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7200000007

第7章

如律广解具列其相。可寻注戒(旧约僧尼别制释。或引母论犯报四句释于义似疏)。四摄趣优劣者律明。趣有三种。人及非畜。非人一种通含四趣天修鬼狱。又非畜中各有男女黄形。并如戒本所列。人趣为优畜则为劣。非人通优劣且约四重以示其相。初人趣四戒俱重。二非人淫重余兰。畜生淫重盗吉。杀有智兰无智提(余篇自寻)。五起情虚实者此有多释。一如谤妄等戒。情虚故重情实皆开(诸戒不犯文中并标实尔无心等是也)。又诸戒境想初句情虚故重。疑想情实俱轻(除淫酒戒)。又诸戒中或标知故字者。即显情虚(如故断畜命知水有虫等)。非故不知即是情实。即如本律。犯必问心无心不犯。制教重轻寻之可见。六开制互立者。一切诸戒若止若作有制未始不开。有开未尝不制。二教相待义无独立。且如淫戒。乃至畜生毛头即犯。仍开怨逼此即制中开也。虽许境合三时无乐开中制也。又如本制三衣次开百一。复制加持后开畜长。仍制说净时缘不暇。复开十日不说则犯。又如本制安居缘开受日。复制限内须还。又开难缘不返等。但制即是重开并为轻。如是类求方体教意。七中喧即聚落中下两根。静即兰若头陀上行。四依教重四开教轻(此明如来制教重轻。又云在文自显。须就本律详而求之。故今所释颇与昔异)。结示中上句属佛。下句属钞主。据本制怀临事处断则轻重合教。万无一失料简七种。初受随简一是背于受体。余六制于随行。二就行中上作简。二三四五是止。第七是作。六通止作。三就止中。能所简。第二是所犯罪。三四即所对境。五即能犯心如是知之

第三标中言对事者。一约判罪。二据行法。三谓亡物(二衣篇云。随本受体何律受戒。即以此律而定轻重)。应须问曰。教门轻重圣意可知。然现翻四律互有乖违。重轻不定。今之学者依何为准。此门所立其意在兹。叙古中初科佛灭千年。至后汉明帝时腾兰初至。人虽剃染未有归戒。跨及曹魏将二百年。昙摩柯罗(或作迦罗。此云法时)依四分羯磨立十人受戒为始。出僧祇戒本令众诵习(第一差也)。至姚秦时。十诵广律初翻。人即依用(此二差也)。其次四分僧祇五分三部广文并传此地。人谓僧祇与先戒本文理相合。乃舍十诵多演僧祇(此三义也)。唯四分五分曾未弘通。至于元魏法聪律师。方悟前非于即罢讲僧祇。首传四分然以人情执旧多未伏从。及乎隋朝智首律师作五部区分钞。往往未能尽理尚有纷纭。故今钞中特须提示。历年既久执诤仍繁。不能备陈故但通斥云诸师等。东流者标其所至。或云西来言其所从。几字平呼近也。自汉至唐撰钞之时。凡五百五十九年故云近耳(若取曹魏得戒已来近四百年)。穿凿者学无师禀。肆意攻求不从正理。故以比焉(孟子云。所恶于智者其为凿也。注云悉人用智而妄穿凿)。推所由中上句明迷教。下句示迷行。宗旨谓假实不同。本趣即色非色别。劝学中初句劝久学。学师谓禀学于师。次句劝凭正教。何下明离过。二句语别义同。但上约破斥下取轻诮。沦犹堕也。嗤即是笑。正判中初文上二句即晓其本趣。体下谓识其宗旨。业疏云。如戒一受愿行须同。焉有受依假宗随行实教。神州一统约受并诵四分之文。及论随行皆依有部行学。非唯体相乖各。亦乃缓急随情等(有将体既等语。为总师语非也)。更示中据上所明于理已显。所以重示者一恐疑云。俱是圣教。纵令互判亦有何过。二又恐云四分。可尔余宗不然。故复释之。初文上二句标。谓下释。如已学四分。即依四分判彼十诵受戒之者。余互亦尔。同则不言乖则有过。故云脱罹等。脱忽也。罹遭也。愆即是罪。上句明判断之失。下句示违犯之罪。愚痴即无知也。次科上二句正示诸宗判处。并同此列故云通立等。格式也。较音觉正也。后二句结告。条领即今所立才览此门疑滞即遣。如冰之泮故云释然。大观谓所见通远也

