分) 红花(四分)蝉衣(八分) 干葛(二钱) 通草(八分) 橘红(八分) 升麻(一钱)一疹色淡红,颗粒不高,唇舌俱燥而赤,此毒火内郁,宜用寒凉,佐以疏托。

大黄(三钱) 枳壳(三钱) 山栀(四钱) 桔梗(二钱) 大力(五钱) 蝉衣(二钱) 薄荷(一钱)木通(一钱) 生甘草(八分) 陈皮(二钱) 紫草(一钱)一疹已出而粒顶尖焦,无论赤红,皆为热极,急宜清鲜,佐以凉血。

石膏(一两) 木通(一钱) 紫草(一钱) 桔梗(二钱) 大力(五钱) 薄荷(一钱) 陈皮(一钱) 黄芩(六钱) 荆芥(一钱) 生甘草(六分) 大黄(三钱)一疹已出,红肿太甚者,药用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 干葛(二钱) 薄荷(二钱) 大力(五钱) 荆芥(三钱) 防风(二钱) 山栀(三钱) 木通(一钱) 生甘草(一钱)如口渴,加石膏、花粉。便闭,加大黄、枳壳。身烦热,加黄芩、黄连、元参、陈皮。

一疹未出透,而见风早没,及误食荤腥油腻,以致毛窍闭塞,不得透表者,俱宜疏托。暖处无点影者,谓之早没,二症用药石膏(八钱) 麻黄(八分) 升麻(二钱) 干葛(二钱) 大力(四钱) 蝉蜕(一钱) 桔梗(二钱) 生甘草(一钱) 杏仁(一钱) 荆芥(二钱) 防风(二钱) 木通(一钱)早没者加芦根,误食者加山楂、枳壳。

一疹未出而呃逆者,是胃败恶症也,悉属火毒,以升阳透发为主。

荆芥(二钱) 葛根(三钱) 羌活(二钱) 桔梗(二钱) 大力(四钱) 陈皮(二钱) 石膏(二两) 黄连(一钱) 生甘草(一钱) 前胡(四钱) 蝉衣(二钱) 升麻(四钱) 竹茹(一钱) 薄荷(一钱)若疹已透而呃逆者。

花粉(一两) 荆芥(二钱) 薄荷(一钱) 葛根(三钱) 羌活(二钱) 桔梗(二钱) 大力(四钱) 陈皮(一钱) 石膏(二两) 黄连(一钱) 生甘草(一钱) 竹茹(一钱)一疹子出透,三四日而不没者,此毒火亢盛,宜清凉解毒。

前胡(二钱) 干葛(二钱) 石膏(一两) 山栀(四钱) 连翘(三钱) 杏仁(一钱) 荆芥(二钱)薄荷(一钱) 木通(一钱) 元参(二钱)一疹没肌肤之上无点粒,又见红片,平而不高者,此没不尽也。药用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 干葛(二钱) 薄荷(一钱) 大力(四钱) 荆芥(一钱) 木通(二钱)山栀(二钱) 蝉衣(八分) 生甘草(八分) 陈皮(一钱) 枳壳(一钱)如内热烦渴,加黄连、石膏。

一疹色带白干燥,隐隐于皮肤之间,似没非没,必因风寒所致,而不能透表故也。急用疏托,勿加寒饵。

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 荆芥(二钱) 薄荷(一钱) 生甘草(一钱) 干葛(一钱) 防风(二钱) 木通(一钱) 蝉衣(八分) 大力(四钱) 陈皮(二钱) 福花(三钱)一疹发热及正出之时,沉睡不醒,此是火抑于内,而不达于外,后必发热烦躁,变症多端。药用前胡(二钱) 干葛(二钱) 荆芥(一钱) 薄荷(一钱) 大力子(六钱) 桔梗(二钱) 木通(一钱) 防风(一钱) 橘红(八分) 升麻(五分)一疹子因热火拂抑而无汗,以致皮肤干燥,唇口破裂,二便不通,沉昏腹胀,气喘痰鸣,急用寒凉,佐以升发。

