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500000010

第10章

釋。今人者。但指病人。非言一槩多有病也。多病者。謂身體飢餒。氣力衰微。非一種病也。數數者。展轉食也。或者。疑也。謂疑不能持此戒故。藥石者。古來針灸以石為針。今多用鐵。五分律云。時諸比丘。服吐下藥。不及時食。腹中空悶。醫教令食。諸比丘白佛。佛令以稻殼煑水。聽非時食。不能得差。佛聽以囊盛穀。煑汁令服。又不能差。佛聽以囊盛米。煑汁服之。稍有起色。但不能愈。佛乃慈聽。以米煑粥。畫不成字。令屏處服之。病愈即當懺悔。古人稱晚食為藥石者。謂病比丘食粥。如同服藥。如石針針體。為救病故。非徒滋養口腹而食也。又石頭是不可食物。以喻晚食不可食也。若假病緣而恣意食噉者。大違佛教也。喻如世間王令。誰敢當鋒。如來制戒。亦復如是。天台云。為病故毀戒。如破浮囊。惜膿血臭身。破清淨戒體。罪莫大焉。故律云。比丘有病。先斷飲食。以瘥為度。名為天醫。有病無病。常當觀察此身。為生老病死之本。眾苦之源。深自剋責。制其情欲。古云。人常想病日。則塵心頓息。人常想死日。則道念自生。而反縱彼愛根。自增苦本。不懼累劫之殃。但憂一生之命。飽食安眠。破齋夜食者。施主失應時之福。眾僧損良田之德。且非時湯藥。及種種果漿。皆非佛制。好心出家者。當依法不依人。方名正見佛子。

三感愧

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庶幾可耳。

釋。必也知違佛制者。此承上文而言也。謂晚食雖為病開。畢竟是違佛制。既知違制而食。則不可執權迷實。以為常途軌則。必須生大慚愧。慚者。懼違佛教。愧者。耻食非時。由慚愧故。自當念餓鬼飢渴之苦。不安意非時食。不令碗鉢作聲。便是慈悲利濟之心也。以悲濟故。則不恣意多食。亦不為美。貪好而食。所食不多。不美。是為不安意而食也。庶幾者。方可之詞。謂人有如上慚愧之心。方可開聽也。

四結罪

如或不然。得罪彌重。

釋。如或不然者。謂無上慚愧心。忽略毗尼。饕餮飲食。滋養色身也。彌。甚也。得罪甚重也。或言佛有開緣。有病不犯者。此乃不知律法。然四分律中。七種開除。在別眾戒中。非時食戒。毫髮無許。謂因檀越所請。如來故開別眾。此在午前。非是午後。當知凡語無憑。聖言有據。不可妄談律典。何獨不言比丘有病。先斷飲食耶。昔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化身。每行清齋。竟日不食。減食以施貧餒。今者二時飽飡。猶不知愧。故違佛制。不觀祖德。不念他乏。焉得名為發心受戒者耶。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大律云。沙門釋子。寧自破腹。不應夜食。沙彌尼戒經云。若國王長者。過日中施。亦不得食。終死不犯也。舍利弗問經云。時受時食。時不盡者。非時復食。或有時受。至非時食。復得福否。佛言。時食淨者。是即福田。是即出家。是即僧伽。是即人天良友。是即天人導師。其不淨者。猶為破戒劫盜餓鬼。為罪窟。非時索者。非時輒與者。是名退道惡魔。是名惡道破器。癩病人。壞善果故。諸婆羅門。不非時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況我弟子。當知法行法。若盜與盜受。一團一撮。片鹽片酢。皆死墮焦腸地獄。高僧傳云。梁山陰雲門寺釋智順。疾甚不食多日。一日中竟。弟子曇和。以順絕穀日久。密以半合米。雜煑以進。順咽而還吐。索水洗澡。語和云。汝永出雲門。不得還住。如上所說。令人毛骨悚然。何為一飡之食。遺累至此。其有智者。可不深戒歟。

第十捉金銀寶物戒(分二)初標名

十曰。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

釋。不捉持者。無有貪欲心也。謂非但不捉金銀。即金銀所造。一切器皿釵釧等。亦不可捉也。出家修無為法。向清淨道。當遠離愛染。斷貪畜心。以成清白梵行。若捉持者。則藏畜。藏畜則生貪着。貪世間財物。則損失出世間法財。慧命戕殘。惡名流布。世所賤之。而善神亦不護佑矣。如僧祇律云。有比丘。將一沙彌。歸看親里。路經曠野。有非人化作龍形。右遶沙彌。以華散上。讚言善哉。大得善利。捨家出家。不捉金銀及錢。比丘到親里家。問訊已欲還。時親里婦。語沙彌言。汝今還。可持錢去。市易所須。沙彌受取。繫著衣領。中道非人見沙彌持錢。在比丘後行。非人復化作龍形。左遶沙彌。以土坌上。乃言汝失善利。出家修道。而捉銀錢。沙彌便啼。比丘顧問。沙彌泣言。我不意有過。無故得惱。師問汝有所捉耶。答曰。持是錢來。師言捨棄。其非人復如前供養。可見利害如此。

