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5200000020

第20章

疟疾

脉:疟脉多弦。弦而数者多热,宜汗之;弦而迟者多寒,宜温之;弦而紧实者,宜下之;弦而虚细者,宜补之;弦而实大者,宜吐之。弦短者多食;弦滑者多痰。疟脉迟缓者,病自愈,久疟不愈者,脉必虚,宜养正祛邪。

夫疟者,因外感风寒暑湿,内伤饮食劳倦,或饥饱色欲过度,以致脾胃不和,痰留中脘。然无痰不成疟。脾胃属土,有信来去,不失其时。若移时,或早或晚者,是邪无容地,疟将好也。疟疾来时,呵欠怕寒、手足冷、发寒战、大热口渴、头痛、腰胯骨节酸疼,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单寒单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一日一发,受病浅也,容易治。间日发者,或二日连发,住一日者,皆难痊。治宜在表无汗者,散邪汤为主;有汗者,正气汤为主;在半表半里者,柴苓汤为主;分利阴阳而未已者,人参养胃汤加减,后方可截之;若用截药吐出黄胶水者,疟自愈也。不可一二日早截,早则邪气闭塞而成坏症;又不可迟截,迟则元气衰惫而成虚怯;当在三四日就截为好。须待热退身凉,方可饮食也。切不可带热饮食,恐不消而成痞,一名疟母,痞散成鼓者有之矣。

大凡疟初起者,散邪正气为先也。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

散邪汤 治疟疾初发,憎寒壮热、头疼身痛无汗。

川芎 白芷 麻黄 白芍 防风(去芦) 荆芥 紫苏 羌活(各一钱)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葱白三根,水煎去渣,露一宿,次早温服。有痰加陈皮;有湿加苍术;夹食加香附。

有汗要无汗,正气为主。

正气汤 治疟疾初发,憎寒壮热,头疼口干有汗。

柴胡 前胡 川芎 白芷 半夏(姜炒) 麦门冬(去心) 槟榔 草果(去壳) 青皮(去穣) 茯苓(去皮。各一钱) 桂枝 甘草(各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预先热服。

疟发寒热作渴者,宜分利阴阳也。

柴苓汤 治疟发寒热,病在半表半里,阴阳不分。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肉桂 甘草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寒多加官桂;热多加黄芩。

虚人患疟者,养正邪自除也。

人参养胃汤 治暴疟初起,服二帖后,用人参截疟饮加减截之。

人参 茯苓(去皮) 陈皮 半夏(姜汁炒) 浓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 藿香 当归 川芎草果(去壳,各八分) 甘草(三分) 乌梅(一个)上锉一剂,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寒多加官桂;热多加柴胡;汗多去苍术、藿香、川芎,加白术、黄;饱闷加青皮、砂仁,去人参;渴加麦门冬、知母,去半夏,泻加炒白术、芍药,泻不止加肉豆蔻,去浓朴、草果;呕哕加白术、山药、炒砂仁、炒米,去草果、浓朴、苍术;痰多加贝母、竹沥,去半夏、草果;内热盛加炒黄芩,去半夏;长夏暑热盛加香薷、扁豆,去半夏、藿香。

人参竹沥饮 治虚疟昏倦,汗多痰盛、舌大,语言混杂不清、脉虚大无力。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当归 生地黄 酸枣仁(炒) 麦门冬(去心) 知母 陈皮芍药(各一钱) 乌梅(一个)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入竹沥半盏、姜汁少许同服。

风暑入阴在脏者,喑疟也。

柴胡芎归汤 治夜间阴疟,引出阳分则散,后服人参截疟饮止之。

柴胡 桔梗(去芦) 当归 川芎 芍药 人参 浓朴(姜汁炒) 白术(去芦) 干葛 茯苓(去皮) 陈皮(各一钱) 红花 甘草(各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乌梅一个,水煎,食远服。

人虚者,截补兼用也。

人参截疟饮 治虚人截疟,一切疟疾并可截之。

人参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当归 青皮(去穣,麸炒) 浓朴(姜汁炒) 柴胡 黄芩 知母(去毛。各八分) 桂枝(三分) 常山(酒浸) 草果(去壳。各八分) 鳖甲(醋炙,八分) 乌梅(一个)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桃脑七个,水煎,露一宿。临发日五更,空心温服。渣待日午再煎服,糖拌乌梅下药。切忌鸡、鱼、豆腐、面食及房劳、怒气,戒之即痊。此方俱照前人参养胃汤后开治,加减法相同,截疟饮加酒少许尤妙。

