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之死生,本由乎阳气。顾今人病阴虚者,十尝八九,不知此“阴”字,正阳气之根也。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故物之生也,生于阳;而物之成也,成于阴。则补阴者,当先补阳。自河间主火之说行,而丹溪以苦寒为补阴之神丹,举世宗之。尽以热证明显,人多易见;寒证隐微,人或不知;且虚火、实火之间,尤为难辨。孰知实热为病者,十不过三四;而虚火为患者,十尝有六也。实热者,邪火也。邪火之盛,元气本无所伤,故可以苦寒折之,亦不可过剂,过则必伤元气。虚火者,真阴之亏也。真阴不足,岂苦寒可以填补?人徒知滋阴之可以降火,而不知补阳之可以生水。吾故曰∶使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道不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处世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