二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今初

解曰。生。即金也。像。似也。似金者。銀也。謂金色生本自黃。銀可染黃似金也。寶。七寶之類也。皆長貪心。妨廢道業。

釋。南山云。梵語生像。此云金銀。故曰。生。即金也。善見云。生色。似色。似即是像。故曰。似金者。銀也。謂金則生來黃色。故曰。金色生本是黃。銀則可染似黃。故曰。銀可染黃似金也。又生者。生成金銀。像者。煎像金銀。如以金銀。烊成錠餅。或打成首飾人物等。皆名曰像。然金是本名。銀從色別。又金。銀。銅。鐵。錫。通名為金。葢取尊貴故也。五金之中。黃金為上。如真諦雜記云。有四德故。一。顏色不變。二。體性無染。三。轉作無礙。四。能富貧窮。以喻法身。常樂我淨之四德也。寶者。七寶。一。金。大智度論云。出山石沙赤銅中。二。銀。出燒石中。世名白金。三。琉璃。華言青色寶。四。玻瓈。華言水玉。即蒼玉也。謂色體瑩潤故。五。硨磲。體堅色明。六。瑪瑙。其色赤白。如馬之腦。因以名焉。七。赤真珠。大智度論云。此寶出魚腹蛇腦之中。其色明瑩。最為殊勝。此七種皆尊貴之物。世所希有。總名為寶。又寶即是生。物即是像。如以寶琢成禽獸花草等。其餘珊瑚琥珀。及摩尼珠等。皆寶之類也。謂此等物。捉之則被他所轉。故曰皆長貪心。持之則不能修道。故曰妨廢道業。所謂寶物捉而慧命除。煩惱增而正念喪矣。是故制之。

二引證(分五)初引古

故佛在世時。僧皆乞食。不立烟爨。衣服房室。悉任外緣。置金銀於無用之地。捉持尚禁。清可知矣。

釋。乞食者。乃沙門之正制。佛令諸比丘。平等教化也。謂一鉢千家。孤身萬里。隨緣而受。以資形命。故此有三義。一。折伏自己貢高我慢故。二。利益檀那故。三。要知物力之艱難。不致坐消信施故。是以不結淨厨。無有烟爨也。葢學道之人。必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方能上道。若欲豐衣足食。而修行者。則如來不必出王宮矣。衣服房室者。總名四聖種也。謂既分衛諸方。隨緣化度。有益便停。故云悉任外緣也。縱有檀越布施金銀。令淨人掌之。供養三寶。若不為三寶。不施眾生。救拔苦難。藏之何用。故曰置金銀於無用之地也。昔者世尊。下耆闍崛山。阿難見一坑伏藏。阿難言。世尊毒蛇。佛言毒蛇。如來去後。樵夫聞之。便來觀看。見坑金銀。而作是言。此蛇但願毒我一生。即取回造作樓閣。一年之內。種種現成。時王遊獵見之。告羣臣言。去歲觀見。本是荒郊。今日云何。如此茂盛。即喚樵夫。問知其故。樵夫具白上事。王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伏藏。皆是官物。汝何盜取。即付有司。問成死罪。將赴刑時。口便喚言。世尊阿難。有司具奏。王言。汝盜官物。念佛何用。樵夫具白毒蛇之事。王言。既於佛邊所得伏藏。放汝生命。財物入官。可見金銀有如此之利害也。故如來禁止捉持。以修清淨之道。故曰清可知矣。大師解此。讀之不覺。令人引入佛境矣。

二舉況

鋤金不顧。世儒尚然。釋子稱貧。蓄財奚用。

釋。不顧者。世說新語云。漢管幼安。諱寧。與華歆園中鋤菜。見地上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無異。歆捉而擲之。時人以此定管華之優劣。故曰。世儒尚然。又樂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持還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金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大慚。乃捐金於野。高士傳。披裘公者。吳人也。延陵季子出遊。見道中遺金。時當五月。見披裘負薪。顧令彼取金。公投鐮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視人之卑耶。五月披裘而負薪。豈取遺金哉。季子大驚。而問其姓。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語姓名哉。釋子者。古來出家。隨師姓稱。晉道安法師。受業於佛圖澄。白曰。師莫過佛。捨俗出家。宜稱釋子。後涅槃經來東土。方知佛世。皆稱釋子也。稱貧者。乃負歉之詞。謂我道慚先哲。於七聖法財。多所貧乏故。奚。何也。既曰。於道貧乏。若蓄積錢財。則言行相違。而道去遠矣。故曰。蓄財奚用也。然儒尚不顧。我蓄何為。古人憂道不憂貧。故迦葉尊者偈云。所食無過一升飯。眠臥惟須一小牀。兩張氎布足遮身。此外並是愚癡物。昔慧滿禪師。奉頭陀行。惟蓄二鍼。冬則乞補。夏則捨之。心無怖畏。睡無夢行。乞食所至伽藍。則破薪制屣。住無再宿。後無疾坐。陶冶中自化。古云。若愛一文。則不值一文。此千古之名言也。

