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3200000009

第9章 四诊正法(2)

实脉浮沉皆得大而且长。应指 然不虚。经云。血实脉实。曰脉实者水谷为病。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盖实主火热有余之病。或发狂谵语。或阳毒便结。或咽 舌强。或脾热中满。或腰肠壅痛。或平人实大。主有痢疾。宜先下之。或疮疽脉实。急下之。以邪气在里故也。俱宜通肠发汗。亟解繁苛之火。不待再计矣。又有如实之脉。久病得此孤阳外脱。脉必先见弦数滑实。故书云久病脉实者凶。其可疗以消伐之剂乎。更有沉寒内痼。脉道壅滞。而坚牢如实。此又不得概用寒剂。但温以姜附之属可也。又有真阴大亏燎原。日炽脉见关格洪弦若实法几穷矣。尚可清凉乎以上三症皆如实脉。非正实脉也。

如长脉

长脉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循长竿末稍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长有三部之长。一部之长。心脉长。神强气壮。肾脉长。蒂固根深。经云长则气治。短则气病长。主于肝短主于肺。皆平脉也。反此则为有余之。病非阳毒癫痫。则阳明热深。若长而缓者百病皆愈。大概虽主乎病。亦属轻浅之症。其有如长之脉。或鳏寡思色不遂。心肝两部则洪长而溢鱼际。

是皆七情为患。而非有病之脉也。或 疝而左尺偏长。是又宿疾留经。而非无病之脉也。或寒入经腑。六部细长不鼓。

此非投以辛热不能蠲除也。若细长而鼓。又须清解。灵变在人耳。看得长脉多有兼见。不得偏执为悉无病。但病得此。终非死脉。老人两尺脉沉长滑实。寿可期颐。且征瓜瓞之盛。若短脉不及本位。应指而回。不能满部。主病为内虚。为喘满气促。为胃气弱。为头腹疼。诸病见短难治。

为真气不足。是又与长为霄壤之判。

如弦脉

弦脉其状端直以长。若筝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体为阳中阴。藏司肝。时属春。运王木也。经云轻虚以滑者平。实滑如循长竿者病。劲急如新张弓弦者死。戴同父曰∶弦而软者其病轻。弦而硬者其病重。纯弦为负死脉也。弦缓平脉也。弦临土位。克脉也。弦见于秋。反克脉也。春病无弦。失主脉也。其病主诸疟支饮悬饮头痛鬲痰寒热 瘕尺中阴疝两足拘挛。右关见弦胃寒腹疼。若不食者脉本克土必难治。此则大概脉与病符也。又有如弦之脉。本非真弦。

而或兼见而或相类。弦固类细而细。则如丝线之应。指又类紧而紧。则如转索之不绝为。体既异。主病亦殊但紧则为诸痛依稀若弦之。无力耳。弦兼洪为火炽。弦兼滑为内热。弦兼迟为痼冷。弦不鼓为藏寒。弦兼涩秋逢为老疟。弦兼细数。主阴火煎熬。精髓血液日竭。痨瘵垂亡之候也。若诸失血而见弦大为病进。见弦小为阴销。痰清见弦为脾。土已败。真津上溢。非痰也。又有似疟。阴阳两亏。寒热往来。脉亦见弦。急扶真元。亦有生者。若误作疟治如近岁闽司理王讳猷公所以枉没于见病治病之舛剂也。大要弦脉而病属经者。易治属腑者。难治属藏者。不治指下细别吉凶胤列矣。

濡弱微细四种相类

濡脉极软。如水面浮绵。轻诊则得。重按无有。弱脉极软。重按乃得。轻诊无有。脉学云浮细如绵曰濡。沉细如绵曰弱。浮而极细如绝曰微。沉而极细不断曰细。又云轻诊即见重按如欲绝者微也。往来如线而常有者细也。仲景曰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萦萦如蚕丝细者阴气衰。此四脉者虽形体不一。大较皆阴阳两亏。病从内得。或失精亡血。或泄汗伤湿。或气促心惊。或虚胀消瘅。或筋骨痿痹。老弱久病见之顺。少年春夏见之逆。治法皆宜调营益气。填精补髓。固脾健胃急施拯救。方得全生。凡诊此脉。须察胃气多少。预示吉凶。庶不召谤。

革牢不同

革脉如按鼓皮。主病为亡血遗精半产崩漏胀满中风感湿诸症。牢脉似沉似伏。大而长。

微弦。扁鹊曰∶牢而长者肝也。仲景曰∶寒则坚牢。有牢固之象。徐东皋云沉而有力。动而不移。牢之体也。主病为心腹疼痛疝颓 瘕。为气短息促。为皮肤着肿。是革牢二脉。固判若天渊也。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主亡血失精。女人主半产漏下。脉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濒湖曰∶此即芤弦二脉相合。故均主失血之候。诸家脉书皆以为牢脉故或有革无牢。有牢无革。混淆不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虚牢实。形症皆异也。又牢为元气将绝者凶。牢忌见阴虚失血之病为虚病见实脉也。不可不辨。

