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900000020

第20章

经。所以者何(至)而循乞食

赞曰。下文第二别显理穷。初征后显。显中复二。初陈已事。后显他词。此征及陈己事也。游贫陋巷而顺乞者。贫苦不修。所以亦贫。恐当更贫。故劝之。富既不然。故不从乞。富多盈溢。乞乃顺已而丰饶。贫事皆无。随乞乖情而俭得。本以资身利济。不希益已繁握。故游贫巷。盖乃有由。次第行乞。故名修也

经。时无垢称(至)而作是言

赞曰。下显他词有二。初陈至轨。后正陈词。此初文也

经。唯大迦叶(至)从于贫乞

赞曰。初牒事非。次陈正理。后总结劝之。此初文也。从贫乞时。令当富乐。慈也。拔其贫苦。悲也。此唯济贫。舍于豪贵富豪。故言不普

经。尊者迦叶(至)应次行乞

赞曰。下陈正理。文复有二。一陈乞者。二陈施者。陈乞者中。文复有三。初破六相。次防六根。后明证理修因。初破六相者。一破偏行。二陈食想。三遣村坊相。四坏城色相。五趣佛家相。六破着相。此破偏行也。唯从贫乞。贫当可富。不从富乞。富当可贫。故住平等。应行乞食。旧经无六。唯四。阙入城邑及趣佛家

经。为不食故(至)应行乞食

赞曰。下除食相。迦叶见有食相。唯以资身为济贫。故次行乞。今以三义而教行乞。非但为资身等。一为至佛位。得菩提时。尚不须食故。而行乞食。资法身也。二为坏昔来生死食执。而应乞食。破生死也。故经说云。食段食时。如旷野子肉等。三为受他施。令他檀度得修满故。而行乞食。此三因中。初自六度因。次除生死缚。后他六度满。为此三义故行乞食。旧文第二为坏和合相。除食执也。食是三尘和合相故。第三为不受故应受彼食。今在空聚相文后。旧经与新次第不同。脱无此中第三句

经。以空聚相(至)入诸城邑

赞曰。此中有二。一遣村坊相。二坏城邑相。入诸村坊聚落之所。想如空聚。勿见村坊。由他见我思念三宝。息恶务善。有十利益。故入城邑。利此众生。非为余故

经。趣佛家想(至)应受彼食

赞曰。中有二。一佛家相。二破着相。佛家者。佛法界入施主家。作入真理无相无为之家想也。为破执着故受彼食。为不受者。为不着也。又三轮净。三事体空。名为不受。能受所受。皆名受故。上破六相。下防六根。旧经错此。于上已说

经。所见(至)如智证

赞曰。下第二文。防塞六根。此防五根。见色如盲。不见好恶。宁生爱恚。闻声如响。不是实声。谁赞毁者。嗅香如风。无所臧否。谁可增恶。所食味不分别其苦酢甘辛。谁为可玩。谁为可弃。受诸触境。如智证理。不可谈说。分别其相。谁为滑涩。故防五根。令过不起

经。知诸法如幻相(至)无有寂灭

赞曰。此防意根。识达缘起。由此便成苦乐一味。知诸有为如幻之相。都不是真。假因缘起。无自作用。不从自生故。无有自性。无他作用。不从他生。无有他性。不从共生。无自他性。虽无此三。作用因缘。而有功能。缘可得故。由此说无实炽然生死。亦无寂灭涅槃。二皆一味。故俱平等。何得意识种种分别。古经云。本自不然。元无生死。今即无灭。亦无涅槃。义意同也

经。尊者迦叶(至)然得可食

赞曰。自下第三。明证理修因。于中有二。初明平等。后结可食。此初文也。初中复二。初理均。二事均。八邪者。外道凡夫所起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念邪定邪精进。八解脱者。佛法圣人所起。一有色观诸色。二内无色观外色。三净解脱身作证。四空处。五识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灭尽解脱。此八解脱。如前已说。不舍八耶者。随顺外道而亦起之。为折伏故。入八解脱。正顺真道。又邪正理均。以邪平等诸法。入正平等法性。平等法。性即真如也。此上并是应理之义。空理义云。境本空故。所见色与盲。缘起非有。故如幻相。诸法无二。生死涅槃。二俱平等。邪正不殊。故以邪平等。能入正平等。此皆真谛。一切无相。皆性空故。上明邪正理均。下明供养事均。以一抟食。奉施十方佛及贤圣。以修心因平等行故。此行虽少。得果无边

