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1700000017

第17章 入寺品

如是在家菩萨。不应于诸事中生贪着心我我所心。何以故。随所贪着难舍之物法应施与。若能施与则除此过。菩萨如是无有贪着悭惜之心可以处家。问曰。在家菩萨。或有贪惜爱着之物有来求者。此应云何。答曰

于所贪着物  有来求索者

当自劝喻心  即施勿悭惜

菩萨所贪惜物。若有乞人急从求索。汝以此物施与我者速得成佛。菩萨即时应自劝喻而施与之。如是思惟。若我今者不舍此物。此物必当远离于我。设至死时不随我去。此物则是远离之相。今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具足檀波罗蜜故施与。后至死时心无有悔。经说。不悔心死必生善处。是得大利云何不舍。如是自劝犹贪惜者应辞谢乞者言

我今是新学  善根未成就

心未得自在  愿后当相与

应辞谢乞者言。勿生嗔恨。我新发意善根未具。于菩萨行法未得势力。是以未能舍于此物。后得势力善根成就。心得坚固当以相与。复次

若众不和合  断于经法事

菩萨应随力  方便令不绝

众僧或以事缘诤竞乖散法事有废。在家菩萨应勤心方便彼此之间心无所偏。若以财物若以言说礼敬求请令还和合。或以乏少衣食因缘。或邪见者横作障碍。或说法者欲求利养。或听法者心不恭敬。在家菩萨于此事中随宜方便。若以财物若以言说下意求请使法事不废。法事不废者。是为然佛法灯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复次

斋日受八戒  亲近净戒者

以戒善因缘  深心行爱敬

斋日者。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及遮三忌。三忌者。十五日为一忌。从冬至后四十五日。此诸恶日多有鬼神侵克纵暴。世人为守护日故过中不食。佛因教令受一日戒。既得福德。诸天来下观察世间见之欢喜则便护念。在家菩萨于诸小事犹尚增益。何况先有此斋而不随顺。是故应行一日斋法。既得自利亦能利人。问曰。斋法云何。答曰。应作是言。如诸圣人常离杀生。弃舍刀杖常无嗔恚。有惭愧心慈悲众生。我某甲今一日一夜远离杀生。弃舍刀杖无有嗔恚。有惭愧心慈悲众生。以如是法随学圣人。如诸圣人常离不与取。身行清净受而知足。我今一日一夜远离劫盗不与取。求受清净自活。以如是法随学圣人。如诸圣人常断淫泆远离世乐。我今一日一夜除断淫泆远离世乐净修梵行。以如是法随学圣人。如诸圣人。常离妄语。真实语正直语。我今一日一夜远离妄语。真实语正直语。以如是法随学圣人。如诸圣人常远离酒。酒是放逸处。我今一日一夜远离于酒。以如是法随学圣人。如诸圣人常远离歌舞作乐花香璎珞严身之具。我今一日一夜远离歌舞作乐华香璎珞严身之具。以如是法随学圣人。如诸圣人常远离高广大床处在小榻草蓐为座。我今一日一夜。远离高广大床。处在小榻。草蓐为座。以如是法随学圣人。如诸圣人常过中不食。远离非时行非时食。我今一日一夜过中不食远离非时行非时食。以如是法随学圣人。如说

杀盗淫妄语  饮酒及华香

璎珞歌舞等  高床过中食

圣人所舍离  我今亦如是

以此福因缘  一切共成佛

亲近持净戒比丘者。在家菩萨应亲近诸比丘尽能护持清净禁戒成就功德防远众恶者。以戒善因缘者。又应亲近持戒比丘身口业净心行直善无众恶者。深心爱敬者于上直心善行持戒比丘成就诸功德者。应生最上恭敬深心爱乐。问曰。在家菩萨若于持戒比丘成就功德生爱敬心者。应于破戒比丘生轻恚心耶。答曰

