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100000037

第37章

台逆之乱,制军已飞章入告,集百官议策守计,连日未决。忽有严旨下,值制军筵宴时也,客皆退避。制军接读之间,目定口呆,神魂失据,颓乎座上矣。仆皆惶急,奔告公子。公子来,先捧谕旨,与幕友姚先生阅之,骇曰:“殆矣,上意切责其怠缓,限十日内平定。为今之计,唯有刻即进兵,以副庙莫。”公子曰:“父病垂危,焉能进剿?”姚公曰:“我与尊公宾主相投,久而无间,今日之事,不得不出身赞襄,姑将尊公抬送大堂,我当代为发令。”公子不得已,从之。乃命文武员弁,俱集辕门听令。鸣炮升堂,连座抬制军于暖阁,垂其帷幕,若避风然。姚服从者衣冠,以令箭出入传谕。先命水师立备战舰,命水军总戎为先行,五鼓放洋,直取鹿门耳。左军从左,右军从右,张两翼,以助先行。中军擐甲执械,齐集海门,以候本督部征进。命蕃司速运军需。并拣选文职之可以参赞军谋者,随军听用。移请中丞督率臬道府县保守城垣,以备非常。是时,文自制军以下,畏葸不前;武自千把以上,争先欲战。以致内外惶惑。兹闻制军忽然振作,号令井井有条,军弁莫不踊跃从事。令毕,抬制军入内,以安神丸与参汤灌之,渐苏,见妻子环伺,失声悲泣曰:“吾命休矣。”公子以姚先生所为告之,益骇曰:“如此,则尸骨不得存矣。”请姚先生商之,姚曰:“此事无所再议者。不进,则圣怒莫测,难保自家;进则虽死犹荣,况生还可必乎矣!”制军思之,跃然而起,曰:“先生之言,胜于良药,吾无病矣。唯有求先生偕渡重洋,始终其事。”姚曰:“诺。兵贵神速,请即启行。”挽制军手而出。文武官弁,群以升舆。至海门,前军已发,两翼犹留。讯其故,缘艨艟不足。姚传制军令于海口,曰:“有能以商舟济我师者,予五品官。”有舟子来试投之,立给水师守备。于是群舟争集,三军毕登,扬帆冲浪而前。海神呵护,一昼夜直抵鹿门,攻其无备。前军已入,两翼从之。制军统全师进围台城,出逆意外。贼党掳掠未回,皆散还村落间,守御单弱。姚与制军巡督,见城以竹木为之,伏两翼于后道,夜使前军纵火声喊,缺后道以逸之。贼出遇伏,一鼓成擒,招降余党,分派内地,不旬日而全台俱平。飞骑报捷,帝大悦,召制军入觐,曰:“朕视尔畏葸犹昔,此举何其奋勇,必有能参赞之者。”制军不能隐,奏知姚幕友之事。特旨召见,欲予一官,姚顿首曰:“草莽之臣,敢因圣训,而自居功?且赞襄助顺,即所以报效朝廷,与有官等耳,敢辞。”帝嘉其刚直,赐四品卿衔,命永镇闽督幕府。芗曰:才如姚君,方不愧为入幕之宾。不然,庸庸者流,奚啻书吏之头目,臧获之首领耶,乌足道哉!