第四门上明考体专用一宗。然或被事不周须通他部故此明之。欲晓此门文相大意。须以三问前以激之。问受体既从四分。秖合专依本宗。何以今钞备引诸部。约体明随其义安在。问三藏所诠事理两异。既宗律藏。何以下引阿含等经及余小论。岂非化制不分耶。问律是小乘。教限须别。安得辄用华严涅槃地持智论。岂非大小滥耶。若不明示学者俱疑。故此决之寻文可见。问今钞通用三藏。何以但标诸部。答诸律体相既殊。须明引用分齐。是故此门正明诸律。至后六师方通经论(有云诸部通收经论非也)。叙分宗中。初文言统明者总括诸部也。如来灭后迦叶结集为八十诵律。五师相继一百来年并无支派。后因诤计遂分五宗流。既出于一源枝必归于一本。故云实一文也。但下示分所以。上句明如来赴机设教不等(有以机悟属五师者非也)。下句明诸师各执不同岳立喻其所执如山之固。注戒序云。云飞二部五部之殊。山张十八五百之异(有谓五岳对五部非也。况诸计之言不唯五部。请以注戒质之)。次料上二句叙分宗。义钞云。鞠多受法既少不能均融故分五部。然既大圣悬记。盖是时机所宜。执诤虽殊无非证道。即大集云。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槃是也。下二句明各集。竞谓争驰。言大众者此滥窟外部。高僧传论云。上座大众创分结集之场。彼言大众乃是窟外。此云大众定是窟内。即今摩诃僧祇。此翻大众。以五百人亦大众故(智论则云千人)。是则大众名通二部。上座唯局窟内。学者须细辨之。一家者且据五部。各自为言。三中初轻重异者一约罪释。本宗初篇重犯。余部但吉。本宗犯罪方便随灭。余律仍存。四分女触比丘兰。十诵结残。十诵身根互坏触者兰。四分捉发亦残(且略遣文余寻释相)。二约亡物释。下云。然此亡物诸部未融等。锡杖澡罐针锥等物四分归重。余律并轻(如二衣中)。三约事释。如四分受戒缘具方成故重。余宗缘阙并开(如无和尚无衣钵等)。本宗转欲则轻。余宗不开故重。本宗悔残微乖法式。悔罪不出故重。十诵不行别住六夜。直得出罪故轻。二持犯分途者即如上引境想不同。又四分淫戒并据毛头。十诵论犯过皮过齿。四分随处盗五成犯。十诵取本古钱方结。僧祇通夜护衣。四分限在明相。三有无递出者递亦互也。即如上引众学有无及盗非畜物。四分无文并准十诵。四分二宝蚕绵并无悔法。十诵出之。又四分衣界通有势分。余部皆无等。四废兴互显者。四分歌声说戒用废。五分直说取兴。四分开结净地用废。十诵制断取兴。又如僧祇牒事说欲用废。四分不牒取兴之类。次明取用。初科标示中。立四分为本者顺本受体。离前互判过也。须用诸部老行事有据。离后执隅过也。引论中欲明取舍有所准。故此论五百罗汉造释四分律。初牒释淫戒缘起。已将入戒本。即变为宗论。其中一罗汉曰。于戒句中(即下随本)。于戒本中(即下本也)。于问难中(即法师语)。若欲知者有四毗尼。诸大德等如钞所引。然诸罗汉并具神通不无胜劣。故选召能者耳。抄出者传于贝叶也。上是告众之词。一本下出四法之相。初本中云一切律藏。即指当部诸戒。非谓通诸律也。二随本下略其释文。论云。四大处名为随本(论文难解诸释不同。且依古记约通别二缘注之)。佛告诸比丘我说不净(性恶遮恶俱是不善。故不清净)而不制(痴狂心乱并通开故)。然此随入不净(一念心忆是比丘便入犯位)。

于净不入是名不净(不顺开教故净不入。即是犯罪故名不净)。第二佛告诸比丘。我说不净(如上)而不制(如上)。然此随入净是名净(心不忆知顺开入净。由不成犯故得名净)。第三佛告诸比丘。我说听净(如淫怨逼俭开八事)。然此随入不净(三时有乐时礼不止。二并归犯)。于净不入于汝辈不净(乘于开教故净不入。并结正犯故言不净)。第四佛告诸比丘。我说听净(如上)。然此随入净。于汝辈净(顺于开教并无犯故)。一切诸戒并具通别二缘。通如持犯别在随相。今此四句前二通缘后二别缘。又前后二句中。并初句是犯后句不犯。一一戒下皆有二缘故名随本。是一切戒大要之处名四大处。三法师语先说本者即上二本。广分别者即论中解释之文。一一并云法师曰是也。即论主一句祖师助显非本论文。四意用论作自意。彼云何谓自意答置本置随本。置法师语(如评一戒则涉三法。且置此三待加意度。及对三藏方可取舍)。以意度(筹量可否)。用方便度(详其理趣)。及三藏者上是意详。下以教勘。彼云。以修多罗广说。以阿毗昙广说。以毗尼广说。以法师语。文略下句故云等也(此谓三藏中法师语也)。先观下正示意用次第之法。根本即本句义即随本。文句等不等者。谓以上三对考三藏。等即同也注中指广今略引之。彼云。律师者有三法然后成就。一于本讽诵通利。句义辨习文字不忘。二于律中坚持不杂。三从师次第受持不令忘失(在文难晓故详引之。广更如彼)。正下一句结示。取意中初文。行藏者约行事之废立。取舍者谓考古之是非。实难非易文之互耳。大诠亦即总意(前云远诠本全并同)程示也。下列科条取舍有据。故云无惑。举例中初明本圆不取示有所宗。如重轻篇聚众法羯磨受忏治摈结说安恣等。用人用法多出本宗。又下标云部别不同不取外部。皆此意也。余下二列示四例。初不了有二。一不明了。如十五种略说戒及东方有山称山之类。二不了足。如四人法不除忏舍等。下文一一别标。用此二意寻之可见。二废前者如歌声说戒。钞云。此是五分废教(如试外道鱼肉正食。虽同废教至下六师。方可言之。此中且据诸律。古记一混学者须知)。三有义无文者如颠狂人前舍戒不成。是有不足之义。故引十诵等证之(如定由旬。准律十四说戒十三先往。准强百里遂用智论下品为定。又十三难不问坏比丘。准尼受反问引善生明文。此皆属后六师中)。四无文有事如云三衣应受持。及非时残宿不受皆明三药加法。而无受文。或云。结界集僧无自然六相文等。如下结示。取用法相关中初文为二。

