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900000022

第22章

经。洞达五蕴(至)是苦义

赞曰。空理义云。俗谛有苦。以有相故。胜义无相。本性非有。遮执乐故。说之为苦。故能洞达五蕴理空本无从起是真苦义。应理义云。五蕴性空。即是真如。遍计所执空之性故。性非空也。洞达此理。知此本真。无所由起。依诠显实。名苦之义。苦之实故

经。诸法究竟(至)是空义

赞曰。空理义云。世俗谛有。胜义谛空。究竟道中。都无所有。此是空义。空者无故。应理义云。诸法之中。究竟真如。无如所执。诸法有故。因空所显。说为空义

经。知我无我(至)无我义

赞曰。空理义云。知胜义谛本相皆无。我无我体。由来不二。为遮我倒。故说无我。是无我义。应理义云。知于真如本离言说分别之相。我与无我。由来不二。为遮我故。因无我显。名无我义

经。无有自性(至)是寂灭义

赞曰。空理义云。其一切法。胜义谛中。无自作用。故无自性。无他作用。故无他性。因缘生法。皆说空故。由此说无炽燃生死。生死既无。亦无涅槃。今时无息灭。涅槃既无。故无寂静之体。亦无烦恼。毕竟寂静所显之灭既尔都无。究竟寂静之事故。圣教云。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为如幻如化故。此空理是寂灭义。无有实涅槃而得。由此中百论有破涅槃品。应理义云。胜义谛中。有为诸法。不自生故。无自实性。不从他生故。无他实性。不从其生故。无二实性。虽无于此作用之缘。唯有功能缘可得故。由此故无炽然生死。生死既无。亦无实灭。真理本灭。非今始灭。亦无有实寂静自体。烦恼毕竟寂静之位。能令行者究竟寂静。此方名为实灭义。名大涅槃。非如小乘假涅槃也

经。说是法时(至)心得解脱

赞曰。此明益也。得阿罗汉。义如前释

经。时我世尊(至)诣彼问疾

赞曰。此显结词由卑躬请退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自下第七。命大无灭。初命。后词。此初命也。梵云阿泥律陀。此云无灭。相传释云。八万劫前。曾为供养一辟支佛。所得善根。于今不灭。故名无灭。又譬喻经云。毗婆尸佛入涅槃后。阿泥律陀。曾入佛堂。以为劫贼。见灯将灭。遂抽一箭。挑灯便明。见佛威光。面色毛竖。念言他尚施物求福。我云何盗。遂舍而去。以此善根。九十一劫。常生善处。今得值我。得是天眼。所获福果。曾无灭尽。故言无灭。是佛当弟。又传经云。世尊父叔。总有四人。一名净饭王。有二子。大名萨缚曷剌他志陀。此名一切义成。即是佛也。二者难陀。二名斛饭王。亦有二子。大名天授。即是提婆达多。小名阿难陀。三名白饭王。亦有一子。大名阿泥律陀。小名摩诃。果。四名甘露饭王。亦有二子。大名拔提。小名提沙。此之八子。皆悉出家。彼阿泥律陀。仙处听法。坐下睡眠。如来呵责。咄咄何为睡眠。螺蚌之类。无灭惭愧。闻法悲泪。多日不睡。遂便丧眼。后问耆婆。耆婆问其初患因缘。彼便具报。耆婆答言。眠是眼食。多时不睡。眼便饿死。求差甚难。遂修天眼。得见大千。人得天眼。应成二眼。人眼虽无。天眼见物。半见半无。因有说言半头天眼。今命之也

经。时大无灭(至)诣彼问疾

赞曰。下辞有三。此总陈道屈。其得天眼。有漏无记。有相非真。既被双征。便不能报。故初辞也

经。所以者何(至)一处经行

赞曰。下显理穷。初征。后显。显中复二。初陈已事。后显他词。陈已事中。有三。初明已经行。次梵天来问。后申其正答。此征及明已经行也。西方地湿。所食难消。叠塼为道。拟行消食。来而复往。如世经物。故言经行。因此亦得说法诵经。诸学禅者。亦修光明。及举等相