人壮盛者,宜单截也。

不二饮 治一切新久寒热疟疾,一剂截住,神效。

常山 槟榔(要一雄一雌者重二钱余药。各二钱) 知母 贝母(各等分)上锉,每八钱酒一钟,煎至八分,不可过熟,熟则不效。露一宿;临服日,五更温服,勿令妇人煎药。

常山七宝饮 治壮健人疟疾可截之。

常山 草果(去壳) 槟榔 青皮(去穣) 浓朴(姜汁炒) 知母 苍术(米泔制。各一钱) 鳖甲(一钱) 乌梅(一个)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桃脑七个,水煎入酒少许,露一宿,临发日,五更温服,午间渣再煎服。汗多加白术,去苍术;热多加柴胡、黄芩;寒多加桂枝,口渴加麦门冬、天花粉;痰多加贝母。

疟久不止者,先截而后补也。

如圣散 人参(三钱) 常山(三钱) 丁香(二十四个) 甘草(二分)上为细末,用好酒一钟、乌梅一个,煎熟露一宿。临发日,五更温服,用糖拌乌梅下药,时时可食之。

雄黄截疟丸人言(一钱) 雄黄(三钱) 辰砂(三钱) 甘草(二钱) 绿豆粉(一两五钱)上药各为细末,用绿豆粉打糊为丸,如白豆大,外用朱砂为衣。临发日五更,井花水吞服二丸,小儿一丸,勿多服。

疟以后者,须调养血气也。

参归养荣丸 治疟疾截住后,用此汤药调养血气。

人参 当归 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 陈皮 砂仁 浓朴(姜汁炒) 山药(炒) 莲肉(炒)芍药(酒炒) 熟地黄 甘草(炙。各等分)上锉一剂,大枣二枚,水煎,温服。疟热虚汗加黄 ,去砂仁。

腹中有块者,疟母也。凡疟发时,切不可带热饮食,恐不消而成痞块,痞散成鼓者有之矣。

参归鳖甲汤 治老疟,腹胁有块成疟母。

人参(五分) 青皮(去穣) 黄 (蜜水炒) 鳖甲(醋炙) 当归(酒洗) 茯苓 白术(去芦)浓朴(姜汁炒) 香附 抚芎(各八分) 砂仁 山楂(去子) 枳实(麸炒。各五分)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乌梅一个,水煎,食前温服。如制丸药,加阿魏醋煮化,和前药末,再用水醋少许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汤吞下。

十将军丸 治久疟不瘥,有疟母者。

三棱(炮) 莪术(生) 青皮(去穣) 陈皮(去白) 草果(去壳) 砂仁 槟榔 乌梅肉 半夏(泡七次。各一两) 常山(酒蒸,二两)上先将常山、草果二味锉,用好酒、醋各一碗入瓦器内,先浸一宿,后入八味药同浸至晚,入瓦铫内炭火煮,取出晒干。若无日色,用火焙干为末,半酒半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吞下,日进三服。忌生冷、鱼腥、酸咸、油腻、面食、炙爆、诸死毒物。服至四两至八两即除根。凡有积聚及烟瘴湿地方,更宜服之。一方加苍术、香附醋炒各一两。

一平素虚弱,兼以劳役内伤夹感寒暑,以致疟疾寒热交作、肢体倦怠、乏力少气,用补中益气汤加黄芩、芍药、半夏。有汗及寒重加桂枝,倍黄 ,热盛倍柴胡、黄芩;渴加麦门冬、天花粉。

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或吐涎不食、战栗泄泻、手足厥冷,皆脾胃虚弱,但服补中益气汤,其诸证悉愈。(方见补益。)大抵久疟,气血俱虚而三日一发者,用十全大补汤。盖邪气在阳分者,浅而易治;邪气在阴分者,深而难治,(方见补益。)一妇人,疟后形体骨立、发热恶寒、自汗盗汗、胸膈痞满,日饮米汤少许,服参术药益胀,卧床半年矣。余以为阳气虚寒,用大剂补中益气加附子一钱。二剂诸症渐退,饮食渐进,又二剂痊愈。(方见补益。)

痢疾

脉:痢脉多滑,按之虚绝,尺微无阴,涩则少血,沉细者生,洪弦者死。

痢疾不分赤白,俱作湿热治之明矣。赤属血、白属气,赤白相兼,脓血杂痢,皆因脾胃失调,饮食停滞,积于肠胃之间多。其暑湿伤脾,故作痢疾,起于肚腹疼痛,大便里急后重,小水短赤不长,身凉脉缓者易治,身热脉弦急者难治。痢疾初起一二日,元气壮实者,先用玄白散,虚弱者,用芍药汤疏通积滞。三四日以后,元气渐弱,调和饮食加减治之。如不止,服参归芍药汤调理脾胃、补益元气。久不愈,方可服人参养脏汤加减治之。

