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3100000003

第3章

建设

从来制作,无一定之法。通变随乎时,废兴因乎势,虽圣人不能使千百年无更易之制矣。特善变者,转弊而为利;不善变者,无益而滋害。原其兴革之心,无非为国为民,及其变更之后,遂分世升世降,斯亦气数使然,若非人力所能为也。谨略举其概,笔而录之,大者可以觇世运,小者可以观士风,庶使后之览者,得以考也。

华亭水次仓在西郊跨塘桥之内,秀州塘之南,土旷水深,以便漕船停泊交运也。其初不过环以水垣,内列仓宇公廨,以便积贮官司暂憩而已。崇祯之初,谷城方禹修先生来守吾郡,虑其地近泖滨,盗贼出没不时,冬春贮米,防御难周,乃与缙绅士大夫谋筑城以卫之。爰即其地,浚濠启土,环筑瓷砖,建四门以通出入,分街道以便往来,引水贯城,架梁度水,监临督护,廨字森列,虽斗大一城,人烟辐辏,居然有金汤之势。本朝因之。后分娄县,以城中河为界,北属华而南属娄。每值贮米,提标娄员防汛,至今赖之。董其役者,为吾邑陈仲台于阶,时为凤司博士,相国徐文定公之甥也,才多知巧,与方守为忘形交,其委托专任,其册籍尚存。数年前,仲台嗣君子式、子正持来,予曾见之,今不复可考矣。

府、县城隍之神,向故各有庙貌,以司香火,然亦重门复道,殿宇轩举,备堂皇之制而已。自崇祯之初,府城隍前启台门,后营寝殿,壮丽特甚;而吾邑县城隍庙亦于仪门上建楼,以备演剧,中堂后扩地,以造寝宫,称并美焉。盖自殿以前,规模不逮府庙,而后寝之制较胜,亦地势使然耳。自是以后,村镇社庙,楼门寝殿,亦纷纷并建,总不若府、县城隍之规模弘远也。

阁老坊在县治之南,为相国徐文定公讳光启所建也,成于崇祯辛巳之秋,工费甚繁。予初见其立柱时,每柱基下先掘地方丈,布木桩数十,并于高木悬大石以下桩,桩与坎内土齐,铺以方石,而后立柱于上。柱之立也,先于架上横亘大木作盘车象,施大ㄌ以垂,下缚于石柱,用数十人作气以盘之,ㄌ渐短而柱渐升,俄而直立,复用二大石斗笋,合抱于柱底,用压石兽于其上,故顶盖纷叠而下不动摇,亦石工之巧也。以后吾郡名公钜卿不乏,旋逢鼎革,而建坊者罕见矣。

江南旧为陪京,原设五府、六部、大小九卿、科道,一如北京之制。以后官虽量裁佐贰,然衙门如故。惟都察院有操江都御史,则管上下两江地方民事,其余非奉钦差者,则与地方无与也。故明季好讼之民至操江而止,无总督及布、按两司也。顺治二年乙酉夏,大兵下金陵,改南京为江南行省,始设布、按二司。豫王凯还,命大学士洪公承畴总抚江南,驻扎江南省城,总理文武兵饷,总督之任,自此始矣。以后马公国柱继任,总督江南、江西、山东三省,既而河南、山东亦设总督,江督所辖惟二省而已。康熙四年,麻公勒吉来任,统辖犹如故也。至十二年癸丑,每省各设总督,至今因之。总督之衔,不大远于巡抚,然而事权极重,敕令巡抚、提督,并听节制,文臣六品而下,武臣四品而下,皆得便宜行事,庶几古节度使之风矣。

吴中带江滨海,赋甲天下,最称重地,然前朝未闻有武臣提督也。相传嘉靖中,因倭乱设总兵于镇江京口,后移驻吴淞海口已耳。自顺治二年,大兵定江南,始设提督。时奉旨张天禄着授都督同知,充总兵官,提督徽、甯、池、太军务;吴胜兆着授郡都督同知,提督苏、松、常、镇军务。如吾松虽有李总戎成栋,亦止以都督佥事驻扎吴淞,时至松城而已。自李帅调征闽、广,吴、张相继来松,吾郡始有提督。然至马惟善逢知,亦止辖四府,时驻吴淞,亦不专在松城也。十六年己亥,崇明水师总兵官梁公化凤破海宗于江上,遂解金陵之围,克复镇江等府、州、县,朝廷嘉其功,遂以梁代马,提督江南全省,仍驻防松江,遂为定制。康熙辛亥七月,化凤以疾卒于官。继任王公之鼎、杨公捷,统辖驻防如故。十三年甲寅,因楚中告警,徽、甯、安、池震动,提督驻扎海滨,鞭长难及,因分上下两江,各设提督云。

