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100000004

第4章 艺文

彭城相袁元服辨     后汉应劭

俗说元服父字伯楚为光禄卿于服中生此子时年

长矣不孝莫大于无后故收举之君子不隐其过因

以服为字

谨按元服名贺汝南人也祖父名原为侍中安帝始

加元服百官会贺临严垂出而孙适生喜其嘉会因

名曰贺字元服原父安为司徒忠蹇匪躬尽诚事国

启发和帝诛讨窦氏中兴以来最为名宰原有堂构

之称矜于法度伯楚名彭清拟夷叔政则冉季历典

三郡致位上列贺早失母不复继室云曾子失妻而

不娶曰吾不及尹吉甫子不如伯奇以吉甫之贤伯

奇之孝尚有放逐之败我何人哉及临病困敕使留

葬侍卫先公慎无迎取汝母丧柩如亡者有知往来

不难如其无知祇为烦耳虞舜葬于苍梧二妃不从

经典明文勿违吾志清高举动皆此类也何有在服

中生子而名之贺者乎虽至愚人犹不云尔予为萧

令周旋谒辞故司空宣伯应贤相把臂言易称天地

大德曰生今俗间多有禁忌生三子者五月生者以

为妨害父母服中子犯礼伤孝莫肯收举袁元服功

德爵位子孙巍巍仁君所见越王勾践民生三子与

乳母孟尝君对其父若不受命于天何不高户谁能

及者夫学问贵能行君体博雅政宜有异乎答曰齐

楚之事敬闻命矣至于元服其事如此明公既为乡

里超然远览何为过聆晋语简在心事乎于是欣然

悦服续以大言苟有过人必知之我能胜仲尼哉元

服子夏甫前后征命终不降志亚作者之遗风矣正

甫亦有重名今见沛相载德五世而被斯言之玷恐

多有宣公之论故备记其终始

孔邈名议        宋何承天

既没之名不合奏者非有它义正嫌于近不祥尔奏

事一却动经岁时盛明之世事从简易曲嫌细忌皆

应荡除

宫吏之姓与太子同名议   齐邢卲

案曲礼大夫士之子不与世子同名郑注云若先之

生亦不改汉法天子登位布名于天下四海之内莫

不咸避案春秋经卫石恶出奔晋在卫侯衎卒之前

衎卒其子恶始立明石恶于长子同名诸侯长子在

一国之内与皇太子于天子礼亦不异郑言先生不

改盖以此义卫石恶宋向戍皆与君同名春秋不讥

皇太子虽有储贰之重未为海内所避何容便改人

姓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于古宫吏至微而有所犯

朝夕从事亦是难安宜听出宫尚书更补他职

为昭义王大夫谢赐改名表 唐崔行先

臣某言中使第五守进至伏奉今月日制命授臣开

府仪同三司潞州大都督府司马知府事充昭义军

节度营田泽潞邢洺等州观察留后兼赐名处休雨

露湛恩光临非次蚳蝝眇质负戴难胜臣某中谢臣

出自行间器识粗浅理兵从众问阵无师一心守愚

六艺皆阙自谓才无经济智乏周防吐诚托人指己

待物每日揣分有时抚膺徒生于此何以报主得免

获戾已足为荣敢求闻达妄进阶级岂意陛下颢元

合德日月在躬敻开独见之明特降发哀之诏拔自

泥滓致于烟霄臣之荣幸孰与为比伏以处休之义

恭懿有章简自帝心纳于臣口自讼增感以荣为忧

魄散心殒罔知所措况名器所慎春秋格言服之不

称诗人是刺虽欲勿议谁能舍诸曩日刘元佐之领

浚郊李元谅之居关辅皆勋崇台揆业济艰难方开

加等之恩姑受锡名之宠臣何为者坐继前人三省

驽铅未展涓埃之效百身灰粉何酬天地之恩

讳辨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

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

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

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

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

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

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

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

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

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

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囗曾子不

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

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

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

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

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

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

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

为可耶为不可耶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

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

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

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

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

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

陈子渊等字说       宋叶适

老子称渊兮似万物之宗老氏之学以自下为高渊

兮所以似物宗也故字宗曰子渊大学曰欲齐其家

先修其身齐家人之所急修身人之所缓不修其身

未有能齐其家而人不自知徒病其难而莫获其效

也故字家曰子修诗曰基命宥密继之单厥心肆其

靖之密而靖物之所归而命之所繇定也故字密曰

子靖庄周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善矣然未究其

义宥者宽以待人也在者严以察己也故字宥曰子

答高宗丞          前人

钱塘示余石刻脱文公纪曾孙子润大宗正丞十一

字问久不报始参预楼公大防书此铭谓侄其从姑

者女侄非男子也又改宋州为南都越州为镇东军

余以为适以完新为一新按左氏侄从姑子圉与焉

会于祝其实夹谷与楼公所改义不合古文简质臣

名予我通一称尔不穷穷然自别也章怀太子以治

为化柳子厚以治为理至韩退之则本名不讳况嫌

名耶大宗丞求余初囗因并录异同以遗之

钱则甫字说         前人

钱翼世自天台来言曰惟名先人所命而未有以字

敢请按戴翼其世汉诏策语也为字曰则甫夫则先

王之法非戴翼其世之谓也戴翼其身之谓也身不

能翼世于何有六七圣人皆以身之道显而孔子述

之岂论世哉故曰徐行后长者谓之弟始于是矣周

道衰士不知以身为本而皆以世自名凡所谓立私

智挟污说无不欲破坏先王之法而卑薄其身者然

则世安从治而功何由成宜其不能反而日以仆灭

也汉人浅陋不原古始黄老道德之意申韩法术之