石膏(一两) 紫草(二钱) 麻黄(八分) 蝉衣(八分) 大力(五钱) 干葛(二钱) 薄荷(一钱) 前胡(二钱) 木通(一钱) 紫苏(一钱) 桔梗(二钱) 荆芥(二钱) 滑石(三钱)加葱白三条。

一疹初发热时,因毒火内迫,以致浑身大汗,不能尽透者,宜清解。

石膏(一两) 紫苏(一钱) 干葛(二钱) 薄荷(一钱) 大力(四钱) 桔梗(二钱) 生甘草(一钱) 丹皮(二钱) 山栀(二钱) 前胡(一钱) 荆芥(一钱)加大黄、淡竹叶。

一疹有冒风寒,皮燥无汗不出,反有腹胀气喘者,宜疏散。

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 干葛(二钱) 防风(一钱) 羌活(一钱) 橘红(八分) 紫苏(二钱) 大力(四钱) 蝉衣(一钱) 荆芥(二钱) 木通(一钱) 枳壳(一钱)或加麻黄、葱白、陈皮。

一疹症忽有汗,忽无汗,汗后肌肤仍燥,身子大热,而疹仍未透,宜清解。用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 干葛(一钱) 薄荷(一钱) 大力(四钱) 蝉衣(一钱) 生甘草(一钱) 丹皮(二钱) 山栀(一钱) 木通(一钱) 石膏(一两) 紫草(一钱)加大黄、淡竹叶。

一疹未出先,昏沉喜睡,倦梦谵语,此因热毒烦盛,不能外达故也。宜清心解毒。

干葛(一钱) 防风(一钱) 大力(四钱) 蝉衣(八分) 荆芥(二钱) 薄荷(一钱) 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 滑石(一钱) 木通(二钱) 陈皮(一钱) 青皮(二钱) 钩藤(二钱)加大黄、石膏、黄连、淡竹叶。

一疹已出透,而有谵语者,用荆芥(二钱) 薄荷(一钱) 前胡(二钱) 枳壳(一钱) 黄芩(一两) 滑石(一钱) 大力(四钱) 木通(二钱) 陈皮(一钱) 青皮(二钱) 钩藤(二钱)加大黄、石膏、黄连、淡竹叶。

一疹有元气素虚之人,疹已透而谵语者,用当归(三钱) 生地(一钱) 丹参(二钱) 麦冬(三钱) 川贝(一钱) 陈皮(一钱) 连翘(三钱) 生甘草(八分) 山栀(三钱) 钩藤(一钱)一疹已出透,而仍烦躁,面赤咽痛,目赤唇焦,宜清降。

黄连(一钱) 石膏(一两) 黄芩(一两) 山栀(五钱) 生甘草(一钱) 元参(三钱) 丹皮(一钱) 大力(四钱) 陈皮(一钱) 枳壳(三钱) 杏仁(二钱) 苏子(二钱) 知母(二钱) 蒌仁(一两)再加大黄、淡竹叶。

一疹未出,唇红似丹,二便闭塞,喜饮冷,此热毒内蒸,宜用辛凉药。

干姜(三钱) 薄荷(一钱) 前胡(三钱) 桔梗(二钱) 大力(五钱) 荆芥(一钱) 滑石(二钱) 石膏(一两) 生甘草(一钱) 花粉(三钱) 木通(二钱)再加芦根、竹叶。

一疹已出而发渴者,鼻气勃勃冲人,此肺中火邪熬煎,宜清金降火。

黄连(一钱) 黄芩(一两) 石膏(二两) 知母(三钱) 花粉(二钱) 滑石(一钱) 山栀(一钱)葛根(二钱) 薄荷(一钱) 栝蒌仁(一两) 桔梗(二钱) 生甘草(一钱) 大力(五钱) 枳壳(二钱)一疹有二便清利,唇口淡红而渴者,此必过服寒凉,致中气虚,干渴。

