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1200000004

第4章

禁忌

王泯山人《養生方論》云:病由口入,節宣方也;生勞敗靜,養道性也;酸鹹以時,禮醫具也;補瀉以性,草經明也。性調乎食,命延乎藥,斷可識也。蕨寥害筋,蒜韭傷血,生葷損氣,蔥躁炙神,理生之明戒也。白蒿芣音下苗地黃苗也、惡實、牛勞、苜蓿四物,濟身之要也。

退與不退,寡之於思慮;進與不進,在秉之常志。

凡一切五辛皆害於藥力,又薰人神氣。

凡桃、李、芸、薹、蒜、韭等,不宜丈夫,亦宜少食漸斷。

凡人年四十已下,不宜全食補丸散,為陰氣尚未足,陽氣尚盛之故也,特宜慎之,就補中有延緩和通者可矣。

酉後不飲食。若冬月夜長及性熱,少食溫軟物,食訖,搖動令消,不爾成腳氣。

入春,宜#1晚脫綿衣,令人傷寒霍亂,不消食,頭痛。

衝熱汗出,不宜洗身漱口,令人五藏乾,少津液。

外不用著燈及被覆頭面,兼不用開口。冬夏不用枕玲物鐵石等,令人眼暗。

《抱朴子》曰:或問所謂傷之者,色慾之間乎?答曰:亦何獨斯哉?然長生之要,其在房中之道。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若年尚少壯,而知還陰丹以補腦,採七液於長谷者,不能服藥物,不失三百歲,但不得仙耳。不知其術者,古人方之於冰逐之拒盛湯,羽苞之中蓄火者也。且又才所以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以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深憂重患,傷也;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差,傷也;汲汲所欲,傷也;戚戚所憂,傷也;久談言笑,傷也;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引弩,傷也;沉醉嘔吐,傷也;飽食即外,傷也;跳走喘乏,傷也;歡呼哭泣.傷也;陰陽不交,傷也。積陽至盡,至盡則亡,非道也。是以養性之方,唾不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疲,臥不至慎,慎,居致反,冀;強也,直也。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不欲渴而飲。食不過多,凡食過多,即結積聚,飲過多則成痰癖。不欲甚勞,不欲甚逸,不欲甚流汗,不欲多唾,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目遠望,不欲多啖生玲,不欲飲酒當風外,不欲數沐浴,不欲廣志遠求,不欲規造異巧,冬不欲種溫,夏不欲極凍,不欲露星下,不欲外中見扇。大寒、大熱、大風、大露,皆不欲冒之。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即傷肝,鹹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此五行自然之理。凡言傷者,亦不便覺,謂久則損壽耳。是以善攝生者,外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而有至和之常制,筋骨有偃仰之方,杜#2閑邪有吞吐之術,流行榮衛有補瀉之法,節宣勞逸有與奪之要。忍怒以養陰氣,抑喜以養陽氣。然後先將草木以救虧缺,服金丹以定不窮,養性之道,盡於此矣。

黃帝曰:一日之忌,夜莫飽食。一月之忌,暮莫大醉。一歲之忌,暮莫遠行。終身之忌,暮莫燃燭。行房勿得起恨於常以息怨仇#3。一切溫食及酒漿,臨上看不見物影者,勿食,成卒病。若已食腹脹者,急以藥下之。諸熱食鹹物竟j不得飲食玲水、醉漿水,令失聲也。

酒可以和諸藥物,服氣辟穀兼先有宿疾應下藥,所須飲三二盞,可通暢。傷多則暢極醉,有腐腸爛脾潰髓蒸筋之毒,傷損壽命,五情昏亂,特宜忌之。穎川韓融字元長,曰:酒者,五穀之華,味之至也,亦能益人,亦能損人。若服散藥過飽滿失,飢虛,犯風寒觸霧露者,節其分劑而飲之,宣消邪氣卻風禦寒。藥之效驗,莫過於酒。血脈養性者,所宜慎也。又酒令人假健,醒時所以不欲不能,醉皆強為之。積習轉久,升量轉多,酒熱不腹為用,體氣漸弱,精神昏亂,害性喪生之所由也。

凡人不得北首而外,外之勿留燈,令魂魄六神不安,多愁恐。亦不可北向吃食,北向尿。北向久坐思惟不祥。起勿北向唾罵,犯魁呈神。勿北向冠帶。勿怒目視日月光,令人失明。

凡大汗勿脫衣,得偏風半身不遂。凡熱食汗出,勿盪風,發痙,頭痛,令人目泄饒外。

睡,勿歌,不祥起。外勿大語,損氣力。臥時頭邊勿安爐火,火氣蒸人目赤及鼻乾、目暗。

冬日溫足凍腦,春秋足腦俱凍,此聖人之常道。日一起勿慎志,日一下林勿叱呼,勿惡言,勿舉足向火對鼇罵晉,勿咨嗟吁奈何聲,此名請禍,特忌之。勿堅膝坐而交臂膝上。勿令髮覆面,皆不祥。清日一聞諸善事;聞惡事,即於所來方唾之,吉。惡夢旦不用說,以含水向束方噴之,云:惡夢著草木,好夢成寶玉。即無咎矣。