学皆破坏先王之法者也而谓其欲则先王之法皆

斫丧其世者也而谓之戴翼其世呜呼可悲也已子

质高而智明必审择而固守之必义无利也必厚无

薄也必安无躁也必垂于永久无苟于一时也皆所

以则先王之法而戴翼其身也世不是取而奚取耶

胡名说          前人

思曰睿睿作圣案字篇古文睿字也繇思得睿繇

睿得圣古人常道也而近世学者讳之以为作圣当

自蒙盖疑睿之流于薄也信如古文从则不流矣

胡泰然子自十余岁敏读能文词思致超越学而不

倦未知其止也余为名古文而字彦思率其常防

其薄也

仲兄字文甫说        苏洵

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曰嗟夫群者圣

人之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余仲兄名涣而字

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

可乎他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洵曰唯既而

曰请以文甫易之如何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油

然而行渊然而流渟回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

风实起之蓬蓬然而发乎大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

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

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

陂也纡余委蛇蜿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陵舒而

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徊揖让旋辟相顾

而不前其繁如縠其乱如雾纷纭囗扰百里若一汨

乎顺流至乎沧浪之滨滂薄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

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濆旋倾侧宛转胶

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

鹭跃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

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然而此二物者岂有

求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

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

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

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

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故夫

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惟水与风而已昔者君子

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成功则天下以为贤

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此

不与他人道唯吾兄可也

名二子说          前人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

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

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辙乎

吾知免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Cause to Run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2)

    Cause to Run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2)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mystery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In CAUSE TO RUN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2), a new serial killer is stalking Boston, killing his victims in bizarre ways, taunting the police with mysterious puzzles that reference the stars. As the stakes are upped and the pressure is on, the Boston Police Department is forced to call in its most brilliant—and most controversial—homicide detective: Avery Black.
  • 豆腐不是菜

    豆腐不是菜

    阿婆走出院门时感到一道眩目的阳光正照射在自己布满皱浪脸上,火燎燎的。细算起来已有二个多月没迈出这个门槛了。这不人一上了年纪冬日里就只能在家呆着,屋子里暖和。阿婆却总觉得心里没了过去那份暖和劲,当然过去这屋里有阿婆的老伴,有用木屑点燃的烘炉。每当阿婆把一簸箕木屑倒入那古老的生铁烘炉内时,一缕青烟就会迷漫着整个屋子。青烟散去,炉内闪烁出点点星光,如同一大群天真顽皮的孩童在不停眨动着眼睛。这时屋子里便暖和起来,阿婆的心也随之暖和起来,这种暖和往往能持续一整天,直到晚上躺在被窝里还能感受到。
  • 泛泛之爱

    泛泛之爱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前提是这两个人得念念不忘,一厢情愿是最苦的单相思。这个世界最不缺少的就是遗憾,它似乎成为了人生的常态,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没有人为你的人生安排完美的结局。有时候人不是放不下,而是不愿意放过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让回忆蔓延,让思绪沉淀,人就是有这个本事,在原本安逸的生活里让自己痛到窒息,可生活依然继续,无论今天发生了什么,第二天太阳依旧升起。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像一个赌徒,赌自己的人生,赌自己的未来,赌自己喜欢的人会不会离开,哪怕遍体鳞伤,血本无归……
  • 神医狂妃:皇帝陛下滚一边