若见破戒者  不应起轻恚

在家菩萨若见破戒杂行比丘威仪不具所行秽浊覆藏瑕疵无有梵行自称梵行。于此比丘不应轻慢有嗔恚心。问曰。若不嗔恨应生何心。答曰

应生怜愍心  诃责诸烦恼

在家菩萨若见破戒比丘不应生嗔恨轻慢应生怜愍利益之心。作是念。咄哉此人遇佛妙法。得离地狱畜生饿鬼色无色界边地生处。诸根具足不聋哑不顽钝。值佛妙法别识好丑。心存正见解知义理。人身难得如大海中有一眼鳖头入板孔。生在人中倍难于此。既闻佛法能灭诸恶度诸苦恼得至正智。舍诸资生所有多少。永割亲族无所顾恋。若生凡庶或在种姓。信佛语故能舍出家。常闻破戒之罪。所谓自贱其身智所诃责。恶名流布常怀疑悔。死堕恶道得闻此事而犹破戒。行十善道乃得人身。而不能如法善用以自利益。咄哉三毒其力甚恶。常陵众生难得舍离。诸佛种种呵骂烦恼恶贼恶行如实有理。如是思惟不应轻贱破戒之人。又作是念。若我不能都离嗔恚轻慢心者。应自思惟。佛法无量犹如大海。或有开通而我不知。如大乘决定王经中。佛告阿难。或有比丘。根钝闇塞心不明了。不达诸法相。常念有想无想法中而取有想。生男女想生罪碍想生垢想生净想。生如是想者。名为钝根。心不明了则为有罪。阿难。若人一切法中不能善解名为不了。一切诸法从初以来。本体性相常不可得。是人不知如是之事。生是诸想则与外道无有差别。阿难。我所说法皆有开通明了清净。此中无罪亦无罪者。阿难。罪名疑悔愚痴闇冥。罪者名生众生想我想命想人想。皆因身见名为罪者。于我法中无如此人。若我法中定实有我众生命人身见等者。不言我法有开非是不开。我法从本已来常清净明了。复次阿难。若决定有罪有受罪者则身即是神即堕常见则无佛道。若身异于神即堕断见亦无佛道。如是六十二见皆可是菩提但是事不然。是故阿难。我于大众中师子吼说而无所畏言。我法有开非不有开。从本已来常清净明了。阿难。若罪定有。则毕竟无涅槃。我则不言我法有开。阿难。我法实从本已来清净明了。是故我弟子降心安隐无有疑悔。无诸罪恶清净行道。菩萨应如是思惟不应嗔恚破戒者。又作是念。是戒必定得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曾闻必定菩萨有起罪者。如过去十万劫。有菩萨诽谤漏尽阿罗汉。名为阿罗汉。又闻必定菩萨于此劫前三十一劫。以矛刺须陀洹。又此贤劫中。闻有菩萨诽谤劬楼孙佛言何有秃人而当得道。如是等众生难可得知。是故我于此事何用知为。得失好恶彼自作自受何豫于我。我今若欲实知彼事。或自伤害筹量众生。佛所不许。如经中说。佛告阿难。若人筹量于他即自伤身。唯我可得筹量。众生与我等者亦应筹量。如说

有瓶盖亦空  无盖亦复空

有瓶盖亦满  无盖亦复满

当知诸世间  有此四种人

威仪及功德  有无亦如是

若非一切智  何能筹量人

宁以见威仪  而便知其德

正智有善心  名为贤人相

但见外威仪  何由知其内

内有功德慧  外现无威仪

游行无知者  如以灰覆火

若以外量内  而生轻贱心

败身及善根  命终堕恶道

外诈现威仪  游行似贤圣

但有口言说  如雷而无雨

诸心所行处  错谬难得知

是故诸众生  不可妄度量

唯有一切智  悉知诸心心

微密所行处  是故量众生

佛言与我等  乃能量众生

若佛如是说  谁能筹量人

若见外威仪  称量其内德

自败其善根  如水自崩岸

若于此错谬  则起大业障

是故于此人  不应起轻贱

是故在家菩萨不应于破戒人起轻慢嗔恚。又持戒破戒白衣之人不与同住。何由得知。我若欲于此事分别明了者则起罪障。罪障因缘故于千万劫受诸苦分。如无行经中说。又大乘经中。佛告郁伽罗长者。如是在家菩萨应于破戒比丘生怜愍心。是人垢行恶行不善。何以故。是人披如来善寂灭圣主法衣。自不善软不能调伏诸根行败坏行。又佛经中说。不轻未学。此非人罪是烦恼罪。此人以是烦恼起不善事。又佛法有开。是人或能自除过罪。正念因缘得入法位。若入必定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佛言。唯有智慧可破烦恼。又复说言。不应妄称量人。若称量者则为自伤。唯佛智慧乃能明了。如此事者非我所知。即于破戒人中不生嗔恚轻慢之心。复次

菩萨若入寺  应行诸威仪

恭敬而礼拜  供养诸比丘

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应作是念。此是善人住处。是空行者住处。无想行者住处。无愿行者住处。此是行慈悲喜舍者住处。此是正行正念者住处。若见诸比丘威仪具足视瞻安详摄持衣钵坐卧行止寤寐饮食言说寂默容仪进止皆可观察。若见比丘修行四念圣所行处持戒清净诵读经法精思坐禅。见已恭肃敬心礼拜亲近问讯。应作是念

