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9100000008

第8章

第二约通教辨位。以释净无垢称义者。通教既诠因缘即空之理。三乘同禀契理证道。必有浅深。故须判位。通教入道亦具四门。四门者。一实门。二不实门。三亦实亦不实门。四非实非不实门。此四门入诸法实相。出智度论。中论虽不作门名。四句既能通行人入第一义。今立门名观其义意。谓于理无失。至下辨体当略释。今判三乘同入第一义。智断之阶级。此通教具有四门入道。而经论多用空门。若论逗机化物随缘而说四门。岂可偏用经论义。便事须如此。是故今约通教明三乘位。正就空门以辨也。就此即为五意。一略明半满辨位有同不同。二明约通教开三乘。三正辨通教三乘次位。四料简。五正约位释净无垢称义。第一略明半满辨位有同不同者。若三藏半字教门。明位大同小异。如毗昙成实释三藏教。辨贤圣位虽复小异。而大意是同。不足疑也。若摩诃衍满字教门通论。只是一摩诃衍教。若细寻义理。即有三教明位高下不同。其不达大乘方便实可疑也。故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与萨婆若相应。此恐约通教明入位。亦是法华经小树增长之譬也。又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此恐约别教以明入位。即是法华经所明大树增长之譬。又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初发即坐道场度众生。当知是菩萨为如佛。此恐约圆教初入位。亦是法华经明一地所生之譬也。故大智度论释灯炷品云。有人言。从干慧地为初焰。佛地为后焰。有人言。欢喜地为初焰。佛地为后焰。有人言。初发心为初焰。佛地为后焰。如此解释不同者。恐此是诸大乘论师释满字教门。三教明位不同。各取此意已释初焰后焰。问曰。何意三藏教明位多同。摩诃衍教。开为三教。判位不同耶。答曰。半字教门止明界内。一世断结使入涅槃。小乘狭劣明事浅近。不可动逾。若是满字教门广大深远。备明界内外行位法门权实无方。说诸菩萨行类相貌位次不同无挂碍也。故涅槃经云。譬如隘道不容二人并行。解脱不尔。多所容受。即真解脱。真解脱内权实行位何所不容。故龙树菩萨作大智度论。种种因缘破迦旃延。引毗婆沙释三藏义。明菩萨义。正是欲申摩诃衍教。不可思议行类阶级随缘不同。第二略明约通教开三乘者。此通教约因缘即空之理。分三乘也。三人同禀通教。见第一义谛。同断三界见思得一切智。同求有余无余二种涅槃。此义既同。故约通教义以辨位也。而分为三乘者。声闻总想体法入空。智慧力弱但断正使。根性不同。亦有二种解脱。如前三藏教中分别。缘觉福德利根。能少分别。别想体法入空。生无佛世不因闻法。时至道熟自然晓悟。见第一义断三界结尽侵除习气。是名辟支佛乘。根性不同亦有二种。一者小辟支迦罗。二大辟支迦罗。已如前说。若菩萨具修总想别想智慧。体因缘即空。起大悲誓愿。以修诸行见第一义。断界内烦恼。用誓愿扶习还生三界。用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三乘善根淳熟即坐道场。用一念相应智慧。断烦恼习尽。得一切种智。名之为佛。转生灭无生灭二种法轮。化三乘众生入无余涅槃。是为大乘。故大品经云。三乘之人同用以第一义谛无言说道断烦恼。但是人烦恼习尽不尽为异。又中论云。诸佛以甘露味教化众生。诸法实相是真甘露味也。佛说实相分为三种。若得诸法实相灭诸烦恼。名声闻乘。若生大悲发无上意。名为大乘。若佛灭度后。时世无佛因远离生智。名辟支佛乘。问曰。若尔与前三藏教明三乘何异。答曰。前已处处说见第一义不殊。但教门有拙度巧度之别。观门则有折体见真之殊。彼明菩萨从初发心乃至补处。未言断结使。此明菩萨从初发心即断结使。乃至补处正使久尽残习微薄。此为大异。复次三藏教。约生灭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三法分三乘。今明通教则不如此。三乘同观无生四谛。见第一义。而分三乘之别者。事如前解。三乘同体假入空。观十二因缘见第一义。而分三乘之别者。事如前释。三乘同观六波罗蜜。见第一义。而分别三乘之别者。如前分别。如此岂同三藏教之三乘也。问曰。菩萨可修六度。二乘何得亦同修六度耶。答曰。涅槃经云。福德庄严有为有漏无漏。是声闻法。何处有悭贪声闻。破戒嗔恚放逸散乱愚痴罗汉辟支佛也。但二乘之人。不能遍行其事成就众生。何曾不同修六度第一义谛无言说道。而能断结也。问曰。上引中论所明。即应是大乘声闻缘觉也。答曰。不然。此虽通从大乘门入。而二乘取涅槃证即身灭度。故中论简别。得诸法实相灭诸烦恼。名声闻乘。