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9800000049

第49章

长兴 陈光贻学

○浙江上

浙江通志七十二卷明嘉靖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胡宗宪修,薛应旂纂。宗宪字汝贞,号海林,绩溪县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嘉靖中以总督军务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巡抚浙江。尝督师剿倭寇,以言官论劾,下狱瘐死。万历初追复原官,谥襄懋,著有《筹海图编》十三卷。应旂字仲常,号方山,常州武进县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历官南京考功郎中,以忤严嵩,谪建昌通判,后复起,官浙江提学副使,以大讣罢归,不再仕。所著有《考亭渊源录》《甲子会纪》《四书人物考》《薛子庸语》等书。浙东西郡邑,自汉以后隶扬州刺史,唐隶扬州观察节度,宋隶两浙路安抚使,元置江浙行中书省,为浙东海右两道地。逮明洪武初改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领府九,后以嘉兴、湖州二府来属,领十一府,凡一州七十五县。浙江遂为东南屏翰之首,人物兴盛,都邑富丽。郡邑之志,宋人为之者,已极多矣。而省无通志,自嘉靖乙未。丙申间,华亭徐存斋(阶)视学浙江,始创之,未竟就。越十有六年,应旂为提学副使,复继纂,又十年经七易稿而后成,如是其不易也。浙江地志,若统十一郡而通为一编,则自应旂肇创。按其书编次,卷前有华亭徐阶序,应旂序,浙江地理图一,志类分:地理志、建置志、贡赋志、祠祀志、官师志、人物志、选举志、艺文志、经武志、都会志、杂志十一类。其记载虽一省之土地险易,政事沿革,定纲领目,不紊有条,体制略备,惟考订犹有未详,取材则繁简失伦,纯驳互见。迄清末际,王棻撰《辨嘉靖通志误》一文(见《柔桥集》卷六)而讥诋愈甚,且举其考沿革之误谬数端,列证驳斥,致使积数百十年纂成之书,名几为之所掩。徐阶、应旂并称当时名士,虽稿经七易,然终不能脱当时修志陋习,略于志例,疏于考订。其若与明代志乘驰骋并论,则此志果为上驷也。又其毕竟为首修之志,创始之难,而为浙省通志奠定基础之功终不可灭。

续修浙江通志稿不分卷民国十三年修,稿本(浙江图书馆、嘉兴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等分藏)

近人沈曾植纂。曾植字子培,别号乙盦,晚号寐叟,嘉兴人。按此志创修于民国三年春,浙江通志局成立,延曾植为总纂,朱祖谋、吴庆坻、张尔田、陶葆廉、金蓉镜、章梫、叶尔恺、朱福清、王国维、刘承干等十余人为纂修。记载自乾隆元年止于宣统三年;以雍正《浙江通志》原有类目外,增《大事记》(编年体)《大事纂》(纪事本末体)《遗民传》三类。不久局裁,编纂停顿,仅成初稿二百六十册。此稿今分散于各地,调查所知,上海图书馆藏二十三册,为《文苑传》《艺术传》《选举》《职官》《金石》《古迹》《经籍》等门。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十二册,为《寺观》《祠祀》《陵墓》三门。嘉兴市图书馆藏二十一册,为《城池》《关梁》《田赋》《水利》《蠲恤》《积贮》《钱法》《海防》等门。余二百四册,均藏于浙江图书馆。此外如顾家相撰《浙江通志·厘金门稿》三卷,已于民国八年付印;又家相与朱祖谋预修《浙江通志·湖州人物传稿》,现存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有《续修浙江通志采访稿》,疑皆此志之散稿也。

重修浙江通志初稿不分卷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八年修。稿本(浙江图书馆藏)

