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900000123

第123章

符圖

五嶽真形圖序東方朔

《五嶽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盤曲迴轉,陵阜形勢,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舊筆,鋒芒暢乎嶺愕。雲林玄黃,有書字之狀。是以天真道君下觀規矩,擬縱趣向,因如字之韻,而隨形而名山焉。子有《東嶽真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長久,入山履川,百芝自聚;子有《南嶽真形》,五瘟不加,辟除火光,謀惡我者,反還自傷;子有《中嶽真形》,所向唯利,致財巨億,願願克合,不勞身力;子有《西嶽真形》,消辟五兵,入陣刀刃不傷,山川名神,尊奉伺迎;子有《北嶽真形》,入水却灾,百毒滅伏,役使蛟龍,長享福祿;子盡有《五嶽真形》,橫天縱地,彌綸四方,見我歡悅,人神攸同。黃帝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之,諸侯咸宗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木順者,從而征之,破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太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遂獯鬻,登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有常處。察四嶽,並有佐命之山,而南嶽獨孤峙無輔,乃章詞三天太上道君,命霍山、濳山為儲君。奏可,帝乃自造山,躬寫形像,連五圖之後。又命拜青城為丈人署,廬山為使者形,皆以次相續,此道始於黃帝耳。

東嶽太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所宗者也。世俗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諸得佩《五嶽真形》,入經山林及太山,諸山百川神皆出境迎拜子也。泰山君服青袍,戴蒼碧七稱之冠,佩通陽太平之印,乘青龍,從群官來迎子。

南嶽衡山君,領仙七萬七百人,諸入南嶽所部山,山神皆出迎。南嶽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龍,從群官來迎子。

中嶽嵩高君,領仙官玉女三萬人,道士入其中嶽所部,名靈皆來迎拜。中嶽君服黃素之袍,戴黃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陽和之印,乘黃龍,從群官而來迎子。中嶽五土之主,子善敬之。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

西嶽華山君,領仙官玉女四千一百人,道士入其所部之山川,神並來迎。華山君服白素之袍,戴太初九流之冠,佩開天通真之印,乘白龍而來迎子。

北嶽恒山君,領仙人玉女七千人,道士入其所部之山川,神皆來迎。北嶽君服玄流之袍,戴太真冥靈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而來迎子。

青城丈人,黃帝所命也,主地仙人,是五嶽之上司,以總群官也。丈人領仙官萬人。道士入山者,見丈人服朱光之袍,戴蓋天之冠,佩三庭之印,乘科車,從眾靈而來迎子。

廬山使者,黃帝所命,秩比御史,主總仙官之位,蓋五嶽之監司。道士入其山者,使者服朱緋之袍,戴平華之冠,佩三天真形之印,而來迎子,亦乘科車。

霍山南嶽儲君,黃帝所命,衡嶽之副主也,領靈官三萬人。上調和氣,下拯黎民,閱校眾仙,制命水神,是峻險之府,而諸靈之所順也。道士入其境,儲君服青錦之袍,戴啟明之冠,佩道君之玉策而來迎子,或乘科車,或駕龍虎。

濳山儲君,黃帝所命,為衡嶽儲貳,時參政事,今職似輔佐者也。道士入其山者,濳山君服紫光繡衣,戴參靈之冠,佩朱宮之印,乘赤龍之車而來迎子。

諸佐命山君,並輔弼嶽君,預於位政。道士入其山,佐命服朱袍,戴仙華之冠,佩太上真形之章而來迎子,所乘無常。

東方朔言:古書《五嶽真形》首目者,乃是神農,前世太上八會群方飛天之書,法始於鳥跡之先代也。自不得仙人譯注顯出,終不可知也。凡道士欲佩圖,進取山象及書古文卷畢,以此題外面。

