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9800000075

第75章

南平县志二十五卷清康熙五十八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朱夔修,邹廷机纂。夔字舜一,镶白旗人,监生,康熙五十六年任南平知县。廷机南平县人,康熙举人。南平为延平府附郭县,古南剑州地;往事久载郡志,而邑之专志,自明正德、嘉靖间创修,为黄末轩所纂焉,凡一十有七卷。此志为夔官南平时,延廷机与邑诸生翁兆行、杨誉、施晋等,采辑而成。其书体例,为六纲,凡四十有二目,定例则繁简得当,叙人物,于理学传尤为斤斤谨重,以延平四先生冠之首。按《宋儒学案》谓延平四先生者,为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皆尝讲性、理之学于延平。据此志所载四先生之事迹,杨时则游宦于此,朱熹父尝谪居尤溪,寓于溪南郑氏而生熹也,熹少尝学于李侗者也。罗从彦之先,自豫章迁南剑,因家剑浦。惟李侗则世为延平人。此志《理学传》四人并收,而其小序有云:“四贤渊源,一脉过从;讲学胜迹犹留,且其子孙裔孙,现隶邑里者较多。”所谓延平四先生者,《宋儒学案》亦谓四人皆尝讲学于延平,固不必言其是否为延平人也。此志并载四人,则非附会夸耀。但其小序所言,讲学胜迹犹留,子孙裔孙隶邑里者较多,似为杨、朱二人争籍。然杨、朱讲学则非独于延平一方,其子孙于数百年间之支系迁布,亦非尽在延平一地也。

顺昌县志十卷明正德十六年刊本(天一阁藏,存卷一至八)

明马性鲁纂修。性鲁字进之,溧阳县人,正德六年进士,十三年以兵科给事中谪任顺昌知县,任满升寻甸知州。按本志沿革载:“顺昌置县,自南唐时始。其后何氏《闽书》亦谓南唐以永昌场置顺昌县。”但按《十六国春秋》有云:“闽永隆二年王廷钧取永平、顺昌二城。”则顺昌之名,不自南唐始有矣。顺昌志乘起于何时,未可稽考,然据此志性鲁自序有云:“旧志义类不伦,统纪不明。”则此志以前,顺昌已有邑志矣。按此志之编纂,为性鲁首集诸生,翻检旧载,采访闻见,汇辑成草,继属学僚编次成册,仅二月脱稿。其编纂有绪有法,若无旧志或志稿,则成书不能如此之速。其书体例,凡十门,各系子目,义例整严;万历《顺昌县志》舒俸序,称其文质具备。阅之诚然。

沙县志十二卷清康熙四十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林采修,邓文修纂。采号梅庄,广西平乐人,康熙举人,康熙三十六年任沙县知县。文修字观成,别字燝区,沙县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十二年成进士,终身未仕。《沙县志》宋元无考,明嘉靖十五年,知县方绍魁创修,二十四年知县叶联芳重为修纂;万历十四年知县袁应文修而未成,十九年知县徐显臣继成之,皆属黄文梯执笔。此志踵辛卯《黄志》重修,增补百余年之事物,其书体例,凡十二类,曰方舆、曰疆域、曰建置、曰山川、曰田赋、曰学校、曰祀典、曰官师、曰选举、曰人物、曰杂述、曰艺文,每类各具子目。其编例仍依《黄志》门类,而增纂事物,则新旧分明,虽仍旧例,如同新纂。又行文简雅,绝无冗沓之病。

尤溪县志七卷明嘉靖九年刊本(天一阁藏,存卷一至三,上海图书馆藏,存卷四至五)