江南故为南京直隶卫、府、州、县,自顺治二年改为行省,于是始设布、按三员,然亦仍前朝行省之制,布政使二员,左右并建,按察使则惟一员,俱驻省城。顺治季年,因苏、松赋重,特分江甯及苏、松、常、镇五府属右藩,而驻扎于苏州;左藩则辖安徽等九府,徐、和、滁、广四州,驻扎省城。至康熙六年丁未,尽裁天下右藩,独于江南添设江苏布政使,照旧驻苏,而按察司亦添一员分辖安徽等府,驻扎安庆,于是上江下江,名虽一省,几同贰省矣。

上海仓,旧在小南门之外,面东启门,当浦水薛家港口,以漕船泊浦,便于交兑转运也。方广百余步,外周土垣,内列仓禀,中设公廨,以备官司临视,规制亦略具焉。崇祯十三年庚辰,邑宰章茂暗光岳,因而修葺之,周垣覆瓦,门建重楼,雉堞森然,殊有仓城之象,中添公廨一所,以为监司督兑憩息之所,尤为轮奂。未几鼎革,贮米运漕,犹存旧制。至顺治十年癸巳九月,海寇入浦,直至闵行镇,大掠而去。时汝南阎康、侯绍庆正宰吾邑,虑徵漕贮仓,万一海宗复入,则贻误不小,因申请各台,迁仓入城,相度东南隙地,遂即杜氏废宅而建仓焉。以其地近旧仓,去浦不远,运米出入亦易,而在城内水关之口,堤防尤便耳。仓宇凡数百间,重门公廨,虽稍逊于旧,乃越两月而毕具,公私俱赖,亦称能吏矣。

松江之有娄县,自顺治十三年始也。按旧志,自元以前为华亭县,属嘉兴府。元始建淞江府,而分府北一带立上海县。明初,以郡多水灾,因于淞字去水而纵松,称松江府。又分上海之西,立青浦县,以后废而复建于嘉靖之间。吾生之初,松府惟华、上、青三县而已。钱粮土地,华为最,上次之,青又次之。即有公事,则华任十之五,上任十之三,青任十之二,百有余年,莫之易矣。顺治十年,河间李茂先正华来守吾郡,以松属积逋多而役繁重,华亭尤甚,乃议将华亭中分为二县。十二年,请于各台,时巡抚大中丞张公中元素重李廉能,遂允其议,具疏上闻,得邀谕旨。分华之西半为娄县。县初寄治于西仓城,后因遇公事入城,往还道远,遂买府后朱太史第而立县治焉。然而狱囚、仓库,尚附华邑,学宫亦未鼎建,诸事犹多草创云。

苏州赋甲天下,府治门无丽谯。惟松江之丽谯最为巍焕,下筑台基,上建危楼五楹,楼上横匾曰谯楼,楼前竖匾曰松江府,匾旁立冕服木人二,相传于其中设大鼓,司更漏,规模极为弘敞。崇祯十七年五月,以弘光帝讳,改松为嵩,因易匾额,重加修葺。次年八月,大兵下松城,府前一带直及西郊街市俱毁,谯楼亦废于火,守臣即台基盖屋,而立匾于门上焉。至顺治十五年,辽左祖公永勋,以任子来守松,谋复旧观,不支公帑,不扰民间,惟令呈禀者计纸输砖,自三至五不等,所费人不过分文,松俗多好事者,每朝总计之,千百立具。又取本府赎锾及属县官助工银,遣幕僚采办木料于上江,用作台下栋宇,而台上重楼,则买故尚书张公第后楼改建之,砌新砖于旧筑之外,施新楼于旧楼之基,东西较旧,虽量节一间,然而绣闼雕甍,飞矢棘,南轩北牖,外绕花阑,工巧较精于昔矣。谯楼横匾,照旧安设,而楼前竖匾,仍移楼下,门上规制,稍远于旧,而楼前明旷,可以登眺,上架鼍豉,用司更漏,为一郡之壮观焉。谯楼上下二匾,皆周公远裕度所书。公远即学宪莱峰思兼孙也,笔法遒劲。

前朝吴中抚院,原辖应天、苏、松、常、镇五府,而衙门驻扎于苏府学宫之西北,体制规模,极为弘敞。顺治初年,苏城初下,抚院公廨,毁于兵火。时以河南总戎土公国宝改大中丞,首来抚吴,乃暂驻节于故相国申文定公旧第。顺治八年辛卯,春,予适吴门,道经抚院故址,犹一望瓦砾也。次年,土公被参自经,周公国佐继任,不欲居申相第,复即抚院旧址,鼎建廨宇,重门复道,前堂后寝,绵亘几百余亩,楼观台榭,以备宴游;库厩仓廪,以储峙粮。宾有公馆,吏有直庐,列戟当门,高牙外拥。康熙之初,兼统淮扬,俨然江南半壁之屏翰矣。