五嶽真形神仙圖記

《神仙圖》曰:一切感到,妙應備周。或天或人,或山或水,或飛或沉,或文或質,皆是真精之信,有字總號為符。符驗證感,皆由善功。功無妄應,其路莫因。因悟立功,其符必現。現而未得,兼者由功。行未充,方應修戒,積精存神,常想真形,受符佩服。妙氣入身,智慧通達。達士通人,勤密遵崇。消灾厭惡,精則有徵。徵則神降,所願必諧。是以三五,傳用至今。但後人善少,得之偏頗。或時遇值,旨訣不明。明之者希,希故為貴。貴不可妄得,得不可妄行。臣擇君而奏,君卜臣而傳。傳奏非人,兩受灾害。下未達者,上行之宜。奏未通者,下修之宜。濳密則各保元吉,詣和則俱享利貞。君臣父子,男女師朋,更相曉喻,疑則勿行。了然無惑,正信同心,上下和睦,必通神明。玉帛鍾鼓,禮樂外形。三牲百味,嗜慾之事。日損之教,止殺之科,明者驚悟,不復曲言。今錄古迹記時,不因風移俗易;三牲可停。觀妙之徒,勿拘文以翳理。緣本取悟,必守源以究流,源一生二,二為父母,不可忘常,當存念。

《老君中經》曰:東王父者,清陽之氣也,萬神之先。治東方,下在蓬萊山,姓無為,字君解。人亦有之在頭頂,精氣為日,在左目中,名伏戲,字偃昌。西王母者,太陰之氣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崑崙之金城,九重雲氣五色,萬丈之巔。上直北斗華蓋紫房北辰之下。人亦有之在右目中,姓太陰,名玄光,字偃玉。人須得王父母兩目中護之,乃能行步,視瞻聰明,別知好丑,下流諸神。如母念子,子亦念母,精明相得,萬世常存。人之兩乳,萬神精氣,陰陽之凑液,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王父母之宅,上治目中,遊戲頭上,止於乳下,宿於絳宮,此陰陽之氣。人欲長生神仙,務和陰陽之氣。氣中有神,神驗有符。符次於神,神為符本。本是誰乎?太一父母也。太一祖宗,源本之主,父為東帝,母為西君。應感赴救,隨念而來。來無所從而來,去無所至而去。眾生大感,都應有方。寓崑萊,並立宮殿大會,集乎大嶽,位居五嶽之端。符信之始,始於此方。元氣周迴,北斗分下,天地交泰,父母轉居。人能得者,混合玄黃,驅使六甲,正定五行。常以歲暮,三元之朝,諸王之辰,拜訊父母。練符建德,上乘玄元,制化一切,賞罰分明。始氣蕩滌,正之以符。常起王初,受符施行。應當拜者,皆迴向日晷。

《五嶽真形》、《神仙圖記》,並出太玄真人。漢初,有司馬季主師事太玄仙女太玄仙女,號西靈子都,居委羽石室大有官中,有諸妙法,《五嶽》備焉。諮受《五嶽》,以奏孝文帝。帝不能勤行,又教賈誼。誼未練習,粗諳本源。文帝受釐,坐於宣室。未央殿前正室也,祠還至福祚曰釐。因問鬼神事,誼具道之。帝日: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雖有此言,猶斥遠誼。誼既失志,法遂不行。後孝武好道,少君薦之,王母感降圖文,宣明不能專修,俄復散逸。季主同學,道士季守及西門君惠,圖讖兼精,知劉季當為天子,光武中興,詣上此科,帝務未遑,信用疏略。建武七年此年日蝕,積雨為灾,陰陽變怪,四方多壘,寇逆縱橫。及至八年,上自西征。穎川盜賊、河東叛逆,京師騷動,求福神明。方士道術,頗被信甩。乃徵道士郭憲,代張堪為光祿勳,從駕南郊,委以祭事,遍醮五嶽,行戒立功,後不能從,玆法又絕。至桓帝時,仲甫賣筭遼刀城市上,以供酒脯,為百姓祈福。外人齋禮,即皆設之,遠近歌恩,昏朝所忌。李公嘉遁,左生微行。葛孝先為孫權修之,多諸效驗。李方回為晋武修之,亦有休徵。世塵難蕩,善始少終。元帝過江,鮑太玄頻奏,王丞相雅重之。鮑為廣州長史,南海太守,化行丹天,傳授葛洪。洪傳滕叔,叔傳樂玄真,條流稍廣,約在至誠,修行唯密也。