经。时有梵王(至)能见几何

赞曰。下梵天来问。天眼居禅。梵王皆得。见无灭之克证。谓顺已而来询。然地有上下。修有弱强。故得天眼能见几何。旧文颠倒

经。时我答言(至)阿摩洛果

赞曰。此申其正答。一佛所化三千大千。无灭声闻。故唯见此。西方果味。众色不同。阿摩洛果。人多爱重。故以为喻。显见分明

经。时无垢称(至)而作是言

赞曰。下显他词有二。初明至轨。后正陈词。此初文也

经。尊者无灭(至)为无行相

赞曰。下正陈词有五。初征诘。二默然。三梵问。四彼答。五利益。初征复三。初总征。次别征诘。后结难。此初文也。为有行相者。空理义云。所得天眼。为是体有差别行相。为是体无差别行相。初问世谛。后问真谛。应理义云。为有虚妄分别之行解相状。为无虚妄分别之行解相状。此中论者。乍似猛浪。无心缘境而无行相。若无行相。如何缘境。如唯识说。今问虚妄。故无有失

经。若有行相(至)不应有见

赞曰。此别诘也。空理义言。若是体有之行相者。即与外道五通无别。云何名内。等者相似无别之义。以执为有世俗谛故。若体是无之行相者。即是无为。无为真谛。性皆空故。如何有见。应理义云。若有虚妄分别之行相者。即与外道五通无别。彼从虚妄分别生故。三界心心所。皆虚妄分别故。若无虚妄分别之行相者。即是无为真如之类。不应有见。真如虽有。无行相故。不能有见。观其此问。且问声闻佛之天眼亦应双问。佛天眼通心心所故。非无行相。非是虚妄分别心故。非有行相。不同前问。故无有失

经。云何尊者(至)能有见耶

赞曰。此结难也。此理皆非。云何有见

经。时世尊默无能对

赞曰。二默然也。词理无加。故默无对

经。然彼诸梵(至)真大根者

赞曰。三梵问也。孰者谁也。梵闻希法。便得未曾。屈已尊人。便问世间谁得最胜真天眼者

经。无垢称言(至)及种种相

赞曰。四彼答也。有佛释迦。久修善本。得真天眼。空理义云。释迦真智。内契真空。不舍寂定。不是有为。外随世俗。见诸佛国。不是无为。名真天眼。不同外道见于二相及种种相。二相者。总有空相。种种相者。别有空相。应理义云。无灭天眼。用而不寂。先入本定。后起天眼。天眼散心有漏无记。名非真眼。唯见大千。如来天眼。无分别智。正观真如。不舍寂定。后得智中。起于无漏。善性天眼。见诸佛国。广尽十方。能无二相及种种相。二者有行无行。总差别相共相之类。种种相者。别差别相自相之类。此虚妄分别相也

经。时彼梵王(至)欻然不现

赞曰。五利益也。闻希妙法。便发胜心。听问既周。欻然不现

经。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赞曰。结答词由卑躬请退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自下第八。命优婆离。初命。后辞。此命也。梵云优婆离。此云近执。佛为太子。彼为近臣。执治故事。故云近执。即守库藏之官僚也。诸释出家。留所著衣宝冠及象。而皆与之。后便思念。释子豪贵。尚舍出家。我何人也。而犹安住。以冠挂树。象系树间。愿言取者我当奉施。往释子所。具述来情。释子咸喜。便来白佛。请先度之。为我上座。自舍慢心。我当敬事。佛便许之。释子致敬。礼拜波离。大地震动。空声遥赞。是诸王子。我慢山崩。屈己先尊。今礼卑足。为持律之上首故今命之

经。时优婆离(至)诣彼问疾

赞曰。下辞有三。初总陈道屈也。我依律行。教彼息愆。彼说证真。罪种方灭。我谓由身语而得罪除。彼说会心源而方垢尽。理既堕矣。词亦负焉。故总词也

经。所以者何(至)不敢诸佛

赞曰。下显理穷有二。初陈己事。后显他词。己事有二。初陈二人来请出罪。后说己为如法息除。初陈二人来请出罪中。有三。初明至由。次明至轨。后请出罪。此初文也。佛为法主。威德特尊。小事轻尘。诚为不可。故怀愧。耻不敢诣佛

经。来至我所(至)而谓我言

赞曰。此明至轨也

经。唯优婆离(至)得免斯咎

赞曰。此请出罪。微小罪中。生大怖畏。既违律行。诚以为耻。愿为解除。我心所忧。我心所悔。得免罪咎。既罪可出。明非初篇

经。我即为其(至)得请所化

赞曰。下说已为如法息除。言如法者。如其律法。世尊轻事或重制。重事或轻制。然出罪时。但是作法。道理应尔。非是依业道灭罪彼之法。如其律法。解说道理。令除忧悔。得清肃其所犯之过

