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4600000008

第8章

有非真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

結心境有而不有之義故上曰物從因緣故不有。

二推釋不無。

不無者。

牒上緣起故不無。

夫無。則湛然不動。可謂之無。

湛然者水澄停貌也。動者改轉義心境。若定無則澄湛凝然。更不改轉其猶太虗。永無移易可以謂之無也。

萬物若無。則不應起。

萬物者心境也。應當也。若決定無者不當從緣而起也。此上逆推向下順顯。

起則非無。

心則違緣起瞋順緣起貪迷緣起癡乃至善友緣。則起善惡友緣。則起惡非無心也。境則各各從緣和合。而有故非無境。又心境互為緣起故非無。

以明緣起。故不無也。

結無而不無義。故上云緣起故不無也。

三引大論證。

故摩訶衍論云。

此下有四句。前二句明緣生。故有緣假故無。後二句即無顯不無。即有明不有引證。前文大意如此。

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應有。

從緣而生緣會應有即假有也。

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

既由緣有故不實有即空無也。此上二句推求因緣法。幻有空無也。

一切無法。一切因緣。故應有。

緣假之無不壞性相常有。故前云。以明緣起故不無等。此即就次句言無以明不無也。

一切有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

緣生之有本非實有。故前云。雖有不可謂之有等。此即就初句言有以明不有。

四反覆釋成。

尋此有無之言。豈直反論而已哉。

恐謂大論但將有遣無將無遣有秪破二邊非別有理。故特釋之言。尋此有無之言者前。初句說有末句說無。第二句說無。第三說有。今推尋之非謂。但欲反其議論有無互破而已。

若應有。(法若定有)即是有。

大論秖說第一句應有。

不應言無。

不當說第四句不應有也。

若應無。(法若定無)即是無。

大論秖說第二句不應有。

不應言有。

不當說第三句應有此上逆說下順明。

言有是為(平呼作也)假有以明非無。

第三句言有是假作。此說欲以明第二句中。無非斷無故。

借無以辨非有。

第四句借無之言以辨。初句中有非實有。故知因緣心境有非實有無非斷無大論。故立四句也。

五總結玄旨。

此事一。

一切事法以四句不二。一義貫之皆中道也。

稱二(有不有無不無)其文有似不同。

四句異而意不異。故云似不同。

苟領其所同。則無異而不同。

若知萬法皆同緣性。則無有殊異而不同歸一理也。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謂是假名。亦名中道義則空假中。三不離因緣為門。故無異而不同也。

三復述正理三初正述。

然則。

承上所推宗義道理。

萬法(心境下一)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

果然由因緣有。而不實有欲謂之有必無。此理定不可得。

有其所以。不無不可得而無。

但翻上也。緣起性相欲謂之無理亦不可得此中。但明因緣故。不有無即真之義已。在前段比校前文意多如此。故知前則意高。此則意細耳。

二推釋。

何則。

推上不可得而有無。

欲言其有。有非真生。

仗因緣故非真也。

欲言其無。事象既形。

既形者已現也。緣起則心境事象已現也。

象形不即無。

無而不無。

非真非實有。

有而不有。

三結成。

然則不真空義。顯於茲矣。

由上推之則因緣性相不實有無。有無雙寂之義顯於此也。故題曰不真空然緣法。不有無。即顯性空義。若有無雙寂即顯第一義諦。乃法性實相之義。但境智未亡。故未及本無之義。

三推窮名實。結責迷情者此文望前則後。後釋於前。前為不了前因緣即真義故。執名著相徧計情濃故。今推窮結責欲使即名體。以達緣空方契真空文。雖從深至淺。欲令自淺之深以後釋成前文也。文三。初引經標義。

故放光云。諸法假號不真。

俗諦諸法由住情見故。有名有體情本虗妄。故名號假立體不真實名之。與體情有理無下舉喻。

譬如幻化人。

幻者不實而有結巾艸以為兔馬仗物假術於實起虗。蓋惑愚目耳化者。無而忽有也。人者所幻人也。幻術化成男女。則名相宛然妄情執法見有名體。則以幻術喻妄情化人。名相喻諸法名體也。