若生大悲发无上意。名为大乘。若佛不出世。辟支佛人因远离生智。此二既无大悲。何得名为大乘声闻缘觉耶。故法华经云。身子自叹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然是我咎非世尊咎也。此即自述得法性实相。非是大乘声闻。若如迦叶领解。闻法华开权显实云。我等今日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也。故不得言见诸法实相。即是大乘声闻辟支佛也。第三正明通教三乘位者。即为二意。一明三乘共行十地。二简名别义通。一明三乘共行十地位者。即为二意。一标名。二解释。一标名者。一干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佛地。故大品经云。菩萨从初干慧地至菩萨地。皆行皆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故言三乘通位也。二解释者。释干慧地。三乘初心通名干慧地者。干慧地即是三贤之位也。一五停心。二别想念处。三总想念处。一五停心者。就此为三意。一分别拙巧不同。二正明五停心之位。三简真伪。一分别拙巧不同者。三藏所明初贤。与通教不同。彼约信解生灭四谛修五停心。今约无生四谛信解修五停心。二种信解既拙巧不同故。入停心之位。目足不同也。二正明五停心位。所言贤者。本是邻圣之义。亦是直善之名。今言直善即为二意。一释直义。二释善义。一释直义者。信解直正异于外人邪僻。又不同拙度之曲。离此二边名之为直。所以然者。三乘之人同闻无生四谛。信解分明故得然也。信无生苦谛者。信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生。皆如幻化如梦响水月镜像。毕竟空无所有。是则解苦无苦。苦虽无苦。若不知无苦。则为苦所苦。名曰愚夫。若知无苦此则无苦。而有真谛信无生。集谛者了一切烦恼业行。皆如梦幻响化水月镜像。毕竟空无所有。无有和合相。若不知无所有。则有结业流转。故知无所有是则解集无集。是故无集而有真谛信无生。灭谛者。知一切生灭之法皆不可得。设使有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幻响化水月镜像。本自不生今亦无灭。若不知不生不灭。则生灭终不自灭。若知不生不灭。则生灭自然而灭。是则有灭而有真谛也。信无生道谛者。信一切至涅槃道。皆如梦幻响化水月镜像。无有二相。是则不见通与不通。若见有二相有通不通。则无明壅塞。若知不二之相。不见通与不通。则任运虚通入第一义。是则知道有道而有真谛也。若三乘之人。初入佛法信解此悟分明。名正直心。但菩萨因此无生四谛。起慈悲誓愿故名摩诃萨也。问曰。若知诸法皆无所有。是则不见真与不真。何须结无生四真之名。答曰。此皆约思益经涅槃经制义。非凡情自立。得意忘言。无生四真之名何足疑碍。二释善义者。即是五停心之善法也。此之五法能发诸禅。禅名弃恶。亦名功德丛林。止行二善无过于禅。禅因五法。此之五法内善之本也。行人初心信解虽直。但以五种不善。随其重者常心驰散。不得暂停。如风中灯。照物岂了。欲知因缘即真。必须一心禅寂。如水澄清珠相自现。是故觉观多者。教令修数息。因数息故心不动散。得欲界定住未到地。能发初禅乃至四禅四无色定。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目足备故入清凉池。是名直善。直善之人能发无漏。故说邻圣曰贤也。是以大品经云。阿那般那即是菩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此约初停心。明贤人干慧地之位。不净观对破贪欲明停心。入初贤干慧之位亦如是。故大品经云。不净观即是菩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慈心界方便因缘明停心。入初贤干慧之位亦如是。三简真伪者。问曰。三乘初心。信解无生四谛有真伪不。答曰。迦罗迦果镇头迦果伪多真少。末世学三乘之人。虽知无生四谛。不识正因缘义。即是迦罗迦果。若无道心贪著名利。即是迦罗迦果。不知善巧修习止观。即是迦罗迦果。破法不遍。即是迦罗迦果。不知通塞。即是迦罗果。不知道品调适进极修习。即是迦罗迦果。不知对治助开三解脱门。即是迦罗迦果。不知位次生增上慢。即是迦罗迦果。不能安忍内外强软两贼。即是迦罗迦果。是则迦罗迦果乃有九分。如女人不别将还家食眷属皆死。若能了知毕竟无所有。而精解此之得失。发诸顺道法门而不爱着。即是镇头迦果。才有一分也。故中论云。佛去世后人根转钝。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是生见疑。