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2800000001

第1章

天地以气生人,故人一日一时未尝能离乎气。鱼之在水,两腮翕动,无有停时。人在宇宙间,两鼻翕张,亦无有停时。所以统辖造化之气,人赖之以生也。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为此也。人生奔驰劳顿,气因之骤矣。骤则出多入少,外者不入,内者愈虚。所以死期将至。惟至人观天道,执天行,抱神以静,气气归脐。寿天地矣。故知人生天地间,虽可见者,形;所以能长久者,气。

郭康伯遇神人授一保身卫生之术,云:但有四句偈,须是在处受持。偈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郭信用其言,知自护爱,康健倍常,年几百岁。

皆由善摄元气所致。天气常清,天色常明。更无一物挠乱,所以长久。今人所见云气倏忽变现起灭者,皆近地之界。百里而上,无有也。譬如人身有七情六欲之干,有三毒六害之扰,岂能长久?诚能至清至明如天地,岂得不如天地之不毁乎?青天歌云:青天忽起浮云障,云起纵横遮万象。养生者辨之。

触事而感生,善应而劳生,此皆致老之理也。庄子称: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同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余以为此即养生之理也。人之生也,以有上栋下宇之求,饥食渴饮之资,故不得不与民角利。日夜忧劳其心,无有顷暇,故老及之也。今岩居水饮,则于世无求;不与民同利,则于物无竞。无求无竞,虽欲不寿,得乎?古人谓之却老。却之者去其可老之道也。

人有喜谈道者,余止之曰:道不易谈也。不能绝色,不必谈道。不能绝世,不必谈道。何也?道所以全吾真也,而不绝色,则为渗漏之躯,真何能全?道所以完吾性也,而不绝世,则为合尘之徒,性何能全?或者引休妻不是道及引大隐在市廛为证,此则禅家最上一乘之妙。若以此为解,徒使退堕耳。

卫生歌云: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去火方延命。谅哉斯言。夫人之忿怒,羡艳悲壮、激切、鼓动、奔驰、跳跃、翔舞、讴歌、叫啸之类,凡激于人我而发者,夫熟非火之所以为哉?木与木相钻而火生,人与人相形而欲生。其理一也。人能勘破此理,每事抑损,惩其忿而窒其欲,则五气自平,六脉自和,延生必矣。

魂魄合而成形。贤愚在德,肥瘦在母,寿夭在父。血盛则肌肥,精足则神壮,神和则德全。此闻之汪弄丸,云以此见天之赋命,生由父之精而死亦由父之精也。但养和全德,此则由乎己者,不可不知所事。

权德舆文云:舟有溺,骑有坠,寝有魇,饮有醉,食有 ,行有餍。其甚则皆可以致毙,无非危机。呜呼,岂独在于高官尊爵已哉?正在饮食、衽席、舆马、燕寝之间。人之所易而弗之防,故自阽于危耳。

学道之士,须识吾之一身从太虚中而来。既从太虚中而来,则此身初亦无有,岂应执着之以为己物?故此身之灵明,主人必使不着于有,不着于无,一如太虚之无物以扰之。然后本体之心方得清静合虚,灵觉常圆。而一切繁华,一切系累不能夺矣。繁华、系累不能夺,则俗心日退,真心日进。退得一分俗心,自能进得一分真心,孟子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者是也。心自太虚,则身还太虚。所谓仙,所谓佛,何俟多谈。

周莱峰以养生术请钱午江,曰:不过履和适顺而已。履和,则不伤和;适顺,则不违顺。夫天地之气,至和大顺。尽之人身,小天地也,岂不可仿天地之长年乎?莱峰刻石临清公署制小牙牌,勒四字置衿袖,终其身。先辈之重箴言如此!

