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1600000119

第119章 艺文五(1)

答李杭书

〔宋〕杨时

良佐足下:某愚不知学,未足以窥古人之大体。凡平居毫聚铢积而仅有之者,皆陈腐熟烂,无以夸示流俗。故胶口自绝,不敢辄出一语,与时相闻。犬马之齿已衰矣,而碌碌犹无闻焉。盖孔子所谓不足畏者,宜士大夫之所笑、背而去之也。足下乃过自贬损,若有求于不肖者,其所称道,语皆过情,虽名世有不敢当者。憔侥之童,付之以千钧之重,非其任也。故捧读,愧汗踧踖不宁者累日。虽然,某则陋矣,而厚意不可以虚辱。昔尝闻先生长者之馀论,试一言之,足下自择焉。夫今人与古人之学异,来书论之悉矣,此不复道。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舜、跖之相去远矣,而其分乃在乎善、利之间。则为尧、舜者,亦力于为善而已。顔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论顔子之学,则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此古人之用力可考而知也。夫圣人,人伦之至也,岂有异于人乎哉?尧舜之道曰孝弟,不过行止疾徐而已,皆人所日用,而昧者不知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日出而作,晦而息,无非道也。譬之莫不饮食,而知味者鲜矣。推是而求之,则尧舜与人同,其可知也已。然而为是道者,必先乎明善,然后知所以为善也。明善在致知,致知在格物,号物之多至于万,则物盖有不可胜穷者。反身而诚,则天下之物在我矣。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凡形色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反而求之,则天下之理得矣。繇是而通天下之志,类万物之情,其则不远矣。夫入德之门有宜先传者,有后倦者,其序不可诬也。若洒扫应对,则门人小子所宜先传者,苟于成人而复使为之,则或倦矣。然圣人所谓性与天道者,亦岂尝离夫洒扫应对之间哉?其始也即此而为学,其卒也非离此以为道。后倦焉者,皆繇之而不知者也。故曰: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某之所闻如此,足下试思之如何?老倦艰于执笔。辞不逮意,幸亮之。

答胡康侯书

〔宋〕杨时

圣学不明,士志于道者,往往汨于世习而不知,虽英才异禀,卒能自拔于流俗者,无几也。某尝私窃谓,学者之视圣人,其犹射者之于正鹄乎?虽巧力所及,有远近、异否之不齐,未有不至于正鹄而可以言射者也。士之去圣人,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所造固不同,未有不同乎圣人而可以言学也。譬之升堂奥者,必得其门而入乃可,至过其藩,望望然去之,则终身不能至。然所至学非难,知所以学为难。某愚不自量力之不足也,妄有意焉。思得朋游其学,左右提掖,觊获一至其藩。乃今得康侯,盖知衰老之有望也。

上周中丞乞归葬孟节妇书

〔明〕杨昱

天下之事,众见不然,而一人独切于中者,可言之君子之前乎?曰可。曰何也?君子能尽天下之情,时或察而听之。天下之事,势若难行,而至理实无所背者,可言之君子之前乎?曰可。曰何也?君子能通天下之理,时或与而从之。是故事君欲依敌国,众见不然者;然母为人执,则方寸乱矣。此所谓一人独切于中者。故徐庶能言之,昭烈能察而听之。刑案已成,而欲有更张,势若难行者;然父陷非辜,则身可代矣。此所谓至理实无所背者。故缇萦能言之,文帝能俯而从之。汉文、昭烈且尔;况今读书明道,躬行实践,通天下之情,达天下之理,尤有出于二古人之君子哉。此昱所以区区之私不敢不一言之也。

昱有叔祖母、旌表节妇孟氏,颇有妇德,绝无生育。昱自断乳食,藉彼鞠育,幸至成人,顾殊恩之难报,岁月之不待也。故叨乡荐后,勉受今官,意图奉养,不期命与志违,仅得龙南。复思惊疑之地非安养之所,故不得已留妻子代养于家,而孑身来任。时孟年已七十有九,含泪相送,以死为决。此后,岁时寄音致物,惓惓以不得一晤为恨。昱之感此,遐想衰容,恐难重覩,亦未尝不于邑失声、涕泣沾衣也。意谓来秋例得会试,假便早行,或获一省。不期以今年八月二十二日终于家,寿八十有二。九月二日讣到,昱创闻,哀毁欲死,久始复生。时欲弃而去之,顾势有未能,义亦未安也。继欲将前情上陈,乞一便差,抚棺痛哭,以尽此情,而方承委署县,百务繁冗,无可代卸,兼思先已禀辞,未蒙批示,自惧烦琐,故尔不敢。