周封翁

蜀之周老人,八旬外,樵于山而得宝藏,娶卖浆者女,生二子,此见于记载久矣。更有异者,其长子目有真光,察人无错。生子煌,少年入词林,故其父皆以封翁尊之。有楚人某进士,煌同年也。人本傥,貌亦魁梧,与煌友善。因归班候选,急于自效,谋捐分发。素稔周氏多财,与煌借银两千。煌曰:“我祖年届百有二十,我将告假上寿,兄其偕回我籍,与父商之,谅无不慨允也。”归告乃翁,翁出见客,款接殷勤。入室谓煌曰:“如数与银,还否听之,但此后务宜疏远,以防后患。”某得银援例,分发江南,旋补巨邑。专丁备礼,赍银付还,致书感谢,并达思慕之忱。翁使记室答之,以司总列名,厚给使者盘费,嘱告乃主,以翁父子,俱未能作书,因病故也。不久某以赃败身戮。是时,甫定寄顿者罪例,富室被诬,往往有之。是以究其家人,词连周氏。煌时在馆,即以与某虽系同年,并无音讯往来为辩。上司检查无据,宥释不问。又程老实者,质库中之立柜伙也。其库主以游荡败,欲举十万金之资本,愿以八折速售。程每对人嗟叹,曰:“焉得八万金,则先发加二财也。”或绐之曰:“周氏以数百万举债,汝往贷八万金,有何难哉?”程信以为然,乃假伙伴衣冠,往周宅,请见封翁。翁见之,陈其来意,翁笑曰:“八万金似非容易,姑缓图之。”程自觉鲁莽,告退。翁送之出,值阴沉欲雨,客去翁回。而雨渐大。翁思山路难行,程已年高,恐其失跌,使家人追之,去逾时而客始返,翁密询家人,云:“客出门遇雨,在树林下,去其衣履,包裹而行。小人追回,复在大门内,重着衣冠方入。是以迟迟。”翁乃问程曰:“足下衣冠自有之乎,抑假于人乎?请以实告。”程忸怩曰:“借诸同伙,数人凑合者。”翁曰:“善,今天雨泥泞,勿损人之物,姑止一宿。明日我与足下偕往城中,检点质库,再商行止可耳。”程唯唯。次日,翁果与程车马仆从而去,质库中人见之,深讶其事。翁历内外,检阅一过,谓程曰:“足下之言不谬。”尽与八万金接续,且平分余资,使之司总。程感激图报,克俭克勤,是以岁入之利,较他处为优。或问于翁曰:“某进士品格貌相,人人所愿交者,而翁必欲绝之,后果败,几被其累。程掌柜贸然而来,人人所讥诮者,而翁毅然从之,至今深得其力,是何道也?”翁曰:“道在目前,人自不察耳。某身为进士,入仕有途,何必欲速,其贪可知矣。贪以败官,古之训也。程掌柜假人衣冠,尚知保惜爱护,矧巨万财物乎?故知其受托不苟也。”

陬邑官亲

西域之变,大将军福公,奉命进剿。统领巴图鲁,及吉林健旅,声势赫奕,所过州县,以办差不善,登白简者不一。传檄至陬邑,缺既清苦,官亦疲惫,闻前途才干之员,每有失误,心切惶恐,日惟涕泣而已。其官亲某,向司征比,默默无闻。今见其戚官将败矣,不忍坐视,乃谓之曰:“库中有二三百金乎?”令曰:“有之,不敷所用。”曰:“既有之,尚可为也。尽以与我,不问出入,或者无碍前程乎!”大令无可如何之际,姑以听之。时值盛暑炎炎,几至流金烁石,官亲乃与工房相度馆舍,极其宽敞,染古色纸以表糊之,字画皆用旧物。其椅桌以油核桃仁薰作乌木色。以人家用旧之藤竹席片蒸洗一色,按其大小形象,制为引枕靠垫,蓝缎为边,以玫瑰杂杨花代扎实之。其帘幕用深绿色虾须竹为之。其天棚,自村口直接至上房,长有里许。因惜买多席,仅敷一层,恐透暑气,加以盐包杂松毛盖之。其陈设,则山中购小松柏,栽数百盆,夹道而列。所有茉莉花夜来香之属,列在其后,只觉芳馥,而不见形影。公馆后,及左右墙外,三面环列水桶,以竹截作喷筒,伏民夫数百人,各持一筒吸水,向上细细喷之,俾屋上棚间,不干不湿,润泽而已。西瓜为汁,以绢沥之,稍加冰糖薄荷水相和,其凉沁腹。茶用兰芽雪瑞,本系北产,气香味厚,色亦清冽,用沙瓯烹熟,坐于水筒铺,以取温和。陈甫毕,大将军至矣,令出远迓。将军由皎日之下而来,舆入村口,已觉阴凉;至公馆内,两旁松柏阴森,更觉沉静古穆;并无结彩悬灯,耀目增光之物,心地一爽。坐其铺垫,皆软滑清香。不觉大乐,曰:“天仙界,水晶宫,不是过矣。不意僻陋小邑,竟有是耶!可见人以才能为贵也。”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唤从官入,曰:“此系尖站,并非住宿之所,然我自出都以来,日夜不得偃息,讵肯舍此清凉地,而就火焰山耶?汝等弹压兵役,前往宿站,只须留数人伺应,我五鼓启程来也。”传令入,曰:“我食不甘味,睡不贴席者久矣,贤大令造此福地,我今夜宿此,已分外挠扰,勿多备酒席,勿多赏从人银钱,有强索,即告我处置。汝以长才屈于下邑,上司之过也。我当保奏。”令叩首谢出。及进酒席,则雪雁冰参,卤鸭糟鸡之类,只觉香鲜配口,无一毫肥腻气味,亦大醉饱。乐甚,以二千金与令,以赏其费。及起马,令来道谢叩送,将军赞叹不绝而去。令后此果膺保荐,仕至宪司,皆一官亲力也。或曰:才能之士,湮没无闻,惜乎!芗曰:此其小焉者也。古来救君主于垂危,转覆败于俄顷,而史不列其名姓者,如赵之厮养卒,金之两书生;功高不赏,是以名没不彰。其怨恸于九泉耶,抑不屑不洁,如遗逸辈之特隐其名耶?东坡云:“但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由此观之,是卒与书生,固不屑为公卿也。