近人余绍宋等纂。绍宋浙江龙游县人。民国初历任浙江法政学校教务长,众议院等秘书,司法部次长。辞官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校长,著有《画法要录》等书。绍宋初学法,兼绘画事。其家世传志乘之学,至绍宋已四传矣。是书创修,始于民国三十一年,浙江设省志史料征集委员会于云和,由绍宋为主任,从事征集浙江文献。翌年改为浙江通志馆,由绍宋与凌士钧分任正副馆长,又聘瑞安孙延钊、杭县锺毓龙任总编纂,下设编纂及分纂共二十余人。抗战胜利后,馆址迁移杭州,至民国三十八年停办。当时拟有《重修浙江通志体例纲要》《浙江省通志编纂大纲》,均出绍宋所撰。其大要以评浙省旧通志得失,兼述重修意旨,二篇曾登载于《浙江通志馆期刊》创刊号。据其大纲所言,此志体例分为五纲,一曰纪,记浙江自古以来大事,用正史本纪体例;二曰考,分为八类,考述自然现象及历史遗迹;三曰略,凡十二类,所记皆有关于社会政治事项;四曰传,分三类,拟正史列传之例;五曰谱,凡二类,拟正史表之例。五纲之外,别立杂记一类,又仿章学诚《湖北通志》之例,立两浙文征。查此志已编就者,共二百四十七册,为金石考、著述考、人物传等稿,除原稿外,南京图书馆藏有缮本。

杭州府志六十三卷首一卷明成化十一年刊本钤别下斋藏书印(南京图书馆藏)

明陈让修,夏时正纂。让嘉定县人,成化初任杭州知府。时正字季爵,仁和县人,正统十年进士。考杭州志书,今犹存者,以版刻论则推此志最古矣。本书是原刻本,首页盖有别下斋藏书诸印。查此志今犹存者,据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所载,此本之外,北京图书馆藏原刻本,已残缺耳,浙江图书馆有景写成化本亦残。据《四库全书提要·存目》著录此志,是据宁波范氏天一阁藏本,天一阁今已无此书。《提要》云:“是书成于乙未,因洪武中徐一夔志及永乐、景泰续志增修。分封界、山川、公署、风土、学校、水利、军政、诏敕、恤政、坛庙、名宦、科贡、人物、坟墓、寺观、书籍、碑碣、纪遗十八门。所收颇冗滥,其凡例称引用诸书,皆简节全文,或因而足以己意,故皆不著所出。”又据《明史·艺文志》载此志作为六十四卷,并卷首在内也。

杭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马如龙纂修。如龙字见五,山东德州人,康熙举人,康熙二十四年任杭州府知府,二十八年升任浙江臬司。是编如龙延邵远平、顾豹文,据康熙二十二年仁和杨鼐等所纂志稿重辑,书成于康熙二十五年。三十三年知府李铎延汪燝,又增补会治、各宪、守令等门,余则仍依旧志原文增补,为康熙李铎增刻本焉,其书流传犹多,原本今则稀见罕有。杭州在宋时名临安,乾道、淳祐、咸淳诸朝皆有志,于明有洪武、永乐、景泰、成化、万历五志。修于宋者,今惟成淳志为全书,乾道、淳祐二志俱残缺,明志惟成化、万历犹存。宋志文虽闳肆,而失之猥杂,又诸志各自为例,互不相关。明志如万历志所纪郡事,自三代迄明,数千百年之因革治乱,采摭备考甚详,足以补宋志之所不及者,惟文则不殆宋志。是编则依万历志体裁,虽采辑繁多,而附见具能得体,且其文能与宋志颉顽。志例共列三十八门,无大纲,其体例能撮前志之所长,又不遗其细,使一郡之典章具备。其叙赋役则按年编次,殊无遗漏,纪河渠由开而恐塞,务重于浚踈。又如江海、驻防、岁时、人物诸篇,纪载朴茂核实,读其书者,可知其体裁文笔之如何焉。

光绪杭州府志稿二百二十卷稿本,叶景葵跋(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百六至一百十五)

