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6300000014

第14章 附录一(9)

「鄞张忠烈公年谱」,题全先生祖望辑。其书出自郑氏,郑氏言得之姚江黄氏。董君孟如修「鄞志」时,尝据以校正;之谦乞孟如假写以归。今反覆读之,有大疑焉。全先生所著书,其弟子董秉纯称三十余种;「年谱」有作,则见于张尚书集序。然『鲒埼亭集』与「外编」所存文字,于忠烈毕生志节、行谊,求之惟恐不尽。忠烈之女,为全先生诸母行;先生年十八时,已从之问遗事。补黄、杨二征士「志记」阙失,纠吴星叟「啸台集」谬误,一见之「神道碑铭」、再见之「与万九沙、赵谷林书」:盖至审且慎矣。「年谱」晚出,一人之书复相违异若此!或谓昔信以是、今知其非;先生之学择精而语详,亦必识所据依、明失得之故矣。有绝异者,忠烈赐谥在乾隆四十一年,距先生之死已二十年(全先生以乾隆二十年七月二日卒);今既特书首简,犹可曰点窜者过也。「北征录」、「奇零草」、「冰槎集」,忠烈所自作也;而颠倒其岁月、迻易其事实,何为者也?郑氏又称附录「诗话」,谛审之,不类也。文字孱且拙,不类也抑浅夫。因先生原稿久佚,钞撮成之托名焉;虞后儒之滋议也,不辨可也,诬之不可也。之谦年十三,闻从祖占旟先生谈忠烈悬嶴被执时事,忽改容而前;从祖尝哂之。越六年,于沈氏书摊得「奇零草」残写本七叶,虽断阙不可读,绎之略存颠末。辛酉寇难,复失之。自乾隆中东南收缴禁书,遗黎私记,穷里复壁罔敢伏匿。抽毁既定,残賸百一,今亦半归灭没。幸故乡耆宿犹及此者,每酒酣耳热,间述旧闻,以息谐谑。三十年前口耳之师,默记四五;虽老而健忘,尚能说约略也。忠烈之自序「奇零草」也,曰:『思借声诗,以代年谱』;窃仰斯旨,闻疑载疑,愿有述焉。证诸本集,期可征信;旁及异闻,有资考索。仍其是者、去其诬罔,别为「年谱」一通,以竟全先生之志,亦慰忠烈于九京也。

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一岁(是年九月,光宗改元泰昌)。

公讳煌言,字玄箸,号苍水;浙江宁波府鄞县西北厢人(全祖望撰「神道碑铭」)。姓张氏,宋文节公知白之后(全祖望「甬上族望表」)。元时,避兵入高丽(「全谱」:『文节之后,自沧州徙平江,又自平江徙鄞。居鄞九世,避元乱,泛海至高丽』),以家世仕宋。明初,始归,称高丽张氏(无名氏撰「传」);今称「雍睦堂」张氏(「传」:『高祖伯祥起家孝廉,为令』。「族望表」:『知靖安县;伯祥即筑「雍睦堂」以居兄弟者』)。曾祖尹忠,祖应斗,父圭章(黄宗羲「思旧录」:『圭章字两如,甲子举人。尝教授余家』。「谱」:『圭章官刑部郎』。按公祭四叔父文曰:『叔父雁行有四,吾父居长,止生侄一人;二叔蚤亡,无嗣;三叔以寿终,生从兄弟三人,长嘉言、次昌言,又次德言;叔父无所出,昌言遂为承祧。今叔父既逝,侄与嘉言俱在军次,德言尚徲弱,恐不任箕裘;则高、曾之不祀忽诸,是侄未能报国、先已亡家矣』。公之家世略具于此。祭文又称:『吾姊与吾姊丈暨一、二故交亦在不免』;则公尚有姊。公「奇零草」有「显甥奔至」一诗,系年壬演;诗云:『初闻购孺子,何幸脱芦中。执手哀吾姊,囊头并若翁。死生尽一别,忠孝已双穷;凄绝青山外,鹃啼血倍红』。是公姊子,惟不知其姓名;公殉节后,购公首者朱相玉,全氏书「公甥」,或为一人。又全氏「张督师画像记」:『公从弟从军海上,入山以后,不知所终。闻有冒其名至钱塘者,为诸遗民所诘而去』。据公甲辰「忆从弟嘉言」诗:『秋声萧瑟到空山,怅望惊鸿去不还;离别紫荆生死际,平安黄犬有无间』。疑相失,在入山以前。「鄞志」据国史馆「吴万福传」,以总镇林国梁谋内附,煌言围之;国梁炮碎其船,斩煌言弟嘉言。诗意似未审存亡。当时海岛隔绝,故不知确耗也,则事在癸卯)。母赵氏;中年艰于子,祷汉寿亭侯祠,以六月初九日生公(「神道碑铭」。「谱」作十九日。又注:『有作四日者,讹』)。父生时梦五色云见;故小字云(「传」)。