若都毕竟空。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如是则无世谛第一义谛。取此空相而生贪着。于毕竟空中生种种过。龙树菩萨造论意在此也。智度论云。第三邪见破因缘果报。亦破一切法与观真空何异。龙树论主八番复次简别真伪具出(云云)。问曰。五停心善法有真伪不。答曰。一家次第禅门明发禅觉支。若过若不及有二十种。坏禅邪觉。即是迦罗迦果。十种成禅善觉。即是镇头迦果也。问曰。信解无生四谛。智慧辨才即是波若。何须数息五停心观耶。答曰。大智论云。空无相无作。虽是智慧。若无定心即是颠智慧狂智慧。岂可说颠狂之人。是初贤干慧地。二明别想四念处干慧地位者。三乘之人住静定心。修三种念处事相。略如前三藏教分别。但此通教所明性念处。但观五阴即空。法性之智慧。名为性念处。是以大品经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空即是色。离空无色离色无空。受相行识亦复如是。若观此属爱属见。身边二见四见十四见。及一切诸色皆不净。虚妄不实本自不生(破色四边见生。有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番。类前体假入空观可知之)不生即是空。空即法性。法性非垢非净。即破垢净二倒。是真不净义。名身念处。若观属爱属见一切诸受皆苦。虚妄不实本自不生(破爱四边见生。有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番。类前可知)不生即空。空即法性。法性非苦非乐。破苦乐倒。是真苦义。名受念处。若观属爱属见。一切心皆无常。虚妄不实本自不生(破心四边见生。有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类前可知)不生即空。空即法性。法性非常非无常。即破常无常倒。是真无常义名心念处。若观属爱属见。一切想行二阴皆无我。虚妄不实本自不生(破想行四边见生。有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番。类前可知)不生故即空。空即法性。法性非我非无我。即破我无我倒。是真无我义名法念处也。三乘之人。观五阴第一义谛修四念处时。四念处中四种精进名正勤。四种禅定名如意足。信等五种善生名之为根。善根增长遮诸烦恼。名之为力。分别道用名为七觉。安稳道中行名八正道。此性四念处。对(破身边二见四见生。结成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番。明无生四念处。意甚难解。自非彻思终不可知之)若修共念处事相如前。但以膖相胀相烂相坏相。背舍胜处皆如梦幻。毕竟不可得为异也。若修缘念处分别名义如前。但知名字性离即解脱相无句义。是菩萨句义。如是通达一切名义。即是缘念处。三乘人修此三种念处。皆以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善巧调适。观五阴一切诸法。不取不舍能伏一切属爱属见八十八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结集。故言善灭诸戏论也。略说三乘通观别想四念处住干慧地。但菩萨虽知五阴毕竟空寂。而大悲誓愿不舍众生。以无所得调伏诸根修行六度。即是摩诃衍。故大品经云。四念处是菩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问曰。通教性念处。理既是通破八倒。何须别对。答曰。三藏教别想四念处。既别破四倒。明干慧地。今干慧位。既是齐对其别破拙。但破四倒。今明别破之巧。故还用别以破八倒也。三明总想四念处干慧地位者。总想三种四念处。如前三藏教分别。但以如幻如化体法即空为异耳。是为无生总想四念处。住是总想念处中。若修身念处。即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诸法。总破八倒。是名身念处。受心法念处亦如是。住是总想四念处。修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虽未发暖法相似无漏法水。而总想观五阴智慧深利。胜别想四念处。是则名总想四念处干慧地外凡之位也。问曰。三乘人通观第一义谛。同破八倒应同见佛性。何故通教人入二涅槃也。答曰。破八倒有四种意。一破八倒不结枯荣。是则通别圆不定。二破八倒结成四枯定成通教。三破八倒结成四荣定成别教。四破八倒结成荣枯。即是圆教。今明破八倒。