王母授漢武帝真形圖

西王母既降漢宮,武帝見王母巾器中有一卷書,盛以紫錦之囊。帝問:此書是仙靈方也。不審其目可得瞻盼否?王母出以示之,曰:此《五嶽真形圖》也。昨青城諸仙就吾請求,今當過以付之,乃三天太上所出。文祕禁重,豈汝穢質所宜佩乎?今且與汝《靈光生經》,可以通神勸志也。帝叩頭,請求不已,王母曰:上皇清虛元年,三天太上道君下觀六合,瞻海河之長短,察丘山之高卑,名立天柱,安於地理。植五嶽而擬諸鎮輔,貴昆陵以舍靈仙,尊蓬丘以館真人,安水神乎極陰之源,棲大帝乎扶桑之墟。於是方丈之阜,為理命之室,滄浪海島,養九老之堂,祖瀛玄炎,長元流生,鳳麟聚窟,各為洲名。並在滄流大海玄津之中。水則碧黑俱流,波則震蕩群精。諸仙玉女,聚乎滄溟,其名難測,其實分明。乃因山源之規矩,睹河嶽之盤曲,陵迴阜轉,山高隴長,周旋逶迤,形似書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實之號,畫形秘於玄臺,而出為靈真之信。諸仙佩之,皆如傳章,道士執之,經行山川,百神裙靈,尊奉親迎。汝雖不正,然數詣山澤,扣求之志,不忘於道,欣子有心,今以相與。當深奉慎,如事君父,泄失凡人,必致禍考也。

夫人語帝曰:阿母今以瓊笈妙韞,發紫臺之文,賜汝八會之書,《五嶽真形》,可謂至珍且貴,上帝之玄觀矣。子自非受命合神,弗見此文矣。今雖得其真形,睹其妙理,而無《五帝六甲左右靈飛之符》、《太陰六丁通真遂靈玉女之錄》、《太陽六戊招神天光策精之書》、《左一混洞東蒙之文》、《右庚素昭攝殺之律》、《壬癸六遯地八術》、《丙丁入火九赤斑符》、《六辛入金致黃水月華之法》、《六已石精金光藏影化形子午卯酉八稟十决六靈威儀》、《丑辰未戍地直曲素訣辭長生紫書三五順行》、《寅已申亥紫度炎光內現中方》。凡關此十二事者,當何以召山靈、朝地神、攝萬精、驅百鬼、來虎豹、役蛟龍?子所謂適知其一,未見其他。

帝下席叩頭,曰:徹,下土濁民,不誠清真,今日聞道,是生命遇會。聖母今當賜與真形,修以度世。夫人方今告徹,應須六甲六丁六戊致靈之術。既蒙啟發,弘益無量,唯願告誨,濟臣飢渴。使已枯之木,蒙靈陽之潤。焦火之草,幸甘雨之溉。不敢多陳,帝啟陳不已。

王母又告夫人曰:適《真形》寶文,靈官所貴。此子守求不已,誓以必得,故虧科禁,將以與之。然五帝六甲通真招神,此術眇邈,必須精潔至誠,逮非流濁所宜施行。吾今既賜徹以《真形》,夫人當愛之矣。吾當億與夫人共登玄隴羽野及曜真之山視童子,王子就吾所請《太上隱書》。吾以三九祕言,不可傳泄於中仙。夫人時亦有言見守,助子童之至矣。吾既難違來意,不獨執惜。至於今日之事,有以相似。後來朱陵食靈瓜味甚好,憶此久而已七千歲矣。夫人既已告徹篇目十二事,畢,當匠而成之,何緣令主人稽首謝某乙流血邪?

夫人曰:環不苟惜,向不持來耳。此是太虛群文,真人赤童所出。傳之既自有男女之別耳,又且宣得道者。恐徹下才,未應用此耳!

王母色不平,乃曰:天禁漏泄,犯違明科,傳必其人,授必知真者,夫人何向下才而說靈飛之篇目乎?妄說則泄,說而不傳,是為衒天道,此禁乃重於傳耶!別勅三官司,直推夫人之輕泄也。吾《五嶽真形文》,乃太上天皇所出。其文寶妙,而為天仙之信,豈復下授於劉徹也!直以徹孜孜之心,數請川嶽,勤修齋戒,以求仙之應,志在度世,不遭明師,故吾等有下眄之耳。至於教仙之術,不復限惜而傳。夫人但有致靈之方,能獨執之乎?吾今所以授徹《真形文》者,非謂其必能得道,欲使其精神有驗,求仙之不惑,可以誘進向化之徒。又欲令悠悠者,知天地間有此靈真之事,足以卻不信之狂夫耳!吾意在此也。子性氣淫暴,眼時不紅,何能得成真仙,浮空參差乎?勤而行之,適可庶於不死乎!明科云:非長生難也,聞道難;非聞道難也,行之難;非行之難也,終之難。良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也。必何足隱之耶?