天启元年(辛酉),二岁。

天启二年(壬戌),三岁。

天启三年(癸亥),四岁。

天启四年(甲子),五岁。

天启五年(乙丑),六岁。

始就塾(「传」:『幼善病,辄濒死。六岁就塾;书上口,即成诵』)。

天启六年(丙寅),七岁。

天启七年(丁卯),八岁。

崇祯元年(戊辰),九岁。

能诗(「奇零草自序」:『余自舞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每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

崇祯二年(己巳),十岁。

崇祯三年(庚午),十一岁。

崇祯四年(辛未),十二岁。

母赵氏卒(「传」:『十二丧母。父判河东、署解州篆,为壮缪故里。煌言谒祠下,撰文祭告,以忠义自矢』)。

崇祯五年(壬申),十三岁。

崇祯六年(癸酉),十四岁。

崇祯七年(甲戌),十五岁。

崇祯八年(乙亥),十六岁。

补邑弟子员(「传」)。思陵以天下多故,令诸生于试「经义」后,试射;莫能中,公执弓抽矢三发三中(「神道碑铭」)。

崇祯九年(丙子),十七岁。

崇祯十年(丁丑),十八岁。

崇祯十一年(戊寅),十九岁。

崇祯十二年(己卯),二十岁。

崇祯十三年(庚辰),二十一岁。

喜呼卢,无以偿博进,则私斥卖其生产,父怒。全美樟售己田为清其逋,劝以折节读书(「神道碑铭」。「谱」:『少好黄白之学,绝粒运气,困殆几毙。已而游于椎埋、拳勇之徒,扛鼎、击剑,日夜不息。忽又纵博,无以偿所负,则私斥卖其生产』。全祖望「穆翁先生墓志」:『张督师苍水为诸生,放诞不羁;呼卢狂聚,穷昼极暮。自其父兄以至师友,皆拒之。先生一见曰:「斯异人也」!尽卖负郭田三百金,为偿其负;而劝其折节改行』。穆翁讳美樟,字木干;其仲子,公婿也。避地居台州黄岩县。按公「述怀」诗「其二」有云:『弱龄尚遐异,辟榖慕青鸾;骨肉相惊涕,时复劝加餐。因缘误烟火,尘鞅日以攒;上书献天子,索米走长安』。黄白之学,当指此。又全氏「张督师画像记」乃述其族母张之言,称『予年十八,张年八十』。时为康熙六十一年,则公女当生于明崇祯十六年)。

崇祯十四年(辛巳),二十二岁。

崇祯十五年(壬午),二十三岁。

举于乡(按是科主司,为翰林院编修吴国华,字蔡庵,南直隶宜兴人;吏科给事中范淑泰,字通施,山东滋阳人。房考,知诸暨县钱世贵,字圣沾,南直隶青浦人;崇祯庚辰进士)。

崇祯十六年(癸未),二十四岁。

国朝顺治元年(甲申),二十五岁(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流贼李自成陷京师,怀宗殉社稷。五月一日,南都诸臣史可法等奉福王监国,明年改元弘光)。

