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500000094

第94章

【記】此明圓修圓斷。任運而有先後也。初一行。喻明無心斷惑。自然而有先後之所以也。明顯可知。註中引記釋成。初三行。先立二譬。以顯圓別修斷各異。次二行。用二觀合法也。然此雖引圓位。始終由智微著。分惑先後。正顯圓位七信。智力於四住惑著而親。於無明惑微而疎。故無明厚迷未除。四住薄惑先落也。

三合法。

圓教行人。亦復如是。雖非本所望。自然先落。

【註】指要鈔下(五)云。圓人始終用絕待智。頓亡諸法。理果尚亡。惑何次第。只由此智功力微著。故成親疎。由親疎故。惑落前後。名迷厚薄。智疏惑厚。智親惑薄。傳傳明之。此乃約智分惑也(文)。

【記】此節以法合譬。轉明斷惑先後。斯由功力勤惰。功力勤惰。致使觀智親疎。而成迷惑厚薄也。

【補】絕待智者。無一法當情。尚不見理果可證。況有次第斷惑耶。又詳解引補註問。觀力微則俱微。著則俱著。所破之惑。何故不隨三觀之力。同時分破耶。答。此問甚有眉目。從來學者。以情難法。今謂圓人圓法。一切圓融。所破之惑。乃偏情耳。偏情麤細。故有先後。強分三惑也。

【備】十不二門云。只由亡智親疎。致使迷成厚薄。此是修觀要語。

【註】先達云。修觀惑智一如。功成惑落先後。

【記】此二語。引古為證也。先達者。過來人也。修觀惑智一如者。即境即智也。功成惑落先後者。明起暗亡也。

二引永嘉集二。初正引。

永嘉大師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即此位也。

【註】永嘉集云。然三藏之佛。望六根清淨位。有齊有劣。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二乘可知。此本是妙玄位妙中文。永嘉集中。引用之耳。昔傳唐末五代時。台教湮沒。因錢氏讀永嘉集。至此不解。問於韶國師。國師指為台教中語。當問螺谿羲寂法師。師奏海東盛行。遂求於高麗。由是觀師賷教部來使。始復興焉。今稱永嘉。蓋有由矣。

【記】此引古語。證成圓位之優也。永嘉。乃東甌首邑之名也。大師者。即玄覺禪師。國朝封號洞明妙智禪師。本永嘉人也。悟道弘法。始終皆居本處。今稱永嘉者。蓋尊其處。隱其諱也。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者。位同三藏也。若伏無明三藏則劣者。行勝三藏也。二乘可知者。佛位尚劣。況二乘乎。位妙中者。言玄文中有十種妙。所謂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應妙。神通妙。說法妙。眷屬妙。利益妙也。今此語者。乃位妙中文。永嘉引用耳。錢氏即吳越錢忠懿王也。讀集因緣。見儀文緣起。并傳。

二解釋二。初除見思惑却同。

解曰。四住者。只是見思。謂見為一。名見一切處住地。思惑分三。一欲愛住地。欲界九品思。二色愛住地。色界四地各九品思。三無色愛住地。無色界四地各九品思。此之四住。三藏佛與六根清淨人同斷。故言同除四住也。

【記】此釋斷界內惑約位正齊也。四住者。見思二惑也。見惑通於三界。合不可分。故但為一。以其斷則同斷也。思惑亦遍三界。以其不可同斷。故須分三。由此四惑纏縛。不能躍出。欲去難許自由。故云住也。地者。指三界之處。分之則成九地也。三藏果人斷此四住。可以趣此。六根淨人任運亦斷。故云同除也。

