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500000077

第77章

【記】此示古今諸師發明二諦之義。有所未盡善矣。初一句。通示。次一句。別美。莊嚴下。出二師義之所歸也。然莊嚴立義。乃據利根。即今被接者也。開善立義。乃就鈍根。故是通教佛果也。吾祖下。明天台智眼。卓越古今。為判教之獨步也。是故二諦被接。義合佛經。如止觀三云。通教三乘。二乘體假入空。只入但空。不能從但空入假。無化他用。菩薩體假入但空。能從但空入假。化度眾生。上根菩薩體假入空。前入但空。次入不但空。則破無明。見佛性。與前真永別。豈可用為一真諦也。莊嚴師謂三界集諦。是招依正色心。有漏之俗。佛果無漏。不招依正色心。出俗諦外。而有真諦。一見。不復更見。故出二諦之外。今云此義但得片意。而作義不成。不知佛智別照何境。別斷何惑。若得今義。出外意則成。開善師謂體見思之俗。當俗即空之真。是故佛果不出二諦外也。今云此義若不能動。則異二乘作意復不成。若得此意。不出義亦成矣。古來名此為風流二諦。義在此但空不但空。合時祇是一真諦。離時卻成兩真諦。與三藏家異。彼三藏第三諦。但有中道名。無別有體。眼無別見。智無別知。今則不爾。但三諦亦名真諦。亦名中道第一義諦。有別體。別見。別知。是為通教二諦三諦合離之相也。輔行云。莊嚴云出。開善云不出。此由三乘共學菩薩有但不但。古人不曉利鈍兩根。但諍佛果出與不出。終未見今開合之意。故使二家各明已計。今文並破是故皆云作意不成。故知二家。各得今文利鈍一。邊。所以云片意也。又不能知出外。別照中道之境。用中道智進破無明。故云片意。若不能知鈍根依教。與二乘同證真諦。是亦但得片意。若全得今意。出與不出義悉成矣。是故古人雙美二家。目此二諦而曰風流。言風流者。動止合儀。出入無失也。若依今用含中二諦。進退咸美。風流有餘。故云吾祖曲盡如來逗機設化之相者。良有以也。

【補】涅槃玄云莊嚴謂。佛果出二諦外。非真俗攝。凡夫以惑因感果。是虗浮世諦。假體即空。故是真諦。佛果非惑因所感。故非世諦。不可復空。故非真諦。引仁王經云。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住第十一薩雲若地是也。開善謂。佛果不出二諦。佛果涅槃還為二諦所攝。體是續待二假。故是世諦。即此二假可空。故是真諦。佛果靈智。亦復冥真也。

【註】古明被接。不出三義。以含中為發源。點示為機要。發習為根性。以通教巧故。一真含二中。利根菩薩纔證真空。即為點示。如妙玄明別接通中。寄三法以示三根解源。謂非漏非無漏。空不空。一切法趣。如釋籤三(十九)具釋。然由利根發昔所習。方可點示。若鈍根菩薩。同二乘人。直至法華。方乃被會。

【記】此示古明被接而有三義也。初句。總標三義。次三句。別列三義。次五行。貫釋三義也。言一真含二中者。如云幻有即空不空共為真。此真含但中也。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此真含不但中。是為通教一真含二中為發源也。利根纔證真空即為點示者。此釋點示為機要。不使利根耽着真空。令成別圓中聖人也。如妙玄下。引證點示。妙玄云。一俗隨三真轉。即成三種。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無漏。初人謂非漏。是非俗。非無漏。是遣著。何者。緣無漏生著。如緣滅生使。破著還入無漏。此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漏非無漏。謂非二邊別顯中理。中理為真。又是一番二諦也。後人聞非漏非無漏。即知雙非。正顯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廣大。與虗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此又一番二諦也。初番即單真單俗通二諦也。二番即別接通含中入真二諦也。三番即圓接通含不思議中入真二諦也。大經云。聲聞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謂著此空。破著空。故言不空。空著若破。但見空。不見不空也。利人謂不空即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聞不空。謂是如來藏。一切法趣如來藏。還約空不空。即有三種。復次約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顯三種異者。初人聞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者。謂諸法不離空。周行十方界。還如瓶中如。瓶喻於人。人中之空。不異十方之空。十方之空。不異瓶內之空。故十方空。皆趣瓶空也。次人聞趣。知此中理。須一切行來趣發之。一切行者。即是方便之空假。要知地前之行。而趣發此中道。乃是緣修。以顯真修。所謂緣修滿時。真修自顯也。後人聞一切法趣。即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也。如釋籤具釋者。文云。通寄三法。以辨其相。漏無漏。本是通法。為成接義。故立雙非。空不空。本是別法。一切法趣。本是圓法。於一一法。各有三人取解不同者。良由機發有異。故所聞不同。乃至別圓機發。對鈍住空。故成三別。是以釋後二接。須對通鈍。共成三人同聽異聞。此言是證。何言聞耶。以利根隨聞隨證故。故約漏等以示解源。若得此意。於一切法自在無礙。是為點示機要義也。然由下。釋發習為根性。籤云。通教菩薩。由根利鈍。發習不同。若發昔生所習別解。能解但中。方可點示受別教接。或發昔生所習圓解。能解不但中者。方可點示受圓教接。此是利根雖同觀幻有之俗。而契真各異。故爾前接入中道。但鈍根同於二乘。直至法華會上方乃被會。是為以發習為根性也。