阴阳本不相对,待造化之生物也。阳入于阴,阴留阳而不得飞,则生;阳出于阴,阳罔顾阴而不能留,则死。是死生俱系于阳,固与阴不相关也。仙家谓:一分阳气,不尽不死;一分阴气,不尽不仙。

然则阴阳岂可对待言哉?虽然,阳之所在,不独生死系之,即诸物之灵蠢亦系之。人,阳气在上,故耳目聪明,于物最灵。鸟兽,阳气与阴气混淆,故蠢。草木,阳气在根,故尤蠢。以此为言,则人之阳气安可不宝?耳聋目 ,阳将散矣。是以君子先时竟竟,惟阳是守。有以也夫。

人生食用,最宜加谨,以吾身中之气由之而升降聚散耳。何者?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食、谷食则气滞,多辛食则气散,多咸食则气坠,多甘食则气积,多酸食则气结,多苦食则气抑。修真之士,所以调燮五脏,流通精神,全赖酌量五味,约省酒食,使不过则可也。

人始死,耳目口鼻手足形体具足而父母兄弟妻子莫之爱者,谓其神之去也。然则人之所爱,在神不在形矣。而今人所养,顾在形不在神。何耶?今人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声神去,好色神去。

凡动静运用纷纭,神无不去,人莫之惜顾,神绝乃独悲之深焉,是何见之晚也。人之致思发虑,致一思,出一神,注一念,出一神。如分火焉,火愈分,油愈干,火愈小,神愈分,精愈竭,神愈少。及其绝而悲之深焉。是何见之晚也。古仙云:元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并暮暮,自然翁妪返童孩。噫,其诚通天地之生机也夫。

高南州云:阴阳交合,造化之妙,无可伦比。因述一术士言,八月十五日夜半子时,俟月色正中,以方诸取月华水盈缸。俟来年五月五日午时,以阳燧置缸上。须臾,日照水中,缸中水奔腾翻涌而起。

顷之,水尽涸矣。观其药候,以为服食。此丹家炼神水法也。服食虽未易卒得,然因此可以窥造化交合之妙。

却病之术,有行功一法。虚病宜存想收敛,固秘心志,内守之工夫以补之。实病宜按摩导引,吸努掐摄,外发之工夫以散之。凡热病宜吐故纳新,口出鼻入以凉之;冷病宜存气闭息、用意生火以温之。

此四法可为治病快捷方式,胜服草木金石之药远矣。此得之老方士言。

道书云:有妻子者,则为妻子所累;有富贵者,则为富贵所累。道不可行也。审如是,必弃妻孥、捐富贵而后可乎?夫妻孥不病道,病在于累妻孥;富贵不绝道,绝在于累富贵。

盖妻孥、富贵,在境而累,不累在心。舜尝二女裸矣,亦尝受尧禅矣。不为许由之逃务光之辞,而竟无伤于道。此其道之微旨可想已。

王宏宇论修真有难易曰:吾辈破漏之躯,与童真修炼自别缘。童贞原是干体,不破不漏,非破干而成离者。比欲修纯干,止用得一段纯阳工夫耳。若吾辈,必补离成干,然后更着工夫,所以难也。此论甚合元理。

《续仙传》有卖药翁尝呼曰:有钱不买药吃,尽作土馒头去。此言最警悟,人之不为土馒头寡矣。

人日非而己不悟,何与?但药有数种,苦不能辨。有灵药可以益寿延年,有至药可以起死回生,有神药可以回阳换骨。若夫金石草木,但可以治病,虽然迟速,末后一着土馒头如故。

许道人云:人心贵澄静。若能半夜打坐不倒身,端坐凝寂,则性命入吾囊橐;若夜夜不倒身,则性命在我掌握,长生可冀矣。何者?魂强魄弱故也。又问:何如用工。曰: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二语尽矣。

陆元鹤谈养生之旨曰:不过藏神于渊,令不外游。久之,自然神化。毋多谈,予唯其语。夫神之为物,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恒留于身,其中炯然。则精气归真,神化自现。古仙云: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若能神气住,便是得仙人。所谓神气住者,非神也耶?世率称仙真为神仙,以其所炼在神也。