当归(二钱) 生地(二钱) 麦冬(三钱) 升麻(一钱) 桔梗(一钱) 元参(一钱) 陈皮(一钱) 生甘草(一钱)一疹出时手足多热,忽尔冰冷,名曰厥逆,似水之象,宜用升散。

干葛(二钱) 升麻(八分) 苏叶(一钱) 防风(一钱) 大力(二钱) 桔梗(二钱) 木通(一钱) 麻黄(八分) 前胡(二钱) 荆芥(二钱) 橘红(八分)加葱白。如便闭,加大黄。

一疹后厥逆者,用清解。

黄芩(二两) 黄连(八分) 花粉(一两) 山栀(四钱) 前胡(二钱) 生甘草(一钱) 木通(一钱) 陈皮(一钱) 桔梗(二钱) 贝母(二钱) 石膏(一两) 枳壳(五钱)加大黄、蒌仁。

一疹中寒热似疟,身寒手足冷极者,宜滋阴养血发表。用柴胡(二钱) 黄芩(一两) 当归(三钱) 川芎(八分) 陈皮(一钱) 葛根(二钱) 生甘草(八分) 生地(二钱) 泽泻(一钱) 茯苓(二钱) 贝母(二钱)寒多加苏叶,热多加知母,渴甚加石膏、大黄。

一疹将出而发惊,是毒蕴于心,肺火鼎沸,以致手足搐搦,宜解表发汗。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荆芥(二钱) 薄荷(一钱) 大力(四钱) 蝉蜕(一钱) 青皮(二钱) 钩藤(一钱) 橘红(一钱) 前胡(一钱) 紫草(一钱) 干葛(一钱)外加朱砂二厘。如痰多加胆星二钱。若食积加山楂、枳壳,甚者加黄连、花粉。倘有已出而发惊搐者,此由毒火元气俱盛,宜清火解毒。用黄连(一钱) 黄芩(五钱) 钩藤(二钱) 陈皮(一钱) 前胡(二钱) 龙胆草(一钱) 山栀(四钱) 木通(一钱) 贝母(一钱) 枳壳(一钱) 花粉(一两) 生甘草(五分) 杏仁(一钱) 芦荟(一钱)加莲肉心、石膏三两。又有一种惊重,元气虚,恐变慢惊风者,用当归(二钱) 生地(二钱) 茯苓(三钱) 陈皮(一钱) 生甘草(八分) 天麻(一钱) 川贝(一钱) 麦冬(三钱) 钩藤(二钱) 连翘(二钱) 木通(一钱) 防风(一钱)加莲肉、胆草、橘红。

一疹初发时,呕吐不能食者,此毒火壅于胃故也,宜清解疏托。

前胡(二钱) 枳壳(二钱) 干葛(一钱) 防风(一钱) 大力(三钱) 连翘(二钱) 桔梗(二钱) 蝉蜕(一钱) 陈皮(一钱) 荆芥(二钱) 生甘草(八分) 滑石(一钱) 石膏(一两)火轻者,加山栀、芦荟。火重者,加石膏、滑石。又有一种疹已出透,而呕吐不食者,宜清解中加疏托药。用石膏(二两) 陈皮(一钱) 前胡(二钱) 枳壳(三钱) 干葛(二钱) 大力(三钱) 山栀(一钱) 薄荷(一钱) 桔梗(二钱) 生甘草(八分)加芦荟。如疹已没后,仍呕吐不食者,宜清凉药。

石膏(二两) 黄芩(一两) 黄连(一钱) 花粉(三钱) 陈皮(一钱) 枳壳(三钱) 山栀(二钱) 木通(一钱) 桔梗(一钱) 丹皮(一钱) 元参(二钱) 生甘草(八分) 前胡(二钱) 大力(三钱)一疹有毒迫大肠,里急后重,变为滞下者。