前朝文宗,每逢科试,则在句容吊考。逢岁试,则按临各府。自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分南直学院为二:上江辖八府、三州,应、安、徽、甯、池、太、庐、凤及滁、和、广德是也;下江辖六府,一州,苏、松、常、镇、淮、扬及徐州是也。于是上江仍以句容为驻扎之所;下江建书院于江阴为驻扎之所。而科试吊考,岁试按临则仍旧焉。玉峰之有旧院,向为学使者按苏时岁试之地,且以介在苏、松之间,间或吊考松江,亦两便故也。会逢鼎革,书院圮废。顺治乙酉冬,江阴未下,学使陈公昌言于常府吊考苏、松以后按苏、则驻节于苏州府学,地更宽敞,为尤便焉。十二年乙未,奉旨改学院为学道,以山西张公能麟督学三吴。因府学在抚院之前,鼓角发炮,体统不便,爰即玉峰书院旧址而重建焉。取材于苏、松,协济各属助工。越二载而落成,前堂后寝,一如江阴之制,文场号房,亦俱瓦盖,特下未铺砖,内衙稍狭耳。自是以后,即有奏销、减额之令,苏、松应试生童无几,即逢岁试,竟于玉峰吊考,而按松之例废矣。康熙十八年己未,总宪魏公象枢条奏学政内一款:凡学臣岁试,必须逐府按临,不得任意吊考,致士子跋涉间关,告病者远赴临验。独松江之馆坍毁,有司议修,工费难办,乃详请抚院移咨部院而止,仍于昆山玉峰书院吊考云。

前朝旧制:学臣提督学政,南北两畿,各差御史一员,其他行省,则于布、按两司中特差佐贰一员,并给敕印关防,专一提督。凡关学政,抚、按各衙门不得参预中制,重事权也。南直隶幅员几二千里,三年中,岁科不能周匝,子衿往往有终身未经岁试者,而童子进取之期亦旷,大非鼓励作人之意。万历中,邑绅姚永济通所先生居礼垣,疏请分南畿学臣,上下江各设一员,于是三年两试,士知儆励,入泮者亦易。本朝因之,江南虽改行省,提督则仍差御史。至顺治十年癸巳,上以台臣为耳目之官,不应出使,除巡盐照旧钦差外,他如提学、巡按、巡漕、巡屯、茶马各差御史,尽皆撤回。京畿及江南督学则差翰林院侍读,仍异各省也。阅二年,乙未,谕者谓行省不宜与京畿同,始命上下两江,俱改学道。江南之学道,上江自李公来泰始,下江自张公能麟始。康熙改元,复裁江南学道一员。自是以后,提督通省学政,以佥宪为之,与各省一例矣。

御史之出差,自前朝已然,如两畿提学,京省代巡,两淮、两浙、河东、长芦之盐课,四川、陕西之茶马,河南、江北之巡屯,上下江之巡江,淮上之巡漕,其职不一,要以皇华衔命,察吏风闻,霜威特重焉。本朝因之,其始代巡不得其人,长吏无所顾忌,士民重足而立。世祖章皇帝洞悉其弊,极重巡方之权,首惩代巡之不职者,立置大法,革去巡书、承差,以清本衙门之蠹,禁带主文记室,以端文职官之方。敕内开载:在外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官,如有蒙蔽专权,擅作威福及纵兵害民,纵贼害良等事,许巡方御史不时纠劾,则下此不待言矣。时江南正当法敝纪弛之日,而瑞寰秦公世祯奉命巡方,首劾监司之最不职者,继之参总戎,既而参巡抚。抚臣土公国宝留心地方,兴利除害,无他大过,只以宽于察吏,驯至纵奸,遂蒙严旨,投缳自尽。他如衙蠹之蟠踞而挟持官府,地棍之刁讼而鱼肉善良者,往往访惩诛死,半壁为之肃清。顺治十年癸巳,上虑台谏空虚,撤回各差,御史巡方遂废。越二年,乙未,复差。至十八年辛丑,凡御史一概停差,惟巡盐向来独留。近来盐使亦禁出巡,专驻省会,殆与运使无异。其他御史,至今尚未有出差者。

道臣之职不一,其出驻外府、州、县者,一曰分巡,一曰分守,皆以布、按二司佐贰为之。当未设抚、按之时,道臣得专举劾之权。分巡即如代巡,分守即如巡抚也。迨既设抚、按,则道权遂轻,然而总辖文武,兼统军民,依然宪台之体。南北两京无布、按,则借员于他省,故衔称钦差整饬某府等处地方兵备兼理粮储,某省提刑按察使司,或副使佥事,或布政使司参政、参议,与京差等。其后因事添设,一省增至数人,合巡、守二道计之,几于每府一员,不无太冗。国初因之。至康熙六年丁未,裁汰各道,凡非省会要地及事权职专之所,共裁道臣一百八员。其后稍稍渐复,然已非昔日之旧制矣。即如苏、松、常、镇四府,其初有二道:一驻太仓州,一驻江阴县,而驻虞山之督粮道不与焉。今两道衙门俱废,而并苏、松、常三府为一道,驻扎苏州,亦可以见道员之省也。康熙二十一年,抚院余公国柱奉旨议裁道员,又裁去苏、松、常道而并于虞山之督粮道,移驻苏州。

