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庵数年前旅食平津,常与海藏诸老倡和,颇诵法陶韦。己巳冬,自津回南,在沪为匪人误绑,诗稿亦同时遭劫。君旋自匪窟中逃出,不久诗稿亦合浦珠还,真不幸中之大幸也。五古如《息公见示长句,叹诗人画家俱失古法,因用五言次其韵,仅及于诗》云:“学诗古有法,昧久问谁惜?作者千万人,匆遽如过客。损之未为少,存之宁有益?厥病不畲,孰有劳而获?用心偶未至,觌面天渊隔。何况出昏,曾未辨黑白。习道兼习诗,养心聊一滴。胸次偶往来,古意非其迹。因公知所勉,取术良在择。”于诗家利病,数语道出,“迹”韵十字,诗家第一义。《陪苏堪侗伯立之诸公观荷,归赴西湖别墅茗茶》云:“雨后荷色酣,亭亭出青盖。妍影波中见,好风偶然会。游鳞欲来引,忽失应怨艾。蜻蜒纷水面,暂集翅如旆。朝开傍夕敛,意若恶昏昧。数办倦欲落,翘然裸青蒂。战垂蕊焦黄,莲房始长大。群蜂正乱飞,数客来篱外。微哉化物工,殆此千万汰。至色洁众伦,淡芳散空霭。溪穿远树丛,境亦绝尘。郑丈尝有言,诗患俗情害。一为清净思,梦想终无奈。煮茗坐林下,衣裾留<香奄><香曷>。”寄兴遥深,神貌俱淡,“微哉”四句尤精炼。七律《与息庵游陶园次来诗韵》云:“谁筑林亭傍水陂?明灯歌响出疏篱。似嫌衣薄凉生座,微觉宵深露满枝。野鸟畏喧迷旧宿,游人惊影过前池。静观廊月今犹昔,清切惭无一句诗。”能作北宋人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习俗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