用净名诃迦旃延破三藏五义。说摩诃衍五义。即结成四枯。故二百比丘心得解脱。正属通教意也。二明性地者。若因总想念处成三十七品。初发善有漏五阴名暖法。暖法义如前说。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忍法。乃至世第一法义。名为性地内凡。性地之义。皆如前说。但以从干慧地习无生方便异故。所说性地初中后心解慧善巧亦有殊别。拙巧虽复不同。而俱伏界内见谛之惑也。三明八人地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体见假以发真断见谛惑。在无间三昧。即八人之位也。四见地者。即是三乘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问曰。上明体法入空。后破属爱属见。今何故见惑前尽。属爱在后方断。答曰。见新爱旧。体假入空虽复俱破。见则易尽爱则难除。譬如断藕若手折断藕断丝连。若用刀断藕丝俱绝。次第证果之人。见惑虽尽思惑犹在。超越证之人则见思俱断也。五薄地者。体爱假即真发六品无碍。断欲界六品证第六解脱。欲界烦恼薄也。六离欲地者。即是三乘之人。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尽。离欲界烦恼也。七已辨地者。即是三乘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真无漏断五下分结七十二品尽也。断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辨地也。八辟支佛地者。缘觉菩萨发真无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习也。九菩萨地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等无明得成界外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觉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断习气将尽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故智度论云。声闻智慧力弱。如小火烧木。虽燃犹有炭在。缘觉智慧力胜。如大火烧木。木燃炭尽余有灰在。诸佛智慧力大如劫烧火。大灰炭俱尽。亦如兔马象三兽渡河之喻也。问曰。菩萨佛地名异。二乘何得言通也。答曰。名虽有异同是无学应供。得二涅槃。共归灰断。证果是一名义不殊。是则名义究竟俱同也。二简名别义通者。即为二意。一约前三乘共十地。菩萨别立三忍名。二明用别教名名别义通。一明用通教位立别位。名别而义通者。义通以如前说。今言名别者。别为菩萨。立伏忍柔顺忍无生忍之名也。所以者何。干慧地三乘同伏见惑。而菩萨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萨信因缘即空。而于无生四谛降伏其心。起四弘誓愿。虽知众生如虚空。而发心度一切众生。是菩萨欲度众生如度虚空。故金刚般若经云。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谓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次明三誓愿降伏其心亦如是。故在干慧地修停心时。别名为伏忍异二乘也。别想总想念处。皆名伏忍亦如是。复次三乘之人。同发善有漏五阴。生相似解皆能柔伏见惑。顺第一义谛理。而菩萨独受柔顺忍名者。菩萨非但伏结顺理。又能为一切众生。伏心遍行六度。一切事中福德智慧皆令究竟。如三藏教门。三阿僧祇修六度。乃至不惜身命至中忍满。今此菩萨亦如是。以空无想无愿。调伏诸根。欲为众生满足六度。故名顺忍也。复次三乘之人。同发真无漏。若智若断同名无生。而菩萨独受无生法忍名者。以其见第一义谛。虽断结使而不生取证之心。故别受无生法忍之名。所以者何。若生取证心即堕二乘地。不得入菩萨第九地。复次三乘同得神通。而二乘不能用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故不名得受游戏之名。菩萨能尔。故名菩萨受游戏神通之名。阿那含虽断五下分结。而不能舍深禅定来生欲界。和光利物而不同尘。菩萨能如是。故别说为离欲清净也。问曰。通教三乘同观二谛。约位云何分别。答曰。二乘虽观二谛。一向体假入空用真断结。至无学果。菩萨亦观二谛。始从干慧终至见地。多用从假入空观。得一切智慧眼多用真也。从薄地学游戏神通。多修从空入假观。