松江府佐,旧制五员:曰海防、曰督漕,丞也;曰水利、曰粮捕,丞也;曰理刑、推官,位班五员之末,然为各上台耳目之官。按院出巡,必先委推官一员查察钱谷、刑名于所属州县,一如上台出巡体,以故按君统辖之地,皆禀奉之。如本府司理最称权要,其胥吏、舆台骄踞加于绅士,小民畏之如虺如蜮,彼视府吏蔑如,各厅无论矣。顺治四、五年间,裁去督漕、水利,理刑之权愈重。九、十年间,先复水利。康熙四、五年间,又复督漕。重见五厅之制矣。六年丁未,尽裁天下理刑,积年衙蠹,俱为怨家告讦,奔窜四散,至今永废。郡守领官,向有经历、知事、照磨、检校,今检校亦汰。

前朝儒学,府教授一员,训导四员,县教谕一员,训导二员。国初因之。至顺治五、六年间,府学裁训导二,县学裁训导一。康熙初,尽裁天下训导,每学惟留教职一员。十五年丙辰,因学贡铨选壅塞,不论府、州、县学,各添训导一员。又以军兴费繁,俸薪难办,令正佐共食一官之俸而兼视其事云。

松江守御,前朝止设千户一员,统兵有限。盖以内地承平,不须武卫,聊备狱囚、仓库、司城门之启闭而已。本朝初,驻总兵官,继之以提督,而标官遂众,提标额兵五千,分配前、后、左、右、中五营。又设城守营兵一千,各统以游击、守、把,共计六营,而提督亲兵之戎营不与焉,俨然重镇矣。上海向承倭乱之后,留兵独多。吾生之初,甯谧日久,裁定额兵,尚有三百余名。然惟统之以哨官,官皆札委,衔不过千、把总,设公廨于城隍庙东之李公祠内,遇霜降及上台按临,例应阅操,则各兵集演武场听操,若令长及哨官新任,则邑宰与哨官共临阅焉。然而日饷每名不过银二分,兵皆土著,或习工技,或负贩贸易,与市井小民无异。崇祯之末,又添水营,哨船数只,水哨官一员。自鼎革以后,间以参将、游击统各兵分驻,因而裁去土兵,仅存数十名,以备仓库、城门之守,谓之城守营。迨顺治十年,海宗入犯,直至闵行,人心惴惴,当事者谓城守单弱,议拨抚标参将一员,统兵一千,长驻上海,谓之黄浦营,而建牙于学东之南察院。十七年庚子,大司马苏公讷海奉诏巡阅,请调崇明水师二千名,副总兵一员移驻上海,建牙于虹桥南艾方伯故第,几与郡城等矣。康熙七年戊申,邑绅张青周宸为夏官郎,疏请裁归崇明,而于提标量拨汛兵防守,驻于城隍庙西之驿馆,即今所称松江分府,为海防驻扎之地也。十三年甲寅,以方隅多故,复移吴淞副将一员于上海,亦谓之黄浦营,而驻于北门褚氏之民舍焉。十七年戊午,副将王虎山陛(升)去,复于提标拨守备一员为黄浦营,而仍驻南察院云。

川沙滨海而城,向设把总一员,额兵四、五百名,北连宝山,南达南汇,与青村、柘林诸堡,并隶金山卫参将。自顺治十七年,江上之警。次年庚子,上命兵部尚书苏公讷海等相度沿海机宜,乃议于镇江京口设镇海大将军一员,松江设川沙参将一员,罢宝山城守兵而并于川沙,共一千名,建牙于南城故乔宪副第,而以旧总司为中军守备所,与金山卫参将,分辖松江沿海,自南汇以北隶川沙,以南隶金山。时苏州添设甯海将军,驻扎于娄门海甯陈相国之拙政园内。康熙甲辰,撒(撤)回将军,园改苏、松、常道,后复归陈相公子,旋卖于王额驸永甯。永甯为平西王吴三桂婿。康熙癸丑冬,吴三桂反,额驸已没,第入于官。十七年戊午,苏、松、常道祖公泽深,输价于官,复买为驻扎之公廨焉。

吾郡府学明伦堂后,旧有尊经阁,予犹及见。崇祯之季,阁虽稍残,而巍然雄峙也。后遭兵燹,竟致坍毁,明伦堂亦废。顺治初,廖公文元守松,重建明伦堂,不三载而毁于飓风。顺治十二年乙未,太守李茂先正华以听讼,罚庠生唐廷球宝言鼎建,共费八百余金,规制不甚弘丽,至今因之。堂额旧为朱徽国文公手书,笔法端凝雄壮,不知何往。今所悬者,宝言愤其费多,不复更求名笔,肆意挥成,殊无古意矣。文庙之红墙╉西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皆训导公廨也。今亦俱废。