大清定鼎京师。

顺治二年(乙酉),二十六岁。

王师下江南(李介「天香阁随笔」:『许定国杀高杰,杰妻邢请于史阁部,必报仇。定国惧,纳款请兵,己为乡道。时摄政王初定北都,得定国,乃决策南下。豫王以轻兵迳行千里,直抵扬州』。许重熙「甲乙汇略」:『五月丙申,开洪武门;大僚统百官献册,行四拜礼,请豫王进城。乙巳,刘良佐奉豫王令,追至坂子矶;黄得功中弩,自刎死。良佐入其营,挟福王回南京』),浙西郡县咸望风下。闰六月十有三日,浙东士民竞起;无所期会,城守以外,穷乡僻澨各自为屯(左尹「鲁春秋」)。鄞士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囗〈火鼎〉、毛聚奎与刑部郎钱肃乐会乡老合兵,沈宸荃、冯元飀亦起慈谿。十八日,奉笺迎鲁王监国(全祖望撰「钱忠介公神道第二碑铭」)。公先至,肃乐即遣公迎于天台,监国授公行人。至会稽,赐进士,加翰林院编修,兼官如故;入典制诰,出筹军旅(「神道碑铭」。「谱」云:『诏以翰林院检讨,掌制诰;兼行人司事』。「传」云:『授检讨,知制诰』。按「鲁春秋」记同时并起者,会稽郑遵谦、王绍美、王亹、周晋、王襄、郑之瀚、张玉铉,余姚熊汝霖、孙嘉绩、县吏王翊,仁和陈万良、马云龙、道士范大伦,富阳陆方侯,于潜俞文渊,海宁朱大刚、左尹、周宗彝及弟启琦、沈陵、俞元良及兄元礼,金华张国维、朱大典,东阳陈仓,嘉兴徐石麒、王焜、张翊,嘉善钱栴,海盐王云衢及弟云龙、韩万象,平湖屠象美、陆清泉、倪长吁、马鸣雷、朱大定、汤云章,崇德吕宣忠,长兴金镒,归安韩茂贻、王光祉,德清蔡孺法、蔡子标,永嘉张实孚,临海陈函辉、柯夏卿、翁明英;其江南、江西响附者,不胜书。诸人或绝脰捐躯,或遯荒以死;事蹟久湮,今且无能举姓氏矣)。闽中诏使至,议开读,不合;公请充报使入闽,从之(「神道碑铭」)。

顺治三年(丙戌),二十七岁。

大军已克浙东,江上师溃。「鲁春秋」:『监国奔台州,宫眷舟出定海,总兵张国柱袭执以降,元妃张氏见害。复传有妃周氏破瓷盘扼喉死』。杨凤苞「南疆佚史跋七」据「鲁春秋」、「令鲁史」、「江东闰位纪」、「舟山纪略」,以瓷盘自刭为张氏事;盖据戴、周二家,未见左尹书也。公仓卒驰归,拜父曰:『儿将随主航海』。竟去(「传」)。入翁洲,从富平将军张名振,奉监国入闽。既至,招讨使郑成功不为用;公劝名振还石浦,谋再举。乃偕还,加右佥都御史(「神道碑铭」)。「谱」云:『张名振守石浦弃之,扈监国至舟山;黄斌卿不纳,乃入闽。公留舟山』。「鲁春秋」:『是年秋七月,郑芝龙降;郑彩入鹭门,成功画漳、泉为守。八月,郑彩迎监国保鹭门』。「传」:『煌言入海,飓风舟覆,登海岛,饥困待毙。梦神告曰:「饷君千年鹿,俟十九年还我」。诘朝,果得一鹿,炙食之;尝一脔,历旬不饥。遇他舟至,获免』)。

顺治四年(丁亥),二十八岁。

夏四月,苏松总镇吴胜兆约张名振为外援(「鲁春秋」),故都御史沈廷扬、御史冯京第与公并劝名振应之;公监名振军以行。至崇明,大风覆舟,廷扬死之;公与名振皆被执。有百夫长导使走,至公壬午房考钱氏;七日,间道(按「北征录」云:『遭飓风覆舟,陷虏中七日,得间行归海上』)复归翁洲(「神道碑铭」。「谱」:『胜兆乞师黄斌卿,欲却之;沈公廷扬劝名振行,公与冯公京第同往。至崇明,飓风大作,全军覆焉』。「鲁春秋」:『胜兆与舟师期会,夜中杀同知杨之易、推官方重朗,号众以待。适海师炮震潜蛟舟覆,失约;胜兆为中军詹世勳所缚,就法』。按沈寓白「华庄稿」「五梅公纪事略」:『廷扬字季明,别号五梅,乳名百五。南都亡后,敛众舟山。丁亥春,统舟北上。四月十四日,飓风大作,舟胶于福山之徐六泾滩,遂见执;侄元升麾下七百人从焉。同行诸人,皆易服杂乱军中逸去。巡抚土国宝坑七百人于姑苏娄门之李王庙,廷扬槛送金陵按察司狱。七月二日,受刑;元升从焉」。全氏撰「崇明沈公神道碑铭」述『廷扬言:「兵至必驻崇明,禁打粮,然后可至崇明」。食尽,名振重违前约,乃趋寿生洲打粮,泊舟鹿苑。五更风作,自自相击,军士溺死者过半;大兵逆之岸上,名振与煌言、京第杂降卒中逸去,未尝覆全军也』。是年公在翁洲有「九日陪安昌王、黄虎痴、张侯服、张鲵渊、朱闻玄、徐闇公、沈公子昆仲登锁山和韵」诗。又「留节翁城同诸公行长至礼诗」云:『几年卧节梦金銮,绵蕞犹班旧握兰;葭管初开周甲子,葱珩重见汉衣冠。嵩呼恍觉鑪香近,海曙还疑扇影寒。惟有臣心冰雪净,誓将采线续双丸』)。