夫人曰:謹受命矣!但環蒙倒景君,無常先生,二君傳靈文,約以四千年一傳,女授女,男授男,太上科禁,以表於昭生之符矣。環以來并賢大女郎,抱簡凡六十八女子,固不可授男也。頃見浮廣山青真小童受《六甲靈飛》於太微中元君,凡十二事,與環所授者同。青真是環入火弟子,所受《六甲》,未聞別受於人,彼,男官也。今正勅取之,將以授徹也。先所以告其篇目者,亦是愍其有心,將欲堅其專氣,令且廣求,他日與之,亦欲與男,授男承科而行,使勤而方獲,令知天真之珍貴耳!非徒苟執,衒泄天道矣。願不罪焉!阿母《真形》之貴,愍於勤志,亦以授之,可謂大不宜矣!

王母笑曰:亦可恕乎!夫人即命侍女紀離容但到浮廣山,勑青真小童出。若《左右六甲靈飛》致神之方十二事,當以授劉徹也。須臾,侍女還,捧八色玉笈鳳文之韞,以出《六甲之文》,曰:弟子柯昌言,向奉使絳河,攝南真七源君,檢校群龍猛獸事畢,過門授教,承阿母相邀,詣劉徹家。不意天靈至尊,下降於濁臭。不審起居,此來何如?侍女紀離容至,云:尊欲得金書祕字,《六甲靈飛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欲授劉徹,封一通付信。且徹雖有心,實非仙才,詎宜以此傳泄於行尸乎?昌近在帝處,見有上言之者甚眾,云:山鬼哭於藂林,孤魂號於絕域,興師而族有功,妄兵勞而縱白骨,奢擾黔首,淫酷自恣,罪已彰於太上,怨已見於天氣,囂言玄聞,必不得度世也。值尊見勑,不敢有違耳。王母笑曰:言此子者誠多然,帝亦不必推也。夫好道慕仙者,精神志念,齋戒思愆,輒除過一百。尅己反善,奉敬真神,存真守一,行此一月,輒除過一千。徹念道累年,齊亦勤矣。累禱名山,願求度脫,校計功過,殆已相掩。但自今已去。勤修志誠,奉上元夫人之言,不宜復奢淫暴虐,使萬兆勞殘,怨魂窮鬼破掘之訴,流血之尸忘功賞之辭耳!夫人乃下席起立,手執八色玉笈鳳文之韞,仰天向帝而咒曰:

九天浩洞,太上耀靈,神照玄微,清虛朗明。清虛者妙,守氣者生,至念道臻,寂感真神。役神形辱,安精年榮。授徹《靈飛》,及此《六丁》,《左右招神》,《天光榮精》。可以步虛,可以隱形,長生久視,還白留青。我傳有四萬之壽,徹傳在四十之齡,違犯泄漏,禍必族傾,反是天真,必沉幽冥,示其福禍,敢告劉徹。師主是青真小童,太上中黃道君之司直,元始十天王入室弟子也,姓囗名陵陽,字庇華,形有嬰孩之貌,仙宮以青真小童為號。其為器也,玉朗洞照,聖同萬變,玄鏡幽覽,才為真俊。遊於浮廣,推此始運,館於玄圃,治仙職分。子在師君,爾從所願。不存所授,命必傾淪。言畢,夫人一一手指所願用節文,以示帝焉。

凡十二事都畢,又告帝曰:夫五帝者,五方之真精,六甲者,六位之通靈。佩而尊之,可致長生。此書上帝封於玄景之臺,子其寶祕焉。

王母曰:此三天太上之所撰,藏於紫陵之臺,隱以靈壇之房,封以華琳之函,韞以蘭簡之帛,約之以紫羅之索,印之以太帝之璽,受之者,四十年傳一人,如無其人,八十年可頓受二人。得道者四百年一傳,得仙者四千年一傳,得真者四萬年一傳,得昇太上者四十萬年一傳。傳非其人,謂之泄天道;得人不傳,是為蔽天寶;非限妄傳,是謂輕天老;受而不敬,是謂慢天藻。泄蔽輕慢四者,取死之刀斧,延禍之車乘也。泄者,身死於道路,受土形而骸裂;蔽者,盲聾於來世,命雕枉而卒歿;輕則禍終於父母,詣玄都而受罰;慢則曝終而墮惡,生棄疾於後世。皆道之科禁,故以相戒,不可不慎也。