清丁丙纂。丙字嘉鱼,一字松生,号松亭,钱塘人,好藏书,著《善本书宝藏书志》。此稿近人王棻、罗榘、张预、吴庆坻校定。此本不全,仅存记事稿,人物志之儒林、忠义、孝义共十卷。按叶景葵跋略云:“光绪年此底本校刊于长沙,时子修师尚任湖南学政,其子炯齐、士鉴任校勘。入民国陆勉济(懋勋)纂修府志,又就底本增删,参用吴承志校本府志本也。”据叶跋所言,此稿非丁丙之原书矣。

新纂杭州府志稿一百七十八卷稿本,叶景葵跋(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百八至一百十七)

近人陆懋勋纂。懋勋字勉济,仁和县人。光绪乙丑科举人,戊戌进士,授编修,以知府用发江苏署常州府,充牙厘局提调,升道员,入巡抚程德全幕。民国回浙,入巡按史屈映光幕为秘书。映光聘修杭州府志,后任巡按齐耀珊病其志稿过繁,改聘吴庆坻重纂成书付印。懋勋之原稿共三十三册,兹存十六卷五册,有叶景葵跋。

仁和县志二十八卷清康熙二十六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清赵世安纂修。世安字维康,辽阳人,监生,康熙二十一年任仁和县知县。杭州负郭,则为钱塘、仁和二县,而钱塘之名最古,秦时已建,仁和则为五代时朱梁均王龙德二年,析钱塘、盐官二县地,置钱江县。是时吴越属钱氏,朱梁之龙德二年,即武肃之天宝十五年也。吴越《备史》云:“割钱塘盐官各半,及富春之长寿、安吉二乡,置钱江县。”宋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改钱江县为仁和。及高宗南渡,建都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仁和、钱塘俱为畿县。仁和邑乘,明嘉靖间邑人沈朝宣纂《志稿》十四卷,《武林掌故丛编》收。清康熙癸丑,知府嵇宗孟奉牒纂志,遂命仁和令孟卜修纂,卜延张右民、沈兰先、吴任臣、徐林鸿、曾一举编纂,会卜去遂寝。癸亥世安官仁和,继事纂辑,延顾豹文、邵远文续纂成书。按此志摭采诸书颇富,尤于《武林旧事》《癸辛杂志》,沈朝宣《仁和志稿》、田汝成《西湖志》,征引最多。其体例分封畛、山川、公署、风土、学校、选举、水利、恤政、坛庙、吴越世家、人物、城里城外、祥异、艺文、纪事、纪文诸门,叙城中诸水,各详源流;及通畅疏流,粗具城市街道下水之说,此志实开之端。人物志,本之陈善《府志》,取沈朝宣《志稿》者,占十之八,新增万历以来人物,仅十之二。吴越世家一门,乃袭陈善《府志》例,所纪钱镠诛王郢、擒汉宏、破走黄巢之事甚详,采摭诸书皆注出处。又纪镠子元瓘,瓘子宏佐、宏俶,则仅具梗概,岂无文献可征耶。

临平纪三卷清四勿斋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沈谦纂。谦字厺矜,仁和临平人。按此记为记事体裁,以世代绪次,能考年月者,则按年月排次。卷一事纪,例谓自后汉延熙至宋宣和止;而书内增至明崇祯止。谦小序云:“谦作《临平事纪》,而有概焉。夫临平一镇也,僻在杭郡之东,地不满十里,户不满万人。以视天下之大,不几囗〈米希〉米之在太仓乎。”此语与例无涉焉。卷二附记,汉至元,例谓事涉临平,而无年月者入此;而书内增至万历止。卷三诗纪,自唐至元止,书内无增。此志为谦原纂,而增辑者未详何人也。

临平记再续三卷稿本(浙江图书馆藏)

