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7000000007

第7章

生地(二钱) 熟地(三钱) 麦冬(一钱五分) 贝母(一钱) 百合(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元参(八分) 桔梗(八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肺痿

肺痿一症。金匮治法。非不彰明。奈混在肺痈一门。精意难解。然论脉条中。

谓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虚实之辨。可谓详悉。医家能细心会悟。决不以肺痿之虚症。而误作肺痈之实热矣。夫肺为五脏之华盖。其位至高。其质至清。内主乎气。中主乎音。外司皮毛。人生血气充足于内。水火互藏其根。斯娇脏无畏火之炎。金水有相生之用。肺气安得受克而痿弱不振者乎。无如先天之禀既亏。复又房劳不慎。戕贼真元。根本摇动。致肾水亏而相火炽。上熏肺金。金被火刑。观其症则咳嗽失血矣。寒热往来矣。

盗汗侧眠矣。音哑咽痛矣。上呕而下泄矣。切其脉或浮大空数。或弦细而涩数矣。病势至此。形体消削。咯吐瘀脓。色如桃花。或如米粥。此病剧而变肺痿之恶症。竟为百死一生之危候。医药难救。其奈之何哉。虽然。病固难救。而必欲立法以救之。则责在补肾水以镇阴火。生津液以润肺燥。更宜参河车之属。填实下元。补真气以通肺之小管。以复肺之清肃。所谓补其肺者益其气。补其肾者益其精。庶可起垂危于万一也。夫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

易致横逆而犯上。彼肺痿之形象。与肺痈似是而实非。肺痿发在病虚之后。肺痈发在无病之初也。肺痿咳白血而吐涎沫。肺痈则咳臭脓而胸胁痛也。肺痿人肌瘦而神倦。肺痈人体实而强壮也。肺痿病久。始洒寒而潮热。肺痈初发。则毛耸而恶风也。肺痿脉芤数而无神。肺痈脉浮数而有力也。种种症脉。不同如是。是肺痿为虚。误以肺痈治之。是为虚虚。肺痈为实。

误以肺痿治之。是为实实。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而死者。医杀之耳。余也察色按脉。分别虚实。审病情之吉凶。求此中之顺逆。大约从外因而成肺痈者。急宜调治。虽肺伤而尚可补救。从内因而成肺痿者。多方培补。奈肺枯而百法难疗。庸手不知仲景肺痿之论。虚实混治。两症欠明。惟用金银花清热解毒。甘桔汤极力开提。喘咳痰鸣。危在旦夕。病家情急。遍阅方书。

始知肺痿之症以告医。医家蒙昧。学浅才疏。又误认痿 之候而着想。指鹿为马。伤人性命。莫此为甚也。呜呼。以坚刚之体。忽变衰靡之象。无非木火炎于上。君火灼于中。肾气不相顾。土气不相救。而阴液内耗。白血外溢。肺脏之真气尽泄。金能保其全乎。自今以后。后学能知病之原。察病之情。熟读仲景金匮方论。讲究甘草干姜等汤。悉心化裁。神明运用。于肺痿一症。思过半矣。

阐发脉因症治之理。已属最上一乘。又想见作此论时。真有笔歌墨舞之乐。

人参养肺汤

治咳吐痰涎。色白痿顿。脉大无力。肺虚之证。

人参(一钱五分) 白茯苓(一钱) 炙甘草(一钱) 黄 (一钱,蜜炙) 阿胶(一钱) 五味子(二十粒)

水煎温服。

甘草干姜汤

(见肺痈门)

人参平肺汤

人参 天冬(各四钱) 橘红(五钱) 知母(七分) 甘草 茯苓 地骨皮(各三钱) 桑白皮(一两)

每服五钱。入姜水煎服。

胎疟并三日疟

按疟疾一症。内经详言之。先贤备述之矣。至于人生初次发疟。则为胎虐。

古人未有发明。患此者延缠难愈。轻则月余。重则数月。或变虚咳。或变浮肿。多致丧命。即体实之人。亦成疟母。为终身之患。是可悯也。盖疟乃暑邪。

伏在募原之间。呆在少阳之界。不同伤寒温疫传里之险。常发疟者。数发之后。邪无所容。即从毛窍熟径而出。霍然愈矣。若胎疟之作。膜原忽被其耗扰。复又缠绵不已。气血由此大亏。兼之隧道少疏通之机。毛窍非熟由之路。正愈虚而邪愈陷矣。予悟此理。初发投小柴胡东加减数剂。阴虚者改用救阴补元之法。阳虚者改用温养元阳之法。俱重加人参。俾营卫正气大盛。则膜原流恋之邪。斯时急走隧道之间。肌腠虽非熟径。而自有不能不出肌腠之势矣。或问曰。胎疟之故。既得闻命矣。乃三日疟。尤难愈于胎疟。抑又何也。余曰。膜原之界限。宜分阴阳浅深之不同。营卫之气血。亦分阴阳盛衰之各异。在膜原之浅者。阳盛于阴。阳盛则正强而邪弱。随卫气出入。而疟难久留。在膜原之深者。阴盛于阳。阴盛则邪胜而正弱。居营气之间。而疟多伏藏。所以邪中浅者。一日而作。邪中深者。间日而作。邪中极深者。间二日而作也。汪机云。三日一发者。非入于脏也。由气血盛衰而然。气血未补。未至于强健。已补强健。邪无容留矣。可见邪伏募原之深界。