牢实相类

牢脉沉而有力动而不移。明主阴寒凝固之象也。若实脉则浮沉皆得。大而且长。指下鼓击。

息数往来。动而能移。乃主阳盛实热之病。脉体固依稀相似而主病则已悬甚均一动也。只争移与不移此徐东皋独得牢脉之。

神识超千古矣。及阅方书谓洁古实脉而投姜附此。必非实脉。乃牢脉也。不容不细别之。

芤革不同

芤形大如慈葱。两傍有中央空。同父曰∶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也。革脉则形按如鼓皮。虽体不同。大抵主病则皆失血亡阴之证。

芤虚散不同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有。隐指豁豁然空。崔紫虚云∶形大力薄。其虚可知。主伤暑怔忡自汗惊悸发热阴虚腹胀痿痹遗精便泄诸症。经曰血虚脉虚。又曰气来虚微为不及。病在内又曰久病脉虚者死。若芤脉则大如慈葱与虚脉豁豁然。空不同也。所谓散脉者其形如杨花散漫。去来无定。息数难齐。无统纪。无约束。涣散不收。稍按便四散不聚。主病为溢饮。为血耗。为怔忡。为脱汗。为 肿 。产妇得之生。妊妇得之坠。平人见之死。难经曰散脉独见者危。柳氏曰∶散为血气。俱虚根本脱离之脉。若两尺见之魂断归冥。心脉洪大微散。肺脉浮涩微散。独此不妨耳。此散与虚异。而虚又与芤异也。

结代不同

结脉缓而一止。止无常数。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止有常数。脉学云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涂。然代为气衰。固云死脉。

而又宜于风家痛极。孕妇霍乱。是代亦有生者。至结脉虽为阴凝痰结积聚痈肿瘕疝诸病。每见脱血逢此终不免于死者。是又不拘于常数。总之结脉多生代脉多死耳。濒湖曰∶脉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肾五脏之气皆足。五十动而一息。合大衍之数。谓之平脉。反此则止乃见焉。肾气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息。肝气不能至。则三十动一息。盖一藏之气衰而代藏之。气代至也。滑伯仁曰∶若无病羸瘦而脉代者危脉也。有病而气血乍损。气不能续者。只为病脉。伤寒心悸脉代者复脉汤主之。妊娠脉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代脉有二

代为气衰。固止有常数。此死脉也。经又云黄脉代。此盖指脾脉而应于四时。遇春得胃气而兼见微弦。遇夏得胃气而兼见微洪。遇秋得胃气而兼见微浮。遇冬得胃气而兼见微石。此乃四时更代之代。而非死脉之代。此代之义。又不可不知。

如促脉

促脉乃数而一止。此为阳极亡阴。主痰壅阳经。积留胃府。或主三焦郁火炎盛。或发狂班。

或生毒疽。五积停中。脉因为沮。最不宜于病后。若势进不已。则为可危。五积者血气痰饮食也。若此得之新病。元气未败。不必深虑。但有如促之脉。或渐见于虚痨垂危之顷。死期可卜。或暴作于惊遑造次之候。气复自愈脱阴见促终非吉兆。肿胀见促不交之。否促脉则亦有死者矣。

动脉有三

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忽忽动摇。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此三焦伤也。主病为痛为惊为泄痢为亡精为失血。虚者倾摇。胜者自安。此皆病脉也。又有平人而动者。太素云∶三部宽长是上贤。更于胆脉带长弦。豁然应指如龙动。翊赞明君万万年。又云∶肾部忽然动滑时。为官必定有迁移。更看三部宽洪应。

用意消详仔细推。素问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孕子也。是皆吉兆之脉也。

真藏脉

肝绝之脉。循刀贲贲。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

命脉将绝。 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色证。断之以意。

七情脉

七情之脉。内伤五志。喜则脉缓。悲短忧涩。思结恐沉。惊动怒急。七脉宜先。审而处治。

妊娠脉

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

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斧。

欲产之脉。其至离经。水下乃产。未下勿惊。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有证则逆。

脉病逆顺

岐伯曰∶凡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死。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气相得者生。

三五不调者病。人有强弱盛衰之不一。而脉实应焉。脉有阴阳虚实之不同。而病实应焉。脉病形证相应而不相反。每万举而万全少有乖张良工不能施其巧矣。故脉之于病。有宜有不宜。为医不可以不辨也。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上病下痛。下病上痛。此为逆。死不可治。腹胀脉浮大生。沉小死。壮热脉浮大有力生。无力及沉微小死。癫痫脉亦然。谵语洪大生。厥逆微小死。暴忤脉实大生。虚弱伏细死。中毒洪大紧急生。微细不齐危。