经。如是食者(至)尔乃可食

赞曰。此结可食。不住染净。不住定散。不住升沉。名不住道。有障名杂染。无漏名离染。无漏已圆故。非有杂染。现起有漏故。非离杂染。旧云烦恼。非也。外行利他事。非入静定。常心不乱。非出静定。大智成满。已得涅槃。非住生死。大悲已满。常利乐故。非住涅槃。得此不住。尔乃可食。此应理义。空理义云。以真谛中无相可相。故非有杂染。不弃世谛。利众生事。非离杂染。乃至生死涅槃二俱不住。住此真谛。不舍俗谛。尔乃可食

经。诸有施于尊者(至)不趣声闻

赞曰。上陈乞者。上陈施者。不着自体。不着果报。不着报恩。名为施度。故无当来人天二乘小果菩萨如来大果。不起邪见谤无因果不信心施。名无损减不起虚妄执着我法。名无增益。趣佛趣者。涅槃真如。由三事空。而行施时。趣此佛趣。大般涅槃。真如佛性。不趣声闻

经。尊者迦叶(至)他所施食

赞曰。此下第三结劝之也。依上所说。破六相。防六根。入平等因。严叙大故。为不空食。可为福田。自他咸利。若有六相。不防六根。不入平等。因行既局。乃为空食。非真福田。自他俱损

经。时我世尊(至)深起敬心

赞曰。此第三大。结答词由。卑身请退。有五。一明闻胜法乃得未曾。二显于菩萨敬心深起。三叹其智辨。四显已进益。五总结答。此初二文

经。甚奇世尊(至)三菩提心

赞曰。此叹智辨也。叹其居俗有家业之士乃能至此。若出家人。不可惊叹。容豫进修。是已分故。谁有智者。闻斯妙法。不发大心

经。我从是来(至)诣彼问疾

赞曰。此显已进益。及总结答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下第四段初命问也。梵云摩诃苏补底。此云大善现。应之佛世。善能现生。或宿发大愿。善能现前。了达空义。或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名曰拘留。祈天而得。初生现时。其室空寂。相师占之。名为善现。现者生也。生时室中一切空寂。表其长大善解空义。故名善现

经。时大善现(至)诣彼问疾

赞曰。此总陈道屈。善现虽事平等修行乞食。未证空法。理犹未等。虽事无诤入里乞食。证理无诤。尚犹未圆。所以被诃。故答不堪

经。所以者何(至)次入其舍

赞曰。下别显理穷。初征后显。显中有二。初陈已事。后显他词。此征及显已事也

经。时无垢称(至)而谓我言

赞曰。下显他词有二。初明至执。后正陈词。此初文也

经。尊者善现(至)乃可取食

赞曰。下正陈词。于中有六。一陈等理。二显自迷。三明他慰。四彰已答。五述他教。六成利益。初文复四。一显法佛平等。二显缚解平等。三显邪正平等。四显善恶平等。此初文也。食有四种。如前已说。空理义云。此平等性。即胜义空。以食是因缘之本故。寄食以为言。以食空理。入一切法空。食为别法。余为总法。二俱空故。以一切法空理。入佛空理。离此空外。无别佛空。达解此空。心无滞着。事平行等。及与无净。乃可取食。善现未证此空。心有滞着。不等有净。如何取食。应理义云。此平等性。即真如理。解食真如。即诸法真如。解一切法真如。即佛真如。从微至着。达解平等性。证理智生。心无执着。为利益故。外行平等及与无净。乃可取食。不尔云何虚食所食。旧经以食与法二平等性。展转相等。而无佛平等性。阙理违文

经。尊者善现(至)入一趣道

赞曰。此下第二缚解平等。凡有九对。此中有二。一善不善相对。二我无我见对。空理义云。心有分别。缚解为二。证真谛故。心言分别缚解无二。皆理空故。应理义云。不断不善根示现现行有大利故。如满足王示现教等。实不令与俱。萨迦邪见。此名伪身见。我见也。不坏我见者。示现起故。求大菩提。度有情类。皆为我故。然入无我一趣之道。无我之理。名为一趣。三乘行者。共所归故。道者能缘。即无我见。不断我见。证无我见。入者悟义。旧云。不坏于身者。身见也。随一相者。无我见也。无我见中。更无二故