王母因授以《王嶽真形圖》,帝拜受之。

五嶽真形圖法并序

弟子葛洪曰:夫至道無形,機妙難論,神仙之事,誠非小醜所宜緣尋。然世人不睹其門,皆謂之無。既見真驗,復肯以語人。是以清濁乖體,香臭絕倫。若道士得祕聖之書,皆當吐於一人口者,則靈真之文,將墜於獨見,何緣得存流於百代乎?洪謂傳授當必得其人,豈可都蔽邪?自江東都無有此書,若鄭君復祕而不出,則斯文永翳也。昔曾以此白鄭君曰:道書人皆有之,始《三皇天文大字》,及靈書至妙,修勤求慕時,忽聞見《五嶽真形》在目錄之首,吴越之人,無有得傳,將斯文之不出,文貴而不授乎?不審先生有此書與不儻,令魚目之珠,映於九陽之光;洿丘瓦石,暫眄南和之肆。若遂仰瞻天真,則洪心堅愈深。鄭君曰:此書吾似有之,傳授禁重,不可妄泄,傳非其人,罪咎必至。凡道士輩雖心希清正,而行多不備。不備則有慮禍詣,急令致禍之書而為刀鋸乎?是以先流得之者,-又不敢輕以授人,便自都絕,正如此耳。卿極有心,必能通玄暢昧,是故相告,且勿宣之。吾先此書受於青牛先生,自吾受《圖》以來,未傳一人。依仙科,當付一人,乃得絕身棄迹耳。世上波波,不可復停,行當以此文與卿。後復是一年許,七月閑夜見呼,告曰:吾方當去,可具素寫《圖》。洪乃齋戒祭受,今施用節度,皆出於鄭君也。

鄭君說:青牛先生,仙人封君達,本隴西人也。初服黃連五十餘年,入鳥鼠山中,服鍊水銀百餘年,還鄉里,年如三十者。常乘青牛,故號青牛道士。行聞有疾殆死者,識與不識,便以腰間竹管中藥與服之,或為下針,應手皆愈。世多得其驗效,都不以姓字語人,人通識乘青牛為名耳。人間復二百餘年,入玄丘山中,不知所在。青牛先生言:人家有《五嶽真形》,一嶽各遣五神來衛護圖書。所居山川近者,山澤神又常遣侍官防身,凶逆欲見傷害,皆反受其殃,辟除五兵五瘟,可帶履鋒刃。又司人之奸穢,言人之不正。不正者禍身,奸穢者禍門,是以宜深忌慎。人有帶此文及執持以履山林者,其山地源靈主皆出境拜迎。尊貴圖信,鬼神猶執卑降之禮,何况凡人而可慢墮哉!

鄭君言:在家一歲輒一祭《圖》,令人居家富昌,宦身昇隆,行來詣合,凶禍遠逆,求欲得願,長生延年。若山林獨處,可虧祭也。所以然者,山林幽寂,棲心無邪,又非酒炙所出,唯當恭而已矣。家居混雜,有婦女、雞犬、塵穢生於部界,墮慢出自言語,或污濁神炁,產乳堂宇。是故齋祭靈圖,為謝灾屬。以月建齋三日,又須夜半之時,出庭中,或密室中,西向,勿令人見。祭用白米粿脯二十五斤,清酒一斛,以十杯酒著一按上,無桉,新布巾上亦可。燔兩鑪香,大例祭,餘酒以別甖盛座左,隨杯奠粿花脯,餘脯著拌盛座右。取可食菜覆祭上,令花脯在菜下,有果尤良,安施既畢,主人立而不拜,因以朱書章紙著按上,《圖》著桉後。席上若別有所道,當令聲載出口,祭食,須訖也。祭畢,即於祭所室中燒章文,煙盡,取灰,以雜水湯中,令舉家各取少多,噴澡面目手足,令人目明無患,辟兵,却鬼,去尸,安神。若家富財豐,而歇盡珍寶,欲置腆於神明,益善也。亦如祠山川,務厚耳。古人祭多用大牢或少牢,飯粿之物,殆崇厚者也。其傳授,祭用粿花脯五斤,酒二斗。凡祭胙唯得與同志人,若大祭饌多,得分一家飲食之耳。食胙者,除灾辟禍,禳諸惡氣。《祭五嶽文》,以好紙朱書之。