得道种智法眼多用俗也。从辟支佛地。学二观淳熟双照二谛。入菩萨地。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是则无功用心。修种智佛眼。佛地圆明成一切种智。佛眼圆照二谛究竟也。故大智度论云。声闻法中名干慧地。于菩萨即是伏忍。声闻法中名性地。于菩萨法中名柔顺忍。声闻法中名八人地。于菩萨法中名无生法忍。声闻法中名为见地。于菩萨法中是无生法忍果。声闻法中名为薄地。于菩萨法中名为游戏五神通。声闻法中名离欲地。于菩萨法名为离欲清净阿罗汉地。于声闻法即是佛地。三藏佛三十四心发真断三界结尽。与罗汉齐也。大品经云。阿罗汉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辟支佛地。大品经云。辟支佛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即对菩萨八地侵除习气。九地过辟支佛地入菩萨位。菩萨位者九地十地。是则十地菩萨当知如佛齐。此习气未尽。过菩萨地则入佛地。用誓愿扶习气。生阎浮提八相成道。五相如前料简。大小乘同异。如大智论分别。六成道相者。菩提树下得一念相应慧。与无生四谛理相应。断一切烦恼习尽。具足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碍智。一切功德智慧。名之为佛。七转法轮相者。权智开三藏生灭四谛法轮。实智说摩诃衍无生四谛法轮。通三乘人也。八入涅槃相者。双树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留舍利为一切天人之福田也。是名通教大乘八相成道。是则三乘之人。同见真谛之理。同得二种涅槃。但大乘有八相成道之异。是为通教大乘。别为菩萨立名位也。二明用别教位名。名别而义通者。即是三乘同观第一义谛之理。取别教之名。辨菩萨位也。就此即为二意。一正约名别义通辨位。二料简。一正约名别义通辨位者。名别者即是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铁轮位即是干慧地伏忍。三十心即是性地柔顺忍。八人地见地。即是初欢喜地。得无生忍故。大品经云。须陀洹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薄地向果。向即离垢地果即明地。故大品经云。阿那含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阿那含向果。向即炎地果即是难胜地。故大品经云。阿那含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罗汉地向果。向是现前地果是远行地。故大品经云。阿罗汉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动地。侵除习气也。故大品经云。辟支佛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即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当知如佛。佛地如前说。坐道场时一念相应慧。断二障习气尽。所谓烦恼障法障之习气也。化一切有缘众生竟。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八相成道如前说。是则用别教名辨位。名异而义同。犹属通教之位也。第四料简者。问曰。从初地至七地对四果出何经论耶。答曰。经论非不对当。但高下不同。末代法师对当亦多殊异。所以然者。或云。见地止对初地。此如今所用。或取三地并对见地。仁王经明四地并对见地。此则难可定依。但通教见地。本是无间之道。不出观证须陀洹。岂得从初地断见乃至三地或云四地也。若断别惑不共二乘。如此明义。或当有之。又或言六地断结罗汉齐。或言。七地名阿罗汉。此难定执。前后两果经论对既不定。其间二果以意可知。既不可定依。今用义推作比对位。虽一往少便终不可定执也。第五约通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大士位在补处真谛之理性自皎然。名之为净。界内二障正惑已尽习气微薄。故名无垢。智慧内与真谛相应。外能称三乘根性神通说法。故云称也。是则略辨通教大士受净无垢称之名。所以须示现此菩萨之像者。用此形声。托疾为国王长者。说如梦幻之法。劝求菩提。又破三藏教三乘对守拙度之迷僻也。若寻什师生肇注维摩。同用此意。陈梁诸法师讲此经文。判菩萨位历意高下虽少少不同。今家往望皆并是用通教意释此经耳