明李文兖修,田顼纂。文兖南海县人,正德举人,嘉靖三年任尤溪知县。顼字希古,号柜山,尤溪县人;正德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礼、兵二部郎中,湖广提学佥事,贵州提学副使,著有《太素集》二卷。历修尤溪县志,尤字皆作囗,未详何义也。县有志始创于宋庆历间邑令宋咸,迄元纂修无可考也。此志纂成于嘉靖六年,为今存县志最古之书,其书凡七卷,卷一地理第一,卷二建置第二,卷三田赋第三,卷四祠祀第四,卷五官师第五,卷六人物第六,卷七选举第七。观其目次,似为未竟之稿,而即以付刊。书中纪载,亦疏略缺漏。地理志首沿革形势,谓建县始于开元二十二年,时经略使唐修忠,以书风其民酋长高伏以千户附之,至娖娖始内附,二十九年即其地立县,隶福州,此为纪其建县之始焉。次叙形势,引旧志云:“双峰北耸,二水东流,惟山翼其西,象山揖其南。”按此志以邑之伏狮为镇山。纪河川,言邑境有尤溪,旧名沈溪,后人因避王审知讳,故去水名成尤,县因以名。纪乡制,县有常平、兴文、进城、丰城四乡,乡之领属,宋为里,元改为团,明改团为都。田赋志,首列户口表,宋主户一万七千七百五十二,口三万八千一百八十八,客户三万三千四百二十二,而无口数。元户一万一十四,口三万五千五百六十三,未分主客。明户分民、军、匠、校尉、力士、医、铺兵、僧、道诸项,口分男子、妇女,嘉靖元年载,民一千五百,军六百五十三,匠一百八,校尉力士共三,医三,铺兵三十六,僧五十七,道一。口:男子二万五千七百六十六,妇女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次列田、地、园、池、山表,自宋迄明。嘉靖元年载,总数二千四百六十一顷三十八亩五分。三列税粮表,自宋迄明,据嘉靖元年载,总收夏税,官三十六锭三贯五百三十三文三分,民一百九十二锭八百八十四文,秋粮米,官二千六百七十石七斗五升一合四勺四抄二摔五圭,民一万二千八百五十一石七斗六升三合四勺五抄。按赋税用表之例,明晰易查,而所列者以年为次,间多缺漏,各表惟嘉靖元年一格无缺。

建阳县志十六卷明嘉靖三十二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冯继科修,朱凌纂。继科字斗山,番禺县人,举人。嘉靖二十八年任建阳知县。凌字龙冈,建阳县人,嘉靖二十年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佥事。按此志体例,分图、纪、表、志、传五体,图有县境、县郭、儒学、书坊诸图各一,而不列八景图,以严史例焉。纪以编年例,记县之大事;如所记元至正间陈友定据福建,建国号曰汉,移都于建阳之事,乃建阳之要史也。表四,日历代职官年表,曰杂属官年表,曰历代选举年表,曰封荫例授等表,体取年经事纬之法。志十,曰封域志、曰山川志、曰风俗志、曰治署志、曰户赋志、曰储恤志、曰学校志、曰秩祀志、曰艺文志、曰杂志,观其体裁划一,叙事足征。传首列朱(熹)、蔡(沈)二世家,次列人物传凡一百六十五人,以时代编次。此外又列总序一编于图表之前,以叙述修志义例,及考证邑之沿革,但与纪县一篇有重出处,非体裁之纯善也。按此志注朱凌总纂,又有邑人卢秉义、余镗等为助编纂,金华胡子器为助定例。其书成于众手,而体裁修辞一律,是经朱凌所笔削也。

浦城县志十六卷明万历三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明黎民范纂修。民范江西南城县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任浦城知县。浦城志可考者,明成化己亥知县刘珩,属教谕胡昱纂辑。此志承胡昱之志重修,为民范及教谕陈元葆等所纂,元葆莆田人,举人。其书体例,分舆地、建置、食货、官师、政教、人物、祥异、诗文八门。于舆地,纪道里四至远近甚详。于建置,纪津梁之举废无漏,于食货,所叙物产沃瘠,户口登耗,则概括靡遗。其余各门,以编年纪录皆详记年月。人物则首重理学,宋儒真德秀生长于其地,朱熹亦尝讲学于此,持之为邑之光宠。按此志所考沿革,未能详确;谓建县始于东汉建安间,置临浦县,唐嗣圣六年改武宁,天宝元年改载兴。后唐同光中更名浦城,宋德祐初置忠安军,元复名浦城。后世考识者,多议其误。《嘉庆县志》于沿革一门广摭博采。考证前志之误,县实于唐天宝间更名浦城也。

松溪县志十四卷明嘉靖十六年刊本(天一阁藏,存卷一至九)