非無幻化人。

在幻術中無而忽有名相宛然眾生。在迷諸法名體宛爾差殊。

幻化人非真人也。

若知人由幻術而有則名相全空若悟法因迷執。而興則知名體虗假。達因緣者。即假以會真迷因緣者。執名而著相引經立義正責迷情然。此段經古科連上以為引證。義亦可通。今謂正顯名體不實理順後段故。今科歸下文為下之標義。於理甚便。

二正推名體四。初名體互求。

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責。

以用也當是也。用名推求於物而體上定無是名之真實。若以物體是名者。則一切物體皆同音聲文字。此則用名求見體不實矣。

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

又用物推求於名名上定無得物之功用名中。若得體一切火。名皆須炎熱。故知火名定不得火體。此用體求見名號假也。

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

因求物不是名。則知物是妄執非實物也。

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

又由名不是物。則知名亦虗妄非實名也。故圭山云色是虗名虗相。無纖毫之體故。即真空也。

二雙結同空。

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

安何也。俗諦萬物不過名體。既不相是即知同空空。故何在以是義。故前明俗諦因緣。即真良由諸法名體。但離妄緣即如如矣。

三推立名因三。初引文陳惑。

故中觀云。物無彼此。

恐疑者。云一切物皆可名召何謂名無得物之功耶。故今引文釋之。萬物體上本無虗名也。名有千差且舉彼此一端為。例釋之。

而人以此為此。以彼為彼。

如東方有惑人以東。為此以西為彼。

彼亦以此為彼。以彼為此。

彼者西方人也。却以東為彼西為此適。此今曰彼適彼今曰此也。

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懷必然之志。

由二人各執。故此彼之名不定也。在惑者所見而起必定之心。則知名由執有也。

二結指惑情。

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

初者本來義彼此之名物上本來不有。若以惑者所執。則本來不無。故知物上無名。名不是物但由情惑假立虗名惑本自空名。豈真實。故上曰名無得物之功也。

三舉名結例。

既悟彼此之非有。

由上已達名空以為能例。

有何物而可有哉。

例知彼此之物體離執。亦何有也。故上云。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以彼此名體轉例萬物云。

故知萬物非真(體假)假號(名假)久矣。

從來迷惑故。執假名虗體久矣。此結歸上放光宗義也。

四引文證成。

是以成具立強名之文。

彼云是法無所有強。謂其名證上名假。

園林託指馬之況。

此借莊子意。康疏云。莊子曾為漆園吏故曰園林。指馬之。況者齊物篇云。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音義云。指百體之一體馬。萬物之一物。則且各舉一以言之。且夫是非彼。此百體萬物一一有之。莊子。唯明齊物是則皆是非。則皆非。此蓋自然之理。故天地一指萬物。一馬今借之以況彼。此是非之體。皆由人執以證上體不真。

如此則深遠之言。於何而不在。

結上所引經書。皆顯名體不實。此深遠言論何所不在。

三約證結顯三初舉人顯證。

是以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

通達名體即事證真故曰聖人也乘運也。悲願身土雖運化千端即事之真而真常不變履踐也。惑者癡昧之心。心事不一故言萬惑聖人。雖居處履踐於塵事。而常通達於玄微。淨名云。若菩薩行於非道。是謂通達佛道。

者。

牒上二句下釋所以。

以其即萬物之自虗。

即事而真物本自虗聖人證此故。

不假虗而虗物也。

破權小也。不能即事而真者須假觀慧推析滅事證真二乘。則灰滅身智方曰無餘。權宗則斷盡實惑。乃曰涅槃。今正簡異故。曰不假也。

二引證即真。

故經云。甚奇世尊。

大品經空生歎佛也。

不動真際。

真理是萬法之源窮事見理乃為際畔。故立強名曰真際。不動者不離也。

為諸法立處。

真理為諸法建立之處。

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

建立萬法之處。即是真理故。處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也。上則即真而俗。此則即俗而真聖人證。此豈為名體所惑耶。