郑龙门见召,指座右二沃丹花曰:此四本同发,惜止移其二入堂中,今十余日矣。其二则未暇为日色所曝,遂萎谢。且曰:此可以悟养生若如此花,天岂有所限量邪?余因惕然有警。诚悟此理,则自不置其身于伤生之境。嵇中散一溉后枯之说可信。

壮年嗜欲,一时不见,久之渐至怯薄;譬如富家妄费,一时不见,久之渐至贫穷。自然之理。人听见在旦暮,故不悟耳。推此以观,凡读书史、作文本养生作家,取效亦复如是。弗谓无功,久之自然见效。

偶遇方僧,谈终南山苦行道流,多有至二三百岁者。日常掘食黄精、苍白术诸药草以充食,又有服饵茯苓者。其法:山中大松树多合抱者,搜其根土深数尺,断树命根,以大瓮盛蜜与新茯苓放树根下。春则蜜气升于树颠,冬则蜜复降入瓮。如此三年,方取出地。每日啖如拳大一块,饮水一瓯,不复火食。茯苓既是长年之植,又不火食,其享有异寿,固宜也。若今世人,志行如常而欲企异常之寿,不亦难乎哉?

俗谓人之雄健者,曰有气力。以见力与气元自相通,力从气而出也。凡叫喊、跳跃、歌啸、狂舞、奔逸、趋走之类,凡以力从事者,皆能损气。古之善养生者,呼不出声,行不扬尘。不恒舞而熊经鸟伸,不长啸而呼吸元神。殆皆息力以生气乎。

凡风寒暑湿,在外则为气,中于人身则为毒,或有发为痈疽、发为疟痢者,中伏伤生之道,不可不谨。故人之起居室之栖止,须秘密坚固,高朗干燥。斯无患矣。

井不汲不溢,精不用不盈。何以?以水由地中,汲则益之;精充身中,损则充之。本非有溢而盈也。世人不解斯理,谓汲井不见其损,不知汲频则地元竭;用精不见其耗,不知用频则真元疲。是以明于汲井之理者,井养而不穷;明于用精之道者,神用而不竭。

有人好养真而未尝轻事远游,曰:昔也,某曾泛舟游于江,遇风几覆没,以是不数游也。余笑曰:闭尔户,坐尔室,宁独无江乎哉。夫江之险犹凭舟也,若户与室之险,在衽与席,在饮与食,宁复有舟可凭哉,奚独江也?焦若火,凝若冰,利若戈矛,何时而不有,奚独江也与哉?客曰:吾闻命矣,吾将事远游。

发本缁也,而何为素?齿本缜也,而何为疏?眸本 也,而何为 ?耳本聪也,而何为 ?手本攫也,而何为疲?足本趋也,而何为痿?肩能负,何为老而痹?身能任,何为病而弱?颜能丹,何为衰而枯?此意可省其殆生之所以死者耶?殆死之所以形见其征者耶?知生之所以死者,则知死之所以生矣。

夫人之形,日日有生,生而不知所以宝其生;时时有死,死而弗知所以救其死。及其偃然卧、溘然冥,然后随而哀之。噫,亦晚矣!夫早服重积者,非至人,乌足语此。

上品上药,神与气、精。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裕气,裕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方。但心为精主,意为气马。心驰意动,则精气随之行。故正心诚意为中心柱子,为此。

虽然,犹是初功,须到得心虑俱泯、神识两忘,方是真人境界。心虑俱泯、神识两忘为何?泯其心所以存其心,忘其神所以养其神。气盛神全,自然底于神化。

顾色泉生平好奉道旨。偶夜梦之海上,有二人从逐而行,相谓曰:此君姓顾,笃好学仙。色泉顾而问之,一人高声曰:仙没有,无欲即仙。因与同东行,指海中而去。醒而自思畴昔所梦,非仙也邪?余因无欲即仙一语甚近道,志之。