【註】非但見空等者。止觀三(十六)引大經云。二乘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非但見空。能見不空。不空。即大涅槃(文)。

【記】輔行云。智者。即是利根。見中。名見不空。不空。即是不但空也。三德具足。名大涅槃。

【註】離邊名但。即邊名不但。

【記】此釋但中不但中之異。言但中者。必離二邊之空有。獨顯一中。假喻發明。如離却虗空。別指一月也。言不但中者。不須離二邊空有。別顯中道。當須指邊即中。離邊空有。中亦不可得也。如離却虗空。何處更有月可指示。此明別人入中。但解自性清淨真如不具諸法。故云但中。圓人不然。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譬如食蜜。中邊皆甜。故曰不但中也。

二揀位二。初問。

問。何位受接。接入何位。

【註】初問所接。次問能接。

【記】此釋問意。言所接者。指通教利根人也。能接者。指如來以圓別二法接引通教二種利人也。何位者。意謂但不知何位之人。可以受上二教之所接引耶。設蒙接入。又不知於二教中可居何位耶。

二答二。初答通定三根。

答。受接人三根不同。若上根三地四地被接。中根之人五地六地。下根之人七地八地。

【註】答中就被接機。發習遲速。以論三根。輔行以四地為上。六七為中。八九為下。今進一位者。教位從容。文或進退故。此答初問。

【補】此明以答初問也。初三句。釋三根意。輔行下。對明今文三根。末句。結答。三四地者。即八人見地也。此位斷見惑盡。見真空理。但利者。於十五心即得見道。鈍者。待十六心滿。方能見道。故成二位。然此二地所以被接者。蓋上根一見一切見。非但見空。亦見不空。既見不空。故能被接也。五地斷欲六品思。六地斷下九品思盡。既斷欲思。或始見不空而受接。故判屬中根也。七地斷思盡。八地侵習氣。此既待見思盡。方解不空。故是下根也。止觀云。破見思惑盡。到八地。方為說真內之中。故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被接方聞。輔行云八地方接者。此據下根。問。何故須知第八方接。答。為欲示真內之中故。故待證空。方為點示。令深觀空。即見不空。若爾。中上二根。其義云何。答。中上二根。亦見真已方示中空。但前二根真空尚淺。是故說教多附下根也。

二答入位真似。

所接之教。真似不同。若似位被接。別十迴向。圓十信位。若真位受接。別初地。圓初住。

【註】所接之教等者。答次問也。所。即語辭。

【記】此明以答次問也。然上所之一字。是語助辭。非能所之所也。

【註】別向圓信。按位接也。別地圓住。勝進接也。

【補】此明所接之教。有似位真位之不同。似位者。相似之位也。謂通斷見思。被別十向所接。乃至修中道。伏無明。被圓十信所接。以別十向。圓十信。俱為相似。皆斷見思之位。今欲接斷見思之人。故以別向圓信之教被而覆之。則所接者。按其位而成別圓中人。故曰按位接也。真位者。分真之位也。謂通教斷惑。但斷見思。若與後二教按而論之。但是相似。以其根利能見不空。今欲接引。而以別地圓住之教被而覆之。則所接者。隨其勝進而成別圓中人。蓋別教登地已上。圓入初住已去。皆屬分真。俱是破無明之位。以破無明之深位。而接斷見思之淺位。故云勝進接也。

【註】據上似位被接。真位受接。應作被字。蓋以能從所也。

【記】此釋真位受接之受字。依義當用被字為妥。何者。謂上似位被接。乃覆被之被而為能接。故下真位受接之受字。亦應作覆被之被字。方得同為能接。而儀文云受接者。蓋以能接之位次。從所接之三根也。

【註】輔行三下(八)云。若接入教道。在迴向中。若接入證道。即在初地。若接入圓。亦分教證。比說可知(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初中经历