今幸本县知县已到,印信、仓库、文案、狱囚俱已交割明白,故敢披肝沥胆一陈下悃。昱始兴此念,即以谋之一二达事,咸曰:姪孙之与叔祖母,服止小功。近制,在官者闻期功之讣,不过宽假数日,此时法也。礼曰:大功诵可也。大功既尔,小功可知,此古法也。是今古之制,小功俱无奔临之礼矣。又曰:人臣服官,当守法事事,位尊者固不得以法之所无者以与人,位卑者亦不得以法之所无者望于人。子今所言,皆法制所不载者。又曰:受一命之士,不得以擅离所职。又曰:一老妇之死,不足以上干尊听。昱闻此数言,中止者盖旬日矣。窃又深思而为之释曰:事之在天下,有理、有法、有情。法制之该者有限,情理之运用者无穷,故宜于此者或戾于彼,可于甲者或否于乙,惟善于应者,必能斟酌较量,使之并行而无或悖也。其曰:小功无奔临,姪孙于叔祖母服止小功,盖指叔祖之有子孙,姪孙之不蒙其养育者也。若孟之于昱,拊摩鞠育、长养教训,无所不至,实与有生成之功。礼曰:报生以死。是古制亦当致隆矣。律有慈母丧如母服。兹虽不得正慈母之名,实有慈母之爱,是今制亦可旁通矣。汉魏以下,非所亲而受恩之渥辄有加服,载在信史,未可枚举。昱独不得效其一二耶?且孟再无以次可恃之人,生而心之所望者,惟昱;死而灵之所依者,惟昱。今值此大故,顾乃贪恋薄禄,忽忘大恩,竟以小功亲视之而不一临,则昱之忍心薄德,铨曹固无所庸其人。伤和、召灾,变故之生,实由兹而感也。其曰:人臣服官守法事事,位尊者不得以法之所无者与人,位卑者不得以法之所无者望于人。盖指有关国体之重,出位要请之私。苟事无大害,根于人心,原于天理,可以厚风俗、资政治者,虽不载在律令,下以公言之,上以公与之,未见遽为废法也。且生杀者,莫大之重柄,今天子尚以付之军门,使酌而行之,以绥黎庶。揭此较彼,不啻千百十一,孰谓此反不可专耶?其曰:一命之士,不得擅离所职,似也。但今教官以收书讲理,动得越境差遣;况昱家在长汀,抵赣仅五百余里,往还甚疾,亦所抚境内,假便一行,岂为不可耶?又闻之,教人以身为之本,使忍心恋位,虽朝诗书、暮礼乐,徒为资伪饰奸耳!诚能不亏此心,虽暂撤讲事,学者仰之,或未为无助焉。其曰:一老妇之死,不足上干尊听。余则斥其非矣。窃窥执事抚绥部属之盛心,虽一草一木,咸欲使遂其生,况能守贞节、致旌典如孟者,忍吝势得专理可通之一差而不使之得葬耶?区区之私,窃谓此亦所谓众见不然而一人独切于中者,势若难行而理实无所背者也。傥能留神省览,权其理,准其法,原其情,俯而与之,哀而从之,假一便差,宽限旬日,俾得归,少尽寸私,即复任供职,不惟孟得暝目九泉,昱没齿感德,凡抚下军民闻之,亦将激励仰化矣。情郁于中而词多重覆,哀心未平而语欠修润,干渎严威,不胜恐惧之至。

答李元仲书

〔明〕魏礼

一别二十年,相聚四五日,此如操勺米以疗饥,其何能济,然而犹得不死也。伏审手教,补缺陷之语,所谓人定胜天。读先生文,处丙丁之际,想见其行事,诚有得于胜天之学力,弥深叹服也。人定胜天云者,非必靳如蠡之胜越而灭吴;文文山之屡起屡踬,陆秀夫之负帝入海,皆胜天也。尔时,更省江宁胡星卿先生书云:自世俗视之,遂谓尊家多难;自愚论之,一时何得有此奇特事,家运正好,万勿自疑也。胡先生亦行年八十六矣。二老之言,若合符节。廉顽夫、立懦夫志,仆其敢自委乎?因思夫天之于世,靡弗缺陷也。仆惟不能自处其不缺陷,遂致两兄、兄子之丧夺,成大缺陷。使宜于不缺陷时自寻处其缺陷,留不尽之意以还造化,拟于古人三瓦不陈之义,蕲毋至天之思缺陷我,或者犹未若斯之酷也。庖丁善刀而藏,是以解数牛而刃若新发;顔阖之御,使脱辔轫轮而止则车不败。然则吾既能自处乎缺陷矣!是天可以不缺陷我,天且不得而缺陷我也。或者其亦所谓人定胜天之道乎?原二老之指,其能不悖矣乎?《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未有不变通而能久者,四时之序是也。登高不止者,其坠必创。故曰:为道损,损而又损,以至于无。此非独为道也,御世之势亦有然矣。仆勉思宅心退让,寻其理趣,以折平日虚骄之气。先生审天人之故,知始终之行,愿尝有以教策之。