黄连(八分) 黄芩(一两) 枳壳(三钱) 木通(一钱) 生甘草(八分) 大黄(六钱) 陈皮(一钱) 杏仁(一钱) 丹皮(一钱) 蒌仁(一两)若泄泻不止,变休息痢,腹中痛,便见脓血,此血热大肠也。宜用黄连(一钱) 条芩(二钱) 青皮(二钱) 枳壳(三钱) 生甘草(八分) 滑石(一钱) 桔梗(一钱) 山栀(一钱) 大黄(八钱)又一种变为赤痢者,用黄连(一钱) 条芩(一两) 陈皮(一钱) 枳壳(三钱) 生甘草(八分) 槐花(二钱) 荆芥(二钱) 滑石(一钱) 山栀(一钱) 大黄(三钱) 地榆(一钱)或加升麻、杏仁。

一疹未出透,咳嗽不绝,面目浮肿,此系毒火不能外达,肺金受克也,速用清热透毒。

荆芥(二钱) 薄荷(一钱) 大力(四钱) 蝉蜕(一钱) 生甘草(八分) 干葛(二钱) 陈皮(一钱) 桔梗(二钱) 防风(一钱) 木通(二钱) 前胡(一钱)加石膏、山栀。如疹已出透,而气喘鼻煤干燥,宜用清金降火汤。

条芩(八分) 黄连(八分) 石膏(二两) 蒌仁(一两) 陈皮(一钱) 枳壳(三钱) 苏子(一钱) 杏仁(二钱) 贝母(一钱) 花粉(四钱) 知母(一钱) 葶苈(二钱) 桑皮(三钱)加茅根汁。又有一种有痰有声者,治宜前胡(三钱) 桔梗(二钱) 生甘草(三分) 贝母(一钱) 陈皮(一钱) 石膏(一两) 知母(二钱) 花粉(二钱) 枳壳(二钱) 桑皮(三钱) 山栀(三钱) 杏仁(二钱) 大力(四钱) 兜铃(三钱)加竹沥。又有一种有声无痰者。

黄芩(二两) 黄柏(三钱) 知母(三钱) 花粉(五钱) 蒌仁(一两) 前胡(三钱) 贝母(三钱) 陈皮(一钱) 苏梗(一钱) 杏仁(二钱) 石膏(一两) 生甘草(三分)桔梗(一钱) 枳壳(二钱) 元参(三钱)加茅根。

一疹出咽喉痛,皆由肺火上炎故咽痛,治用生甘草(一钱) 桔梗(二钱) 大力(五钱) 荆芥(二钱) 薄荷(一钱) 干葛(三钱) 木通(一钱) 石膏(一两) 防风(二钱) 前胡(三钱) 橘红(一钱) 射干(一钱)一疹已出透,而咽痛失音,发热作渴面赤,喜饮冷物,俱是上焦实热。

生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大力(四钱) 元参(三钱) 射干(二钱) 黄芩(五钱) 黄连(分) 石膏(一两) 荆芥(二钱) 山豆根(二钱) 花粉(八钱) 陈皮(一钱) 枳壳(二钱) 蒌仁(一两) 夏枯草(三钱)有痰,加贝母。

一疹未出而热极火动者,致血妄行,从口鼻出者。

荆芥(三钱) 紫草(三钱) 薄荷(一钱) 干葛(一钱) 大力(五钱) 郁金(二钱) 山栀(四钱) 生甘草(二钱) 桔梗(二钱)甚者加黄芩、茅根汁。若疹已出透而衄血者。

黄连(八分) 黄芩(一两) 黄柏(二钱) 山栀(四钱) 丹皮(三钱) 元参(五钱) 生甘草(二钱) 桔梗(二钱) 花粉(一钱)或加茅根汁,或加生地、麦冬。又衄后火气已清方。