黄可斋言:嘉靖年间至京,遇内膳来自吏部李古冲所,得尝一脔,味极咸,不可入口。盖诸物俱用秋石煮制故耳。大抵内膳烹调,五味过浓,食之至有不知其何物者。因言:食淡极有益,五味盛多能伤生。彼曾至东光县村落中,三老人昆弟俱年八十余,极强健。问之,云:此地难得盐,吾辈尽淡食,且务农无外事。此不可解养生哉?可斋亦食淡已十年。丹书云:食淡精神爽。老子云:五味令人口爽。以此观之,五味之用,可无慎哉?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今人口鼻中气喘急,气出反为天地所盗,得天气之养者寡。

日常所养,惟赖五味。若过多偏胜,则五脏偏重。不惟不得养,且以戕生矣。试以真味尝之,如五谷、如菽麦、如瓜果,味皆淡,此可见天地养人之本意。至味皆在淡中,今人务为浓浓者,殆失其味之正邪。古人称鲜能知味,不知其味之淡耳。

胡浦南巡抚西江,以劳 致衰疾。闻方士言,乃多索民间乳饮。每晨进瓯许,无验。又多索松子取实,日进数盂,代餐饭。半月余,更觉虚疲不可支。得告归,竟不起。此胡沙冈言。因思物有形质,岂能复化为精气?况诸香走窜腠理,耗散元精。其不验,宜矣。夫善养生者,岂徒特药物已哉?

王阳明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元元更元。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于身外觅神仙。昔慧海师,或问修道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时即眠。一切人,吃饭时不肯吃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眠食,不得自如。岂得长生邪?尝举示二则公案于道友,且问百尺竿头更进步,如何?道曰:饥食困眠,犹是欲界;须阳长阴消,至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方是究竟。

欲最难制,惟断乃成。姻家董三冈,性刚果,年六旬,始举子。既育之日,曰:吾将绝欲延寿,观此子之成立也。诸姬别馆,自此俱异处。寿七十八而终。余闻严介溪,因阃中不和,年方四旬余,即绝欲。至后贵极人臣,果八十五终。宝精之验如此。

昆山周六观,盖 然一儒也。余曾识荆,能诗善画,作赵体书亦逼真。又好客、好古玩、好声伎、好鼓琴。余私念,此君精神如此,诸好毕集,何以支久?逾年,周果不禄。以此见人生所好,自当专一。若多好、多能,反能耗神损精。其殆与食少事烦者,同一机邪。

张全山官学职,年八十有六,有少容。陈泰严谈其为人甚可法。官虽小,若以为贵;家虽贫,若以为富。年老生一子且幼,若以为众且壮也,欣然无忧戚之色。且不形之论议,真实作自家事。宜其寿也。因忆全山对徐存斋云:彼苍报施,决不差爽。然则全山之得寿,其亦有由致与?

马见田善谈元理,年六十有五而须发尽黑。李少白不善谈元理,行年七十而须发亦黑,有少容。

予尝以养生术叩见田,曰:不食咸,不饮茶,宝养精、气、神为主。日坐一室,无所事事。及叩少白,少白无言,但日嬉嬉然,不关心世务,虽患难,无忧戚之色而已,然未常绝足城市。然则二君致寿,果相符邪?抑外不相符而中实无异邪?