近人陈棠、姚景瀛纂。棠字荫轩,景瀛字虞琴,皆为临平人。临平为仁和县属镇,今属杭县。《临平记》创修于明沈谦,记自汉至元末事迹,其后康子兰与康莲伯,又仿乡镇志例,厘为镇志十六卷,其书早佚。后有潘夏珠继沈谦之书,为《临平续记》;光绪十年,张大昌又为《补遗》四卷,纪至明末。棠鉴前记正待补续,竭十余年心力积稿盈尺,未及编次而疾作,乃嘱景瀛续成之,景瀛承其遗绪,为临平作志,稿成时年已八十有八,亲携稿送于浙江图书馆。按是编编例,重在补辑前记,记述人物以迄清末,至若山川各条,不属于人事,故列入附记别之。

桑梓闻见记一卷续记一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鲍逸纂。逸字问梅,号问梅半隐,杭州人。此书逸记杭州山水、土风、士习、土产、随笔而书。自乾、嘉以来往事琐闻,记载尤详;庚申及辛酉太平军二次入杭州事,皆目覩耳闻,颇为翔实。其书虽有采摭于《西湖志》《湖山便览》等,亦必考订属实,而后述之。此稿成于同治甲戌,未见有刊本也。

补订艮山杂志不分卷稿本,盖寿松堂,孙氏丰华堂藏印(上海图书馆藏)

清翟灏纂。灏字晴江,仁和人。此本为蓝格誊清本,一名《艮山地理书》,张尔嘉为之增补。艮山为仁和县地,在杭城东隅,系一小阜耳。宋南渡后称岳,与卞梁之艮岳齐名。元绍兴路儒学沈德章撰《艮山碑记》,述及旱道水路。此志记古迹、掌故、桥梁、村落、传记、诗文,起自咸丰迄同治止。今艮山土阜不存矣,而为沪、杭、长铁路之交点处。

栖里景物略十二卷清嘉庆十四年传抄本(浙江图书馆藏)

清张之鼐纂。之鼐字仲谋,号横潭,又号半庵,仁和县唐栖人,清初诸生。是编之鼐纂成于康熙间,书凡十二卷,补遗一卷,凡一百三十五篇,搜采颇博,文亦雅驯。惟所引事物,不注原书,此犹沿明人旧习也。书分为十二卷,而录《传经堂》记、序、诗文多至二卷,又《横潭诗集》一卷,似非志例。首列唐栖考一篇,考据沿革,漕运古迹,山川原委甚详,颇有志乘之才也。唐栖考云:“唐栖者为隐士所栖也;隐士名珏,字玉潜,宋末会稽人,镇因以隐士所栖得名。”按唐栖在仁和县北五十里,德清县东南三十五里,栖水所贯,水南仁和,水北德清,为产蔬果著名之地。此书为之鼐曾孙迎煦于嘉庆己巳岁借邵兰生藏抄本传抄,阅年兰生之书毁于火,今此本为孤本矣。

同类推荐
  • 闲燕常谈

    闲燕常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戏鸥居词话

    戏鸥居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题虎丘山西寺

    题虎丘山西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集验方

    集验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经原旨

    医经原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万古昆仑决

    万古昆仑决

    我若生,则天地生。我若去,则天地与我同去。历经万世万劫,永生不灭。且看一个废人的辛酸成长史。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余光中亲自审定篇目,全面收录《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我的四个假想敌》《山盟》《沙田山居》等多篇经典佳作。九十载人生沉淀,聊人情世故,谈游记见闻,撰文化随感,诉人生感悟。在余光中的文字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一份乡愁、记忆和青春。他瘦弱的身体里,有炽热的光,照亮了苍白年代里无数幽闭孤愤的心灵。
  • 佛说十二游经

    佛说十二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生活中挣扎的男人

    生活中挣扎的男人

    写一点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也反映一些我工作生活中的看法
  • 婚不由己之溺爱暖妻