請五嶽儲佐等君鄭君所出

年月歲在某日,子男生州郡縣鄉里某甲,年若干歲,謹依道明科告齋,請五嶽君、霍、濳儲君、青城丈人、廬山使者、諸佐命八山神君:

東嶽泰山君,羅浮括蒼佐命。

南嶽衡山君,黃帝所命霍山、濳山儲君。

中嶽嵩高山君,少室武當佐命。

西嶽華山君,地肺女几佐命。

北嶽恒山君,河逢抱犢佐命。

太嶽眾官君,千山百川諸墟陵真仙,地主源澤丘阜大神、有泰清三天玄錄飛精稱下土者,皆登遊降於某郡縣鄉里村中齋盛處,某昔以某年月日受先師真像如千年,按《九都千明之科》,九炁丈人昭生之符,五嶽君共遣二十五神,千山百源,皆遣侍官,營衛圖書,防捍某身。某身生長濁世,動多違離。才非通真,識淺術薄。未得遠避風塵,遊適林岫。抱持靈圖,汙染穢氣,文禁深重,懼以抵觸。謹告虔齋祠,誠照至心。當令某長生久視,所向無前。凶害藏匿,金石為開。精光神炁,常在身中。願欲如意,昌盛隆豐。謀議者反死,毀謗者反傷。令此二十五神、千靈侍官,長守某身,擁護靈文。日月代序,當復以聞。某居在郡縣鄉里中,因九光使者,威明大夫謹請祭文。如此細書,如道家章狀。其所書山神郡縣鄉村,上叙年月姓字,當如常法。自從後應所道,斟酌出入隨意耳。此是歲祭儀。若祭酒祭者,兼建道家之治位。鄭君云:神饗下是太上道君致神符,仙人祕魯女生所出,以付封先生者。

昔黃帝遊觀六合,後造神靈,見東、中、西、北四嶽並有佐命之山,唯衡山峙立無輔。乃與昌宇、力牧、方明等章詞,三天太上使霍山、濳山為南嶽儲君,拜青城山為丈人,署廬山為使者,令總衡嶽,以鼎鎮舉德真而為主。儲君者,衡山之副君也。吴越人或謂霍山為嶽,其實非正也。

授圖祭文

某以胎生肉人,白骨子孫。耽酒囂惡,流濁世務。運遇有幸,得奉大化。滌蕩穢俗,許以更始。修心慎違,希企靈真。夙夜馳競,不敢寧捨。昔以某年月日歲在某處,受先師甲乙《真形》,按《九都千明之科》,許得傳授。謹按道法,當付良密。今有同志道士,某郡縣鄉里男生某甲,年如干歲,小心勤翼,必能宣啟靈化,敷正神炁。即以今年月誓書,授其真圖,委繒告盟,禁以不泄。天親同心,常相愛護,不得棄元崇末,要榮希利。其五八大約,禍福所期,量己審人,任之處焉。謹齋祭以符,唯即一列上。

受圖祭文

某胎生肉人,枯骨子孫。生長濁世,染亂罪考。宿行積咎,禍高丘陵。天啟其衷,得聞聖化。心開改跡,好生樂道。仰慕靈感,思求真應。庶蒙清蕩,以延性命。常捨穢率善,願為種民。鑽求遐年,當須天啟。登山履川,亦賴靈助。注心道門,不敢携貳。並仰貢方,物自輔信。誠以今即日,受《五嶽真形》,藏戢一已,與之終始。五八有期,永無中泄。傳授相親,愛護同炁。蠲齊榮辱,天科所祐。不敢慢惰,抵犯禁綱。遵受法訣,付之於心。謹清齋告祭,以為其始,唯即一列上,三天章奏太上。除某三尸,登書生錄。刻題玉札,緘之絳府。五方靈嶽,各遣五神。千百山川,時差侍官。營守圖,永防護。某身使長生永存,壽延億千。