同类推荐
  • 儒志编

    儒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斯文变相

    斯文变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Dome of Many-Coloured Glass

    A Dome of Many-Coloured Gla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陈文

    全陈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工作重在到位

    工作重在到位

    由墨墨编著的《工作重在到位》一书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工作到位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纵向、横向比较,正反面比照。一书在手,囊括企业工作中的诸多重要版块,既适合员工品读,也可供管理者参考。《工作重在到位》在阐述道理的同时,还精选了大量著名企事业单位、商界领袖以及生活中具有警醒意义的经典案例,成功的、失败的、到位的、不到位的、概述型的、深度分析型的,甚至还有同一个案例的反向拓展等,让人闭目深思、豁然开朗。
  • 艾达瓦大陆

    艾达瓦大陆

    这是一个符合前世艾文想象的异世界,却不是一个适合生存的异世界。战争在这里从未停息,杀戮和死亡如影相随,吟游诗人在大陆上传颂着神明和传奇的故事,英雄从不陨落。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乱入的鬼怪美剧世界

    乱入的鬼怪美剧世界

    如题本文是有鬼怪的美剧世界,只是以漫威为世界架构,不以漫威世界线为主,但相同的是世界一样多灾多难。会有静寂岭邪恶力量美国众神等乱入。
  • 冥灵湮灭系统

    冥灵湮灭系统

    末日到来,冥族少年觉醒冥之子体质,获得冥灵湮灭子系统。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人生巅峰,当上冥神。获得冥灵湮灭神系统…………
  • 买一送一:盗圣王妃哪里逃

    买一送一:盗圣王妃哪里逃

    一朝穿越,十载苦学,堂堂盗圣居然对傻王爷一见钟情!一件宝物,一个承诺,堂堂王爷竟然被盗圣摄住了心魂!为救傻王爷,她身受重伤,没想到傻王爷也知道借机揩油!端茶喂药,彻夜守护,他真的傻吗?当街被辱,遭人整蛊,他真的不傻吗?宫门恩怨,皇位争夺,她守护傻王爷走到权力顶峰。因为脸,一见钟情,因为人,一生相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城绝恋:福晋难当

    清城绝恋:福晋难当

    初遇,我们素不相识,却结下不解之缘。再见,我已是你的十四福晋,却没能成为你心中所爱。后来,我两次变换身份,完颜安沁的名字渐渐消失在人们的心中,重新归来,已是物是人非,待到最后,我能选择谁?胤祯,我爱你,你都知道的。
  • 异大陆修仙记

    异大陆修仙记

    这是个魔法和斗气并存的大陆,增强自身实力的方法,要么学习魔法成为圣法师,要么学习斗气成为斗圣。 他是大陆上最强大帝国的皇子,天赋极高的他却被人陷害无法学习斗气和魔法。她是一个来自异大陆的小女孩,从小也无法学习斗气和魔法。 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看他们怎么打破枷锁一步步走向成仙之路。“我活这么久本来就是逆天之事,既然上天都可以违逆,何况其他。”“我们修炼的目的只是为了不受天地的约束,最终破碎虚空、永生不灭。”
  • 重生影后的逆袭路

    重生影后的逆袭路

    一代色艺双绝的影后,重生为声名狼藉的18线小艺人?不怕,我们可以逆袭!女主来自高科技位面,自带吊炸天全能智脑,欢迎入坑~
  • 半世沧海

    半世沧海

    她,尔雅好学,每遇相逼,便干脆果断,置生死于度外。一辈子都在逃离,逃离家庭,逃离战场,逃离生死,逃离爱情……他,多谋善断、敢作敢当,此生注定在大家的惊叹声中成为万人景仰的都元帅。当他开始拥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发现离自己越来越远的不止是她,还有他自己……半世沧海,桑田变换。蒙古南下,金戈铁马。多少人,多少事,如梦消散,又如梦轮回。书香名门,琳琅风物;断壁残垣,凉沁芳华。辗转坎坷,流离世上,云淡风轻,故人依在。宫闱?江湖?情场?战场?亦或是大梦一场?金元换代之际的恩怨情仇。轮番而入,轮番而谢,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