心动则神疲。凡诸技俩营营与人角胜负者,未有不减年 者也。技俩之中,作诗弈棋,劳神独甚。周莱峰云:某之所见,以弈伤生者四人矣。宋豫斋、王连川、王汾源、郭南洲是已。又云:孙李泉五更作诗,以劳成疾而卒。陈雨泉云:王同墟与客弈,忽瞑目,呼之不应则死矣。弈之劳神如此!噫,伤生之事,岂独在酒色之间已哉。

嘉定陆筠台少病寒证,瘥而不慎,遂病亡阳。稍闻人声,辄悸欲死。服药累年无效,陆乃尽除药饵。日事睡卧,待毙而已。如是者五年,病似少瘥,性颇通灵。

门有隶人至,呼曰:隶人至矣。有友人至,呼曰:有友人某至已。而数里外之事,率能前知。更年余,乃起,如少壮时,能挽他有力人不能挽之弓。既病起累月,少 人事,灵知遂昧,不复如其病卧时矣。

与余友善,后得子,号兰室。

过佘山,遇顾豫斋,与语。豫斋好静,修筑馆佘山,弥岁不归。谈内养一诀,止是专气致柔,如婴儿作不生计,则长生可冀。若分别尔汝、高下,有敬慢、有爱憎,皆是有生后事,非未生前工夫也。

此言真得修养之奥。

内养秘诀,得之未真切,未可轻试,屡有因之而召祸者。曾见谢宾山之徒试内视之诀,行火太急,未期痢下五色,死。有一苏友,从方外学闭气诀于某塔寺,仅半岁,亦病痢下而亡。某士夫,闻一同年病疽发而殒,云:此必曾学坐功也。询之果然。以是知遇诀未真,欲益反损。试观人间炼黄白术,火候少差,鼎炉随失。况于人身,又非鼎炉可见者比。下工试手者其慎无倚,信哉。

色易溺人,圣人亦不能卒制,止是远之而已。故曰去谗远色。远之自可驯致于绝也。饮食亦易动饕贪,故曰君子远庖厨也。旨酒则疏,仪狄而绝之。疏之云者,殆亦远之义与?因谈食色性也之义而漫论及此,不知可测圣贤制欲之真方否。

道者谢宾山,别去数年,复来谒。云:别后过建业,浮彭蠡,之袁南饶厂之间,访龙虎山遗迹。

年余,逾匡庐,走荆、襄、郑、卫诸境。已而过河间,徒步真、保,长途以及北都。居三年,复还。寓金焦岁余。访贤日久,曾无一遇。但只勘得世情熟破。问世情若何?曰:只是要占便宜,损人利己而已。遇富人则敬,遇贫人则贱。在在皆然。语音不同,其情一如。既而曰:只讨一人我平等人,亦不易得。况肯损己利人,何以学道?余闻之悚然。果能人我一如,是谓无我,是谓克己。巍巍圣境,缈不可即。

吾乡佘山庙塑像甚工。闻寺僧云:旧有一塑工某姓,来自江西。经岁余,塑诸像。金泽寺像亦其人所塑。成而病,诸侣欲为延医。工却之曰:无以为也。吾想像臆度,尽吾神矣,此所以病也。世岂有药物能复吾神哉?竟死。仙庙诸像今具在,诸刹罕见其比。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头是。睚 ,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头是。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霸下,平生好重,碑坐兽是。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狮子头是。 ,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惟龙无好,所以成龙。此可以证无欲即仙之旨。

《龙川纪事》载仙都山道士论养生有内外。精气,内也,非金石所能坚凝。四肢百骸,外也,非精气所能变化。欲事内,必调养精气,极而后内丹成,内丹成则不能死矣。然隐居人间,久之或托尸解而未能变化轻举,盖四大本外物和合而成。惟外丹然后可以点瓦砾、化皮骨,飞行无碍矣。然内丹未成,内无交之,则服外丹者多死。余谓此论固为唐皇服丹燥渴而发,然以内丹为精气,则胶于凡躯不知药自外来之旨;以外丹为金石,则滞于形质而不知从有入无之妙。岂足通元家之奥义邪?