呈郭令君详免卫官书

〔明〕李世熊

窃惟天下大势,莫不治于安靖,而乱于苛烦。兵兴以来,民情摇沸。愿治者多,喜乱者亦不少。静摄之,犹虞其扰;骚动之,必生他变。别境未详,只如泉上下里,由丁亥迄丙申,四躏于流寇,一困于大兵,疮痍未起,呻吟未息。自明公下车以来,敷政宽大,鸡犬不惊,祥风所煽,强暴化其九,逋债输其入,太平之风,指日可俟。乃本月内,忽有汀州卫官王,行牌给示,张挂本里,内有临乡招抚、编甲、团練、开垦等目,循名似美,举行必乖,请言其弊。凡言招抚者,必啸聚负嵎,梗阻王化,或诛剿余孽,负罪惮归,故招使从顺,抚之安生。本里四民就业,奉公惟谨,试问“招抚”何为?又男耕女绩,勤踰诸乡,野无不辟之田,又无不垦之土,试问“开垦”何处?若编甲一款,县幕、县捕,岁岁举行,里无漏户,户无漏丁,重复“编甲”何事?至于团練一款,不便多端,村民嘻嘻耕凿,无故聚谈兵甲,习不仁之器,商杀人之事,名既不祥,机似倡乱,其不便一;卫官既无家兵,又鲜工役,势必召募亲随,以壮观瞻,凡应募,非游惰之最,必奸黠之尤,一附兵籍,百肆狐威,于是逆奴胁主,狂子背父,名曰从兵,实乃盗薮,其不便二;卫官不能躬亲步伍,手自教习,势必佥点練总,以长什伍,十夫之长,必佥殷实之户,馈谢主将,練总必有常仪,取偿细民,練总必多科派,蚕食纷纷,将何纪极?其不便三;既称奉上操演,必须编民供给,听練者失业,帮練者竭财,其不便四;设或操演成营,势必自为党类,气习渐骄,望门坐食,侵渔克剥,挟私报怨,宗老乡耆,睨不敢问,公差长吏,抗不得拘,空拳群狼,白噬乳赤,其不便五;且乡乡相接,队队相穿,狡猾之雄,从中复自为头目,一卒通报,群乡应响,把持武断,势侔郡县,图治不足,酿乱有余,其不便六。若谓保甲良法,祖述自昔,然自安石迄今,悉鲜成效。在彼寓兵于农,议者犹云烦琐,今若增设卫官,耑行此法,窃恐御敌则如羊见虎,扰乡则如虎劘羊,但有百害,必无一利。伏惟明公爱民如子,惟恐其伤。教民彊梁,不如教以礼让;养民客气,不如养其元气。无事而生事,不如有事化无事。恳赐申详,特免卫官临乡一意,与民休息,太平关纽,端在于此。冒昧陈悃,仰祈绎察。

答汀州李太守书

〔明〕李世熊

人非木石,肯厌荣名?不幸命与时违,遂婴痼疾,支离待尽,永谢风云。某患病缘由,前呈已悉,复蒙大谕,有“人望、养高”之称,有敦趋赴府之命。盛朝折节礼士,凤麟悉网,庸琐如某,猥辱眷注,捧读来教,感激涕落。某早岁滥窃虚名,实无一长可录。弄笔泼墨,童稚所能;九踬场屋,鼠技已见,有何实学敢称人望?晚遭天刑,药石自救。前故辅黄道周、都察院何楷、礼部尚书曹学佺交章荐举,皆以翰馆相待,某咸称病力辞。及序应恩贡,催趋廷试,某亦引疾不就。鄙怀硁硁,明识共许,非至今日方托病为“养高”也。且多口横伤,疮痏满体,揆厥所由,亦缘人趋炎而某守贱,人走利而某守贫,人逐市朝,而某臥穷壑,人附权势而某侣缁衲。是以冰炭互形,跖、夷相憎,彼疑此有异志,犹此疑彼有秽肠也,自非太虚朗鉴,何能洞彻表里?惟是贱足苦痺,不任扶持;误触动摇,痛沦心髓。若复颠踬三百余里,登涉怔忡,气血下陷,心胆离堕,立见毙伤,仁人宥物,想不忍闻。伏惟恕此慢违,置其邱壑,某茹草饮水之日,悉肉骨起死之年矣。

答伍象新书

〔明〕李世熊

寄示连山碑文,事之来历无所加于旧志,只“东晋”二字,来历不通。正统间显迹,已详唐世济记中。仆已节采于稿。但沙、尤寇难,以汀州推官王得仁提兵来援,贼方解散。得仁追贼至盖洋,复大败之,方欲捣贼巢,而得仁以劳瘁死。今汀州忠爱祠即祀王公也。舍得仁不诵,而言神功,真齐东耳。仆采节唐记,亦聊以塞俗目,非本意也。神果有灵,则正德间破城,县令身撄其毒,以贿获脱,神此时安在哉?