    神医狂妃:皇帝陛下滚一边

    历任太子都用娶妻纳妾平衡四方,他却认为纳妾可以,妻的位置应该留给心爱的女人,因此定了亲迟迟不愿娶。她来自异世,从懵懂小丫头,一个被人摆弄的傀儡,到逐渐拿回人权,脱离太子府,步步艰险,也是步步惊心。一朝流落江湖,她华丽变身,妙手回春,江湖称赞名扬天下。从没有女人敢在他面前嚣张,非要好好整治,“欸,你跟我回来。”“不去。”她是三有人士,陛下又如何?她不稀罕!【注:本文讲的是一个人穿女生和异世太子的故事,十年分合,细水长流】本书书群399428480,欢迎加入
  • 浩浩沧桑

    浩浩沧桑

    “浩浩沧桑”一书通过江南名刹凌空寺的镇寺之宝武林密笈“太极心经”失窃为线索,描写了一系列为了“盗经”和“护经”而展开的斗争活动。书中刻画了各种人物的表现,既有代表正义,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正面人物;又有代表邪恶,为了私欲而不择手段干尽坏事的反面人物;还有为了部族小国的利益潜入中原以及为了山寨利益的中性人物;整个故事围绕着各种人物的情感生活、爱情纠葛、观念信仰的描述展示了中华民族大融洽进程中沧桑历程的小序幕。
  • 妃要废后:王爷夫君我们走

    妃要废后:王爷夫君我们走

    “你们脑袋有问题吧?我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孩子?哦我知道了你是不是想碰瓷?我告诉你啊我没钱。还有,穿成这样是在假扮古代王爷吗?”周甜甜越说越嫌弃。厉青宇无辜:“本王就是王爷啊,玄空宇王,你,周甜甜,是本王的王妃。”说着他揽过小乖,“这是我们的女儿,你这个女人,回一次家乡,竟然将我们父女忘得一干二净!”“就是就是!”小乖抢白,一副控诉你这个不称职的母亲的模样。周甜甜懵了又懵,要不要演的这样敬业啊?“王妃忘记了一些事情,没关系,本王会慢慢让你想起来的。”回到玄空后,某天周甜甜怒视着厉青宇:“我什么时候成你的王妃了?”她明明是皇后!不对,她要休了皇帝,自己废后!那就不再是皇后了,那可以是王妃。哎?
  • 紫月啸天

    紫月啸天

    同是穿越,为什么别人的是人,叶天却是兽?同是修真,为什么别人花一年,叶天却是要花十年?同是渡劫,为什么别人的是千里,叶天却是万里?默望苍穹,叶天没有抱怨,只因为,生存,本就无道理!
  • 说好的历练呢

    说好的历练呢

    (快穿,欢脱,1V1,无逻辑沙雕文)叶印空这辈子大概是完了。为什么?栽夏如也手里了……——世界一:你是不是瞎!大爷你喜欢我哪点我改还不行嘛?难道是我的优秀的脸?我我我马上再去变脸!——世界二:她又被盯上了。好好的一棵白菜干嘛去拱她这头猪啊!况且她也不想被拱啊!——世界三:叶印空见识到了夏如也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功力。什么青梅竹马邻家小哥哥!你个辣鸡系统我要劈了你! —— 夏如也他就是个祸害! 什么温文尔雅沉默寡言!都是假象! 假象! 叶印空:明明是去历练,然后回去继承家产继续咸鱼,怎么就变成了这样!说好的历练呢?辣鸡系统!233:委屈(つД`)这个锅233不背。 (PS:把之前写过却没写完的或是一些灵光乍现都揉进这本吧,也算是成全自己。)
  • 末世蝼蚁

    末世蝼蚁

    一场生化危机后,全世界只有三四万人没被感染,他们是比熊猫血型还要稀少的P型血者,但尸变猝起,惊惶失措又让很多幸运儿丢了性命。因此,仅在尸变初期的实际幸存者恐怕还未足此数。可是,侥幸活到今天的还有多少呢?!男主角在求生的过程中追查出了尸变的原因:斑驳血泪铸就的人类历史,早在半个世纪前就为今天的灾难埋下了伏笔。往事已矣,重拾我们曾经丢失的信念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 凉性热性

    凉性热性

    一本描写人生百态的故事集,涉及社会各个社会阶层,带来读者一种心灵体验,引发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