切不可骤用粟壳等药,止塞太早,恐内积气未尽,成休息痢,亦恐毒攻上,胸腹饱闷作疼,恶心呕哕发呃,难治,因毒瓦斯攻胃故也。先水泻,后脓血者,是肾传脾,难愈;先脓血,后水泻者,是脾传肾,易愈。又有痢下鲜血者,如尘腐色者,如屋漏水者,大孔如竹筒者,呕哕发呃、烦躁身热者,俱难治也。如鱼脑髓者,身热脉数大,半生半死也。大抵治痢疾一二日,元气未虚,治宜疏通积滞,此通因通用之法;三四日后,不可疏通,恐元气虚也,当清热解毒、调养脾胃为主。经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若大肠积滞壅实而后重,法当疏导之,若大肠气虚下陷而后重,法当升补之。

初下痢者,不分赤白,皆湿热也。壮盛人初痢宜利之。

玄白散 治痢疾初起,里急后重,腹痛脓血窘迫,壮盛人一剂即愈。

牵牛(赤痢用黑、白痢用白,赤白相杂,黑白兼用,半生半炒捣碎) 生地黄 赤芍 归尾 槟榔 枳壳(去瓤,麸炒) 莪术(煨) 黄连(各一钱) 大黄(二钱) 暑月加香薷(一钱,炒)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以利二三次为度。

虚弱人初痢宜清之。

芍药汤芍药(二钱) 木香(一钱) 当归(一钱) 枳壳(去穣,一钱) 黄芩(去朽,一钱) 槟榔(一钱)黄连(二钱) 甘草(五分)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下痢稍久者,宜调和也。

调和饮白芍(三钱) 当归(一钱) 川芎(二钱) 黄连(二钱) 黄芩(二钱) 桃仁(一钱) 升麻(五分)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如红痢根据本方;如白痢,用吴茱萸一钱、芩连用酒炒,赤白痢加白术、茯苓、陈皮、香附各一钱。

痢因热积而气滞者,宜清热顺气也。

立效散 治赤白痢疾,脓血相兼,里急后重,疼痛,一服立止。

净黄连(四两,酒洗,吴茱萸三两同炒,去茱萸不用) 陈枳壳(二两,去穣,麸炒)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黄酒调下;泄泻,米汤下;噤口痢疾,陈仓米汤送下。

下痢发热不退者,肠胃中有风邪也。

仓廪散 治痢疾赤白,发热不退,肠胃中有风邪热毒及时行瘟疫,沿门阖境,皆下痢噤口者,服之神效。即人参败毒散加黄连、陈仓米三百粒,姜枣煎服。如痢后手足痛加槟榔、木瓜;噤口痢加陈仓米一撮、石莲肉七枚。

下痢发热,便闭者,表里有实热也。六一顺气汤。(方见伤寒。)治痢不问赤白相杂,肚痛,里急后重,浑身发热,口干发渴,用此通利即止。

下痢噤口不食者,脾虚胃热甚也。

参连汤人参(五钱) 黄连(一两)上锉一剂,水煎,终日时呷之。如吐,再强饮,但得一口呷下咽喉,即好,加石莲肉三钱尤效。外以田螺捣烂脐中,引药下行故也。

开噤汤 治噤口痢疾。徐元济传。

砂仁(一钱,研) 砂糖(七钱) 细茶(五钱) 生姜(五片)上锉一剂,水二钟煎至八分,露一宿,次早面北温服。外用木鳖子二钱去壳、麝香二分,共捣置脐中即思食。

一方 治噤口痢、米谷不下者神效。

用石莲肉为末,每服二三钱,用陈仓米汤调下即效。呕加生姜汁二三匙。

下痢久不止者,宜调养气血兼升涩也。

参归芍药汤 治痢久一二十日,痢多不止,用此调养气血自愈。

人参(一钱) 当归(酒洗,二钱) 茯苓 白术(一钱) 砂仁(七分) 山药(炒) 陈皮(各一钱)甘草(五分)上锉一剂,乌梅一个、灯草一团、莲肉七个,水煎温服,照后加减。噤口痢不食者,胃口热极故也,加炒黄连、莲肉、人参、炒米、乌梅,清热开胃为主。下痢腹痛、里急后重者,是热极气滞也。又云:里急者,腹中不宽快也。

亦有虚坐而大便不行者,皆血虚也。血虚则里急后重,如四物汤之类治之,加木香、槟榔,和消积气则后重自除。

久痢后重不除者,虚气坠下也。治痢用下药挨积仍后重者,乃阳不升也,用升麻为君,加人参、当归,芍药为君,升麻少许提气。

大凡痢作痛者,热流下也,加炒芩、芍药清之。

痢后发热不止,或积少但虚坐努力者,俱是血虚故也,倍加当归、芍药、地黄滋养阴血,其热自安。

积中有紫血者,是瘀血也,加芍药、红花生血和血,则便血自愈。

痢下如绿豆汁者,是湿也,加苍术、白术渗湿利小便。

实肠散 治久痢去多,不分赤白,用此末药换出黄粪来。

干山药(炒黄色,一两) 好莲肉(炒,去心,一两) 炒黄米(一合)上共为细末,用砂糖调热汤和匀前药末,不干不稀。渐渐调服,后用清米汤漱口,常服之最效。

汤泡饮 治久痢不愈,无分赤白,俱可服。

粟壳(蜜水炒,三钱) 乌梅(一个,去核) 甘草(三分) 蜜(三匙)上锉碎,用滚水一钟,泡浸一时,去渣,三次服之。

真人养脏汤 治大人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如脓血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或脱肛下坠、酒毒便血并皆治之。