二伏無明惑便劣。

言若伏無明三藏則劣者。無明。即界外障中道之別惑。三藏教。止論界內通惑。無明名字尚不能知。況復伏斷。故言三藏則劣也。

【註】釋籤六(四)云。有齊有劣者。惑盡處齊。觀行聞教。是則為劣。亦以佛位格者。為順教道故也。

【記】此明界外無明。三藏尚不知名。云何伏斷。以是為劣。固情愿矣。註引釋籤。指明齊劣所以。三藏僅用空觀。但斷界內通惑。圓人一心三觀。故能圓伏無明也。釋前七信竟。

二明後三信。

次從八信至十信。斷界內外塵沙惑盡。假觀現前。見俗諦理。開法眼。成道種智。行四百由旬。與別教八九十住。及行向位齊。行不退也。

【註】雖約位斷證。格量似齊。圓別即離。不可一混。

【記】此明信中後三位之功行也。前七僅斷界內之惑。而界外塵沙。但伏而已。以其假觀未得現前故也。今此三位中人。由假觀現前。所以能斷塵沙惑盡。能開法眼。見俗諦之理。成道種智也。行四百由旬。到實報莊嚴土也。與別教下。約位會齊。頌云。八之十信二惑空。假成俗備理方通齊。前別住後三位。并連行向位相同也。註中四句。誡示圓別即離之旨。不可不知。妙樂云。起信疏釋真如門立二義。一真如不變義。二隨緣起滅義。指要鈔云。隨緣。對不變說。不變。即中道理本有不變之義。隨緣。乃全理成事轉變造作之義。良由真如不守自性。故受熏變隨於染淨二緣。故名隨緣。體相者。別教不變以真如一。性如來藏理為當體。體無明差別。為所依體。圓教不變。以理具三千為當體體。隨緣。以事造三千為當體體。並以一念妄心為所依體。不變。即性具三千。相相宛然為相。隨緣。則以真如與無明互相熏習。成染淨二用為相。不同他宗。一理隨緣。但是合義。不談理具。單說真如隨緣。仍是離義。今家明三千之理。隨緣起三千之用。不隨緣時。三千宛然。故差別法。與體不二。是則自他宗中。具明真如不變隨緣二義。若不以具不具簡明。則圓別即離之旨混矣。是故誡之。不可一混也。又儀註謂。文雖約六根清淨位。斷二惑。證二理。格量圓教名即。謂即生死是涅槃。即煩惱是菩提。即空假是中道。無斷而斷。無證而證。別教名離。謂離煩惱顯菩提。離生死得涅槃。離二邊是中道。有惑可斷。有理可證。故不可混同而不知也。行不退者。塵沙障乎化導。今塵沙既斷。則化導行成。自當不退菩薩之行。故云行不退也。

【註】又此六根。明下根出假。功逾十向。此是相似圓融三諦。不同次第出假之位。又五品。明中根出假。五品之初。為上根。亦約觀行論坐道場。度眾生等。又輔行五上云。以初住為真出假位。

【記】此節明圓人利鈍有異。是故出假度生。則成三根遲速之殊也。初一行。明信位出假。乃圓教下根人也。雖稱下根。功超別教十向之上。以是一心三觀。相似見圓融三諦之理。不同別人次第出假之位也。又下。明中根者。五品即出假也。上根者。初品就出假也。若言即佛之談。即在觀行位中。就可論坐道場。度眾生也。古云觀行謂如佛。即此意也。已上是論似位出假。輔行下。論真位出假。可知。釋凡夫一科竟。

二明聖二。初因位三。初明十住二。初首位單明。初正明二。初明內證。

次入初住。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謂解脫。般若。法身。此之三德。不縱不橫。如世伊三點。若天主三目。