明黄金纂修。金林宁县人,监生,嘉靖十四年任松溪知县。《松溪县志》创修于明正统间,知县张绅修而未成,成化时尝继纂,亦未付梓,弘治十八年知县陈槐重修,至正德二年刻成。此志踵陈槐志重修,为教谕廖芝与邑士寅敬斋、郑宗、李平冈、徐科、李镗等采辑,删定去取,则一决于金。其书体例,分为十四类。沿革载:“松溪旧为松源镇,南唐保大四年,升镇为县。宋开宝八年,改松源为松溪。”水利言邑有九陂,颇获灌溉之利。赋役有颜料、沉香、真香、珠料、斗珠等税。食货有坑冶一目,载邑之吴家山坑穴产银;宋绍兴间匠作李重四见大漈岩下有银矿盘结,遂私采冶炼,闻于官被封闭。洪武三年丽水县民潘子芳为坑首,自备工本开下官等坑,认课申过户,仿农田则例,每夫受田六十亩,岁纳粮米六石。准银六两,永乐后收回官办,开场置局,命内侍守之。又铁冶一目载,铁坑一在东关里,一在松溪里,洪武间置,岁办铁二千四百九十二斤。

政和县志八卷明万历二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明车鸣时纂修。鸣时归善县人,万历举人,万历二十五年任政和知县。政和于宋政和五年建县,县志创于知县黄裳与典史郭斯垕,自建文间采辑,至永乐二年乃蒇事,成县志四卷。其书原本久佚,天顺三年,知县张琛曾为重刻。此志为鸣时官政和时,集邑之诸生采辑而成;所定体例,以天、地、政三者为纲,天之纲,列星序;地之纲,列疆域、形胜、山川、物产;政之纲,列城池、仓库、征赋、徭役、户口、食货、岁用、屯堡、祠庙、学校、风俗、祲祥、科贡、传记、艺文。书中纪述,仍依《郭志》原文居多,增补《郭志》后百余年之事,记载简略。惟田赋、徭役、户口、食货诸门,纪载为备,于食货纪县有铁厂银矿,在东平里有囗〈釒盧〉场,元时始开,规模甚巨,场地广数百亩。

邵武府志二十五卷明弘治十八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八至十六)

明陆勉修,黄仲昭纂。勉字懋昭。江阴县人,成化举人,弘治中任邵武府同知权郡事,后擢南京刑部员外郎。仲昭纂《八闽通志》已著录。此志创修于知府夏英,延仲昭编纂,英去,由同知陆勉摄府事,继主修志事,书成于弘治乙丑。按沿革载:“邵武初名昭武,三国吴永安三年,置建安郡,立昭武镇,寻升为县,晋惠帝元康元年,以避讳改名邵武,明帝太宁元年曾改名武阳。宋太平兴国四年建邵武军,元改为路;洪武初改为府,隶福建布政使司,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郡志原委,据本志仲昭序云:“成化初郡守冯公孜尝修之,成化末郡守刘公元复修之,皆祖元陈士元《武阳志略》,及宋上官氏《和平志》,而纂集者也。论者谓《冯志》太繁,《刘志》太简,繁则简帙浩重,恐郡人不能尽得也;简则纪载阔略,恐文献或不足征也。”按此志则合成化冯、刘二志,概括增损而成。其所发凡立例,体义甚佳,又繁简得宜;事无巨细,莫不尽载。至于选择去取,皆足以资实用者述焉。兹观此志体例之所善者有数端:于山川则别其夷险,以示防守之策。于户口则较其洧长,以验教养之实。于土田则稽其菜辟,以行劝惩。于陂塘有蓄水灌溉之利,而亦有溃溢之害,使民知其利害因革。于学校则示以古今为学之法,于祠庙则示以邪正去取之辨。总其书之所长,乃仲昭自序所谓其志之所资用于实用者也。