上海县学文庙,西北有训导斋、有射圃,东南有文昌祠,今俱废。尊经阁自有藏书数十部,自鼎革后,散失无存。顺治中,学博高雨吉遇重修尊经阁,迎文昌像供于阁上,而移藏书旧橱于侧,至今因之。

松郡向有公馆三,以为上台巡行驻扎之所。府东东察院,规模最为壮丽,大抵抚、按及文宗诸院驻焉。华亭县南南察院,体制同而宏壮稍差,大抵各道及监兑诸部差查盘、理刑驻焉。城东南隅新察院,则商灶所建,以为盐运司分巡之所,崇祯以前未有也。顺治季年,南院犹称完备,府试生童于此,与东无异也。今已废为瓦砾之场。东察院自按差裁后,文宗因奏销减额,生童寥落,不复巡试,数年之中,日就坍毁,不堪驻足。康熙十八年己未,学臣因总宪条奏,岁、科必逐府按临,檄行盖厂,有司议葺,物力难办而止。第恐失今不修,将来亦必为平地,旧制不可问矣。余于康熙乙丑入郡,固已为平地久矣。

闻东察院东尚有公馆,云是东理刑厅。盖司理嫌本衙门湫溢,仅可为私第,而别营此厅为听断之所。今惟荒址一邱,门前外屏仅存,一望旷然,故迹甯可问哉!

海邑县治,内衙前后堂,旧有界河横亘,上有石梁,规制甚壮。崇祯甲戌,刘念先潜来令吾邑,填土筑室,遂失旧观。大堂后有穿堂,康熙中,陈令君之佐解任时拆去,迄今未建。大门外石狮,则陈令君自北察院移来,旧所无也。

沿浦自吴淞海口而入,率浒筑土墩,高方数丈,上匝土墙,内盖小房,谓之寨台,前此无之。自顺治十年,海寇入犯,因而签役建筑,并于浦之近邑入郡一面,约计数里,择要害处,筑台拨兵防守。浦滨两岸,大小水口,俱造桥梁,通马步。凡遇寇至,则守御官兵,夹岸堵截。十二年己未,闵行之捷,不无得力于此。然建立之初,台有卒,哨有巡,人心犹知警备。迨日久懈弛,登陴无卒,台上墙屋俱废,甚者或溃于水,或宅于草,徒弃良田,空劳民力而已。其后更有架木为台,九里一建,置鼓其上,一闻寇警,鼓声相应,以便官兵援捕,则官塘要路,在在有之,不但沿浦也。然法非不良,今亦或毁或废,徒为具文,宁独一寨台为然哉!

太平庵在裕伯题桥之北,百曲之西,向止结庐一间。有陈和尚者,土人也,栖息于此,苦行焚修,忽于顺治七年庚寅,若有所凭依,言辄验,群往叩之。病者求治,随取座间灰土之属与之,辄有效,远近翕然向风,进香皈信者,绎络而至。一岁之中,径为之开,庵亦鼎建,重轩匝宇,宛若名园,丹碧涂金,拟于古刹。逐末者辐辏而集左右,遂成市肆,肩摩毂击,昼夜不停,旅次留宾,舳舻数里,江南海外,奔趋恐后。抚院土公,虑有他故,檄迁和尚于苏之北寺,越三载而示寂,庵亦遂衰。今益寥落矣。

万安桥在朱泾镇,当苕、诸溪由浦入海之冲,水势最为汹涌。镇中人烟万井,商贾辐辏,往来济渡,舟楫颇艰。崇祯之初,谷城方禹修相国来守吾郡,设法输助,构石为梁,极称雄壮。顺治初,桥有倾侧之势,忽逢异人,自言力能挽正,遂募麻ㄌ数条,克期于某日某时,候东北风起,以ㄌ缠桥,召集多人,向南挽之,届期观者如堵,须臾东北风果起,遂如其法,鸣锣作气,顷刻而桥正,其人不取酬而去,众共异之。越数年,一夕暴风骤雨,桥竟砉然而崩。后有僧募资重建,略移北首,基址甫定,而工用不继,迄今告成无期。甲寅春、冬,余曾两经其地,积石填塘,工作犹未兴也。镇之东市,向闻有洪武中富人沈万三之卧床,今为佛座。予时往观,座高六、七级,上周以雕栏,内施以窗桶,质皆彤镂,顶如佛殿体制,斗拱架叠,盘旋以上,渐锐而结,世俗所谓螺顶也。闻之昔年,漆色最古,如断纹古琴,所以为贵。今则丹ぬ焕然,不复辨其为古器矣。然看来或本是佛座,乃沈所施耳,未必是卧床也。

松城西南数里,有北钱村,相传为吴越王分封子弟于此。以北钱别之者,因其南亦有村也。今居民寥落,当年邸第,不可问矣,大半废为邱墓。有石桥当道而峙,下俱垦田,绝无池影,惟桥北有多坟,想造坟时,从此收水口而入,以桥锁之,今已湮为平地故也。桥下镌:成化五年里人张辅等鼎建。此张辅必非英国,计其年不过二百五十耳,然而沧桑已不可辨,况远而千百年哉!乃今之造坟者,为千百年不朽计,争执风水,不遗余力,吾恐数百年后,谁复辨其故迹耶?可发猛省。