凡上林,先脫左足履,或遠行乘車馬不用回顧,則神去人。

凡一切鄧飛蠢動,不可故殺傷損。至於龜蛇,此二物有靈,異於他族,或誤殺他有靈者,或陰精害人,探宜慎。

慎勿陰霧中遠行也。

凡行來坐外,常存北斗魁呈星在人頭上,所向皆吉。

勿食父母兄弟及自身本命等肉,令人魂魄飛揚,家出不孝悌子息。

凡旦起,著衣誤翻著者,云吉利,便著,無苦也。衣有光,當三振之,云:殃去,殃去!則無害。

勿塞井及水溝漬,令人目盲。向午後陰氣起,不可沐髮,令人心虛、饒

汗、多夢、頭風也。

諸應渡溪水,溪中先有沙虱水弩者,勿在水中浴,欲渡時待驢馬渡後而渡。有射公者,射人影即死。先以物打水,水弩即發,發後急渡無妨。

夫山有烏土出泉者,不可久居,常食作瘦病,人不得喜,發卒瘡。

諸山有孔,曾採銅寶者,唯三月九月可,餘月山閉氣,入者卒死。

老子《養生經》曰:人飲食,慎勿伏食,凶。熱食勿令汗液流入食中,傷人。食玲物令齒痛,食熱物令灼唇。食畢當摩腹二三百下以來,除去百病。水銀不得近牙齒,發斷腫,善落齒。

礬石不生入藥,食之中破人心肝。

凡服仙藥,常向本命服。畢,勿道死喪事、凶事,犯傷胎神,徒服無益也。服神藥勿北向,亥子日勿服藥。

沈義口訣云:道士結頭理髮及飲食施為,履屐枕褥皆勿令非道者見而

干犯之。

陳安世口訣云:服食藥物,不欲食蒜及石榴子、猜肉、犬肉。

黃石公口訣云:桂不可日日嚼之,損骨壞筋。

空腹不用見臭尸,尸氣入脾,令舌上生白膜起,口常臭,宜飲少酒見之稍可。終不如不見。

觸寒來寒未解,食熱食成刺風。

飽食竟沐髮,作頭風。

凡銅器蓋食,汗出入食中,發惡南陽張衡,字平子日:冬至陽氣歸,內中熱物入胃易消化,夏至陰氣潛,內物入脾難消化。距四時不欲食迎節之物,所謂不時傷性,損年。

穎川陳紀字元方日:百病橫生,年命橫天,多由飲食之患,過於聲色。聲色可絕之逾年,飲食不可廢之一日。為益亦大,為惡且切。審滋味百品,或氣勢相代,觸其禁忌,便成疹毒。緩者,積而疹,急者,交而暴。至於飲酒啖棗,令人昏悶,此甚驗也。

高平王熙字叔食曰:食不欲雜,雜則有相犯者,當時或無災患,積久為人作疾。又夏至迄缺分節,食肥膩餅躍之屬,此物與酒水放果相妨,當時不必皆病,入秋節變陽消陰,寒氣總至,輒多諸暴卒病厲,由於涉夏取玲太過,飲食不節故也。而惑者,以病至之日便謂是受病之始,不知其所由來者漸矣。

#1宜:《雲笈七籤》『宜』上有『不』字。

#2杜:《抱朴子》『杜』下有『疾』字。

#3於:《雲笈七籤》『於』下有人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水岸

    水岸

    故事总得充满戏剧效果,但是这一次我经历的案件恐怕没有太多的戏剧色彩,相反,在平淡无趣的状况下找出凶手才是大多数警察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不想把杀人和缉凶渲染得多么离奇,只想原模原样复述这个简单的故事,复述一下我这个小警察普普通通的一次办案经历——当然,这是我来到白马派出所以后接手的第一个刑事案件。那是去年7月,从前白马公车站附近那个守公厕的四川女人失踪了,来报案的是她不到10岁的女儿。
  •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收集了刘心武回忆自己家世、出身、成长、求学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一组文章,记录了他在文学路上的成长故事,真实还原了其从青涩到成熟的创作历程,体现了他对文学的认识和感悟。刘心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其人生和创作历程堪称一个文学时代的缩影,刘心武文学回忆录是阅读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读本。
  • 洞真三天秘讳

    洞真三天秘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大

    老大

    老大的这个名字叫得有点蹊跷,把这个名字安在牛犊的身上——老大原名据说叫牛犊,确实是一件让大家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的事情,因为老大生活在一个基本不会出现这个称呼的地方,敬老院。而且老大就属于最不该出现这个称呼的群体,供养对象。
  • 村民组长的五月

    村民组长的五月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双重奏

    双重奏

    以自助餐为主的大厅内,屋顶中央的水晶灯饰造型高贵典雅,发出明亮又柔和的光,映着餐桌上的美食鲜嫩的色泽大厅内很宽敞,来宾却不多,门口的签名簿上显示的只有二十一人。这二十一个人都很年轻。他们有的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有的拿着酒杯闲庭信步,有的——站在阴暗的角落里咬牙切齿。“给我一杯水。”时骏从酒吧要了第三杯水,返回到角落里继续咬牙切齿。半月前,时妈妈严令他去参加一场集体相亲。时骏想了各种理由推脱,怎奈母亲的战斗能力值强过他数倍,几次交锋下来,均以惨败收场。
  • 药香重生:豪门千金复仇记

    药香重生:豪门千金复仇记

    某女正在捻草药,突然一不速之客驾驶飞机华丽丽降临。“给你两个选择,一:当我的老婆,二:当我儿子的妈。”某男拍了拍衣袖,一本正经地开口。
  • 夫君可能是个反派

    夫君可能是个反派

    我的夫君他一开始是个傻子,后来是个醋缸,最后我惊恐的发现,他可能是个反派。我一开始是个没人疼爱的女孩子,后来是个很厉害的女孩子,最后我发现我跟我的夫君可能有仇。哦,顺便说一句,我的夫君他长得真是太好看了!什么仇也不能阻挡我跟他在一起。
  •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本书以我国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各方面特征和这一地区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为切入点,从新世纪对学校课余训练的基本要求出发,剖析农村地区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结合生动具体的个案分析,揭示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之路。
  • 学术辨

    学术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