    婚不由己之溺爱暖妻

    本文概括:【青梅竹马】【男主腹黑伪善VS女主骄纵任性】【女先追男】【后男追女】【双处】【1V1】【HE】曾经她是方家恶女,张扬跋扈,嚣张任性。七岁扒了竹马的小裤裤,八岁掌刮白莲花,十八岁更是仗着财势棒打鸳鸯,硬把小竹马逼进了洞房里!其野蛮行径,劣迹斑斑,令人发指!谁想好景不长,因为伤人她“哐当”一声进了监狱。浑浑噩噩三年过去,再出现,人已然落魄到了谷底。抛弃大小姐的身份,她灰溜溜的把一纸协议递过去。离婚吧,她已经知错了,再也不敢强求一份不属于自己的爱情。可对方只是斜睨她一眼,淡淡的摇头。卓家没有离婚的先例,既然是她起的头,那么她就有责任把这出独角戏唱到结局。*****其实这是一个恶女从良的故事,一个恶女怒打白莲花反被暗算的故事。一个恶女洗心革面寻找春天,却被原本以为是小白兔的丈夫拖回去啪啪啪的故事。剧透篇:1:卓然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不过三年时间,他老婆就跟脱胎换骨似的变成了另一个人。看着眼前善解人意,光彩照人的方明雅,他捂着脑袋一阵发疼。问他为什么疼?前有腹黑继兄虎视眈眈,后有清纯少年守着后门,豺狼虎豹一头接一头不停往上涌,只等着那朵家养红杏爬出墙门。追踪器、针孔摄像头、夺命连环Call他齐齐上阵,可她见招拆招通通没用。最后卓然一拍脑门,猛然想起:这老婆娶回来是做什么用的?宠!他就宠得她更无法无天,更任性妄为,除了他再没人受得了的时候,还用得着担心她红杏儿出墙吗?2:明雅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她不过是要离个婚,怎么比登天还难呢?原本乖乖顺顺的小白兔老公,为什么打她回来以后,变得如此难搞?!先是往她手机里塞追踪器,而后更堂而皇之的在家里的每个角落里放摄像头,生怕她跑了似的,连身份证护照这些也统统没收……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等等……”“明雅,这是夫妻义务。”“疼,别压着我……”“好,换你压我。”完事后明雅咬着小手绢,看着身旁神清气爽,皮光肉滑的千年老妖精,怎么觉得,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3:人人都说卓董事长娶了一个恶妻,面恶、心恶、行为恶!上挑极品小二姨,下打腹黑豺狼兄,欺得白莲没地站,兴风作浪,不得安宁。而就在全天下人都对卓然投以无限同情时,当事人却搂着爱妻施施然出现,笑得一脸无害道:我宠的,你们有意见?
  • 闲情漫寄

    闲情漫寄

    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300多首诗词,都是古体诗。有古风,有近体;或展现社会生活,或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思,包罗万象,感情丰沛。
  • 龙城村往事

    龙城村往事

    讲诉龙城村的一些故事。
  • 鬼头刀传奇

    鬼头刀传奇

    李金彪的职业是杀人。祖传一口极沉重的铁合金大刀,上端铸着小鬼脸,嘴衔铁环,一动便发出悦耳的撞鸣声,如飞檐下的风铃。刀槽宽而深,将血畅快地引渡过来,直流到小鬼脸嘴里。饮多了血,刀也有了精神。刀是灰蓝色的,光泽凝重却不轻浮,威武地撑着李家门楣。每逢阴历七月十五鬼节祭刀时,鬼头刀总是和祖先牌位并列——烛火摇曳,檀香氤氲,气氛阴森、诡谲。李金彪熊罴般的头颅低垂着,神情极其虔诚。李金彪这刽子手职业是世袭的,这杀人的绝活从祖宗手里一代一代往下传,传到他手中已有十八辈子。
  •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扼要介绍现代与当代五十本西方经济学代表性论著,涉及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发、制度经济学等六个主要领域,内容包括作者简历,主要思想、学术贡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