同胞三鼎甲

明季之乱,盗贼纵横,畿内几无完邑。有某翁者,乡居而巨富,好行善事,平日造桥修路,给药施棺,无不踊跃从事。及饥馑之年,助赈外,独赡其乡邻者非一次。故遐迩称善人,莫不感激,虽流贼之暴,戕官劫库,亦不忍犯翁家。时有草寇之中伪大将军,掳掠妇女千余人,肆其淫乐。忽奉伪王调取赴敌,伪将不能携带妇女,贼伙商令寄存翁家,因其闲房宽大,而有养赡也。翁不敢辞,受而舍之,给予饮食。贼去后,夜闻妇女悲恸声,翁不忍,欲纵之。入问妇女,有所归否,皆曰:“愿死于道路,不愿生为贼妻也。”翁各给银米,夜使远矣。遣仆广收牲畜骨殖,散布各屋内,纵火以焚,嘱邻里勿泄。未几贼归,翁垂涕而告以失火故,贼见瓦砾场上,焦骼残骸无算,信之不疑。旋清兵入,戡定大难,圣主即真,人民复业。翁家三子,皆读书入泮。其大郎娶王氏女,旧族也,得时文真传,能决科第。于归后,索夫窗课阅之,曰:“郎君笔下,超超元箸,惜法脉未清,词华杂凑,师之过也。妾为郎君一点窜间,即入彀矣。”大郎心悦诚服,录示法家,佥曰:“数日不见,学业骤长至此,其入生花之梦耶?”于是二郎三郎,闻嫂氏能,各以文呈教。王夫人曰:“两叔皆天才,文虽不及乃兄元气混沦,然偏师先济,皆科甲中人耳。”亦尽心指导。三郎甚颖悟,数月间,卓然入妙。旋中式,连捷南宫,探花及第。欲于中门悬匾额,王夫人阻之,曰:“是不能越分,应俟两兄。”命悬于门右,众皆窃笑之,然不敢不从。二郎奋志功名,逾年,亦发榜眼及第,王夫人命悬额于门左。是时大郎犹诸生也,对其妻泣曰:“两弟皆飞腾而去,我恐没世无闻矣。”王夫人笑曰:“偏师先济,妾预言之,郎君勿灰厥志,龙头属老成,自古云然。俟元气充沛,自当超两弟而上之。”是科仅得榜尾。又越三年,果状元及第。泥金报至,戚里无不佩服夫人者。翁大悦,谓之曰:“是皆儿妇之力也。今尚有女未婚,我欲得一传胪婿,则尽善尽美矣。”王夫人曰:“文笔之发与不发,妇能决之。两叔鼎甲,亦偶然耳,何能预定传胪耶?虽然,姑请试之。”议开文会,凡邑中之生童未婚者,皆延之,不论贫富。三复而得一生,甚寒苦,翁赘之于家,使王夫人督课之,果得传胪及第。翁自为门联,曰:“一婿传胪今世有,三儿鼎甲古来无。”芗曰:幼时闻吾父吾兄言之凿凿,久而忘其姓氏,姑缺俟补。书曰:“作善降祥。”天之定理。第以年少而决科如神,远于男子,似言者过矣。殊不知翁之所活妇女千余,其精华萃于王氏一身,英灵敏妙,如握宝鉴,如持玉尺,自然大胜凡庸。且冥冥中示果报之功,为善人劝,其何疑耶?