顺治五年(戊子),二十九岁。

义兴余校复起,出没林麓(「鲁春秋」);公集义从于上虞之平冈(「神道碑铭」)。按山寨之起,以钱肃乐在闽连下兴化、福清诸城,华夏乞师斌卿,已言师至姚,张都御史当以平冈之师会,可得三百人;则集义从正在是年。及夏六月,肃乐已卒矣。公撰「曹云霖诗序」云:『戊子秋,余入山寨』。此确证也。「谱」以「山师起,公军平冈」系己丑,大误。又肃乐之卒,全氏书五月,「鲁春秋」书六月。考是年闰四月,时海上未奉正朔,置闰遂异耳)。黄斌卿使弟孝卿随冯京第再乞师日本,公以诗赠行(按「鲁春秋」:『二次乞师日本,时同行者有淩士宏』。公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云:『中原何地足依墙,惆怅征师日出方。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黄河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伫听无衣万里外,绣弧应复挂扶桑』!「奇零草」此诗编年戊子,「谱」系丁亥误)。

顺治六年(己丑),三十岁。

公屯山寨(「奇零草」己丑有「屯兵山寨劝农遇雨」诗,又「答上虞伪令」诗。其「端阳喜雨呈张相国鲵渊」诗云:『海国悬符为辟兵,驱来雷檄又纵横。中天雨露天中节,半夜风云夜半晴。繁露何须灾异对,商霖原为相公生。忧民幸慰祈年意,笑把菖蒲泛酒枪』。「鲁春秋」:『是年秋七月,张名振议迎监国驻台州临亹。八月,监国至舟山,黄斌卿不即纳;王朝先杀斌卿,名振遂统其军。监国谕名振总督诸师,阮进治楼橹。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肯堂加太子太保,以吴钟峦为礼、刑二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李向中兵部尚书,朱永佑兵部右侍郎』。向中、永佑自鹭门依监国至舟山者)。

顺治七年(庚寅),三十一岁。

同类推荐
  • 修行本起经

    修行本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耕禄槀

    耕禄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不二门指要钞

    十不二门指要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决罪福经

    佛说决罪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华严关脉义记

    华严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词苑萃编

    词苑萃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烧脑记

    烧脑记

    桑晓蓉来到我办公室,挤眉弄眼:听说他俩在一起了!我装糊涂:他俩?哪个他俩嘛?你就装吧。桑晓蓉转身而去。我当然知道她指的是谁,只是没想到,咱们所里如今成了多事的春秋。第一眼看到王菲菲时,怎么也想不到,她会引出那么多事儿,让两个男人,战国般你死我活。论起容貌,已经逃离了的曲梅和王菲菲可算是各擅胜场。曲梅窈窕,她丰满。曲梅标准的瓜子脸,她圆形的脸蛋,那面部的肤色,可是腮凝新荔;那面部的神情,是丹唇未启妖媚生的。也就是说,王菲菲的出现,让我们单位又来了个美女。我们单位是人文科学院所属的一个研究所,研究文化艺术。
  • The Survivors of the Chancellor

    The Survivors of the Chancell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The third in a three-volume series, this edition chronicles the life of noted journalist, historian, and author William Shirer-a witness to the rise of the Third Reich. Here, Shirer recounts his return to Berlin after its defeat, his shocking firing by CBS News, and his final visit to Paris sixty years after he first lived there as a cub reporter in the 1920s. It paints 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his final decades, friends lost to old age, and a changing world.More personal than the first two volumes, this final installment takes an unflinching look at the author's own struggles after World War II-and his vindicatio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his most acclaimed work. It also provides intimate details of his often-troubled marriage. This book gives readers a surprising and moving account of the last years of a true historian-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to history.
  • 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羊皮卷》:被誉为全球成功人士的“启示录”和超越自我极限的“奇书”;《塔木德》犹太文明的智慧基因库。大量智者的案例、风趣的解说、汇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大师的经典励志之作,全方位挖掘你内心的潜能,引领你走向卓越与成功。……如果你有心改变生活,想要追求成功,它会是你引航的明灯!
  • 恐怖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恐怖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