头痛浮大安。短涩危。吐血发热洪大生。细微死。不发热细少生。洪大危。伤寒发热后脉沉静者生。洪躁危。自汗脉虚细安。躁盛危。厥逆沉涩生浮大危。诸失血小弱生。洪大危。久病脉细软生。洪大危。泻利微细弱生。浮大危。滞下洪大数或缓生。微小弱危。产后微小生。洪大数危。胎前忌微小涩。咳嗽浮大缓生。沉弦小危。细疾结代死。中风口噤浮迟身静者生。洪数搏指气粗者死。上气喘急。面目俱浮脉浮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小肢厥者死。疮疽洪大生。沉细危。既溃脉静安。溃后洪大危。阳病得阴脉。阴病得阳脉。皆死。消渴诸疽数大生。虚细死。霍乱浮洪生。虚细死。诸水浮缓生。数疾死。沉迟小死。痿痹紧急或中病脉坚。外病脉涩。汗出脉盛。虚劳心数。风家脾缓。人瘦脉大而喘。形盛脉微短气。更有伤寒厥利而脉不至。脉微厥冷烦躁。脉迟而反消食。与夫人短脉长。人长脉短。人滑脉涩。人涩脉滑。皆死脉也。

脉色逆顺

玉机真藏篇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乃死。此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乃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

同类推荐
  • 般泥洹后灌腊经

    般泥洹后灌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近词丛话

    近词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寓圃杂记

    寓圃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utlines of Psychology

    Outlines of Psych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纪念文章8篇,分别为《苦海蓝天》《家中爹是大将妈是帅》《舔犊情深》《不一般的育子方法》《爹妈重男不轻女》《爹妈在周边乡亲中的名声好得不得了》《爹妈两情相悦生死相依》《爹妈坦然面对生命终结》。
  • 铁血狂潮

    铁血狂潮

    杨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他的生活按道理来说与大众一样,但时代是残酷的!它改变了杨帆的一生,也同时改变了世界,作为普通人,杨帆只能艰苦中奋斗,用生命去适应这个世界.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贵族学院罗曼史

    贵族学院罗曼史

    夏漫漫自认为是一个被幸运之神选中的女孩,她代替富家千金去上那所最出名的贵族学院——月源高中!不过,代替了某人的学业,也必须收下对方的未婚夫!此未婚夫乃月源高中校草,妖孽霸道,完全把夏漫漫当女佣使。“喂,帮我把作业写了!”“喂,帮我把地扫了!”“喂,帮我去小卖部买蛋糕!”夏漫漫忍无可忍,磨刀霍霍向校草时,校草的态度来了个大翻转。“亲爱的,今夜帮我暖床可好?”咦?!在震惊中的夏漫漫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校草大人扑倒了。
  • 决定你一生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决定你一生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此书通过一个个典型且精彩的故事,告诉每一个正在奋力拼搏但仍然一无所获的人,要结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兴趣和特长,去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才有机会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从而更好地努力,减少我们人生旅途中的烦恼和遗憾。
  • 危险性学生

    危险性学生

    圣亚当斯高中高三癸班是有名的问题班,即便是校长也拿他们无可奈何。直到他们班上来了一个奇怪的转校生,一切似乎都因他而改变了……
  • 兽世独宠:种田生崽两不误

    兽世独宠:种田生崽两不误

    跟着导师来雪山采风的穆糖糖意外穿越到兽世,这里把雌性当作天,而雄性甘做奴隶,个个貌美腿长勇猛无比,又会捕猎又会做家务,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于是,穆糖糖摇身一变,变为绝世美人,备受追捧。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管他什么妖艳贱货群魔乱舞,糖糖只钟爱家里的那头大狼,种田生崽美滋滋!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没事就会滴滴乱叫的生存系统是怎么回事啊?在雪山上乱叫,是会引发雪崩的啊!作者暗中表示:我看还是改名叫谋杀系统吧!
  • 台战演义

    台战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读王朝 重臣卷

    解读王朝 重臣卷

    我不是一个历史知识很丰富的人,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当历史学家。但是我常常读些史书,想从历史的发展中寻找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几年我从上古到清末,系统地读了些史料。使我吃惊的是,自西周以来近3000年的历史中,死于非命的帝王竟然那么多!占在位帝王的比例那么大!
  • 左摇右晃的世界

    左摇右晃的世界

    我是出生在农村的一位普通的80后,生长于农村,学习在农村,却生活在城市。这是我们一群农村80后的同一条路,故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讲诉读书时在农村的乐趣和长大后在城市的压抑,同时还有那青涩的迷茫的爱情,阿龟和阿狗是伴随我小时候的玩伴,直到我们都生活在城市,尽管我们不在一座城市,生活的模式也不一样,但依然能把我们牵连在一起的绳索就是儿时的相知,在高中时,遇到了小贵,阿基,博士等好兄弟,我们一起上演了我们的故事,在生存的基础上,有我们自己的快乐,同时,认识了缘起缘灭数次的紊,到后来还是未能走到一起。后来工作,认识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关心我,有的嘲笑我,在这些充满各种表情的环境下,我依旧如同大多数农村的80后一样,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小贵离开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我渴望已久的故事,有我一直梦想却未能实现的情节。最后,我在梦中遇到了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