同类推荐
  • 大乘四斋日

    大乘四斋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松窓寤言摘录

    松窓寤言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治意经

    佛说治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善女人传

    善女人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

    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

    本著对当代文学批评所涉及的价值观念系统,包括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并联系当代文学批评实践问题加以评析,进而思考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重建问题。学理思考探讨与现实观照评析相结合,视野宽阔,富于启示意义。
  • 农家悍妻来种田

    农家悍妻来种田

    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农门小媳妇,还摊上一个俊美俏相公。婆婆刻薄,大嫂刁蛮,三嫂算计,极品亲戚一堆,苏青瑶撸了撸袖子,“大不了就是干!”极品消停了,日子富裕了,人也变美了,只不过这越来越大的肚子是怎么回事?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 冰咏现代诗集

    冰咏现代诗集

    闲着玩玩诗,诗歌特点,言之有物,与堆砌词藻不同,可以赏玩品味的茶,若说诗是走心的散文亦然,可以灵活构思的短篇。
  •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尽管微表情稍纵即逝,但只要你掌握窍门,细心观察,仍然可以锁定这1/25秒的瞬间,让对手无处遁形。《1/25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收集了各种微表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手把手地教你捕捉、分析、研判陌生人的微表情,交给你一个“阅读放大器”。而此时你就会发现,读懂人心不再是难事!这不是教你做“心灵神偷”,而是要将你打造成“读心达人”。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给梦想花开的时间

    给梦想花开的时间

    有一个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曾开过卡车,这对他熟练驾驶技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退役之后,他选择到一家农场里开车。在工作之余,他仍一直坚持参加一支业余赛车队的技能训练。只要有机会遇到车赛,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参加。因为得不到好的名次,所以他在赛车上的收入几乎为零,这也使得他欠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务。
  • 尊贵庶女

    尊贵庶女

    蓝霏琳,定远侯府庶女,空有一副好面容,胸无点墨,依附着嫡母和嫡姐生活。心里爱慕着三皇子,因此遭到了嫡妹的不满。最后却因嫡妹的谎言,跳下池塘,溺水身亡。再睁眼,不堪的高门庶女却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灵魂。蓝菲琳蓝氏集团的总裁,生性谨慎,手段狠辣,操控着蓝氏集团上下的命脉。不管对于谁都绝对不会有一丝的恻隐之心,唯独万分宠爱自己亲妹。可是没想到,最后,却是死在亲妹的手下。原本以为命落黄泉,一睁眼,却成为愚钝的高门庶女——蓝霏琳。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她如何让在这个充满算计的后院之中保全自己,并为自己谋得一生的幸福。嫡母狠毒,那就绝对不要手下留情,废了她。嫡姐想要陷害她,那就让她自食恶果。姨娘懦弱,那就好好调教,绝对让她脱胎换骨。且看一代庶女如何在这风波诡异的后院之中混的风生水起,又是如何觅得如意郎君,一步步成为全天下女子羡慕的对象。
  • 惠特曼诗选(孙更俊译丛)

    惠特曼诗选(孙更俊译丛)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含蓄却有十分丰富的音乐性,“往往通篇像演说辞、意大利歌剧和汹涌的大海”。他的《草叶集》是19世纪中期美国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标志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惠特曼诗选》节选《草叶集》中的优秀篇目,以短诗为主,兼顾长诗。
  • 光昭日月十二枪

    光昭日月十二枪

    古道人烟稀。官道口,茶亭外,一名儒雅的刀客正向卖茶老人问路:“老人家,往鸡鸣驿去,可是走这条道?”说着,指了指左边的一条宽阔道路。卖茶老人看了对方一眼,点了点头。未等儒雅刀客踏上鸡鸣驿古道,一匹白色骏马急驰上前,挡住去路,一人喝道:“且慢!”儒雅刀客微微一惊,抬眼打量对方。马上端坐着一条大汉,红脸膛,扫帚眉,神情威猛。儒雅刀客冷冷问道:“阁下有何贵干?”红脸大汉道:“你可是要去鸡鸣驿?”儒雅刀客道:“为何要告诉你?”红脸大汉冷笑一声,霸气十足地说:“非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