而离肌腠之路远。须宜阳分肋气之药。加血药引入阴分。方可掣起。如是则气血大盛。邪不攻而自走。经所谓邪正不两立也。或又问曰。募原之界。

营卫之道。安有浅深盛衰之不同。子言得毋谬乎。余曰。经言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何得无浅深之分经言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何得无盛衰之别。但募原本是少阳表里之界。营卫既分阴阳。而在表者。又属阳中之阳。阳性动而行速。故邪出表易。在里者又属阴中之阴。阴性缓而行迟。故邪出表难。一迟一速。相拒交争。而所发之时日不同矣。经曰。阴气多而阳气少。故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又曰。其间二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此之谓也。此症初发用补中益气。合桂枝汤升其邪。陷于阴经。久发肾阴虚而疟不止者。用六味合生脉散。以补其真水。久发肾阳虚而疟不止者。用人参养营汤。八味汤以补其真火。久发脾胃虚而疟不止者。用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以补其脾土。总之此症本于根原内空。卫外之阳不密。邪有隙而可乘。惟重加参术煎汤吞八味丸。久服自有神功。血亏甚者。加当归。气弱甚者。加黄 。若阴虚火盛者。二母汤吞六味丸。或阴虚火盛而胃滞者。二母汤吞独何丸。治疟之法。不外乎是。舍此而他求。势必变症百出矣。

理从悟入。每遇病机。他人苦思之而不能得。即偶得之而格格不吐。一经悟思。偏出之 。其神于医理者乎。

胎疟

小柴胡汤

人参(二两) 柴胡(八两) 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生姜(二两切片) 大枣(去核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

上药用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进三服。

三日疟

补中益气汤

(见暑症门)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

上用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服。

六味汤

八味汤

(俱见眩晕门)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人参养营汤

(俱见中风门)

生脉散

(见燥症门)

二母汤

知母 贝母(各等分)

水煎服。

独何丸

何首乌(黑豆拌蒸)

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滚汤下四钱。

痢症

愚按痢疾一症。非六淫之邪所感。瓜果生冷所伤。而后始有此患也。余尝观古法相传。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蓄积为痢。近日医家。皆宗其说。

不知暑乃六淫之一。中暑而发热者有之。受暑而发疟者有之。与痢症毫无关涉。医用其法者。往往取效少而伤人多。夫痢症实时疫中浊邪中下。

名曰浑者是也。邪毒入胃脘之上焦。则浮越于肌表。而恶寒发热。邪毒中胃脘之下焦。而走入大小肠。则剥脂膏之脓血。而后重里急。邪毒出肌表。

由三阳而传入三阴。入里杀人。邪毒在肠脏。致恶饮食而败脾胃。绝谷杀人。若下痢而兼寒热者。杀人尤速。此疫邪入胃之不同。而见症之各别也。

盖天地不正之杂气。种种不一。而痢症疾速。亦杂气所钟。病遍于四方。延门阖户。一人病此。人人亦病。此始也感受于天。继也传染于人。其为气所感召。已明验矣。且经不云乎。夏伤于暑。秋为 疟。未见传染也。因于暑。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未见传染也。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未见传染也。而痢疾之传染。益信暑热之无与。况杂气所著无方。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他处安然。无有杂气之所发无定。或村落中偶有一二所发。或一年中竟无一人所感。而暑热则每岁时之所必有。瓜果每夏秋之所必熟。何值此痢疾不发之年。虽暑热酷烈。瓜果多食。卒未见滞下而广行如此。则不辨而自明矣。而余谓疫邪作痢之说。亦不为无据矣。此症初治。宜用黄金汤解疫毒而救胃气。继用四君子汤扶脾土而补元气。久则用八味加参汤。补真元而生土气。经曰。肾为胃关。主二便而开窍于二阴者也。即体实受邪。