崇福庵,俗名三官堂,在十七保七团大护塘之内,为滨海乔氏发源之所。庵建于元,一修于嘉靖之初,先大夫东瀛公书其事于碑而立于门左,再修于万历之初,张方伯七泽先生记其碑而立于门右,虽非古制,由来久矣。每当春初,兹庵香火,千里走集。自朝至暮,舟楫络绎不绝,香舶所停,舳舻相接者三、四里。崇祯辛未,予初入小学,从师游观,近庵有街市,摩肩挥汗,炉烟闻于里外,犹甚盛也。自乔氏既衰,少年子弟,轻薄无赖,至春日以游荡为事,三五成群,环观进香妇女,遇少艾者,甚至循途踪迹,偶语戏谈,远近惩之,遂罕至焉。鼎革后,日益衰落,二十年来,寂无一人,而庙貌亦日圮矣。庵后高阁,下临八灶港,东可以眺海塘,诸烽堠累累可数,上供三茅真君,左文昌,右真武,颇足壮观。康熙十九年春,为乔氏子拆去,余亦剥蚀仅存,恐再经一、二十年后,莫为修理,必将废为瓦砾之场矣。东北有庵,在护塘下者曰小普陀,其初香火亦盛,凡至崇福者必到焉。今庵已荒废,惟正殿仅存,巍然为鲁灵光尔。至康熙甲子,里人龙九上等倡募修葺,今复旧观,惟崇福庵仍旧废。

松江西门外市西尽处,有南北桥石梁跨秀州塘,曰跨塘桥。潮汐最急,舟行遇逆水,数十篙师不能挽一舟而过,水洞三环,高可通巨舰,漕船当水涨亦出入无碍也。南北两岸,更楼当其上,列栅以司启闭,规制颇壮。康熙十九年庚申坍毁,土人改木架梁。鼎新旧制,尚未有日。至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得重造成功。

崇明县旧隶苏之太仓州,为苏、松沿海外屏,然在前朝,素无重兵。本朝定鼎后,因海寇出没不时,特设水师营总兵等官,额标兵六千。康熙十三年甲寅,起原任浙江总督刘公兆麟为帅,以官阶既贵,改陛总兵为提督,而标兵如故。至二十三年甲子,以台湾荡平,海氛尽熄,户部酌议节饷,疏请裁减,崇明营水师乃裁去三千,存兵三千,仍设总兵官统辖,提督撤回。

提督学政,各省向设司道官。江南在国初,虽因旧京之制,与北直隶并差御史,从未改翰林。至顺治十二年乙未,上下两江,俱改学道,与各省一例矣。康熙二十三年冬,山西道御史郡绅张集题奏:学臣文运攸关,必得年富力强,才华俊杰之员,方能考拔得才,不宜专用资俸深满部郎道守陛补。奉旨:直省提学,必得品行素优,才学兼长者,方能称职,应不拘定例,将内外各衙门由进士出身官员作何选择铨补,着九卿科道会议具奏。于是江南已铨赵随,改用翰林院侍讲李振裕;浙江已铨毕忠吉,改用右春坊右赞善兼检讨王,各以本衙提督学政与直隶学臣一体,而各省仍用佥事如故。

五方贤圣神,不知始于何代,亦不悉其氏族爵里。或云通称福德五圣,固上界贵神,明太祖悯阵亡战士,因五人为伍之义,俾得庙食一方,遂假托五圣之名,要不见于正史,莫可得而考也。惟大江以南,庙貌最盛,自通都大邑以及三家村落,在在有之,不下数千百万,名亦种种不一。在田者曰田头五圣,在大树者曰树头五圣,在民居屋上者曰檐头五圣,在路间者曰路头五圣,在水滨者曰水仙五圣,民间婚嫁或在新妇冠上者曰花冠五圣,在桥者曰桥前五圣。庙制壮丽者,等于府第,湫溢者不过盈尺,高不过箭,或塑像,或画图,或托巫言,或凭病者,或迷妇女,或现真形,皆能著灵异,祭祷迎赛,殆无虚日,而惟苏州之上方山为尤甚。大概一筵之祭,约费中人十家之产,士民竭蹶修诚者,日以数至,犹惧不能感格,于是庙僧巫觋,因以为奸,故张诞词恫吓,人无贵贱贫富,不敢拟议也。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中州汤公斌以内阁学士来抚吴中,廉明持己,属僚凛凛奉法,访知吴俗惑于淫祀,下车即行严禁,不能遽止。次年乙丑秋,躬诣上方山,先取五圣神像,立毁之。于是遍檄属郡州县,庙无大小,尽行拆毁,神无塑画,悉投水火,凡一阅月,而汤公已内召为大宗伯。时属境虽无五圣之迹,犹虑去任之后,巫觋仍复创兴也。因于起程之先,拜疏上闻,请敕直省通行禁止,部议准行。奉旨:淫祀惑民者甚众,着再议具奏,部议请敕直省严查,凡属淫祀,一并禁革,如有遗纵者,将地方官严加议处,奉旨依议。数百年之惑一朝而解,亦世变之一奇也。