晉鮑靚施用法

靚按《黃帝九籥玉匱內真玄文》,此書是三天太上撰次所出。曾聞之於先達也,言西王母紫蘭宮室,通畫此象,在諸宮墉玉女仙人服衣,皆以此形畫之。昔遣中黃太一,以此圖下授名山隱逸有仙錄者,結約五八之年而傳也。自無運命之遇,莫見其篇目矣。如魯女生山中,受之皆此也。仙人玄道士佩此類文,入山林川澤,所經諸靈神,皆出郊境奉迎焉。然五嶽各有所部,東方之山則屬東嶽;其西嶽、南嶽、北嶽亦同。唯平地、江河、淮水及中央之山陵,皆統之中嶽之部也。諸入山採八石、石象、石腦、流丹珠、飛節、黃子,石髓、桂英、芝草諸神藥,自無《五嶽》佩之,此仙物終不可得也。欲佩之法,以青為繒,或用白為繒,或盛以紫囊,或帶之頭上,或帶之心前,或肘後。山無大小,皆有靈神。神來見形,自稱某山某甲來迎拜也。是太上真人以為竹使策文,五嶽衛此圖書,如今世人二監司之章節狀,所以丘山之神而來拜謁也。受付之法,限之四十年一傳,歃血委誓而約。人有此文在家者,五嶽君各遣五神來奉衛圖文,所居山川源澤諸靈各遣侍人營護子耳。他人僧嫉,謀議口舌、凶逆賊害、及官繫子者,五嶽所衛二十五神,及山川侍官,即白所居之部嶽君,嶽君即使鬼物反害彼人自中也。奉之者,不可不净身清神,若行邪亂慢,不尊所受,忽賤靈信,輕侮宗末者,禍至滅家,不可不慎。入山無其《真形》,則眾精壞人;採藥不得《真形》,則群靈蔽之;為道士不得《真形》,則魂炁不定,三尸亂干;術士不得此文,皆不成。但就有此文以佩身,乃是彌綸眾神,橫行天地。在家則神人奉衛,汰山則群靈奉迎,採藥服芝草則真仙營護,結疫涉害財妖灾自滅爾。乃虛往實來,真驗禍福,將有道者,其祕而尊焉!漢元封元年西王母授孝武皇帝。

同类推荐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河西归山二首

    自河西归山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断列传

    书断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ormation of Vegetable Mould

    The Formation of Vegetable Mou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怀麓堂诗话

    怀麓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武学风云

    武学风云

    武林风云,变幻莫测;庙堂之上,人心几多。阴谋、阳谋,诡计、暗算,是就此沉寂还是找寻光明?
  • 心宽路就宽

    心宽路就宽

    本书从心宽一寸,受益三分;命好不如心态好;学会放松,人生轻松;控制情绪,就能掌控局势;用平常心,面对平凡的生活;创造快乐,把幸福抓在手中;理智地选择,潇洒地放弃;相信自己,自信的人生最美丽;藐视困难的人,才能战胜困难这九个方面,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和一个个富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向读者朋友阐述了怎样开阔自己的心胸、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怎样创造快乐、怎样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生机勃勃……
  • 中华异想集·鱼妇

    中华异想集·鱼妇

    连续七天的阴雨让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种潮湿的气氛中,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异味古董咖啡馆里来了一个带着大水箱的奇怪客人,而水箱里面、身上带着美丽鱼鳞的怪物到底是人还是鱼呢?似鱼似人的怪物——鱼妇背后原来隐藏着一连串的阴谋!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唐草薇急剧恶化的衰退和……奇怪复活的桑国雪?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切的一切,又将发展怎么样的局面?暗藏危机的《中华异想集·鱼妇》清凉上市……
  • 太古至尊

    太古至尊

    【玄幻经典】【热血爽文】天魂大陆上九大至尊之一,最年轻的丹尊,重生成为一个普通世家的小辈,莫青云。从此莫青云之名,便如同彗星一般,瞬间崛起在天魂大陆,超越一个个大家族、大宗派的天才。至尊重生,装逼打脸吃老虎,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崛起之路。
  • 重生之夫君太难追

    重生之夫君太难追

    卫出岫没想到她会醉死于一杯好不容易得来的合卺酒。卫出岫没想到她死了又活了,而且是重生回到了八年前。更没想到,这一世她的际遇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嫡女变庶出,不复父亲的宠爱母亲的庇佑,还多了个软骨头的拖油瓶弟弟。甚至这一世她连名字也变了。不过~她又遇见了她的夫君,前一世迫于她强势的父亲才勉强娶她的夫君。于是她果断决定,这一次!她要将爱情从娃娃抓起,一定要让他倾心于自己,主动娶她回家!
  • 钟形罩瓶