同类推荐
  • 菩萨地持经

    菩萨地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夜雨秋灯录

    夜雨秋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

    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问目连经

    鬼问目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特工邪妃

    特工邪妃

    她——组织内的首席特工,身手敏捷,智商高超。所接受的暗杀任务从无败绩,是特工界的神话。她——龙耀皇朝大将军独女,不仅相貌奇丑,更是众所皆知的痴傻煞星。一场离谱的穿越,不仅让冷血的她代替了无能的她,更谱写出了一段惊世骇俗的传奇。当她的痴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嚣张狂妄时,世人惊呆了。当她的陋颜褪去,露出那羞花闭月的仙容,艳绝天下的妖姿时,世人震撼了。当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佛挡杀佛,魔挡灭魔,掌控天下只是弹指一挥间时,整个世界凌乱了!面对他国的威胁,她只是挑眉一笑:“不要在我面前嚣张,你们还不够格。若你们执意触犯我的底线,我不介意毁了你们的江山。”面对神秘家族的挑衅,她仰头一笑:“招惹我可以,前提条件是…你们做好死的准备了吗?”她说:不要赞美我的狠,这是我应该做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势必诛之!→☆→☆→☆→☆→←★←★←★←★←★←片段一:轰——如雷的响声贯彻了整个瑞王府。“王爷!”两名蓬头垢面,狼狈不堪的侍卫走了进来。“外面发生什么事了?”某风姿绝色的男子抿了口茶水后,抬头漫不经心的问道。“禀王爷,是王妃的杰作,她刚刚朝着花园中的凉亭扔了颗黑不溜秋的东西,结果不仅将整个亭子炸塌了,更顺带将我们两个旁观的人炸成了这样。”侍卫们嘴角抽搐的回道。“哦,原来是王妃在进行实验啊!那你们去问问王妃,花园够她炸吗?若不够的话,本王立刻叫人再造一个花园出来给她炸。”某男子语气中萦满溺爱的道。“王爷,王妃已经离开花园了。她说若摧毁自家花园,以后修复起来要浪费很多银子,所以她抗着一麻袋黑不溜秋的东西,跑去宣王府做实验去了。”“什么?那你们还不赶紧去追王妃。”“是,属下们这就去阻拦王妃。”“谁让你们阻拦她了?王妃那么柔弱,你们竟然让她辛苦的抗麻袋?立刻追上去帮王妃抗麻袋,然后协助王妃做实验。”“…”片段二:“王爷,不好了!”一名侍卫急匆匆的闯进了书房。“又发生什么事了?”某男子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语气波澜不惊的问道。“王妃刚刚提着鞭子冲出王府去了,她说要去调教调教左丞相府的人。”侍卫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道。“什么?”某男子愤怒的从椅子上站起了身。“王爷请恕罪,属下们知道该强行拦住王妃的,可是王妃的脾气您也知道的…”侍卫小心翼翼的说道。
  • 保肝护肝食谱

    保肝护肝食谱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健康饮食,才能有效保护肝脏功能,预防和调理肝部疾病。
  • 文韬

    文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盗仙记

    盗仙记

    王盗,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受老头子临终嘱托,为了果腹生存,他做了仙道门派的外门弟子。入了山门,却发现修道者性情冷漠,弱肉强食。为求得道成仙,王盗勤奋修炼,渐渐在修仙界展露头角。借助金手指无相宝衣,得窥天道。且看他如何杀神,除妖!纵横天下,一统三界!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极乐寺墓穴之谜

    极乐寺墓穴之谜

    1945年二月的个午夜。哈尔滨极乐寺沉浸在神秘的黑暗中。此刻.大殿里正发生一件不寻常的事“放,放,慢一点,慢点!放,放……”随着意如方丈的轻声命令,沉重的黑色棺材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随着缆绳的下放,慢慢消失在穴口.往下沉去……外面寒风凛冽,星光惨淡,坚硬的冰粒雪花被狂风卷得漫天飞舞,惨白的世界在风的怒号中颤抖着。偶而,几声汽笛传来,尖厉的声音像不满这隆冬的严寒,听来如诉如泣。
  • 秒杀时代

    秒杀时代

    “人比黄花瘦”本来蜷缩着身体,怀里抱着一岁的孩子在论坛里打盹。她被一阵哭声吵醒,不明就里,睁开眼跟着哭了起来。她最怕听见人哭,无论来自哪个方向的哭声,都能像鱼钩一样勾起她内心深处的伤痛。她跟着哭了一会儿,才抹去泪眼,朝这边望去。她看见几个人围着“骑在树上的鱼”。“骑在树上的鱼”低着头,还坐在地上低声抽泣。她抱着孩子往前挪了挪屁股,又挪了挪屁股,拨开围观的人,把细长的胳膊伸过去,放在他的肩膀上。她在他肩上拍了几下。她说,不哭不哭,等有了钱,什么难事都可以解决了。
  • 算尽仙缘

    算尽仙缘

    少年道士“魔隐命”,机缘之下入灵门。被放养,遇狐妖,强抗天道命劫。踩天才,借法宝,笑傲修炼群雄。能装疯,会卖傻,更懂忽悠骗仙人。天机之术窥天道,借机缘,断人生死,抢法宝。什么“魔隐命”?十五岁天道不容,天雷斩杀。什么天才?在本道士面前都是浮云。什么上坑货?看到貌美女修,不管是敌是友,哭着喊着求带走。什么天机之术?算人命理,断生死,求得仙缘,踏大道。这是一个道士的故事,这是一愈来愈残酷的修炼世界,且看小道士如何不断突破,踏血前行,俯视苍生,打开陈封已久的仙道之门……
  • 极品小农民系统

    极品小农民系统

    文化程度不高的李田,快奔三十的年纪,还一事无成,无车无房无女友,朋友数落,亲戚看不起,又遭遇失业,只能落魄回归农村…不想,一觉醒来,却意外开启了【极品小农民系统】。“什么?挖块地就能获得300元现金红包!”“种10棵小葱就能兑换《神农医书》!”“达到100级,还可以变帅?变年轻?”
  • 背负石头的老人

    背负石头的老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