经。不灭无明(至)及以解脱

赞曰。此中一对。杂染得净。对无明发业因。有者三有。爱谓爱取。有爱。正为润生之缘。此为生死缚根本故。顺诸众生。不舍生死。故云不灭。虽不灭无明。而起无漏智明。虽不灭有爱。而起解脱。解脱者。虽润生缘。证无为理。胜解数也。所证真理。名解脱故。即是涅槃

经。能以无间(至)平等法性

赞曰。此中一对。谓苦乐对。无间者无间地狱。举一极苦之处。解脱者。涅槃极乐之处。以极苦真如。入极乐真如。体一味故。旧云以五逆相而得解脱。应言五逆果之相。入解脱之相。即真如故

经。无脱无缚(至)离异生法

赞曰。此有三对。一解脱缚对。无漏名脱。有漏名缚。证得涅槃名无缚。不舍生死名无脱。二证不证对。实见谛名证。故言非不见。不见名不证。证理之时。无见相故。三果非果对。圣名得果。顺住生死。不一向住果。故名非得果。非圣名异生。已证真道。非异生故。常教化此。乐起烦恼。故言非离异生法。得果异生。虽为一对。显大悲者。顺生死生死。于异生中。重言不离

经。非圣(至)乃可取食

赞曰。此中二对。一凡圣对。大悲顺凡。名为非圣。已证出世。名非不圣。二证离对。证一切法故。名为成就。断彼法想分别执故。名之为离。上说因缘法。故为此解。或此皆说遍计所执空无常等。或此但说圆成实性真理平等。理亦无达

经。若尊者善现(至)乃可取食

赞曰。此下第三邪正平等。空理义云。世俗谛中。邪正有二。舍邪归真。胜义谛中。邪正无二。何舍何归。应理义言。般若经云。以色见我。以声寻我。彼履耶断。不见如来。同体三宝。不可见闻。不可供事。旧经无僧。六师外道。佛得菩提胜方便缘。汝若同佛。以之为师。彼由邪见。实堕恶趣。汝愍彼故。亦堕恶趣。而行救济。同如来者。乃可取食。以大善现舍彼六师。不能随学。不愍众生随堕恶趣。见有三宝。不证同体。故今何之。六师者。一满迦叶波。迦叶波是性。满是名也。古云富兰那迦叶。即断见外道。亦云空见外道。二末萨羯离瞿舍离子。末萨羯离。是其自名。瞿舍利者。是其母名。末萨羯离是瞿舍离之子。以母别之。古云末伽梨拘赊梨子。即常见外道。三想吠多子。想是自名。吠多是母名。彼儿曰子。如舍利子。古云删阇夜毗罗胝子。即苦行外道。彼说众生所爱生死。皆因着乐。善修苦行。便得解脱。四无胜发褐。无胜名也。垂发被褐。故言发褐。古云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即自然外道。说一切法皆自然生。五犎迦衍那迦衍那是姓∪者是形。顶上有犎犹如牛头。故以为名。古传云。迦罗鸠驮迦旃延。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说大自在天能生诸法。大离系亲子。此尼干子也。执其本师修苦行。名为离系。是彼所生。故名亲子。此是宿作因外道。说一切法皆是宿世已作其因。今不作因。便吐故业。即得解脱。古云尼犍陀若提子。此之六师。有说是佛舍国出家。询所投趣。教化于佛。行苦行师。故偏说之。然郁头蓝子。教佛得悲想定。阿蓝迦蓝。教佛得无所有处定。此等教佛修乐行师。非此所说。不全邪故

经。若尊者(至)离于清净

赞曰。此下第四善恶平等。今有十一句。此中有三。空理义云。心有拘滞。善恶有二。可有离恶务善差别。善恶不二。何离何务。总意如此。更重释者。此十一句中。汝须菩提。若善恶平等。悟解空者。既无分别诸见可断。何不堕诸见趣。而不至中边二道。而今有断诸见至于中耶。若无恶道可厌。何不堕诸八难。而得无难。若无杂染可断。何不同杂染而离于净。若无圣行可证。何不同得无诤非清净田。若无善恶之因。何不施者堕诸恶道。若无邪正二师。何不共魔连手。若无烦恼恼乱。何不以彼为伴。若无善恶法别。何不烦恼性即尊者性。若无慈悲道异。何不于有情起怨害想。若无三宝良田。何不谤佛毁法不预僧数。若无生死涅槃差别。何不毕竟无涅槃时。汝既不然。未证平等诸法体空。云何虚食。若能如是。乃可取食。应理义云。诸见趣者五见。为化斯类。故常堕中。不同凡夫常断边执。不同二乘常至道中。旧云。入诸邪见。不说见趣。不到彼岸。不说中边。中边者。彼此岸义故。二入八无暇。处在八难。教济众生。区区终日不得有暇。三顺化生死。同诸杂染。不住涅槃。同于清净