同类推荐
  • 好人歌

    好人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山县志

    凤山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伏淫经

    佛说伏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意林

    意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语资

    语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含两部土家族民间叙事诗。前者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阿娌葩是一位寨主的女儿,她诚实、聪明,向往真挚的爱情,爱上了撑船的阿贝,却遭到父亲的阻拦。姑娘在歌会上被王子选为妃,被迫出逃,被土司的卫队虏入宫中,阿贝殉情,变成圣洁的水花树,阿娌葩变成鸳鸯花。后者的内容是书生依麟追求尼香的故事。依麟为能见到意中人,不惜到宫里当佣人。寨王发现了依麟的才华,聘请他为家庭教师,他才得到与尼香接近的机会;尼香被逼婚而私奔,寨王采纳了依麟“找替身”的巧计,把丫鬟冒充尼香嫁给了花花公子,依麟和尼香也巧结良缘。
  • 善权位禅师语录

    善权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医秦明第5季:幸存者

    法医秦明第5季:幸存者

    同名电视剧预计2018年于腾讯视频全网独播,原著作者秦明亲自担任该剧总编剧。法医勘察小组中的大宝终于要结婚了。新婚前夜,大宝的未婚妻却血染婚纱,倒在衣柜之中。诡异的是,几乎在同一天,附近的另一座城市里,也发生了同样的新娘被杀事件。现场线索稀缺,凶手遁入人海,法医秦明和他的团队一边照看着病危的宝嫂,一边死命寻找任何蛛丝马迹……两个几乎同时作案的连环杀手,到底是什么来历?唯一的幸存者宝嫂,是否能活到最后?
  • 无心之剑

    无心之剑

    溪桥柳下不经意的一瞥,倾国倾城,可是任世间路千条万条,终没有一条能与你同行!搅起江湖的血雨腥风,只为再见你一面,可是我爱的究竟是你,还是他?重入江湖只为以牙还牙,可是那铭心刻骨的一眼,我真的能忘记?
  • 九玄天帝

    九玄天帝

    沉寂四年,一朝突破,从此的修炼之路风生水起,虐人渣,斩妖魔,收师姐,得至宝……有的时候,天降大任,也可以顺风顺水!可我到底是谁?不管千难万险,也要找到我的家族,披荆斩棘,肩头上的重任一点点加重,为了众生,一步步登上那巅峰王座!
  • 尸王我要揍你

    尸王我要揍你

    末世中,肖岩身边的一众小弟表示:嫂子你能不要再欺负我们大哥了吗?我们看着心痛胃痛全身痛啊……这是一个关于残忍暴力外星女与冷面实则妻奴属性丧尸王,两人一路打怪升级生包子的故事……
  • 淘宝开店一点通

    淘宝开店一点通

    《淘宝开店一点通》围绕“如何成功在淘宝网上开店”这一主题,阐释了如何开店,如何打造人气旺铺的方法和技巧。并分享资深店主的成功经验,涉及行业内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实践的各个方面,是淘宝店主经营淘宝店的必备手册。
  • 占尽王宠:本妃很极品