重纂光泽县志三十卷清道光二十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盛朝辅修,高澍然纂。朝辅思南府安化县人,道光十二年进士,十八年任光泽知县。澍然字雨农,光泽县人,嘉庆六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光泽县志》始于明宣德初训导朱徽,其后有正德戊寅志;万历癸丑志,康熙癸亥志、康熙戊子志、乾隆己卯志。此志继乾隆己卯志重修,据朝辅序谓:“出雨农专笔,不设分编,委成一人。”其书体例,分表、略、传、录四纲,曰时事表、曰官师表、曰选举表、曰恩例表;曰舆地略、曰山川略、曰陂塘略、曰风俗略、曰学校略、曰武备略、曰赋役略、曰建置略、曰经籍略、曰金石略;曰列传、曰儒林传、曰文苑传、曰孝友传、曰忠节传、曰良吏传曰武功传、曰义行传、曰高士传、曰方技传、曰方外传、曰列女传,曰宦绩录、曰寓贤录、曰杂录、曰叙录,其体裁近于传纪史法。以志例而论,殊若失宜。门类甚繁,而内容疏略,如物产一门,为志书之首要,而竟缺如。于水利专载陂塘略一门,其余岂无。其陂塘略小引有云:“光泽山县,陇田三之一,皆可坝可堰,以畜以泄,而水利兴。”按其所谓陂塘者,即今之水库,光泽陂塘最著者,有江家陂、赤岭上陂、上洋陂、杨梅陂,具在山谷,用以蓄水溉田。

建宁县志十四卷清康熙十一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周燝修,陈恂纂。燝陕西临潼人,举人,康熙十一年任建宁知县。恂事迹未详。此志创修于知县袁植,延李嗣元编纂未竟,其后知县陈子逵,聘徐中恒续编,亦未成书。康熙十一年燝调知建宁,见县志未成,延恂赓继参订,始克告成。其书体例,凡十二类,目六十有一,类目颇杂,载笔者三易手,文辞各异,义法不一,颇见其散乱也。

同类推荐
  • 解脱道论

    解脱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ritique of Judgement

    The Critique of Judg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丹赋

    金丹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谏

    正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幻士仁贤经

    佛说幻士仁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荒芜界天

    荒芜界天

    【玄幻爽文】一个记忆被封存的少年;一个来自上九界的天之骄子;一个曾经拥有一切,转眼又从头开始的命运捉弄儿;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唐牧’,又踏上了他的荆棘之路。命运之神?九界之主?“我的命运不受任何人的摆布!”
  • 孕婴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孕婴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中华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皆有“养生之道,莫先于食”、药食同源的说法,这是炎黄子孙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在历代宫廷养生中,“食养”的地位,堪称重中之重。饮食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今天,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孕妇合理的营养配置是确保优生优育的关键。正确的营养搭配不但能够保证母体的健康,还能增强胎儿的体格及脑细胞发育,然而,即使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却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十分清楚该如何去给孕妇搭配营养,而由此产生的对孕妇及胎儿十分不利的病症则随之而来。所以向每个孕妇家庭推广有关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 重生之豪门夫人

    重生之豪门夫人

    买噶,谁来告诉她,她是谁?白皙剔透的肌肤,炯而有神的美丽双瞳,小巧挺拔的鼻子,如果冻般润滑的红唇。哇哇哇……极品!!!没想到她苏晨晨有一天也能变成美女。不过,为什么她的脸变得不是她的脸?就在她疑惑不解的时候,一个冷漠的男人突然闯入病房。苏晨晨一震,抬头看去,这……人模人样的谁啊?一种莫名慌乱的错觉在脑中闪过!靠,不是吧?难到她……穿越了?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医语录(健康红宝书)

    中医语录(健康红宝书)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医是更适合我们体质的一种医疗保健养生之道。
  • 八零小宝妻

    八零小宝妻

    重来一次,她要善恶分明!至于抢她一切的那个亲姐姐,呵......,你以为还有机会吗?
  •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点心单

    点心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本无心:帝后是只猫

    妖本无心:帝后是只猫

    她是修行数百年的八尾猫妖,为了能打破猫妖的死循环而踏足这人世间。初遇时他的温柔一笑让她就此醉在其中,而后他的宠溺,他的深情让她步步深陷!本是憧憬着与他就这样永远过完此生,没想到新婚之夜等来的却是他狠心的一剑,断她一尾,夺她法力,取走她的一条性命。“云若凡,你今生负我,我与你情分已尽,自此恩断义绝!”她心灰意冷说下这样的话来。可是有太多事是无法预料的,月上君白的死,寂灵的死,九焱为她修为散尽变回原型,爱她的,通通都没有一个好下场!未曾预料到的阴谋早已经开始渗透,将她,将所有人都笼罩其中。她累了,想要彻底的安宁。可是天意弄人,她的再次苏醒却伴随着一个惊天秘密悄然降临!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