若我恒沙劫  常于天祠中

大施不休废  不如一出家

是菩萨尔时应作是念我如法求财。于恒河沙等劫常行大施。是诸施福犹尚不如发心出家。何况有实。何以故。在家则有无量过恶。出家能成无量功德。在家则溃闹。出家则闲静。在家则属垢。出家则无属。在家是恶行处。出家是善行处。在家则染诸尘垢。出家则离诸尘垢。在家则没五欲泥。出家则出五欲泥。在家难得净命。出家易得净命。在家则多怨贼。出家则无怨贼。在家则多恼碍。出家则无恼碍。在家是忧处。出家是喜处。在家是恶道门。出家是利益门。在家是系缚。出家是解脱。在家则杂畏。出家则无畏。在家有鞭杖。出家无鞭杖。在家有刀槊。出家无刀槊。在家有悔热。出家无悔热。在家多求故苦。出家无求故乐。在家则戏调。出家则寂灭。在家是可愍。出家无可愍。在家则愁悴。出家无愁悴。在家则卑下。出家则高显。在家则炽然。出家则寂灭。在家则为他。出家则自为。在家少势力。出家多势力。在家随顺垢门。出家随顺净门。在家增刺棘。出家破刺棘。在家成就小法。出家成就大法。在家作不善。出家则修善。在家则有悔。出家则无悔。在家增泪乳血海。出家竭泪乳血海。在家则为诸佛辟支佛声闻所呵贱。出家则为诸佛辟支佛声闻所称叹。在家则不知足。出家则知足。在家则魔喜。出家则魔忧。在家后有衰。出家后无衰。在家则易破。出家则难破。在家是奴仆。出家则为主。在家永在生死。出家究竟涅槃。在家则堕坑。出家则出坑。在家则黑闇。出家则明显。在家不能降伏诸根。出家则能降伏诸根。在家则傲诞。出家则谦逊。在家则鄙陋。出家则尊贵。在家有所由。出家无所由。在家则多务。出家则小务。在家则果小。出家则果大。在家则谄曲。出家则质直。在家则多忧。出家则多喜。在家如箭在身。出家如身离箭。在家则有病。出家则病愈。在家行恶法故速老。出家行善法故少壮。在家放逸为死。出家有智慧命。在家则欺诳。出家则真实。在家则多求。出家则少求。在家则饮杂毒浆。出家则饮甘露浆。在家多侵害。出家无侵害。在家则衰耗。出家无衰耗。在家如毒树果。出家如甘露果。在家则怨憎和合。出家则离怨憎会苦。在家则爱别离苦。出家则亲爱和合。在家则痴重。出家则痴轻。在家则失净行。出家则得净行。在家则破深心。出家则成深心。在家则无救。出家则有救。在家则孤穷。出家不孤穷。在家则无舍。出家则有舍。在家则无归。出家则有归。在家则多嗔。出家则多慈。在家则重担。出家则舍担。在家则事务无尽。出家则无有事务。在家则罪会。出家则福会。在家则苦恼。出家则无苦恼。在家则有热。出家则无热。在家则有诤。出家则无诤。在家则染着。出家无染着。在家有我慢。出家无我慢。在家贵财物。出家贵功德。在家有灾害。出家灭灾害。在家则减失。出家则增益。在家则易得。出家则难遇。千万劫中时乃一得。在家则易行。出家则难行。在家则顺流。出家则逆流。在家则漂流。出家则乘筏。在家则为烦恼所[漂*寸]。出家则有桥梁自度。在家是此岸。出家是彼岸。在家则缠缚。出家离缠缚。在家怀结恨。出家离结恨。在家随官法。出家随佛法。在家有事故。出家无事故。在家有苦果。出家有乐果。在家则轻躁。出家则威重。在家伴易得。出家伴难得。在家以妇为伴。出家坚心为伴。在家则入围。出家则解围。在家则以侵恼他为贵。出家则以利益他为贵。在家则贵财施。出家则贵法施。在家则持魔幢。出家则持佛憧。在家有归处。出家坏诸归处。在家增长身。出家则离身。在家入深榛。出家出深榛。复次