生地(二钱) 麦冬(三钱) 元参(二钱) 当归(二钱)一疹中头痛身疼者,此内之火毒,与外之风寒相结不散,宜疏解。

羌活(三钱) 防风(一钱) 荆芥(二钱) 大力(四钱) 蝉衣(一钱) 前胡(三钱) 桔梗(二钱) 干葛(二钱) 苏叶(一钱) 木通(八分) 川芎(八分)一疹中腰疼,因气滞血凝脾肾二经,外感内伤所致。

青皮(一钱) 红花(一钱) 大力(三钱)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荆芥(三钱) 苏叶(一钱) 前胡(二钱) 桔梗(一钱) 木通(一钱)又方枳壳(一钱) 黄芩(二钱) 山栀(三钱) 麦冬(三钱) 当归(一钱) 川芎(八分) 郁金(一钱) 青皮(一钱) 陈皮(一钱) 木通(一钱) 连翘(二钱)一疹没腹痛,与未出透,皆不谨起居,或食冷物,或冒风寒,以致寒热相激而痛。

治未出透而痛方。

羌活(二钱) 防风(二钱) 荆芥(二钱) 苏叶(一钱) 大力(三钱) 陈皮(二钱) 青皮(一钱) 前胡(二钱) 桔梗(一钱) 枳壳(二钱) 木通(一钱)治疹已出透腹痛。

陈皮(一钱) 枳壳(二钱) 苏叶(一钱) 杏仁(二钱) 黄芩(三钱) 桔梗(一钱) 木通(二钱) 生甘草(一钱)一疹后齿腮肿痛,口角流涎之症。

黄芩(一两) 黄连(一钱) 石膏(二两) 元参(一两) 大力(三钱) 生甘草(一钱) 荆芥(三钱) 桔梗(一钱) 防风(二钱) 白芷(一钱) 川芎(八分)一、疹后牙疳,根有血出肿烂。

生地(三钱) 元参(一钱) 黄连(一钱) 麦冬(三钱) 生甘草(二钱) 花粉(三钱) 丹皮(二钱) 葛根(一钱) 荆芥(二钱) 石膏(一两) 知母(三钱) 枳壳(二钱)一疹后牙疳,是胃热未清,以致火毒上炎。

黄芩(一两) 黄连(一钱) 石膏(二两) 花粉(一两) 知母(二钱) 生甘草(一钱) 元参(四钱) 荆芥(三钱) 桔梗(二钱) 大力(四钱) 升麻(一钱) 山豆根(二钱) 射干(一钱)一疹后咳嗽口破。

麦冬(三钱) 桔梗(二钱) 花粉(八钱) 知母(三钱) 元参(三钱) 荆芥(二钱) 大力(五钱) 山豆根(三钱) 射干(二钱) 连翘(五钱) 薄荷(二钱)或加黄连(八分) 石膏(一两) 黄芩(八钱)一疹后焦烂。

蕤仁(二钱) 薄荷(一钱) 甘菊(一钱) 柴胡(一钱) 决明(一钱) 大力(五钱) 黄连(一钱) 黄芩(二两) 山栀(五钱) 生甘草(二钱) 花粉(八钱) 干葛(四钱)或加石膏(三两) 桔梗(二钱) 蒌仁(二两) 大黄(一两) 荆芥(三钱)一疹后目疾药味。

羌活 防风 干葛 薄荷 柴胡 桔梗 草决明 川芎 黄连 大力 花粉 山栀 生甘草 当归 生地甘菊 木贼 蒙花 谷精草初二剂当去黄连、生地,后去羌活、防风。若有稍明,照根据此方,加黄芩、石膏、升麻、胆草、蒌仁。