    钟形罩瓶

    本书系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在其短暂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和她才华横溢的诗集《巨人》《爱丽儿》一样,《钟形罩瓶》也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被视为美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一。这是一位才貌双绝的美国女诗人描述自己人生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小说女主人公就是普拉斯本人的写照。普拉斯以诗的语言讲述青春期的叛逆与躁动,又以自己的一死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真实性,使她在世界女权主义作家行列中留下独具一格的悲怆之美。
  • 媳妇是逗逼

    媳妇是逗逼

    【此文包月】被无良哥哥扔进时空隧道。伊雅葵一出现就招惹上块神级狗屁膏药。从此黏人的这块狗屁膏药甩都甩不开。不光黏人他还贱!“娘子等等我!”听到这震耳的喊叫声,伊雅葵啪的声直接扔掉筷子,撒腿就跑,还不忘喊道:“妖孽别追啦!”妖孽抱着伊雅葵宠溺道:“这天下你想要什么就拿!不用看他们眼色!看谁不爽就揍!反正本王也不打算赔钱!想扑倒为夫就来!为夫一定会配合娘子的!”伊雅葵满意一笑:“妖孽真乖!么么哒~”
  • 重生之黑道冷妃

    重生之黑道冷妃

    桃月宴,做事雷厉风行,杀伐果决,却遭门人背叛,命绝身亡。桃月宴,沥粤丞相嫡亲女儿,头脑弱智疯癫,任人欺凌,却被庶妹毒打,香消玉殒。当命运的齿轮转动,强大的灵魂依附在丞相府痴傻嫡女的身上,风云变幻,光芒万丈。丞相嫡女,痴傻弱智?那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精明强干!二娘绵里藏针?无所谓,她的行为准则是锋芒毕露!庶妹拳打脚踢?以暴制暴,是她桃月宴的风格!她冷漠、冷冽、冷傲、对敌人毫不手软,斩草除根,一双冷眸风华绝代,惊动天下!剧透NO.1宫宴月弦太子一身红袍,长相俊美绝伦,身后数十名护卫,整齐划一。桃月宴一双美眸定定的看着月流觞一眨不眨,两人目光交汇,一个饱含激动和泪花,一个带着疑惑和探视,“夜离,是你吗?”剧透NO.3桃月宴正百无聊赖的喝着茶,身边一众属下叽叽喳喳闹个不停,须臾间,门外走进的两人,让桃月宴手中摩挲着茶杯玩味的看着。“怎么,听说你在找我?”沥楚痕半天没有回过神,呆愣的神色看着桃月宴呢喃:“怎么可能,你竟然是。。。!”桃月宴慵懒的吹了一下沾了水珠的指甲:“怎么不可能?”“桃月宴,你让朕找的好辛苦!”剧透NO.4一对可爱双胞胎,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连城战线,逼婚!凌瑄一本正经的看着自己的娘亲,煞有介事的道:“娘亲,你会答应爹爹的对吧,你看爹爹这么可怜,明明这么英俊,却没人爱,娘亲你要是再不爱他,爹爹就活不起了!”凌傲一脸老成的摇头:“哎,妹妹算了,咱们都做了这么多年没爹的孩子了,你就别为难娘亲了!”紧接着,“宴儿,我不为难你!”帝王龙凌说话带着颤音,那姿态委屈死了,但是天知道他忍着笑快要抽筋发抖。随后某皇帝给双胞胎打了个眼色,左右手分别拉着两个小家伙,背影出奇一致,低着头迈着看似艰难的步伐,肩膀下垂,毫无生气的落寞感觉向外走去。“你们三个给我站住!”某女磨牙声响起。女强,一对一!
  • 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皇后又坑夫了

    我家皇后又坑夫了

    突然遭遇穿越,某穿越女表示,好吧,这就是个坑爹的第二生。突然被催嫁,对方还是至高无上的……老头皇帝,那年纪依照古代的不准确换算,估计能当她曾爷爷?某穿越女表示,好吧,这就是个坑爹的人生。某天,老皇帝猝死,她突然就成了无儿无女的皇太后,还是年方二八的皇太后。某穿越女表示,得,她就知道这是个坑爹的人生。闲太后不太好做,本以为就一直要这么闲下去了,却又突然被迫远嫁他国为妃,某国皇帝还是个与她有仇怨的人。某穿越女表示,坑爹的人生已经不能再坑了好么?某宝看看自家亲娘,又看看自家亲爹。表示:这爹确实是被坑的相当相当的……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