    初中经历

    作品出自于cqm敏,写了他初中生活的种种经历,忐忑,伤心
  • 梦幻煞星

    梦幻煞星

    传说世上有鬼,但又没有人见过,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人们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不管是有还是没有,都和本故事毫无关系
  •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资治通鉴》在叙述历史事件时不可避免地将同一事件分散地列在不同的时间下,使得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开来。为了聚拢线索,范毅然将原著中分散的故事或人物串联起来,加入了一些相关知识介绍,帮助小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精选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完整详细地交代原委,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历史。
  • 汲冢纪年存真

    汲冢纪年存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雨落寒霜

    春雨落寒霜

    这个世界不美好,但是会有美好的人出现在你身边。等一等,等他来到你身边。“我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今后的理想是赚钱、和你在一起。”“好。”
  • 生死课

    生死课

    父母皆从事殡仪馆工作的男孩小久厌恶这晦气的行当,却终究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名入殓师。生死皆是课,小久在为亡者送行的孤独之路上,有了哪些感悟?离开丹城的时候,小久以为这一生就此告别了殡仪馆。出狱之后,他越来越渴望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火车站是一座城市彻夜未眠的地方,候车大厅顶端的碘钨灯,照耀着夜里依然喧嚣的站前广场。
  • 农家有女之蓝衣

    农家有女之蓝衣

    都市小白领儿蓝衣,一朝穿越又被下放到农村。自己本来就一小村姑,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都市。这是老天看自己不顺眼呢!还是不顺眼呢!怎么能这样子……破屋四处透风,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一穷二白,面黄肌瘦的一家子。蓝衣很是庆幸,自己所在的这个家很温暖,没有遇到刁钻的奶奶,也没有恶毒的伯母婶娘。幸运的是这里有善良的继母,忠厚的大哥,还有古灵精怪的弟弟。因为一首歌儿,蓝衣发现古灵精怪的小弟,原来是老乡。哎!妈呀,总算找到知己了!姐弟齐心,齐力断金!没关系,咱本来就是一小农女,大不了重头开始,带着家人脱贫致富奔小康。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那么,咱就从种树开始吧!一不小心,救回一个快要挂掉的妖孽美男子。这人赖到家里就不走了。非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说什么?要以身相许!终有一天身世被揭晓了,把蓝衣雷了个外焦里嫰,我累个去的,这是演的《梅花烙》,还是《狸猫换太子》?而倒霉的蓝衣还是被换出来的那一个。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一个狡猾的小农女VS腹黑世子爷的故事!欢迎亲们跳坑!精彩抢鲜看:片段一:蓝衣:你坐过地铁吗?坐过飞机吗?小弟: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瞬间惊喜的问道:你也来自二十一世纪?蓝衣和小弟激动的双手紧握,那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片段二:蓝衣:我看你身上那块玉不错,就抵救命之恩吧!妖孽男:你说的哦,我给你带上,不许摘下来。这可是我娘留给我未来媳妇的。蓝衣:……?我是要打算当掉的好不好?妖孽男: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现在我就是你的相公了。蓝衣………?你丫确定没有恋童癖?-------推荐微蓝的系列文《警花县太爷》讲述蓝衣和蓝雨重孙辈,楚廉和蓝霖这一代所发生的故事!好友七味美人的完结文《皇家嫡媳》
  • 女配妈咪威武

    女配妈咪威武

    一觉醒来,顾桐变成了小说里的炮灰女配,从一个未婚少女变成了未婚妈咪。顾桐无语望天!想她堂堂一高级白领,却成了人人厌恶的炮灰女配,想想都憋屈。什么?不学无术?骄纵恶毒?头脑简单的草包?顾小桐冷笑。她既然能在原来的世界用一年时间爬上高位,就也能在这里混出一番天地。一年前,顾家小姐负气出国。刁蛮任性,无知又无能的草包小姐又一次沦为他人笑柄。再次回国,顾桐已成为顾小桐。顾家小姐再次成为豪门圈谈论的对象...
  • 苍龙劫:剑侠情缘

    苍龙劫:剑侠情缘

    贞观盛唐表面国泰民安,然而冷月边关依旧大漠孤烟。他是大汗之种,如断线纸鸢,却泯灭仇怨甘为伊人堕入万劫不复的无尽深渊。素羽盟主翘首企盼他可力挽狂澜,以重振大漠雄风。他却淡然一笑,江山如画,而他只要眉间一点朱砂。
  • 将军的儿媳

    将军的儿媳

    苏甜甜,一抹异世幽魂莫名穿越时空,附在倍受嘲讽和欺凌的左将军儿媳的身上。她天性淡然,随遇而安,不料一场争斗将她推向命运的深渊……