    占尽王宠:本妃很极品

    她,成倾,z国最精明能干的特种部队队长,竟因为唯一的一次疏忽中枪身亡……附身于北嘉国无德无貌无才的最懦弱相府嫡出女儿身上,庶姐算计,未婚先休,成为举国上下最大的笑柄……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笑柄竟然会成为北嘉国最俊美的洛王口中最心意的女子?他,楚洛,弱冠之身,征战沙场,阴狠嗜血,却惟独面对她的时候,化作化指柔,傻傻的脸红道:“倾儿,觉得对就是对的……”他,北嘉国史上最强势的亲王,风华盖世,气质冰冷,叱咤战场朝堂几载,万般的风华,千万少女闺中梦里人,却甘愿驻足在她身边,“倾儿在我心中是最美的,谁敢说个不字?”如此巨差的两个人凑成一起,将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场交易使他们结发为夫妻,从此一场夫随妇唱的戏码由此展开……桥段一:“成倾,本王对你一心一意,你怎么能给本王戴绿帽子!”某王气的脸色铁青。当事人就当没有听见似的,嘴里吃着葡萄,一边让刚刚买回来的小美男捶着腿……“我知道后院的那些女人多了点,可我都没有碰过她们啊……”某王立刻没了士气,摇尾乞怜般的看着袁媛缘……“哼!难道说那些个如花美眷都是花只看不摘的不成!楚洛……不是说本王妃是母老虎脾气大吗,她们善解人意……今晚你去找她们吧!”某妃怒目圆瞪,大声喝道。某王立刻向前一脚踹开美男,赔笑道,“娘子息怒,为夫错了……这就把她们撵走……”桥段二:“洛王!你的王妃好大胆,敢袭击朕的龙体!”某皇阴沉着脸……“什么!”楚洛担心道,“倾儿动的哪只手?”成倾刚抬起手,就被某王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上,小心的吹着,“下次想揍谁,跟为夫说一句就是了,干嘛要亲自动手,伤了手怎么办……”禁军们一个个瞠目结舌,这个……还是那个战场上冰冷嗜血阴狠的洛王爷吗?怎么会变得这么温柔!绝对的宠文,结局一对一!推荐邪恶好友苏小单的文文:《萌宠——冷王宠恶妃》搞笑雷神惑乱江山的超爆笑宠文:《悍妃,本王杀了你》莫莫花期的青梅竹马式浪漫文文:《名门的宠儿》:
  • 悍妻当家喜种田

    悍妻当家喜种田

    新文《农家丑媳贼旺夫》连载中哦~ (温馨种田,男强女悍,一生一世一双人)破屋两间,荒田三亩,爹爹生死未卜,还被亲奶骂成扫把星。不小心穿越成渔村小农女的云舒,真想闭上眼睛再死一次。好在娘亲疼爱,妹妹相伴,还有好心村民热情相助,云舒撸撸袖子,大干一场。引来山泉水,种良田百亩。建鱼丸作坊,美名扬万里。制珍珠首饰,引皇室青睐。赚金银珠宝,成东陵首富。站在人生巅峰的云舒,忍不住喟叹:小农女也有春天!推荐本人完结种田文:《农门悍女掌家小厨娘》彪悍农女翻身成美女厨神,各种美食引爆你的味蕾《农门辣女:媒婆俏当家》泼辣丑女大翻身,一根红线玩转媒婆界,金牌媒婆邀您围观
  • 击毙山本五十六始末

    击毙山本五十六始末

    一九四十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致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这一重大行动的指挥者,就是日本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海军山本五十六司令官。美国海军部从此将这个名字划上了死神标志,伺机,报—箭之仇,以雪珍珠港之耻。两年后……—九四三年四月十—六日,23点20分,华盛顿上空寒风凛冽,雪花纷飞。一辆黑色“本特利”轿车驶过威斯康辛大道,进入市区繁华地段。大街上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