又于出家者  心应深贪慕

是在家菩萨。如是思惟出家功德。于出家者心应贪慕。我何时当得出家得有如是功德。我何时当得出家次第具行沙门法。则说戒布萨安居自恣次第而坐。我何时当得圣人所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熏修法衣。何时当得持圣人相。何时当得闲林静住。何时当得持钵乞食得与不得。若多若少若美若恶若冷若热次第而受趣以支身如涂疮膏车。何时当得于世八法心无忧喜。何时当得关闭六情如絷狗鹿鱼蛇猴鸟。狗乐聚落鹿乐山泽。鱼乐池沼蛇好穴处。猴乐深林鸟依虚空。眼耳鼻舌身意常乐色声香味触法。非是凡夫浅智弱志所能降伏。唯有智慧坚心正念。乃能摧伏六情寇贼不令为患自在无畏。何时当得乐欲坐禅诵读经法乐断烦恼乐修善法乐着弊衣。趣足障体。念昔在俗多行放逸。今得自利又利他故。当勤精进。何时当得随顺菩萨所行道法。何时当得亦为世间作无上福田。何时当得离恩爱奴。何时当得脱是家狱。如说

礼敬诸塔寺  因佛生三心

是在家菩萨既已慕尚出家。若入塔寺敬礼佛时。应生三心。何等为三。我当何时得于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摩睺罗伽人非人中受诸供养。何时当得神力舍利流布世间利益众生。我今深心行大精进。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作佛已入无余涅槃。复次

诣诸比丘时  随所行奉事

默然顺所诲  济乏无所惜

是在家菩萨敬礼塔已。求造诸比丘说法者。所持律者。读修多罗者。读摩多罗迦者。读菩萨藏者。作阿练若者。着纳衣者。乞食者。一食者。常坐者。过中不饮浆者。但三衣者。着褐衣者。随敷坐者。在树下者。在冢间者。在空地者。少欲者。知足者。远离者。坐禅者。劝化者。应各随诸比丘所行奉事。若至读阿毗昙者所。随其所说诸法性相相应不相应等请问所疑。问已习学。若遇持律者。应当请问起罪因缘罪之轻重灭罪之法及阿波陀那事。问已修学行。若遇读修多罗者。应当请问诸阿含诸部中义习学多闻。若遇读摩多罗迦应利众经忧陀那波罗延法句者。应当学习如是等经。若遇读菩萨藏者。应当请问六波罗蜜及方便事问已修学。若遇阿练若。应学其远离法。若遇坐禅者。应学其坐禅法。余诸比丘亦应如是随其所行请问修学无所违逆。摄护口者诣诸比丘应善摄口安详默然。观时观土随事思惟心不错乱少于语言。又于说法者所。诸比丘等随所乏少。若衣若钵若尼师坛。资生之物随力而施无所匮惜。所以者何。菩萨尚应施诸恶人。何况比丘有功德者。乃至身肉犹当不惜。况复外物。助道因缘。复次

若行布施时  莫生他烦恼

行布施时若与一人。一人不得便生恚恼。应善筹量而行布施。勿使他人生于恚恼。何以故

将护凡夫心  应胜阿罗汉

是在家菩萨。施诸比丘衣服饮食医药卧具供养迎送敬礼亲近。将护凡夫心。应胜将护阿罗汉。何以故。诸阿罗汉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心无有异。凡夫有爱恚悭嫉故能起罪业。以是罪业堕在地狱畜生饿鬼。是故应深将护凡夫。菩萨事者。皆为利益一切众生布施。非为自乐不为自得后世果报。非如市易。复次

因以财施故  可以法施摄

随所欲利益  教发无上心

是在家菩萨为自利故随所利益。比丘若以衣施。若以钵施。如是等种种余财物施。如是比丘未入法位未得道果。应劝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何以故。因财施摄故得以法施摄。或于所施檀越有爱敬心信受其语。复次

为欲护持法  舍命而不惜

疗治病比丘  乃至以身施

是在家菩萨为欲护持法故。乃至自舍身命。勤行精进摧破六十二种外道及诸魔民憎嫉佛法者。佛弟子中或有邪行诡异佛法。如是之人如法摧破。名为护持法。又应于诸多闻说法者。加信敬心四事供养。亦名护持法。若自读诵解说书写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摩多罗迦菩萨藏者。亦教他人读诵解说书写。以是因缘法得久住利益一切。在家出家称扬叹说法久住利。若法疾灭说有过恶。又念如来久远已来。行菩萨道行诸难行乃得是法。以是因缘于诸在家出家。勤心精进示教利喜。若令得道。若令入阿惟越致。略说护法因缘。令得一切安乐之具。亦复自能如说修行。皆名护持法。复次是在家菩萨法。若有病比丘应须疗治。是菩萨乃至舍身为治其病而不爱惜是最为要。出家之人应于在家求此要事。所谓身自瞻视疾病供给医药。复次