经。若诸有情(至)清净福田

赞曰。此中一句无诤有二。一理无诤。二事无诤。事无诤者。凡所举意。皆类观彼勿同见我烦恼暂生。须菩提得最第一。恒令众生不起烦恼。理无诤者。无想真如。由证理无诤。事方无诤。此二无诤。一切有情及与尊者。若时皆得。仍俱不名清净田。不见实有福田性故。三轮净故。菩萨能如是。声闻所不为

经。诸有布施(至)作其伴侣

赞曰。此中三句。一施食者。后得圣道。能堕恶趣。化苦众生。非田施故。而成大罪。堕恶道也。二其施食者。而以尊者共魔连手。朝夕不离。能降伏之。旧云。作诸劳侣。作诸生死劬劳伴侣。非出世友。三行住坐卧。恒断烦恼。曾不舍离。故为伴侣。菩萨恒以分别而为烦恼。故当断之。旧经无此

同类推荐
  •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

    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乐论

    乐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驯悍记

    驯悍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枪管之国土防线

    枪管之国土防线

    戰爭,是一部发作的绞肉机,粉碎的是文明文化,历史,践踏的是躯体,鲜血,骸骨。警世钟也被世人所敲响……
  •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本书通过寓言故事,引出经济学中的内在秘密,并加以幽默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 金雕

    金雕

    辅弼无分先主后主,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谤誉青史公自论;干城何辩往日今日,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评。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他经历了灭门、逃难、为匪、从军,最终得以拨云见日。在痛苦与折磨之中,苦苦坚守着哪怕付出一生也要实现的承诺。他们死了,我还活着,真不知道,这到底是痛苦,还是幸福。
  • 探陵笔录

    探陵笔录

    40年前,发丘天官厉瞎子聚拢好手37人,开展了建国后最大的一次盗墓活动。子午大墓被盗之后,生还的盗墓贼于数年内,种种怪病缠身。吃生肉、变面目,红毛怪物、祸及后代!一切,须从一枚古符说起……
  • 金庸绝学异世横行

    金庸绝学异世横行

    茫茫昆吾山,十万零八千。灵缈一剑起,荡尽九州巅。一个现代宅男,重生武侠的世界,成为一个小门派的小师叔,意外发现身怀一个垃圾网页游戏的武学兑换系统,通过它竟然可以兑换到武侠小说中的所有武功。于是乎,九阳神功、九阴真经、独孤九剑、降龙十八掌……种种神功绝技,开始称霸异世江湖……欢迎各位书友加入QQ群(御剑仙盟):296747560。
  • 早安,机长先生

    早安,机长先生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http://m.wkkk.net/fengshang/文案:简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爱上这样一个人。他沉静如佛,喜怒不形于色,有时腹黑有时世故,有时冷漠有时体贴。而她,仿佛永远都猜不到他的心思。可就是这么一个人,让原本懂事自持的她一头栽进了那个深渊,并且无怨无悔。他是航空公司机长,身边美女无数,而她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他大概是看一眼都觉得多余。谢妈妈一声令下被他接走后,简心就知道,从此她就是他最大的负担。她住进他家,给他造成万般困扰,想离开,却发现再也离不开。一直以为爱他只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于是,她将这件事藏得很深很深。直到那一天,他说,以后再也不许任何人吻你,除了我。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 TYPEE

    TYP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名门闺秀

    重生之名门闺秀

    她乖巧听话,柔弱腼腆,以求博得到家人的认同和关爱,可惜换来的不过是她们的蔑视和谋算;她对他温柔体贴、关怀备至,以求和他白头偕老,举案齐眉,可惜换来的却是一场以死亡为代价的无情的阴谋…她是她最好的朋友,最后却亲手将她推入那死亡的深渊。她是她最忠实的婢女,最后却亲手将她送上了死亡之路。他是她的天,她的一切,最后却默许她的红颜知己将她送入黄泉……现在老天给了她一次机会,她必不会重蹈覆辙,为自己博得一个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时过境迁,她站在他难以仰望的高度,轻蔑的看着这他曾倾尽一生的男子,淡淡一笑拂袖而过。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她携着满脸深情的倾城男子之手,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