【註】此明斷惑證理。全體起用。三德次第。本法身。般若。解脫。今順初住緣了正。三心開發。而為次也。

【記】此明破無明。顯法性。到寶所。開秘藏。初發心住。能發一切之功德也。華嚴經云。初住功德。三世諸佛嘆不能盡。若具足說。人聞心狂。而今文明初住證一分三德。乃舉要攝諸也。大經疏云。果地眾德。但言三者。蓋舉略該諸耳。法身者。此身非色。非無色。非色故。不可形相見。非無色故。不可心想知。雖非色。而充滿十方。巨細相容。不廣不狹。雖非非色。亦可尋求能發眾生深廣智慧。故曰如來色無盡等。法身德也。般若者。非知非字。非知故。不可動慮分別。非字故。不可言說書紳。亦非不知不字。非不知故。不同灰滅。非不字故。不同偏空。雖非知無所不知。三諦遍朗極佛境界。凡聖並明雖非字。半滿具足。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諸字。悉了法界流注。若懸河海湧。不可窮盡。淨名云。能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即如來不定法。般若德也。解脫者。非喧寂。非縛脫。非縛故。五住不能繫。非脫故。十智不能虗。非說而說。二邊之所不拘。如百句解脫中說。非縛而縛。為訥鈍邪癡闡提外道所縛。故有病行嬰兒行。住首楞嚴。示現善惡。隨所調伏眾生之處。雖鄙必施。如醫療病。如華在水。無染無著。解脫德也。佛身業不可思議。法身則攝。佛口業不可思議。般若則攝。佛意業不可思議。解脫則攝。故知三德攝一切德。色含總別。囊括事理。以略收廣。不逾三德也。則知圓教初住。分證果佛。一證一切證。而曰證一分三德者。舉三德以攝功德也。然三德序次。當以法身居初。般若次。解脫後。今以解脫初。法身後者。為順初住。緣了正三因心開發為次也。如云緣因善心發者。則眾生無量劫來。低頭合掌。彈指散華。發菩提心。慈悲誓願。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一切善根。一時開發。一心具足萬行也。了因慧心發者。眾生無量劫來。聞大乘經。乃至一句一偈。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觀行修習。所有智慧。一時開發。成真無漏也。正因理心發者。眾生無始已來。佛性真心。常為無明之所隱覆。今以緣了二因有力。能破無明癡暗。而令正因朗然圓顯也。此三種圓發。故名發心。緣因發。即解脫。了因發。即般若。正因發。即法身。三心既發。同世伊字。假名行人。以不住法住此三心。即住三德涅槃。不可思議秘密之藏。名初發心住也。

【補】三心發則俱發。本無初後。亦論次第者。以此三法。二為能顯。一為所顯。就能顯中。緣因資成。了因觀照。不妨無次第中論次第也。觀經疏云。不前不後。亦不一時。是也。

【註】言不縱不橫者。異乎別教非縱即橫也。釋籤六(二十)云。雖一點在上。不同點水之縱。三德亦爾。雖法身本有。不同別教為惑所履。雖二點在下。不同列火之橫。三德亦爾。以二德修成。不同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如妙宗云。三雖性具。緣了是修。二雖是修。非適今有。二若非修。三法則橫。二若非性。三法則縱。

【記】此明三德名同。圓別證異也。意謂圓人三觀圓修。三因圓發。是以三德圓證也。別人不然。修則三觀次第。顯則三因。證則三德。俱次也。言法身為惑所覆者。不知本覺性具惡德。故染惡非緣了二德也。但有法身本覺。隨於染緣。作一切迷中之法。名之為惑所覆。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湻善人。惡非所能。為惡人逼。令作眾惡。故說為惡所覆。此顯定有能覆之惡。所覆真如。其理不變。始終常淨。故說唯不從覆故。得有種名。

【補】儀註云。應須還用隨緣覺性。別緣真諦。及以俗中。次第別修空假緣了。翻破一切迷法。顯於法身本覺之性。故覆理成於縱義。圓人不爾。以知本覺具染惡性。體染惡修。即二佛性。豈有佛性。更覆佛性。如君子不器。善惡俱能。或同惡人作惡。則彰己能。何覆之有。故即二迷。以為緣了。顯發於正。緣了二德。體迷而得。義當所發。元是修德。復當能顯。雖分修性。皆本具故。義不成縱。

【記】是以圓教不縱。異別教縱也。雖二點在下下。明圓不橫以異別橫。然別教理體具足不相收者。亦為不知本覺性具染惡德。不能全性起染惡修。乃成理體橫具三法。所言不相收者。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發。猶如三人。各稱帝王。何能相攝。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橫。故其理體具足。而不相收也。

【補】儀註云。圓人不爾。知本覺具染惡性。故使迷中一切染惡。當處即是緣了佛性。以二修顯一性。如一主。二臣。主攝臣。臣歸主。三德相收。亦復如是。

【記】故圓教不橫。異別教橫也。如妙宗下。轉釋。初二句轉明三法不橫。即二德修成。不同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也。次二句。轉明三法不縱。即法身本有。不同別教為惑所覆也。次二句。明不論二修。則成橫。以別教雖有性德之語。三皆在性。而不互融。此因中橫也。復由別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故使果上三身橫顯。皆由不論二修之過也。末二句。明不論二性。則成縱。以別教因中。則法身本有為惑所覆。須別作緣了之功相資。顯發果上。則法身本有。般若修成。解脫始滿。皆由不論二性之咎也。是故論二是性是修。乃成三德不縱不橫也。言如伊字三點。天主三目。喻顯不縱不橫也。