三雙結玄旨。

然則(承上立處即真)道遠乎哉。觸事而真。

道者可履可向。即所照之理曰道遠乎哉。蓋言不遠也。凡觸物皆真。此結上理事不二。

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聖者能證之人體者證也。神者不測之智用也。聖智亦不遠既即俗證真即不測之聖智也。此結上人法不異。又此結文通結歸前由至虗無生為有物之宗故。觸事而真至虗無生。為般若玄鑒之妙趣。故體之即神又觸事而真故。結前二論。真俗不二故。體之即神生後般若無知。已上釋不真空論竟。

音切

(如至切)

(府隔切)

(倉奏切)

(力含切)

(於蹇切)

(於屈切)

(呼及切)

(於其切)

(五各切)

(郎丁切)

(丑領切)

(似緣切)

(居沂切)

(式歛切)

(其貴切)

(力水切)

踟躇

(上直知切下直於切)

(莫爾切)

(莫半切)

(千故切)

(在回切)

(猪輦切)

(釆音)

同类推荐
  • 九牛坝观抵戏记

    九牛坝观抵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scar Wilde Miscellaneous

    Oscar Wilde Miscellaneo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极通书

    太极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撷明月

    撷明月

    王家家眷被判流放岂料中途被劫匪所劫一行人最终到达的不是山崖陡峭的匪徒老巢而是一个花美果甜的塞外桃源只想安安心心做一个小丫鬟的红烛姑娘总是倒霉地一次次被卷入本来不关她事的是非之中非自愿地被推入了舞台的中央聚光灯亮得人睁不开眼
  • 文公

    文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典故(中)

    中华典故(中)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锦绣田园:影后小农女

    锦绣田园:影后小农女

    “还能再战五百年”的大满贯影后蒋碧薇这次拿到了不一样的剧本。穿越到了异世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身上。剽悍的人生依旧剽悍。
  • 台湾杂咏合刻

    台湾杂咏合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他是属于世界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如你所见如我所愿

    如你所见如我所愿

    曾以为你我门当户对,竹马青梅,是人人艳羡的一对;曾以为,你是我荒漠中的绿洲,我愿意永远为你敞开心扉;曾以为,我转身,便可放我自由,许你幸福一生。可终究,我们越靠越近也越离越远……如你所见,我们是彼此的地狱;如我所愿,愿你此后幸福无虞。
  • 逍遥小书生

    逍遥小书生

    21世纪工科男,穿越古代成为一名穷书生。大脑里面居然装着一个图书馆,各种知识应有尽有!这辈子不说封侯拜相,怎么也得当个大官玩玩吧?迎着初升的朝阳,李易发下宏愿,勇敢的迈出了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步。“站住!”高头大马之上,一绝色女子身着劲装,细细打量一番,素手轻挥:“绑了!”身后的凶恶山贼一涌而上……洞房花烛夜,看着推门进来的绝色女子……李易的宏愿发生了小小的改变。官居一品,算什么?封侯拜相,没意思!我可是要成为山贼王------的男人!书友群:686508501,欢迎大家加群!(郑重提醒:本书轻松使用,切勿较真!)
  • 沙岸

    沙岸

    陈家悦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像是构筑在无数的砂砾之上,只要一个浪头打来就能让所有的一切崩塌。她遥望着那些关于幸福的海市蜃楼,却从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踩着这些沙走向岸边。
  • 丰富的微观世界:微生物

    丰富的微观世界:微生物

    生命对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而微生物作为一群特殊的生命体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虽然,微生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地球几经沧桑,然而,这些神奇的生物群落却能繁衍至今。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被发现的“聪明而智慧”的微小生物。全书从介绍地球上最早的居民开始,逐步带你去了解微生物是怎样生存至今的;微生物与人体的健康,与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利害关系;微生物的存在又对地球这颗蓝色星球起到了什么作用;微生物能为我们的未来作出什么贡献;让人讨厌的细菌、病毒又是什么样的;伟大的科学家们是怎样努力为我们开启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大门。相信本书将激发你的阅读兴趣,丰富你的课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