与彭躬菴书

〔明〕李世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Lincoln's Lover
  • 妃常嚣张之妖孽邪王狠绝色

    妃常嚣张之妖孽邪王狠绝色

    “王爷~”云沫雪拉着某王的衣袖摇啊摇,“你不会这么小气的对吧?”墨辰辞淡定的换了只手拿书,对云沫雪的讨好无动于衷,“会”于是沫雪炸了,“墨辰辞!你到底给不给我?不给信不信我去找辰钰要?”“真想要?”墨辰辞合上手中的书,眼底划过一丝邪气。“废话……”沫雪话没说完就被某王扛在肩上向内室走去,心底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你放我下来。”
  • 清肠排毒食谱

    清肠排毒食谱

    你的身体里的毒排出来了吗?清肠排毒已经成为都市女性的热门话题。常吃一些具有排毒功能的食品,帮助清理体内垃圾,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大家不妨试试,巧排毒素,巧瘦身,让你一身轻松,帮你清肠排毒,排出冬天在体内积存下来废物,告别小肚腩,潇洒地迎接春天。
  • 诡间异闻录

    诡间异闻录

    命运摆钟的指针指向你的时候,你只能选择接受与放弃,但是注定的路,是一定会走下去。
  • 你是你的神

    你是你的神

    “嘀哒!”挺清亮的一个声音,掉在老约翰的耳朵里。他厌烦地伸出小指,掏了掏耳朵。耳朵里什么也没有。这声音很像雨滴,那种春天刚刚来到时,悄悄下了一夜后,从屋檐滴水兽的嘴巴里滴落的雨滴。老约翰放下工具箱,走到窗口,看了看天。是个好天!瓦蓝的天空,一丝云都没有。那就真是怪了!滴雨的声音是从今天早上开始的。那时,也是万里无云。老约翰身旁的窗口是圆形的,镶着玻璃。
  • 无人生还

    无人生还

    十个相互陌生、身份各异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边一座孤岛上的豪宅。客人到齐后,主人却没有出现。当晚,一个神秘的声音发出指控,分别说出每个人心中罪恶的秘密。接着,一位客人离奇死亡。暴风雨让小岛与世隔绝,《十个小士兵》——这首古老的童谣成了死亡咒语。如同歌谣中所预言的,客人一个接一个死去……杀人游戏结束后,竟无一人生还!
  • 暗伤

    暗伤

    星期一上午,太阳已经升起来老高,小容还在镜子前面慢吞吞地梳头,她把辫子编来编去,编了好几遍,还是不满意,就干脆梳成了马尾。马尾有些散,她用手在龙头下接了一些水,将头发拢了拢。她一点也不想去学校。她妈妈这两天一直对她唠叨,让她考试成绩一公布,就回来告诉一声。爸爸倒是没有这么催,但是,她知道,他不是不在意她的学习,而是这么多年,她在学习上从来没有优秀过,他是对她失望了。小容的爸爸老方是蹬三轮的,满大街跑,每次经过这个小城的重点中学门口时,里面的学生有要坐三轮车的,他从来不收钱。
  • 贪心记

    贪心记

    真正的职场精英爱情故事。作者为旅美华人建筑师+UCLA编剧,文字功底深厚、幽默风趣。如果你厌倦了傻白甜,厌倦了弱智桥段,厌倦了套路对话,我想你会喜欢这本都市爱情小说。
  • 你能拒绝诱惑

    你能拒绝诱惑

    《你能拒绝诱惑》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基本上涵盖了周大新从写作、读书、电影、游览等角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文化的透彻解读,从中可以领略一个作家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和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
  • 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

    本书是一个充满家园、父爱、温暖的都市乡土文学。讲述主人公豆豆一出世,三个亲人相继离奇去世;成长过程中再起风云,几次险将殒命,最终是平凡而伟大的父爱让豆豆获得新生!父母给孩子一次生命是正常的,《回家》的父母却给了小主人公豆豆三次生命,让人更感家的温馨和眷恋,深感回家的不易和幸福,是一部爱铺满了孩子回家路的温馨礼物!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