义猫

武林金氏,望族也,代有闻人。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至诚恻怛,人皆仰之。然厄于命,年逾强仕,家中落拓。夏日纳凉院中,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自起伺之。从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由是猫渐肥健,能捕鼠,而粮无耗矣。是年秋涝,粒米无收。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蹰,牛衣对泣而已。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小女子责之曰:“人尚无食,汝欲食耶?主人困穷至此,心烦意乱,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猫呦然似诺,一跃登屋去。人皆异之,翁亦破涕为笑。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也,上缀东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大如芡实,值千金。翁惊讶失色,一喜一惧,曰:“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不但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其妻女曰:“翁言虽是,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济,岂尽狸奴力耶?无已,姑先质资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以质券,似亦无伤。”翁不得已,姑从之。次年遍访,无失物家。或曰:“此巨家殉葬物,年久墓崩,家贫棺坏,则猫取之矣。”或曰:“有心计妇,家有荡子,藏此物于复壁承尘中,为子女谋。未及交代,猝病而亡,猫故取之,无碍。”皆是也,要之以神天赏善之说为正。翁闻人议论近理,乃赎而货之,缘是起家。子孙发甲,世承祖训,爱畜猫,食必以腥。有仕至宪司者,署中猫且数十头,出入随从,专有饲猫之职,至今不衰。芗闻而叹曰:人生世上,财可忽乎哉?不但饮食起居,以之自奉:即庭帏行孝,棣萼情联,莫不藉此。甚且至爵可得而鬻也,刑可得而赎焉。以之救济,仁名顿起;以之施与,传为美谈。信乎?金圣叹曰:“名以银成,无别术也。”彼猫乌知之,亦以此取义,且永锡尔类,岂不异哉!

李老

同类推荐
  • 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

    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保真养生论

    太上保真养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狄青演义

    狄青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佛说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

    佛说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惊世重生:妖妃惑江山

    惊世重生:妖妃惑江山

    一朝魂穿,黑眸再次睁开,她不再是她,因所谓的救世七星转世,让她横穿异世。呵!真可笑!自古红颜都是亡国劫,有谁会让一个魅术无双的妖女来救世的?可是偏偏她就成了灭世魔君的心尖之人。是爱?是恨?是救苍生还是毁天下?一切皆在她的一念之间......
  •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他们邂逅在秋风涤荡的午后,秋叶零落,迷藏娇嗔。此后的七年里,两个人频频邂逅,却未能遂愿。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他为了她走上文字的道路,开始写小说。她为了他,从冰山冷美人,变成温柔俏佳人。经历了2012,经历了生与死,经历了爱与恨。到最后,是否依旧难舍难分,扪心自问,心中那一汪清流到底作何解释,那是爱吗?
  • 千金驾到之蔷薇成人礼

    千金驾到之蔷薇成人礼

    有没有搞错!还有比明茶茶更倒霉的“城野之星”吗?!好不容易摆脱了不靠谱的漫画家老妈,拼命争取到了城野学院第一名的殊荣,可是有谁告诉她,为什么第一名还要被所有人追着挑战?!学院男神绫野佑又是谁,他为什么会看中了其貌不扬的明茶茶,非要她做自己的厨娘?不忍心看到青梅竹马的美少年藤田良吾被揍得满头包,倒霉少女明茶茶,从此陷入暗无天日的苦难生活中!然而,正在这个时候,暗恋男神安哲司从天而降,带来了神秘的学长东云薰,然而,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莫名让人觉得熟悉的东云老师,又到底是什么身份?一场旷世纪“寻找王子的100种试炼”即将展开!
  • 秦始皇是我女朋友

    秦始皇是我女朋友

    本书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完全不符,因为作者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在博物馆里挂着一副秦始皇的画像,某天放学后我去博物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突然一种好奇的感觉使我去看了秦始皇的画像,突然外面一道闪电博物馆里一片漆黑,当灯再次亮起来时,我发现秦始皇穿越到现在而且变成了一个女孩子,而我……后来我用我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她。最后我总结了一下,好奇害死汪!不过白捡了一个女朋友,嘿!嘿!
  • 大魔店

    大魔店

    魔店降临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小镇,大家都在传说在车水马龙的琥珀大街旁魔术似地出现了一个小店,而且这个小店起的名字也是非同寻常的——“魔店”。“吱呀”的一声,厚重的木门被推开了一道缝。探出来了一颗古灵精怪的男孩的小脑袋。“有客人,快点倒茶,伙计。” 柜台后出现了一个踮起脚的鹰钩鼻老头儿,整个人缩在了一起,长长的鹰钩鼻子从眼睛底下直刺出来,长满老茧的脚深一下浅一下地踱出了柜台,恐怕踩着他那长长的银白色胡须。男孩吓了一跳,战兢兢地望着魔店老板。鹰钩鼻老板悠哉地调了一杯酒喝,蓝色的汁液从胡须上滚下几滴。“你是谁?”男孩问。
  • 捡到一个异界