同类推荐
  • 广阳杂记

    广阳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rgaret Ogilvy

    Margaret Ogilv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esar and Cleopatra

    Caesar and Cleopat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爱陀罗尼经

    佛说大爱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龙套到boss的进化之路

    快穿之龙套到boss的进化之路

    君九兮没想到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她会被一个大浪拍进海里,然后被一个自称为系统的东西契约做任务。系统契约过36位宿主,他们都是些修仙大佬、顶级杀手、末世强者、王牌特工等等。唯有这第37任宿主,位面普通,身份普通,生活普通,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它表示想哭。君九兮:做一个普通人有什么不好?系统:......请您在开头加一个想字。君九兮:想做一个普通人有什么不好?系统:......把天捅成了筛子的普通人吗?君九兮:这难道不普通?系统:......我的宿主是不是对普通这个词有什么误解???PS:女强男强,女主假龙套,真大佬,男主执着于追媳妇,1v1,SC,宠文无虐。(作者修文ing,边修边改,如发现前后个别地方不符,那证明还没修完,修完删这条···)
  •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

    一群没有绝对是非观念的人,竟然成为那个时代的明星和英雄!《战国策》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书中记录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然而此书流传的版本,顶多只能溯至西汉。形式上,《战国策》是战国中纷纭事件的片段记录;内容精神上,《战国策》选择记录的,不见得是对这个国、那个国有重大变化意义的事件,而是纵横策士对各国政治、军事的游说、影响。《战国策》的主角,不是国与国君,不是历史变化发展,而是纵横策士。《战国策》的重点,在于保留当时有名的纵横家的言谈、行为,凸显在那个时代,这些人曾经如此有势力、如此重要。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魂倾仙

    魂倾仙

    烽烟乍起之际,紫荆素衣仗剑,入了万丈红尘.自以为是了结尘缘,却不想为人、为仙、为魔,都躲不开的三世情劫。
  • 系乐府十二首 陇上

    系乐府十二首 陇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房

    A市很小,小的在这个辽阔的国度里面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自从换了新市长后,A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而平躺的道路横冲直撞。
  • 压寨夫君,大王妻

    压寨夫君,大王妻

    群英寨的季大小姐死了,还魂归来芯子却换了,反正无名无姓以后她便是季瑶了!异世孤魂一路霸气开挂,虐渣男,救父母。夺山寨,做一姐。哎,那个叫周衍的,拜托你有点做人质的自觉性好不好,吃我的,住我的,居然还挖空心思想要睡我?郎君投怀又送抱。索性就收个压寨夫君吧!
  • 青帝重生

    青帝重生

    青帝讨论群:157221297,备注青帝重生。青帝重生,搅动风云,他能号令百花,他能掌控四时,是为五方天帝之一。青帝陨落,灵魂残片转世重生,终于被刺激而转劫归来,领悟灵魂本源中的力量,这一世,他立志斩天灭地,培养霸气豪情,争取成为一位合格君王。一代帝王,掌控时间和空间,号令百花,役使百草,琴棋书画是本能,杀伐果断为基础,这一世,要不走寻常路,风流潇洒霸人间。青帝重生,种田养花,植树造林,圈地放牧,所有跟植物有关的,都能操控,草木盛,牛羊肥,科学种田,勤劳致富。掌控时间空间,可以透过时间长河,看到过去未来,这让他可以学到大量技能,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明代的火器飞天,宋元明清的瓷器,夏商周的青铜器,各个时代精英人物的特长,所有一切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记忆,都可以重现人间。传承五千年文明,打造现代小康生活。青帝重生群:157221297,备注青帝重生。
  • 重回九四好种田

    重回九四好种田

    方明湘的观念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坏人是拳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说明你拳头不够硬。重生后,她突然醒悟了。这辈子她要做个顾家的好女人,赚钱养家讨爸妈开心,给家里造房子,给哥哥娶老婆。————食用指南:这是一篇慢节奏种田文,主角极其护短,为家人和朋友,会一言不合就开打。故事略狗血,作者玻璃心,求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