郡城蓬莱道院,在东门大街上面南牌坊下往北,其╉甚小,向西开门,至内始向南建庙。鼎革以后,日渐倾圮。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重建字庙大门于大街上,面南高敞,规模甚壮,远胜旧观。

邑城正阳道院,俗称水仙宫,因其庙内供水仙五圣像也。旧制庙向南。国初,里中嫌五圣庙庭狭窄,每年出会,排班挤拥,改建向东,前庭颇大。康熙二十五年春,毁五圣像,供天妃于内,正合水仙之名,亦有兆也。

予初见缙绅家大门外墙门,或六扇,或四扇,或二扇,皆以木为骨,而削竹如箸者竖编上下,中间以横板而刻花于其上,皆墨质而或红或绿其花,以昭文也。其后下则用板,而上仍编竹,或用细花蔑簟,以鎏锡钉钉之,可谓华美矣。年来则以实板厚三寸许者为门,而截竹筒阔寸许、长尺许如人字样密排,而各以鎏锡泡钉钉之,皆始于世家,后及于士类,甚且流于医卜胥吏之家,皆用之矣

上海之有榷关,始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关使者初至松,驻扎氵崇阙,后因公廨窄陋,移驻邑城。往来海舶,俱入黄浦编号。海外百货俱集,然皆运至吴门发贩,海邑之民,殊无甚利,惟邑商有愿行货海外者,较远人颇便。大概商于浙、闽及日本者居多。据归商述日本有长耆岛者,去其国都尚二千余里,诸番国货舶俱在此贸易,不得入其都。岛上居民,华夷杂处,格物者多利比中国,不能倍价。凡奇技淫巧,市俱有禁,惟必需之物方收,若细帛书籍尤易售,严禁西洋货及画像,携入者必置重典。向来交易,俱用纹银,今日滥恶,只八九成,直有三成者,客商扣算资斧及官税外,余利无几矣。其人物土俗,颇有华风,初尚直朴,今渐狡滑,恐任其往来,奸民或纠合倭之黠者,如明嘉靖中故事,又为地方酿祸耳!当事者不可不防之。

同类推荐
  • 勤有堂随录

    勤有堂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ICKWICK PAPERS

    THE PICKWICK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隋书

    隋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三洞表文

    太上三洞表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九缕录

    九缕录

    (作者是个简介废,但是求求各位读者老爷进来吧,一定好看的哟!)江山如画,浮生偷闲。愿每位姑娘都可以春雨煮茶,荷塘采莲,琼台赏月,寒夜寻梅。愿每位姑娘都可以事事如意,执手刺绣,到老依然可以风韵犹存。这本书里,所有姑娘都各有风采。学中趣事,闺中手工,各位名士的风流韵事,我,带你看。
  • 荒舞之冰血幻影

    荒舞之冰血幻影

    《荒舞之冰血幻影》不能说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武侠小说,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元素,诸如:言情、悬疑、都市、侦探、校园等。初始,武侠成分较大,但伴随着男主角的出现,故事情节的发展,都市、校园和言情的成分逐渐增加,大有和武侠成分并驾齐驱之势,故而,大胆的定性为现代武侠小说或者都市校园武侠。这是一个仇恨层层重叠的故事,一场贯穿了四代人的仇恨,层层沉淀,不断添加,最终意外地落在了几个人身上:韩彧翯、苏征帆、魏青衫和几个隐身人……他们同故事里的其他人一样,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朋友、亲人、爱人;可在另一个世界里,一旦他们戴上了面具,一旦进入了他们的江湖,仇恨、阴谋便充斥在他们中间,杀戮和反击无情地蹂躏着他们的灵魂,太多的责任和牵挂把他们一次次地推向绝地。伴随着爱情花朵的凋谢,友谊之杯的破碎,亲情之水的枯竭,一次次灵与肉的对抗让人窒息,让人心碎,让人反思。所有的一切都在不知情中发生,所有的一切又在知情中毁灭,是尊重自己的抉择,还是拯救破碎的灵魂?是自己把谁推向了祭坛?又是谁已经站在了祭坛上?当情与法不能统一的时候,当欲望和理想不能挂钩的时候,当真相跟信仰背道而驰的时候,他们又会上演怎样的疯狂?在这个圈子中,有绝世神功未必就真的所向披靡;有付出未必就会得到等值的回报;有真情未必就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就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停下,决定他们命运的已经不再是自己,而是这荒诞的悲凉的窒息的世道……第三卷《白羽黑斑》完毕,第四卷《荒原漫舞》盛大开启!这一卷是大结局!所有谜团即将解开!血魂经历数十载最终倒在谁的手里?一直不敢爱的韩彧翯会找到真爱吗?那个人会是杨欣欣吗?韩彧翯与陈辘这种畸形的友谊会有怎样的发展?韩彧翯、魏青衫、苏征帆的最终的命运将会是怎样?一切尽在《荒舞》第四卷《荒原漫舞》!不要走开,因为下面的内容更精彩!希望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如果收藏推荐,不胜感激,最后祝读者幸福快乐。
  • oh!我的教授君