【註】三點三目。出大經哀歎品。西方有新舊二伊。舊伊。如走火點水之縱。新伊。如此方草書下字。細畫相貫。不縱不橫。摩醯首羅。有三目八臂。

【記】此文辨示立喻之原。初二句。指出處。下二行。辨釋正義。如大經云。何名秘密藏。猶如字三點。並則不成。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三點若別。亦復不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疏文為三。一譬三點。二譬三目。三合三德。言從事入理者。三點。是文字。此約言教。三目。是天眼。此約修行。三德。是佛師。此即約理。又是佛印。印於教行。凡有言說。與此相應。即秘密教。修習相應。是秘密行。證得相應。是秘密理。故一法二喻。稱理教行也。次釋三點者。舊伊。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無餘已。方是解脫。無復身智。豎如點水。縱而相離。又約身約智。分得有餘解脫。橫一時有。三法各異。橫如列火。各不相關。新。譬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為三。三無別體。故不橫。非前非後。故不縱。一即三。如三點。三即一。如細畫。不可一三說。不可一三思。名不可思議。非三非一。秘密藏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岁序总考全集

    岁序总考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贼开始的剑道

    海贼开始的剑道

    剑从来都是杀戮之器,没有任何意外的存在,我的路是从杀戮中所开辟穿行而出,我要站在世界的巅峰,俯瞰世间云雨。从海贼世界起航,穿行万千世界中,寻找属于我的剑道之路。
  • 星云穿梭

    星云穿梭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写下憨批书,引得帅哥进
  • 异兽之无限穿越

    异兽之无限穿越

    林天骄被主神选中的众人之中的一员,一步步的走向巅峰的故事。(本书无女主,不圣母,异兽流,会化形,不喜勿喷)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球全知道

    星球全知道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厉先生今天也不想离婚

    厉先生今天也不想离婚

    一天沈苑的名字又被挂上了微博热搜榜,不过这次的话题却很不一样。#国民女神沈苑结婚##沈苑老公厉博谦##女星沈苑与厉氏总裁隐婚#……看着急得团团转的沈苑,厉博谦心中得意,“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你是我厉博谦的老婆了,我看你怎么跟我离婚!”作者喊话:“快来看!人前真高冷人后老奶狗的霸道总裁厉博谦强烈的求生欲压不住啦!”
  •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本书致力于说明“孔子哲学传统”作为基础哲学,乃是人性之根、社会之本。“仁者,人也”,“人能弘道”是作者确立的孔子哲学的核心。作者尝试脱离中国与西方二分、中体与西用二分的思维方式,摆脱近世以来自西方传入的意识形态纠结,不落入历史限制中来考虑人类走向现代化之前景,而转而依据扎根于人的理性之本性的哲学,以确立道德的预告的人类史,并以之揭示一种向公义及永久和平而趋的现代化之原型。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其弊端也在不断显现,金融风暴、核能威胁、环境污染、资源争夺、恐怖活动……奠基于“纯然个体主义”、“放于利而行”的错误原则之上的思想,时至今日显见已百孔千疮。
  • 别让优秀的自己毁在沟通上

    别让优秀的自己毁在沟通上

    一个人,一辈子,最常做,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与他人打交道。而且,现在职场生存如此残酷,若没有一点与人沟通的技巧,很可能就让自己一败涂地。《别让优秀的自己毁在沟通上》正是为日常与不同人群进行沟通、相处而打造的适用书籍。书本全面解读关于沟通的语言、语调、肢体动作等正确运用方法,进而帮助大家轻松实现与他人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技能。是的,这就是一本不需妙语连珠,不求口吐莲花,只要适当运用技巧,就可以让自己的优秀在他人面前脱颖而出的沟通书。
  • 二〇一四的厦大:新概念花开十七朵

    二〇一四的厦大:新概念花开十七朵

    2014年,厦门大学录取了17名新概念获奖者,打破了全国16年来的记录。本书由萌芽杂志社唯一授权出版。书中由2014年被厦门大学录取的牟馨格、李培霖、陈钧妮、李荣琦、刘静怡、刘冠宇、黄颂格、何普普、杨雅茗、李嘉茵、段立文、高涵、周玲、赵蔓、谢金辉、胡子赫、钱佳欣等共17人特别撰文,叙述一个个怀着文学梦想的少男少女的学生生涯和其中的梦想和迷惘、欢快和惆怅,以及他们与美丽的厦门大学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