决定心布施  施已而无悔

是菩萨若为护持正法。若为瞻视病人。应时供施心无有悔。是名清净施。若不求果报。不分别是应受是不应受。但以怜愍利益心与。是名清净施。如说

若人悲心施  是名清净施

不言是福田  不言非福田

若人行布施  无所为故与

若人为果报  是名为出息

是故说施已  心无有悔恨

乃至微小福  皆向无上道

以是布施因缘所得福德。皆应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求今世后世利乐及小乘果。但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先说在家菩萨余行当说者今已说竟。皆于大乘经中处处抄集。随顺经法菩萨住是行中。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二地中多说出家菩萨所行。在家出家菩萨共行今当复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秦淮传

    秦淮传

    她是乱世中的国郡,南北朝一首被掩埋的吭歌。她的故事,其实纷纷扰扰,绵绵长长,只不过这乱世将她不负责任的卷入,又狠心的抛弃了。
  • 姜爷今天又帅炸了

    姜爷今天又帅炸了

    [1V1,身心干净]某一天放学,身穿蓝白相间校服的少女捧着牛奶咬着吸管。走廊上,操场上,一个个同样穿着校服的同学们脸色严肃认真的道:“宋嫂子好!”姜茶呆愣:“我没有谈恋爱。”在她旁边站着的少年阴邪一笑,慢悠悠的伸出手搭在她肩膀上:“每天喝我送的奶,每天帮你写作业,每天带你去吃好吃的,手机指纹是你的,家里的大门指纹是你的,银行卡密码是你设的,全校都喊你嫂子,你心里没点数?”姜茶瞄一眼手里的牛奶:“我有未婚夫。”#某一天。少年邪笑的拉住某人:“亲爱的未婚妻,喝杯凉茶可好?”病重的少女苦着脸:“我要退……”话未落嘴里被灌满了苦味,苦中带甜。 PS:本书不签约.作者已废(<( ̄3 ̄)>哼!)
  •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收录了老舍在各个时期所写的38篇优美散文,篇幅有长有短,其中包括名篇《抬头见喜》、《济南的冬天》、《四位先生》等。本书内容饱含强烈而纯挚的感情,幽默俏皮,充满智慧,耐人寻味。随便挑一篇,读起来就会让你大笑不止。加上段纯的生动演绎,语言艺术大师和幽默大师老舍独特的京味语言和风格,一定会您回味良久。
  • 天宫计划

    天宫计划

    一场由冥星人引发的大灾难,让人类经历了一次灭顶之灾,人口锐减至百分之三十……灾后,地球上所有动作都发生变异,幸存者退化成原始人,苟延残喘……在天宫逃亡者的帮助下,人类好不容易修建了城墙,躲过了变异兽的残害,又遭到地球土著鬼——冥星人的屠杀,把幸存者变异成容器奴……外星人又来凑热闹,要将地球人类赶尽杀绝?
  • 回向文

    回向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翻开就能用 出国旅游英语

    翻开就能用 出国旅游英语

    本书收录了10个与本单元密切相关的单词。汇集了20个与对话相关的短语,包含上一部分的单词。经典、贴切、鲜活的两段对话。网罗了10到20个使用频率最高的句子,分门别类,增加读者的句式储备量。在英语学习的同时,增加一些与话题相关的小知识。活跃学习气氛。
  • 娶谁,嫁谁?血型全知道!

    娶谁,嫁谁?血型全知道!

    本书简要介绍了血型心理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血型在婚恋家庭中的特点一一作了阐述。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并可据此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以更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大傻猫

    大傻猫

    猫妖喜欢着不该喜欢的人!董青叶和她命中注定在一起的人又会走向何处?不定时的穿越、心怀怨恨的阿飘、目的不明的外星人、疯狂的作家,这一切究竟是什么情况?异国情缘中往往是虐人的恋爱。她们最终是否会走在一起?
  • 王爷,你被逮捕了

    王爷,你被逮捕了

    可恶!穿越了也就算了!为什么是在坟墓里?还在一口全新的棺材里醒来?还好她机智,拿了些值钱的葬品开始跑路。等等,怎么回事,别抓我啊……她摇身一变变王妃,哎哟喂,原来相公是王爷,可是为嘛双目还失明?哼!王爷有啥了不起,亲亲相公,快洗干净等着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境诡事

    南境诡事

    夜半被鬼压身,玩笔仙莫名晕倒,身边人接二连三的发生诡异事件……我只是一个爱听鬼故事的普通大学生,确未想过自己也会置身其中,离奇的经历竟然是有高人暗中操纵。揭开掩盖在南境迷雾下那神秘的古彝文化,我竟在其中发现了一连串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