    oh!我的教授君

    第一次见面,醉醺醺的被美男带回家。第二次见面,纳尼?竟然是他!乔晓琪无语问苍天,她竟然把新来的教授给睡了!教授温柔“壁咚”——吃干抹净就想跑?你得对我负责。面红耳赤,语无伦次——教授,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少女啊!十八般武艺暖男教授,为你写诗,为你弹琴,为你遮风避雨。少女你还不动心么?
  • The Mucker

    The Muc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 我抢了灭霸的无限手套

    我抢了灭霸的无限手套

    一不小心就抢了灭霸的无限手套,一不小心又打了个指响。不妙,貌似玩砸了
  • 傲娇公主的骑士团

    傲娇公主的骑士团

    【新文《皇家XX王子部》正在连载:http://m.wkkk.net/a/546562/XX文,帅哥一堆哟~求支持,求留言,求收藏,爱你们~~么么~】她是封之巅世界海帝的女儿,因为和父亲的约定,一直以男孩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无数少女心中的梦中情人,被尊称为“海王子”。由于坚强的个性,傲人的身份,和强大的实力,造成了她自大自恋的良好性格。不料在她15岁时,连续被封之颠贵族学院的几个学员踩在脚下!为了挽回自尊和面子,她进入圣骑学院,和几个实力高强的骑士们组成小队,接受学校任务,成为瞩目的“骑士团”,从而拉开了冒险和为梦想而奋斗的序幕!【女猪强大又自恋,属于需要打击自尊才升级的类型,毒舌又傲娇的女王范,但绝不圣母。男猪目前废柴,但不是孬种,该男人的时候,也绝不含糊。配角们个个有萌点有特色,但缺点也各有千秋,能雷你也能逗你。全文雷点高,是动漫风和战斗系强的轻小说,不喜动漫的请止步,以免您老看了不适应。文章主冒险、热血、追求梦想。友情为主,爱情为辅,看少女爱情的慎重。但我保证,内容爆笑的同时,也会让不屈的梦想精神赚你的眼泪!】恶搞版简介: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叫海王子,是封之颠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无数美丽的少女拜倒在我的王子服下,有我的地方,就会有美女热切的目光,还有芬芳的鲜花以及——成堆的水果!虽然每次回来,我会被砸的鼻青脸肿,但是这也说明了,我在少女心中的地位!知道我的魅力大,于是我每次出门都会骑着一匹白马,白马后面拖着三轮车,从那以后,我空着车子出去,满载而归。没错,我是封之颠世界的潘安!听说落影和安吉也挺受女生喜爱,但是落影太危险,每次现身会丢标或者布置结界,好几次向他表白的美女不是被扎了屁股就是被结界封住,困了一天一夜,后来,美女们对他望而怯步!至于安吉,我们并没有见过面,传说他很帅,只不过这个人生性高傲,见到美眉,嘴角上扬,露出鄙夷的表情,还时不时地舞刀弄盾,不解风情,于是,美女们也放弃了他!综上所述,只有我海王子才是男人中的亮点!男人中的极品!
  • 筠谷诗

    筠谷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剑仙

    极品剑仙

    他是一名特工,曾经代表着王牌!可一次偶然的穿越在废物修士少年身上,于是,少年的命运开始转变……我的命不再由人,也不再由天!千万别逼我拔剑,拔剑就要你后悔!风起云涌,世人瞠目!这是一个华丽丽的重生传奇~喜欢本文,请一定要收藏,一定要推荐,一定要留下您的意见和评论。铁杆读者群[50320337]
  • 大龄女青年的百抓挠心事

    大龄女青年的百抓挠心事

    经历在于年纪。爱情在于折腾。大龄女青年迟小米在自己‘年纪一大把’时,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情变,被一个女骗子把她近在咫尺的婚姻美梦折腾的鸡飞蛋打。从此,迟小米的生活再也不安静了。迟小米先后经历了爱情童话里的完美情人-外企CEO,又遇见了游戏人间的痞子情人-酒吧老板陆浩。而当真爱降临时,迟小米又会以怎样无厘头的方式去迎接生命中‘迟到的春天’?谁说大龄女在情感世界里‘坐过站’之后,就再也遇不上真爱?大龄女迟小米就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平民爱情童话。京派写作手法,嬉笑怒骂间,为你呈现近在咫尺的平民爱情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