三鑑今

今人不能俱行乞食。或入叢林。或住庵院。或出遠方亦未免有金銀之費。

釋。今人不能者。謂末法時中。人多少信。難比佛世時也。況閻浮提人。以財活命。故難乞食也。梵語貧婆。此云叢林。聚草為叢。聚木為林。乃龍象奔投之處。眾僧棲心修道之所。譬如大樹叢叢。清蔭遠覆。故僧聚處。名曰叢林也。又草不亂生曰叢。木不亂長曰林。言其內有法度也。庵者。安也。古人心地開明。把茅葢頭。以蔽風雨。清貧樂道。身心俱安。故曰安也。西域僧俗修行。於蘭若處。多結草居之。院者。禪室也。凡庭舘。有垣墻者。皆名曰院。亦是叢林之別名也。遠方者。謂尋師訪道。遠涉他方。則非錢不行。故曰。亦未免有金銀之費也。

四餘濟

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他窮乏。常行布施。不營求。不畜積。不販賣。不以七寶粧飾衣器等物。庶幾可耳。

同类推荐
  • 乞彩笺歌

    乞彩笺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

    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ife of Francis Marion

    The Life of Francis Mar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赖吒和罗经

    佛说赖吒和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词林正韵

    词林正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惊惧游戏

    惊惧游戏

    完美犯罪为什么不存在?因为它们不为人所知。我就是那个不为人所知的人。
  • 论学霸的漫长暗恋史

    论学霸的漫长暗恋史

    水清洋一直以来就在考虑一个问题:学霸和学渣究竟有没有可能发展出恋情?叶子旸用行动证明:那是大大滴有可能!
  • Jean of the Lazy A

    Jean of the Lazy 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踏草留音

    踏草留音

    食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人也是。此时操场上满满的都是风,我们站起来奔跑,我听到身后传来铺天盖地的声音,柔软的声音灌满耳朵。那是风、天空和野草,记录我们别具一格的青春的声音。每一只耳朵都将听到截然不同的声音。被踩踏过的野草地,散发着辛辣的清香,搅拌着音符灌入鼻腔,变成未来值得回忆的细节。
  • TFBOYS之等风亦等凯

    TFBOYS之等风亦等凯

    [喜留厌走]沐筱溪一脸花痴的样子:“男神,都说男生身高和小弟弟成正比!你这么高,小弟弟肯定……”王俊凯听的满脸黑线看着她! “沐筱溪,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花痴?” “男神,我只在你面前花痴!”“如果再次遇到你,我不敢喊你,我怕你一回眸,我又会心动!喜欢你没有理由,我去过你所有去过的地方,看过你所有看过的事物,听过你所有喜欢的歌,你的演唱会我每一场都不会缺席,你的歌我每一首都会唱。但天地之间的距离就好像我们之间的距离,当我发现时,却已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你了,如流水般的邂逅,到头来,却抵不过你的从未动情!”
  • 凡尘仙缘

    凡尘仙缘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入了侧殿,方坐定,那嬷嬷便问:“皇后娘娘差我来瞧瞧,十三公主的膝上可好了?”
  • 一目卿烟

    一目卿烟

    她一穿越就被追杀!好在继承了一身好武艺,她反杀杀手,又获取高薪工作,她原想挣个小钱钱,过过小日子…可人生岂能一帆风顺,她还是不得已地被卷入了争斗,算计,阴谋,时时都有人想要她的命。可她又岂能将性命轻易奉上?她的人生格言是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什么?还真来了一个总想犯她的俊郎少年?要不看在他哪哪儿都好的份上,让他犯一次?
  • 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

    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

    晚清政坛云谲波诡,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缠斗不休、势同水火,外部列强环伺、步步进逼,李鸿章如何运用他炉火纯青的权术谋略,纵横捭阖,力挽狂澜,突破晚清军事、经济、外交的困局,最终成为让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的官场不倒翁呢?中国幽默讲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积多年研究心得,以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以诙谐流畅的语言,为你真实展现李鸿章如何运用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力挽晚清狂澜。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