    捡到一个异界

    时值灵气复苏五年。慕长安的杂货铺里出现了一条通往异界的路,那里灵气枯竭,那些曾经被他们视为珍宝的灵器、灵草、丹药、功法武技一夜之间变为垃圾。你捡到一把残刀。你捡到一柄锈剑。你捡到一株枯萎的灵草。你捡到一本残缺的阵法卷轴。你捡到一个打不开的储物袋。你捡到一名不知名门派并且丧失修为的圣女。你捡到一位听说很厉害但却已经灭亡的宗门宗主。慕长安大手一挥:通通捡回去卖掉!群:781298923
  • 误惹邪魅夫君

    误惹邪魅夫君

    她只是一缕异世的幽魂,却重生在了凤羽国,成为了凤羽国的小公主。三岁才会说话,一年四季表情呆滞,她成了众人眼中的“呆”公主。前世的背叛让她今生不敢再相信感情,只是小时候的一场恶作剧,让她从此惹上了一个麻烦。再遇,她早已记不得当年的男孩,他却记得很清楚。一个让他感兴趣的猎物,不择手段,也要拐骗到手。“你给我吃的什么?”咬牙,少女瞪着眼前俊美的男人。“毒药。”男人红唇一勾,轻轻说道。“解药呢?”“在我这里。”“拿来!”“想要解药?那你跟我走吧!什么时候你伺候得我满意了,我就把解药给你。”“你、有、种!”她好心救了他,他却恩将仇报!相处,她成了他的贴身丫鬟,大灰狼的本质尽显无疑。瞪着站在岸边的俊美男人,置身温泉的少女一脸愠怒。“你这是什么眼神?这儿除了我,没有人可以进来。难道说,你是特意来等我的?”嘴角噙着坏坏的笑,缓缓脱下衣服,男人一步步踏进温热的泉水里。丫的,她被骗了!如果知道这是他的专属地盘,打死她都不会来!动情时,她却因为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成为了人们争夺的对象。紫刹女,得此女者得天下。眼前,是两国的人马;身后,是万丈悬崖。悬崖边上,少女手持藏宝图,秀丽的面容紧绷。“图,我给你们,人,还给我。”看着已经被折磨的不成形的他,她冷声说道。曾经疼爱她的哥哥:“浅浅,不可以交出图。你跟我回去。”曾经说过喜欢她的大皇子:“浅浅,一图换一人。但是我依旧会娶你。”情之一字,却总抵不过权富的诱惑。这就是天意么?凤浅,女主,装傻装痴,心里却比任何人清晰,偶尔一点小坏龙冥,男主,龙腾国二皇子,对外人冷酷残忍,对女主宠溺凤瑞,女主哥哥,疼爱自己的“傻”妹妹,在继承皇位后与妹妹的关系发生了悄然的变化龙翔,龙腾国大皇子,阴险狡诈,为了得到皇位不择手段刘过,紫竹山庄少庄主,体内居住着女主前世男友的灵魂白泽,苗疆三神兽之一,雪兽,曾幻化为白狐跟在凤浅身边,暗生情愫本文穿越+宫廷+少量玄幻文风依旧,不喜欢大虐,结局一对一☆推荐新文,重生之霸宠杨莫若,豪门千金,天之骄女,却因未婚夫的背叛被害而亡,一缕幽魂进入到了怯弱胆小、因情自杀的沫若兮的体内,从此凤涅重生。她是她,她不是她。原本以为爱情不过是欺骗的手段,男人不过是虚伪的代名词,但是当他霸道强势的出现在她生命中的瞬间,一切脱离了她原本设计的轨道……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告密者

    告密者

    1943年夏,在我家乡梨城西北一个小山村发生一起告密事件,导致藏身于此的梨城城工部组织部长章文被日军逮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梨城党史》对此曾作如是记载:“1943年8月22日,日军包围距梨城一百多里地的猪笼寨,将全村村民驱赶到乡场上。日军采取枪击、刀劈、刺刀刺等残忍手段,一共杀害六名手无寸铁的无辜村民,以此逼迫村民供出藏身于此的地下党员,梨城城工部组织部长章文被告密被捕。”对于这起告密事件,如今的大多数梨城人并不清楚,如果我不是被借调到市党史委负责编写《梨城抗日斗争史》,说实话,我对此事件也是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