一、疹出十二三日,又发红黑疔,小儿能自手指拔去,疔不痛痒者,急以解毒拔疔丹。使毒火尽退而愈。

礞石( ,五钱) 黄芩(二两) 木香(一钱五分) 元明粉(五钱) 沉香(一钱五分) 大黄(二两)共研末,朱砂为衣,作丸服。

独枣汤治疹后牙龈烂,用干红枣二枚,雄黄一块,入枣内,烧灰存性研末,米泔水煎服。入盐少许,漱口即愈。

一疹后中气虚弱,乍寒乍热,是阴血虚也。

当归(二钱) 生地(一钱) 麦冬(二十粒) 元参(三钱) 生甘草(八分) 黄芩(一两) 生山栀(三钱) 丹皮(三钱) 白芍药(一钱) 黄连(八分) 花粉(三钱) 桔梗(二钱) 骨皮(一钱)一疹未出而乍寒乍热,是毒未透发,用疏托。

升麻(一钱) 干葛(二钱) 荆芥(一钱) 蝉蜕(一钱) 大力(二钱) 前胡(二钱) 桔梗(二钱) 苏叶(一钱) 防风(二钱) 橘红(八分) 通草(一钱)或少加麻黄、葱白。

一疹已出,复乍寒乍热,二便短赤,是余毒未尽,用凉解。

黄芩(一两) 黄连(八分) 石膏(一两) 山栀(四钱) 大黄(一两) 生甘草(八分) 荆芥(一钱) 大力(一钱) 陈皮(一钱) 枳壳(四分) 贝母(三分) 杏仁(一钱) 花粉(五分)木通(二钱) 栝蒌仁(二两)一疹后日热不退,身热燎人,二便不通,急用和解。

黄连(一钱五分) 黄芩(一两) 生蒌仁(一两) 石膏(一两) 山栀(五钱) 陈皮(一钱) 枳壳(四钱) 苏子(一钱) 杏仁(一钱) 花粉(一两) 滑石(一钱) 生甘草(八分) 木通(一钱) 胆草(二钱)─疹回后热退身凉,过三五日又作热,是余毒复还,宜疏解。

荆芥(一钱) 薄荷(一钱) 干葛(二钱) 前胡(二钱) 桔梗(一钱) 大力(一钱) 陈皮(一钱) 枳壳(三钱) 黄芩(一两) 山栀(五钱) 生甘草(一钱) 元参(三钱) 连翘(一钱)甚者加大黄、石膏、蒌仁。

一产后出麻,本宜补血,但麻属火,不可骤补,补则毛窍固敛,不能出透,故须升发。

宜葛根汤加酒炒芍药、桔梗、苏叶发汗,使麻易出。

一怀胎出麻,只宜清凉,佐以疏托,勿用实脾行气等药,以致堕胎。

安胎止痛方 生地 川芎(各五分) 桑树羊思藤(七片叶) 当归 人参 陈皮(各一钱) 白术 黄芩(各一钱五分) 黄柏 黄连(各三分) 甘草(三分) 糯米(二十粒)痛甚加砂仁,虚甚加木香。

同类推荐
  • 筍谱

    筍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密藏开禅师遗稿

    密藏开禅师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郎八卦棍口诀

    五郎八卦棍口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oems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Anti-Slavery Crusade

    The Anti-Slavery Crus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

    本故事发生在宋朝咸平、景德年间,以宋辽战争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代大侠杨承英之子杨铭的江湖经历。家仇国恨、悲欢离合、侠义豪情、世事人心。在故事的最后,杨铭与杨延昭(杨六郎)一起抗辽,大败辽军,最后使辽宋和谈,双方罢兵,结束了两国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史称“澶渊之盟”。
  • 弃妇重生

    弃妇重生

    "一纸婚约,定一世命运。家道中落的桑婉嫁入青州首富时家为妻,婆婆多疑难缠、丈夫自有青梅竹马放在心上的表妹、大姑子刻薄、小姑子心眼多,自卑的桑婉一退再退、一缩再缩,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凄凄凉凉死于时府的角落悲剧得彻底。重生在花轿之中,她该何去何从?站在悲剧的起点,当一切重来,她能否改变悲剧的命运、为自己谋一个锦瑟和弦?这一世,但求悠闲度日,真正的活过一回。"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笑话中的心理学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往往布满了偏僻的专业术语,导致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们被拒之门外,无法享受其中的奥妙。本书则正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一本以笑话之名,化繁为简地讲述心理学知识的书籍。希望它可以实现的使命——有助于读者离开懵懂之门,进入自我体察与社会认知的大门——哪怕它只是提供了微小的帮助。
  • 头牌杀手有萌夫