肉桂(五分) 人参(去芦) 当归 诃子(煨去核) 木香 甘草(炙) 肉豆蔻(面裹煨,各一钱)芍药 白术(各一钱) 枳壳(蜜炙,一钱)上锉一剂,水煎,食前温服。脏寒者加附子一钱制。

痢疾日久不愈,不能起床,不思饮食,瘦弱之甚者,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炒芍、泽泻、木香、砂仁、白蔻、地榆、米壳醋炒。

同类推荐
  •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I should not have presumed to choose for any lectures of mine such a subject as that which I have tried to treat in this book. The subject was chosen by the Institution where the lectures were delivered.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殊师利耶曼德迦咒法

    文殊师利耶曼德迦咒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首农言

    马首农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困学斋杂录

    困学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弑杀之重生女鬼商

    弑杀之重生女鬼商

    我是一名叱咤风云的商人,不过我并不向人类交易,而与我交易的正是一个不同于人类的种族----鬼......
  • Bird Neighbors

    Bird Neighbo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国藩做人为官处世的大智慧

    曾国藩做人为官处世的大智慧

    曾国藩去世已经一百多年了,但是他影响了几代人,人们至今仍然对其顶礼膜拜。很多名人都对他推崇备至。梁启超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年轻时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即使是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做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捧读不辍。
  • 姑父

    姑父

    我在浙江大学读书的第二年,刚开学不久,就收到父亲的信,照例是聊天,“你妈开始练剑——气功不做了,说是怕走火入魔,天天早上看她拿一支剑出门,我叫她‘亚马孙女战士’。”我笑了。在信的末尾父亲提到,“昨天姑妈来信,你姑父死了。”后面还有一句是说姑父死因的……我甚至不待看完后一句话,立刻把信纸往腿上一搁,为姑妈一家大大地松了口气。我只见过姑父三次。第一次是一九七三年,我十三岁,读小学六年级。那天我正和同院的月兰陶玲在我们住的那排平房前跳皮筋,突然见到有人站在我家门前朝我招手。
  • 余生太长你太好

    余生太长你太好

    幼时是你,年少是你你陪我长大,我予你纯真走过世间,跨过艰险,历经万水千山,归来仍是你。有你方是人间清欢。傲娇言×气质静,且看青梅竹马如何破茧成蝶,收获属于他们的甜甜爱情~你说:余生太长我说:你太好
  • 楚氏昭华

    楚氏昭华

    老话说的好,吃亏是福。上辈子楚蝉也这么认为,她性子温吞,老好人一个,受人挤兑也不会反抗。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所以让她死了又活了,还附带给她一颗聪明脑袋。
  • 重生之夏季微甜

    重生之夏季微甜

    酸碱必中和,生成盐和水~如果再活一遍,你还会背口诀吗?花微重生回到初三时代,化身为女学霸势必与男神一较高低!没有人再嘲笑她是差生,没有人再嫌弃她的家境!然而男神真的那么冷漠吗?她揭开了生前不知道的一些事。
  • 嫡宠狂妃

    嫡宠狂妃

    没想到她却是一位被望门所弃的嫡女。好在命好,重归名门。仍旧继续骗吃骗喝,兼骗财骗色。小日子过得繁花似锦,多彩多姿,谁知有人就是见不得她过的好……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找碴!左面是继母,右边是庶妹,后面来夺嫡,前面有溅男。精彩片段:聊八褂,解刨他们隐私,是一项古今中外,老少皆爱的茶余饭后娱乐活动。这不,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爆出一个热门话题:睿王把相府家那位被弃多年的嫡长女强上了,还有了……“这个女骗子说谎也不打草稿。咱们睿王可是大西帝国三皇子,世上最俊美,最清高,最傲气的一位。”路人甲。“就是啊,咱们睿王只要一开口,多女孩人主动献身。怎会对一个发育不良的黄花菜出手,闹出「人命」后还赖帐。”路人乙。“王爷说了与她无瓜葛,不曾见,不曾识,不曾有交集。别说一夜春宵,就连一盏茶的相处时间都没有过。这样他是要怎麽让这女人珠胎暗结?”路人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