    头牌杀手有萌夫

    想变美?嗑药啊~想变强?互殴呀!你有病吗?---我有药。修炼的日常,嗑药的家常,怼怼家里的小傲娇,打打魔兽升升级,顺便戏精上身搞搞那些自以为天下第一白莲花,最主要的还是得经常殴打一下那些在背后偷偷摸摸的人。——“什么?你你你,你是小染染?”这这这,开什么国际玩笑。婼烟然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这只,死乞白赖的在自己怀里蹭啊蹭的小白狐。——---“娘子,今天有个大胸小姐姐要带我回家。”“想去就去吧”“腿留下就行”---“敢欺负我娘子?”“勇气可嘉,赏你一颗化骨丸。”
  • 傲世小废材:神尊,求放过

    傲世小废材:神尊,求放过

    (全文免费)(1V1双强爽文)作为神界唯一一个因为救神,自己反倒被雷劈死的小神,夕染是坚强的。重生再修炼,神道路茫茫,可是路上出现了那个害她被雷劈死的神又是什么鬼?沉睡十二年,活死人,废材,各种各样的名头按在她的身上,她只笑笑,她一个神,不跟这些目光短浅,有眼无珠……的凡人计较。等她闪耀着大神的光环返回神界,一定要亮瞎这些凡人的双眼!某神:“又在做梦?”夕染:“你过来,我保证不一个雷劈死你。”她要劈个十个八个的!
  • 绝世武帝

    绝世武帝

    地球人林小君魂穿异界,成为中土圣洲之上,翩然一角的楚国七十三郡中舞阳郡舞阳城林氏一族的旁支子弟,为求武道,进入楚国云河宗,成为杂役……
  • 小人物日记

    小人物日记

    《小人物日记》是英国幽默文学中的名作。该书托名小职员查尔斯·普特尔的日记,实为虚构作品。主人公查尔斯·普特尔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则是一位讲究派头,精打细算的绅士,为人处事虽不免刻板老套,却喜欢结交朋友,爱说俏皮话。不过也常常因为自作聪明,或者为了显示风度和幽默,而弄巧成拙,闹出不少笑话:装修新家时把浴缸染成了红色;参加市长家的晚宴弄得洋相出尽;与街坊朋友相处甚欢但也时而不堪其扰……随着老普的儿子卢品的归来,围绕着卢品的交友、婚恋、工作等等发生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两代人不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碰撞,为这个中产家庭增添了更多的烦恼和笑声……
  • 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朝代更替,是偶然还是必然!皇室兴衰,是天意还是人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袁常,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第六子,据一地称霸,引四方云动!王朝更替,皇室兴衰竟早有定论,且看袁常如何破解束缚千年之宿命!
  • 妖瞳公主

    妖瞳公主

    撒花国的霓裳公主,一个华丽而又寂寞的名字,宛如她的人生。十六年间,在梨山之巅的夕阳影里,一只青铜鸟、一盏梨花酒陪着她独坐梨花枝下,望着晓星残月,黯然神伤;十六年后,国将破,民流离,这个性格寡淡的女子从此踏上了多舛噩运的征程。她涉世不深,好在初下山时,命运让她遇见了灵魂的主人——一个有着传奇家族背景的男子。继而,一个个有着离奇身世的人逐一粉墨登场:黑塔楼的主人、塞外重樱楼的杀手、双鹤楼楼主、不死的优昙人、最接近神的巫族人、冥界的倾城公子……杀破狼三星会集天顶,世间必聚乱世之贼、纵横之将、奸险之士。三方搅乱尘世……噩运、诅咒、阴险小人;轮番上演。究竟,她该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